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人机环境 ⑴设专人指挥机械,机械作业范围内不得站人,无关人员不得进 入现场; ⑵机械进场前,必须经过保养,符合安全条件才能进入现场; ⑵防止塌方的措施 场地需平整、夯实;挖土时要注意土壁的稳定型性,发现有裂缝及倾塌可能时,人员要立即离开并及时处理。 人工挖土,前后操作人员间距离不应小于2〜3米,堆土要在1米以外,并且高度不得超过1.5米。 每日或雨后必须检查土壁及支撑稳定情况,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继续工作,并且不得将土和其它物件堆在支撑上,不得在支撑下行走或站立。 机械操作业应符合安全操作规程要求,进铲不应过深,提升不应过猛。 机械应停在坚实的地基
2、上,如基础过差,应采取走道板等加固措施,不得将挖土机履带与控空的基坑平行2米停、驶。运土汽车不宜靠近基坑平行行驶,防止塌方翻车。 基坑四周必须设置1.5公尺高护拦,且应设置一定数量临时上下施工楼梯。 在开挖杯基坑时,必须设有确实可行的排水措施,以免基坑积水,影响坑土壤结构。 基坑开挖前,必须摸清楚基坑下的管线排列和地址开采资料,以利考虑开挖过程中的以外应急措施(流砂等特殊情况)。 清坡清底人员必须根据设计标高作好清底工作,不得超挖。如果超挖不得将松土回填,以免影响基础的质量。 开挖出的土方,要严格按照组织设计堆放,不得堆于基坑外侧,以免引起地面堆载超荷引起土体位移,板桩位移或支撑破坏
3、 挖土机械不得在施工中碰撞支撑,以免引起支撑破坏或拉损。 根据工程特点设置有排水和支护,施工过程中设置临边防护和周边维护。 防护、维护栏杆上挂设安全警示牌和警示灯;挖机等司机和特殊工种的操作工必须持证上岗。 三、触电 ⑴电力线路和设备的选型必须按国家标准限定安全载流量,选用经国家安全认可的合格分供方的产品。 ⑵所有电气设备都必须按国家用电规定采用三相五线制的制式,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具备良好的保护接零接地。 ⑶所有的临时电源和移动电具必须设置有效的漏电保护开关。 ⑷在潮湿的场所或金属构架等导体性能良好的作业场所,宜使用安全电压(24V以下)。 ⑸现场使用的交流电焊机,焊把
4、线不破皮,手把不漏电;一次侧均应加装焊机空载降压保护装置。 ⑹施工用电设备应有醒目的电气安全标志。现场临时变电所或现场临时用电一次电源柜的选址要适当,变压器安装高度,变压器间面积及操作间距等应符合国家规定。 ⑺应做到一机一闸一保险,开关应采用与用电设备相匹配的漏电开关。 ⑻箱内开关、熔断器、插座等设备齐全完好;配线及设备排列整齐,压接牢固,操作面无外露带电体;动力和照明分开控制。 ⑼施工现场的固定露天电箱、分电箱必须架空设置,底边距地高度不小于0.5m。 ⑽所电工持证上岗,应每天进行巡检并留下记录,确保运行正常。 (11)临时用电设施设备和线路必须定期对电气绝缘、接地接零电阻进行测
5、试。 (12)现场临时用电在使用期满后必须立即拆除,拆除工作应由专职 电工负责。露天电箱保护 四、垂直运输设备 ⑴机械进场前,必须经过保养,符合安全条件才能进入现场; ⑵井架需经过安全监督部门验收后,才能使用; ⑶杜绝违章作业; ⑷定期对垂直运输设备进行安全检查。 五、脚手架的搭设及拆除 ⑴编制脚手架搭设及拆除方案; ⑵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⑶作业人员系好安全带; ⑷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搭设和拆除。 满铺脚手 脚手架基础处理 六、火灾 ⑴应严格按区域防火管理等级办理“动火申请许可证”,动火应办理动火手续;动火作业周围设警戒区。动火点旁应备有有效的消防器
