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混凝土地面施工技术交底 混凝土地面施工技术交底 一、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 检察图纸,制定施工方案,了解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2) 在施工前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 抄平放线,统一标高,检查各房间的地坪标高,并将统一水平标高线弹在各房间四 壁上,一般离制定的建筑地面标高 500mm。 (4) 在穿过地面处的立管加上套管,再用水泥细石混凝土将四周稳牢堵严。 (5) 检查预埋在垫层内的电线管和管线堆叠交叉集中部位的标高, 并用细石混凝土事先 稳牢( 管线堆叠交叉部位必须设钢板网。各边宽出管子 150mm) (6)
2、 检查地漏标高,用细石混凝土将地漏四周稳牢堵严。 (7) 检查预埋地脚螺栓预留孔洞或预埋铁件的位置。 2、材料要求 (1) 水泥采纳一般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得低于 32.5 。 (2) 砂宜采纳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应大于 3%。 (3) 石采纳碎石或卵石,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面层厚度的 2/3 ;当采纳细石混凝土面层 时,石子粒径不应大于 15mm,含泥量不应大于 2%。 (4) 水宜采纳饮用水。 (5) 粗骨料的级配要适宜,粒径不大于 15mm,也不应大于面层厚度的 2/3 。含泥量不大 于 2%。 3、主要机具
3、 混凝土搅拌机、拉线和靠尺、抹子和木杠、捋角器及地辗 ( 用于碾压混凝土面层,代替 平板振动器的振实工作,且在碾压的同时,能提浆水,便于表面抹灰 ) 4、作业条件 (1) 施工前的四周墙身弹好水准基准水平线 (2) 门框和楼地面预埋件、 水电设备管线均应完毕并经检查合格, 关于有室内外高差的 门口位置,如果是安装有下槛的铁门时,尚应合计室内外完成面能各在下槛两侧收口; (3) 各种立管孔洞等缝隙应先用细石混凝土灌实堵严 ( 细小缝隙可用水泥砂浆灌堵 ) 。 (4) 办好作业层的结构隐蔽验收手续。 (5) 作业层的顶棚,墙柱施工完毕。
4、5、施工组织及人员准备 (1) 组织专业小组进行水泥混凝土面层工程的施工。 (2) 配备的施工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有关安全技术规程和该工种的操作规程。 (3) 监督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从搅拌到使用的材料用量, 配比等的试验人员必须具有相关 的资质证书。 二、材料和质量要点 1、材料的关键要求 (1) 依据施工制定要法语计算水泥、砂、石等的用量,并确定材料进场日期。 (2) 按照现场施工平面布置的要求,对材料进行曲分类堆放和做必要的加工处理。 (3) 水泥的品种与强度等级应符合制定要法语, 且有出厂合格证实及检验报告方可使用。 (4) 砂、
5、石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砂、石的粒径级配应通过筛分试验进行曲控制,含泥 量应按规范严格控制。 (5) 水泥混凝土应均匀搅拌,且达到制定要求的强度等级。 2、技术的关键要求 (1) 铺设混凝土面层时,宜在垫层或找平层的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抗压强度达到 1.2Mpa 后方能在其上做面层,基层应洁净,湿润,表面应粗糙,如表面光滑应斩毛处理。 (2) 细石混凝土面层一般采纳不低于 C20 的细石混凝土,混凝土面层一般采纳不低于 C15 的混凝土提浆抹光,混凝土应采纳机械搅拌,浇捣时混凝土的坍落度应不大于 30mm。 (3) 铺设混凝土时,先刷水灰比为 0.
6、4 — 0.5 的水泥浆,随刷随铺混凝土,用平板振动 器捣密实,施工间歇后持续浇捣前,应对已硬化的混凝土接槎处的松散石子,灰浆等清除 干净,并涂刷水泥浆,再持续浇捣混凝土,确保施工缝处混凝土的密实。 (4) 细石混凝土面层应在初凝前完成抹平工作, 终凝前完成压光工作, 地面面层与管沟, 孔洞等邻近处应设置镶边。有地漏等带有坡度的面层,坡度应能满足排除液体的要求。 (5) 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时,要求确保施工温度在 5 度以上。 3、质量关键要求 (1) 防止面层起砂 1) 产生原因:主要是配合比不当、水泥强度等级过低或安定性不合格,砂子过强国或 含泥
7、量过大以及水泥混凝土的水灰比太大等原因造成。 2) 预控手段:主要是控制面层所使用的水泥、砂、石等材料的强度和粒径等,还应控 制面层的抹压工序和成活遍数。 (2) 防止面层起皮 1) 产生原因:基酿成的原因主要是成活后的地面早期受冻、压光时撒了干水泥灰面吸 收水分,混凝土干压不动时采纳了洒水抹压。 2) 预控手段:严禁洒水抹压,如混凝土太干可在混凝土上洒水,但应严格控制洒水量 并拌合均匀,再将混凝土铺平拍实压光,在混凝土成层产生泌水现象时,严禁在其上撒干 水泥灰面,必要时采纳 1 :1 的干水泥砂子拌合物后,铺撒在泌水过多的面层上进行压光, 冬期施工时, 对地面所用水
8、泥必须提升强度等级。 并在混凝土中加抗冻剂及保温防护措施; 控制浇水养护在终凝前 24h 后进行。 (3) 防止面层空鼓 1) 产生原因:基层清理不干净或表面酥松,压实密度差 2) 预控手段:结构基层的强度必采满足制定要法语,稳定性好,表面坚实;对基层彻 底清理晾干后刷水泥素浆才可铺面层,混凝土铺设时应严格控制振捣程序,保证面层密实 后将表面刮平。 (4) 防止裂缝产生 1) 产生原因:主要是装配式楼板顺板缝方向的裂缝和板沿搁置方向的裂缝,特别是时 深梁上板沿搁置方向开裂,基土松散,地面下沉等原因使承重基体的承载力弱,受力后产 生变形, 导致地面面层开裂, 进
