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5.3 河流地貌的发育,1,学习目标,1、了解流水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掌握冲积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形成过程;,2、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够读图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以及冲积平原各部分的成因和地貌特点;,3、激情投入,快乐学习,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学法指导,1、学会用列表法分析比较河谷发育不同阶段的特征和冲积平原各部分的成因和地貌特点;,2、掌握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和研究问题的
2、能力。,3,预习检测,一、作用过程:,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_和_地表物质,形成侵蚀地貌。,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_减弱的情况下,会_下来,形成堆积地貌。,破坏,搬运,搬运能力,沉积,二、河谷发育不同阶段的特征比较:,三、冲积平原三个组成部分的比较:,4,河谷形成阶段,初期,中期,成熟期,主要侵蚀方式,以_侵蚀和_侵蚀为主,河流_作用减弱,_加强,以_作用为主,对地貌的影响,使河谷不断_和_,使河流更加_,河谷_,使河谷_,河谷的形态,特征,河谷横剖面呈_型,河流在_岸_,在_岸_,河谷出现连续_,河谷横剖面呈_型,分布河段,河流_游,河流_游,河流_游,下切,溯源,下蚀,侧蚀,侧蚀,加深,加
3、深,弯曲,拓宽,展宽,V,凹,侵蚀,凸,堆积,弯曲,槽(U),源头、上,上中,中下,5,组成部分,洪积冲击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分布,_,河流_游,_地区,形成原因及过程,水流流出山口地势趋于_,河道变得_水流速度_河流的搬运能力_形成_连接形成洪积冲击平原,河流在凸岸堆积水下_枯水露出地表形成_河流改道或继续向下_连接成河漫滩平原,入海口处水下坡度_,加上海水的_作用河水流速_泥沙_三角洲,地貌特点,呈_形,由顶端到边缘,堆积物颗粒由_到_,地势_、_,多成_形,由顶点向海洋呈_状,山前(山口),中下,河口,平缓,开阔,放慢,降低,冲积扇,堆积体,河漫滩,侵蚀,平缓,顶托,减慢,堆积,扇
4、粗,细,平坦,宽广,三角,放射,6,课堂探究,探究一:,位于湖南省境内的张家界,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请根据这段描写,用下面的关键词,推测张家界河谷的形成。,张家界市西接云贵高原,东临洞庭湖,北与鄂西山区接壤,南又与雪峰山毗邻,其总的地势是自西向东倾斜。张家界市境内四季温和,雨量充沛,溪流发育,各条溪流汇入澧水后,自东向西,一路流入洞庭湖。,张家界市内的河谷多为隘谷、峡谷。河谷底部呈线性,两壁陡峻,滩多水急。当你泛舟或漂流在这段河谷的激流险滩上时,惊涛骇浪会使你感到惊心动魄。,关键词:,地壳、抬升、溪流、向下侵蚀、河流两岸、水流,分析张家界河谷的形成,应综合考虑内力、外力的共同影响,内力作
5、用使地壳发生垂直运动,外力作用使河床不断下切,河谷处在发育的早期,7,8,a,c,b,9,探究二:,请通过以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材料:一杯小米或细沙、一本书、一张白纸,实验步骤:,(1)将白纸平铺在桌面上,(2)将书本打开并倾斜放在桌面上,(3)将小米或细沙自书本的中缝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4)观察白纸上形成的堆积体的外形特点,10,问题,:,1、细沙(小米)在书本前的堆积体外形是否具有山前洪(冲)积扇的特征?,具有,2、流水搬运物体的重量与水流速度的6次方成正比。据此推想,山前冲(洪)积扇沉积物的颗粒大小分布有什么规律?,扇顶物质较粗,多为砂石、砾石,分选性差,随着河水搬运能力向扇缘
6、减弱,堆积物颗粒变细,分选性也较好,多为沙、粉沙,3、这个实验能否反映山前冲(洪)积扇不通颗粒物质的分布规律?为什么?,不能,选用的物质颗粒物大小较均匀,作用力为重力,4、如果不能,我们应该如何改进这个实验?,选择颗粒物大小、形状不同,质量不等的物质混合作为实验材料,用流水作搬运媒介,11,讨论,:图中A、B两点哪个地方更适合建货运码头,并请说明理由。,河岸A、B最有可能首先出现浅滩的是:,原因:,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侧蚀作用较强,往往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而A为凸岸,A,B,B为凹岸受侵蚀,河床深。,思考:,12,a,b,c,13,课堂检测,下列各幅图如何与青藏高原某地河谷、长江三峡、荆江河段、上海接近入海口 一一对应?,A,B,C,D,14,谢谢大家,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