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央视《天宫课堂》个人观后感 当前,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启了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 同在。一方面,青年干部必须要接好革命事业的“接力棒”, 在党的奋斗史中提炼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奋进,要学做老 黄牛,发扬不在乎得失的奉献精神、兢兢业业的责任心,担 起新时代开创的重任。另一方面,要以“正青春”的奋斗姿 态和精神状态,努力学习,增长本领,积极作为,答好青春 “担当之卷”,在民族复兴这场“接力赛”中,跑出属于青 年一代的好成绩。广大科研工作者,应进一步弘扬航天精神, 永攀科技高峰,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发扬“原得此生长报国”的爱国精神。在我国航天事
2、业 发展初期,许多功成名就、才华横溢的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 的条件,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许多研制工作者甘当无名英 雄,隐姓埋名,默默奉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 们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部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 后已的动人诗篇。新时代的科研人才要向老一辈科学家学 习,坚定科技创新、服务国家的思想,将对事业的追求融入 国家的需要,继承前人爱国奉献的传统,以国家和民族需要 为研究导向,在科学报国、科技强国的道路上,实现个人、 事业、国家的完美融合。 发扬“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奋斗精神。在茫茫无际的戈 壁荒原,在人烟稀少的深山峡谷,风餐露宿,不辞辛劳,老 一辈科研工作者们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
3、艰难险阻。他们运 用有限的科研和试验手段,依靠科学,顽强拼搏,发奋图强, 锐意创新,突破了一个个技术难关,取得了“两弹一星”事 业的伟大胜利。身处这个时代,我们无疑是幸运的,不论是 生活环境还是科研条件,都远比老一辈科学家不知要好多 少。当代科研工作者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大力弘扬自力 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各自的领域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创造出新的成绩。 发扬“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结精神。在研制“两弹一 星”的不凡历程中,来自全国各地区、各部门成千上万的科 学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团结协作、群策 群力,汇成了向现代科技高峰进军的浩浩荡荡的队伍。他们 用自己的辉煌业绩,为中华
4、民族文明创造史增添了光彩夺目 的一页。科学研究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群体劳动,在科研活 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直接影响着科研协作和科研计 划的完成。广大科研工作者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协作意识、 服务意识,盯紧共同的目标,在充分发挥各自特长的同时, 做好相互配合。 2021天宫课堂观后感心得感悟 星辰大海未止步,航天英雄再出征。北京时间10月16 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搭载着翟志刚、王亚平 和叶光富3名中国航天员飞向太空,他们成为中国空间站天 和核心舱的第二批“入住人员”,这次全球直播的《天宫课 堂》更为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自1999年神舟一号发射升空,到2021年6月中国空间
5、 站阶段首批航天员进入太空,中国人在太空“安家”的愿望 正一步步实现。22年来,我们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从弱到强 的历史,社交媒体上的网友们也纷纷为中国航天点赞:“前 进的步伐从未停止” “了不起的中国,了不起的中国人”! 物换星移,岁月如诗。中国航天的每一次发射、每一次 飞行、每一次超越,都为世人展现了我们从无到有、从有到 优、从地球到太空的航天之路。这一过程看似轻描淡写,但 现实的征程却刻骨铭心。国庆期间,讲述父母先辈们为了新 中国的建设,默默牺牲和奉献的电影《我的我的父辈》燃爆 银幕,其中的一个章节《诗》,就是对中国航天的致敬 在戈壁沙漠做早期研究的峥嵘岁月里,身为火药雕刻师和 航天工程
6、师的年轻夫妻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是在天上写诗 的人。”在丈夫牺牲之后,妻子以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事业 和家庭,这一幕幕感人场景让观众破防。如果说爱国是最深 沉的情感,那么奋斗就是最长情的告白。为民族复兴、为航 天事业躬身奋斗的身影,组合起来就是人世间的壮美诗篇。 “身在神州,眼望星光。心底有诗,自在远方。”说到 诗意,中国航天的名字,有着专属中国人的浪漫内涵。探月 工程叫“嫦娥”、月球车叫“玉兔”、全球定位系统叫“北 斗”、空间站叫“天宫”、火星探测器叫“天问” 作为 世界四大文明中一个没有中断过的文明,中华文明拥有无数 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它们与中国尖端高科技擦出火花,使 得中国航天就此有了
7、 “传统”和“现代”的意蕴。把载人航 天飞船取名为“神舟”,更是把美好的寓意碰撞个满怀。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周年,也是中国航天事业创 建65周年。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奔向宇宙,中国人已然从 太空的“访客”变成“房客”一一“身份”的变化,代表着 国力的增强,这一份民族自豪感的油然而生,当在每一名中 华儿女心中念兹在兹。此次太空授课不仅创意十足,更意味 着中国航天的传奇还将向更加深远和未知的领域延伸。中国 航天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是对无垠太空的“心之向往”。 相信这份以国之名的诗意告白,最终将凝聚成“奋斗吧,中 华儿女”的共同心声! 央视《天宫课堂》个人观后感 伟大的事业孕育了伟大的精神。