9、深梁受力产生负弯矩, 梁上的板面因梁的变形而受拉开裂。 2) 预控手段:严格控制基层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特别是控制楼板的安装,板与墙或梁 的连接及嵌缝的质量,控制地面混凝土垫层、炉渣垫层及找平层的质量。 4、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 (1) 石灰、水泥等含碱性,对操作人员的手有腐蚀作用。施工人员应配带防护手套。 (2) 混凝土的拌制过各中操作人员应带口罩防尘。 5、环境关键要求 (1) 拌制混凝土时所用排除的污水必须经处理后才干排放。 (2) 施工过程产生的建筑垃圾运至指定地点丢掉。 (3) 施工后混凝土面层表面应及时清理,坚持环境的干净整齐。
10、三、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基层表面的湿润 ( 不得有积水 ) —→水泥混凝土的振实打抹压光 ( 同时留 置施工缝 ) —→养护—→成品保护。 2、操作工艺 (1) 基层清理:铺设前必须将基层冲洗干净,依据水准基准线弹了厚度控制线,并贴灰 饼,冲筋。 (2) 基层表面的湿润:基层表面要提前湿润,但不得有积水现象。铺设面层时,先在表 面均匀刷水泥砂一遍,其水灰比值为 0.4 — 0.5 。随恻随按顺序铺筑混凝土面层,并用木杠 按灰饼或冲筋拉平。 (3) 水泥混凝土的振实: 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 ,假设无机械设备。 或采纳 30KG重滚筒。
11、直至表顼挤出浆来即可,低洼处应用混凝土补平,并应确保面层与基层结合牢固。 (4) 打磨压光:待 2—3H 混凝土稍作收水后,采纳铁抹子压光,压光工序必须在混凝土 终凝前完成,施工缝应留置在伸缩缝处,当撤掉伸缩模板时,用捋角器将边捋压齐平,待 混凝土养护完成后再清除缝内杂物,按要求分别灌热沥青或填沥青砂浆。 (5) 养护:压光 12H 后即覆盖并洒水养护,养护应保证覆盖物湿润,天天应洒水 3—4 次,约必须延续 10— 15D左右,但当日平均气温低于 50 度时,不得浇水。 四、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1) 水泥混凝土采纳粗骨料,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面层厚度
12、的 2/3 ,细石混凝土面层采 用的石子粒径不应大于 15mm。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材质合格证实文件及检测报告。 (2) 面层的强度等级庆符合制定要求,且水泥混凝土面层强度等级不应小于 C20,水泥 混凝土垫层兼面层强度等级不应小于 C15。 检验方法:检验配合比通知单及检测报告 (3) 面层与下一层结合牢固,无空鼓、裂痕。 检验方法:用小锤轻击检查。 2、一般项目 (1) 面层表面不应有裂痕、脱皮、麻面、起砂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2) 面层表面的坡度应符合制定要求,不得有倒泛水和积水现象。 检验方法:观察和采
13、纳泼水或用坡度尺检验 (3) 水泥砂浆踢脚线与墙面紧密结合,高度一致,出墙厚度均匀。 检验方法:用小锤轻击,钢尺和观察检查。 (4) 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同意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检验方法:按下表的检验方法检查。 检验方法用 检验方法 用 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同意偏差 (mm) 4 4 3 项目 表面平整度 踢脚线上口平直 缝格平直 1 2 拉 5m线和钢尺检查 3 五、成品保护 1、当水泥混凝土整体面层的抗压强度达到制定要求后,其上面方可走人,且在养护期 内严禁在饰面上推
14、动手推车,放重物品及随意践踏。 2、推手推车时不许磁撞门立边和栏杆及墙柱饰面,门框适当要包铁皮保护,以防手推 车轴头碰撞门框。 3、施工时不得碰撞水电安装用的水暖立管等, 保护好地漏、 出水口等部位的临时堵头, 以防灌入浆液杂物造成堵塞。 4、施工过程中被沾污的墙柱面、门窗框、设备立管线要及时清理干净。 六、安全环保措施 1、清理楼面时,禁止从窗口、施工洞口和阳台等处直接向外抛扔垃圾,杂物。 2、操作人员剔凿地面时要带防护眼镜。 3、夜间施工或在光线不够的地方施工时,应满足施工用电安全要求。 4、特别工种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5、用卷扬机井架作垂直运输时, 要注意联系信号, 待吊笼平层稳定后再进行装卸操作。 6、室内推手推车拐弯时,要注意防止车把挤手。 7、拌制混凝土时所产生的污水必须经处理后才干排放。 七、质量记录 1、水泥混凝土面层技术,安全交底及专项施工方案 2、混凝土地面面层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3、地面工程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检查文件及记录。 4、原材料出厂检验报告和质量合格证文件,材料进场检 ( 试) 验报告 ( 含抽样报告 ) 。 5、混凝土抗压强度报告及配合比通知单。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