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中国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营养治疗专家共识(全文) 本共识系统总结了国内外文献,针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营养治疗过程中的 营养状态评估、营养治疗目标、肠内营养治疗、肠外营养治疗、神经外科 重症患者的营养添加剂的使用以及特殊情况下的营养治疗、营养管理流程 和护理八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形成43条推荐建议,旨在为神经外科重症 患者的营养治疗提供指导与参考。 一、背景 为促进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营养治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改善神经外科重症 患者营养状况,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协作组 组织国内神经外科、重症及营养领域的专家撰写本共识。本共识系统总结 了国内外文献,针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营
2、养治疗过程中的营养状态评估、 营养治疗目标、肠内营养治疗、肠外营养治疗、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营养 添加剂的使用以及特殊情况下的营养治疗、营养管理流程和护理八个方面 进行了论述并形成43条推荐建议,旨在为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营养治疗 提供指导与参考。 二、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营养评估 1、营养状态的评估指标 推荐建议1: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营养状态尚无精准验证的评估指标和方 法。体质量、BMI、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是临床常用指标,但单一 指标均不能很好反映个体营养状态,需进行综合判断。在神经外科重症患 者的营养状态评估中应更加重视肌肉质量的评估,瘦体质量的丢失与预后 相关,超声和CT在未来有可
3、能成为评估肌肉质量的有效工具。 2、营养风险筛查的时机和方法 推荐建议2: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应尽早(进监护室48 h以内)进行营养风 险筛查。 推荐建议3: NRS22 和NUTRIC评分可作为营养风险筛查的工具,但 仍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3、营养消耗的评估方法 推荐建议4: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推荐采用间接测热法进行能量消耗的评 估;基于重量的公式法可作为临床中常用的替代估算方法。 三、营养风险筛查的时机和方法 1、营养治疗的能量目标 推荐建议5:如果采用间接测热法评估患者的能量消耗(EE),急性期(1~3 d)可进行低热量营养(不超过70% EE); 3 d后可增加到EE测量值
4、的 80%~1%。 推荐建议6:如果采用预测公式法,7 d内进行低热量营养(不超过70% EE 值),7 d后逐渐增加到等热量营养[25~30 kcal kg-1 d-1 (1 kcal=4.2 kJ), 体质量按IBW计算]。 推荐建议7:对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需注意预防再喂养综合征,如果出现 血磷<0. 8 mmol/L 时即应引起关注,<0. 5 mmol/L 时即应立即治疗,并 减少能量的供给。 2、营养治疗的蛋白目标 推荐建议8:现有证据不能给出最佳蛋白质目标的推荐以及达标最佳时机 的推荐,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可在急性期将蛋白质目标设定为1.2~2.0 g -kg-1 d-1。
5、3、营养治疗的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目标 推荐建议9: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时,建议碳水化合物供能比 不超过60%,最佳脂肪摄入量尚不明确,建议根据血甘油三酯水平和肝功 能情况调整。肠外营养时,建议葡萄糖的用量不应超过5 mg kg-1 min-1。 静脉脂质(包括非营养性脂质来源)不应超过1.5 gkg-1 d-1,应避免脂 质超负荷。 四、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治疗 1、肠内营养治疗的启动时机 推荐建议10: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在血流动力学稳定情况下,应早期(入 监护室24~48 h以内)启动肠内营养治疗。 2、肠内营养治疗的配方选择 推荐建议11: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