8、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 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的意志和杰 出的智慧,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 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 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 生活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人生之路不可能是永远平坦 的。每个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必须 要在挫折和困难中奋起。这就需要有刻苦的精神,特别能战 斗和特别能干的精神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 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 团结就是力量,是治国之本,更是治校之本。试想,一 个集体,如果内部不团结,还出现分歧的话,那这个集体会 强大吗?不止这样,一
9、些有图搞破坏的人,在这个时候大力 进攻,那损失更是不堪设想。 科学与人文并举。从小,这一句老话就不断地在我们的. 耳边回响: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但是,真正落实到的, 又有多少人呢?友人认为,只要学会做人和文化知识就可以 了,不用在学什么科学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一个强大的 国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身为祖国的“花朵”的我们,不 但要做到科学与人文并举,还要做到规范与个性共存! 艰苦的条件锤炼了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的精神。航天事业 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起步的。茫茫的戈壁,浩瀚的海洋, 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了早日实现飞天之梦,不辞劳苦,日晒雨 淋,克服了无数的困难,付出巨大的牺牲。严酷的挑战铸就 了
10、航天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崇高的使命焕发了航天人特别 能攻关的精神。我们青少年,更应该在学习上多下苦工,好 好学习。在生活上、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逃避, 不要退缩,要知难而进,一往无前,敢于胜利。有的同学, 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点点的挫折,就对人生失去了信心和希 望,觉得世界上什么都不是好的。于是,就自寻短见,恨离 人世。要知道,这个世界是非常美好的,我们要珍惜生命, 好好地享受这美丽的人生。就算它是不好的,那也是无可改 变的事实。就像航天人员要在严峻的环境中训练一样,那严 峻的环境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那只有改变自己,去攻破这 个难关。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点点的挫折而放弃自己的使 命,而是要
11、在环境中、在艰苦中、在困难中成长,成就自己 的人生和使命。学习上也是如此。学习靠的不是小聪明,而 是刻苦。读书要用功,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钻研,这才是 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的表现。 团结奋斗培育了航天人奉献的精神。我国载人航天工程 是航天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广大航天工作者不论前方后 方,不计名利得失,履行职责,坚守岗位,形成了强大合力。 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大集体中,都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一一保 护集体,就应该淡泊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甘于奉贤,团 结一心,共创辉煌。“团结就是力量”,这是一股强大的力 量,是一股催人前进的力量。有了这股力量,可以排除万难, 勇往向前,达到目标。大至世界全人类、国
12、家,小至班集体、 家庭,都要团结。 科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象征。身为21世纪青少 年的我们,必须要学好科学,热爱科学,使用科学。科学与 人文都需要我们同时高高地举起。一个规范的学生,更是祖 国的需求,是未来成就大事的人。科学与人文并举,规范与 个性共存更是一句警惕学生的话语。 央视《天宫课堂》个人观后感 我有一个航天梦,别看我是一个小女孩儿,但我依然对 宇宙和天空有着浓厚的兴趣。就像需要太阳的大家庭,和地 球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一一太阳和月亮...... 其实,我非常想当一位出色的航天员。在无边无际的宇 宙中自由翱翔,探索其中无穷的真理。在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发射成功以后,我非常佩服杨
13、利伟叔叔。当航天员必须要有 结实的身体,丰富多彩的航天知识,还要经过长期的艰辛训 练,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太空吃东西不方便,就连睡 觉也要睡在睡袋里。 想着想着,我便立即进入了甜美的梦乡。梦见自己驾驶 着飞船,在地球上环游了几圈,发现湛蓝的海水一块一块的, 像块拼图。黄色的陆地像烙饼。飞船停在了月球上,我觉得 月球没有地吸引力,一跳起来就跳到了空中。月球上的环形 山好像埃及的金字塔一般。我把随身带着的地球植物种子从 袋子中取出来,一把撒在了月球的尘土止,月球上没有水和 空气。经过一阵子观察后,月球上种出来的农作物比地球上 要高几十万倍。还种上了一些西红柿,有的比一个高尔夫球 小,有的比很
14、大很大的南瓜还大。 突然间,我眼前出现一道亮光。我猛地一惊,大声说: “是谁,要命的快给我滚出来!”只见那东西长着一双超大 的眼睛,眼里闪着金色的光,脑袋像个萝卜,细小的胳膊长 长的腿,样子长得非常奇怪。难道就这是外星人吗?我很惊 讶。它们奇怪地问:“你是地球人吗?”我目瞪呆,难道 外星人也会说汉语?我连忙打了一个招呼说:“我们地球人 很想见到你们,现在见到了你们,终于可以回去‘交差’ 了!” 我既激动又高兴。我问道:“你们来这里干什么?”外星人 很友好地说:“我们是来考察情况的,看看这里适不适合我 们生存,时候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突然一阵刺眼的光 闪过,它们消失了。 “醒醒!”我迷迷糊糊听见一点声音,原来是妈妈在叫我。 原来是个梦呀,我想这个梦一定会实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