6、疗可选择整蛋白营养剂型,对 于胃肠功能损伤的患者,可选择短肽剂型。 推荐建议12:对于糖尿病或者高血糖患者,选用糖尿病剂型肠内营养配方 有助于改善急性期血糖控制。 推荐建议13:对于感染风险较高的患者,可选择使用免疫调节型肠内营养 配方。 推荐建议14:对于持续腹泻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可考虑使用含膳食纤维 的混合配方。 3、肠内营养治疗的喂养途径 推荐建议15:经鼻胃管喂养为肠内营养的首选途径。对于经鼻胃管喂养不 耐受、有高误吸风险的患者,有条件的中心可行幽门后喂养。 4、肠内营养治疗的喂养方式 推荐建议16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推荐使用持续泵入的方式进行肠内营养。 5、肠内营养
7、治疗期间血糖的监测及处理策略 推荐建议17:不论是否有糖尿病病史,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启动营养治疗后 应进行血糖监测,不稳定期频率不低于4 h一次,稳定后可降低频次。 推荐建议18:血糖控制目标为7.8~10.0 mmol/L,当血糖水平超过10.0 mmol/L时,应给予胰岛素治疗。急性期建议使用胰岛素泵,稳定期可使 用长效胰岛素替换胰岛素泵控制血糖。 6、肠内营治疗期间腹胀的监测及处理策略 推荐建议19:推荐测量腹围值或腹部深、浅触诊的方法作为神经外科重症 患者常规评估腹胀的方法。 推荐建议20: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发生腹胀后,推荐对患者进行IAP监测 及GRV监测,每4~6小时监测一
8、次。当IAP 12~15 mmHg 时,可以继 续进行常规肠内营养;IAP 16~20 mmHg 时,应采用低速滋养型喂养; 当IAP>20 mmHg时,则应暂停肠内营养。当GRV超过2 ml可低速 肠内喂养,当GRV>5 ml 时应暂停肠内营养。 7、肠内营养治疗期间腹泻的监测及处理策略 推荐建议21 :推荐使用腹泻评分图表工具对腹泻进行评估。 推荐建议22:肠内营养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原则,推荐使用胃肠营 养泵进行匀速加温泵入。 推荐建议23:不建议单纯因为腹泻而暂停肠内营养使用,可采用低速喂养 的方式,并针对病因进行止泻治疗。 8、肠内营养治疗期间误吸风险的监测及预防
9、推荐建议24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在入院(转入)、手术(介入)、病情变化 (护理级别更改为上一级、医嘱变更饮食)时进行误吸风险评估;低中度 危险患者每周评估1次误吸风险;重度危险患者每日评估1次误吸风险。 推荐建议25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时建议采取预防误吸措施。 9、肠内营养治疗期间胃肠道功能评估 推荐建议26:推荐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表作为评估患者胃肠耐受性的工具。 五、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肠外营养治疗 1、肠外营养治疗的启动时机 推荐建议27 :在最大化的肠内营养策略下仍不能达到营养目标(间接测热 法为80% EE,预测公式法为60%)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7~10 d后可
10、 考虑启动肠外营养。不建议提前启动肠外营养治疗。 2、肠外营养治疗制剂的选择 推荐建议28 :复合肠外营养与预混的肠外营养对于需要补充肠外营养治疗 的患者均可以满足其基本需要。预混的肠外营养其血液感染率较低,安全 性高,可作为首选。对于需要补充更多的电解质或者对营养需求更高的患 者,可选择复合肠外营养进行个性化的肠外营养。 3、肠外营养治疗的终止时机 推荐建议29:建议对没有肠内营养禁忌证的接受肠外营养治疗的神经外科 重症患者,应努力转变为肠内营养治疗,随着肠内营养的加量,相应地应 减少肠外营养的能量,直至肠内营养达到能量目标的60%时,可选择终止 肠外营养。 六、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营
11、养治疗添加剂的使用 1、微量营养素及抗氧化剂 推荐建议30:提供微量营养素是营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神经外科重症 患者进行肠外营养时,应每天单独添加微量营养素(即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推荐建议31:抗氧化的微量营养素作为抗氧化剂使用时需要较高剂量,在 证实严重缺乏前不应常规应用。 2、维生素D 推荐建议32 :证实维生素D缺乏(25-羟基维生素D<12.5 ng/ml或50 nmol/L)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需要补充维生素D3治疗,治疗时建议给予 负荷量(单次50 0~6 0单位维生素D3)后再进行营养剂量(DRI 6单位)治疗。 3、谷氨酰胺(glutamine,GLN) 推荐建议3
12、3: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蛋白达标情况下不需要再额 外补充GLN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出现血浆GLN水平降低时可考虑补充 GLN ;对于采用标准全肠外营养的患者,注意补充GLN。合并肝肾衰竭的 患者,不建议额外补充GLN。 4、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 )及二十二碳六烯酸 (docosahexaenoic acid , DHA ) 推荐建议34: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不建议常规添加EPA/DHA或采 用高剂量富含S3脂酸的肠内配方制剂。 推荐建议35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进行肠外营养治疗时可选用富含 EPA+DHA 的脂肪乳剂(鱼油剂量0.1
13、~0.2 g kg-1 d-1 )。 七、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特殊情况下的营养治疗 1、休克状态 推荐建议36 :如果休克未得到控制,血流动力学和组织灌注目标未达到, 建议推迟肠内营养,但在血流动力学初步稳定后(血管活性药物稳定或减 量),应立即开始低剂量肠内营养。 2、应激性溃疡和上消化道出血 推荐建议37:肠内营养是预防应激性溃疡和上消化道出血的保护因素,对 应激性溃疡患者建议早期使用肠内营养。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建议出血 停止后24~48 h可进行肠内营养。 3、亚低温治疗 推荐建议38:亚低温治疗时可进行低剂量(75% )肠内营养喂养,复温 后逐渐增加剂量。亚低温治疗期间应更
14、积极地采用改善胃肠道耐受性的方 案。 4、俯卧位通气 推荐建议39:不建议单纯因俯卧位通气而停止肠内营养治疗,注意采取改 善喂养耐受性的措施。 5、机械通气 推荐建议40: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单纯机械通气状态不建议延迟启动肠内营 养。 6、镇静镇痛 推荐建议41: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镇静镇痛下可采用较低的热量喂养。 八、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营养流程管理 多项临床研究发现:应用喂养流程管理的干预组,较对照组肠内营养实施 天数显著增加、肠内营养的启动时间也有所提前,且降低病死率、缩短住 院时间,有效改良患者预后。建议在营养治疗过程中采用喂养流程管理(图 1),并对喂养不耐受现象进行监测及处
15、理。 推荐建议42 :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营养治疗过程中推荐应用流程管理。 九、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特殊营养治疗过程中的护理 护理是营养治疗实践中的重要部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营养治疗过程中 建立由医生、营养学专家、护士及药剂师组成的多学科营养治疗团队,有 助于监测营养治疗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胃肠道不耐受,并降低住院时间 和医疗费用。 1. 操作要求:护理在肠内营养操作中,需要注意严格无菌操作流程,避免 反复使用注射器、营养泵管等一次性物品以及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有助 于降低肠内营养液细菌污染的风险,从而降低细菌性腹泻的发生。同时护 理需要关注胃肠营养的“三度”即营养液的温度、速度和浓度,建
16、议使用专 用的胃肠营养泵以提供稳定的输注速度和适温的营养液,减少胃肠道反应。 2. 营养治疗的监测与调整:在营养治疗期间,经常需要根据患者的胃肠道 情况调整喂养策略,建议护理每日常规进行腹围的测量,监测并记录大便 的次数、性状及数量,每日开始肠内营养前抽吸胃内容物,了解胃残余情 况并反馈医生,与医生共同制定肠内营养的策略。在出现胃肠道不耐受情 况时,需要增加监测的频次,根据患者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胃肠营养。 3. 体位:在无禁忌证情况下,肠内营养时应保持床头抬高30°~45 °,注 意避免压疮,可减少误吸导致的吸入性肺炎。 4. 管路:持续输注营养液每4小时或每次中断输注或给药前后用20~40 ml温水冲管。营养输注管路应每天更换一次。应用经皮造痿管进行肠内 营养,需要每天应用温肥皂水或清水清理造,同时防止管道堵塞和脱落。 推荐建议43:推荐护理作为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营养治疗团队的重要组成部 分。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