6、材。 ⑵动火时,火星可能飞溅到的部位必须在动火前清理可燃物。如不能清除时,则可用水浇湿或盖上矿棉板、矿棉布、湿麻袋等方法以隔绝火星。 ⑶在高空动火作业时,要把下方的可燃物清理干净,必要时用薄铁板、矿棉板等非燃材料作为接火盆,并在盘中铺上一层湿沙子。 ⑷在有风天动火时,要设置挡风,防止火星飞溅引发火灾。 ⑸氧气、乙炔瓶的间距应大于5m,氧气、乙炔瓶必须有防回火装置,气瓶必须配备瓶帽。气瓶接管必须用夹箍予以紧固,气瓶摆放牢固可靠,乙炔瓶严禁卧倒放置,乙炔瓶和氧气瓶离火源应大于10m。动火作业人员应事前对动火部位进行详细了解和确认,严格执行“十不烧”规定。 ⑹做好动火监护:应做到高处动火下
7、面监护,平面动火横向监护。 ⑺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专人监护清理周边易燃物; 七、物体打击 ⑴按照规范要求,临边处设置牢固的临时栏杆和踢脚板,悬挂安全警示牌,做好夜间警示照明灯。 ⑵大的孔洞处设置牢固的临时栏杆,下部挂设安全网;小的孔洞(250-10mm)应加盖。 ⑶供料分层传送;上下错开作业;必要时应铺设临时走道。 ⑷临边孔洞处应及时施工,消除安全隐患。砌块堆放不超过负荷; ⑸工具、螺栓、钉子等应随手放入工具袋内,上下传递物件禁止抛掷。 ⑹做好现场文明施工,余料及时清理。 施工便道护棚 八、高处坠落 ⑴高处作业的人员必须挂安全带,要定期进行体检,经医生诊所,凡患有高血压、心
8、脏病、癫痫病、恐高症以及其它不适应于进行高空作业疾病的,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⑵所有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高空作业衣着要灵便,禁止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 ⑶安全绳、安全网按规定设置,遇有恶劣气候(如风力在六级以上)影响施工安全时,停止进行露天高处作业。 ⑷脚手架搭设合格,应铺设双跳板且绑扎牢靠;拉设安全栏杆和密目式安全网,必要时搭设简易操作平台。 ⑸攀登作业的用具,结构构造上必须牢固可靠,使用梯子作业时,梯脚底部应坚实,不得垫高使用。立梯工作角度以子梯不得缺档,梯子横档间距以30cm为宜,使用时上端要扎牢,下端应采取防滑措施,单面
9、梯与地面夹角以75度+ 5度为宜;禁止二人同时在梯上作业,如需接长使用,应绑扎牢固,人字梯底脚要拉牢;在通道处使用梯子,应有人监护或设置围栏。 ⑹悬空作业应有牢固的立足处,并视具体情况,配置防护栏网,栏杆或其他安全设施。临边、洞作业应加防护栏杆或其他可靠措施。 ⑺悬空作业所有的索具、脚手板、吊篮、吊笼等设备,均需经过技术鉴定后方可使用,使用吊篮作业时应加两道保险绳。 ⑻各工种进行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下层作业的位置,必须处于其上层高度确定的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以外,不符合时应设置安全防护层。 ⑼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都必须由有效持证的架工完成,进行脚手架拆除时,下方除
10、安全监视人员外,不得有其他人员。 洞防护 九、其他伤害 ⑴布料时专人指挥,抬放钢筋时步调一致,防止钢筋滑脱压脚或钢筋头伤人。 ⑵场地照明设施及照度应满足施工要求; ⑶支筋和垫块垫实,绑扎牢靠,钢筋上的临时通道处铺设木跳板。 ⑷砂轮切割、打磨作业时正确使用劳防用品,戴护目镜 ⑸模板随拆随运,工具使用应严格按照管理制度执行。 ⑹随时注意施工车辆。 - 爆气瓶保护 十、夜间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⑴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施工场地要做好落手清工作, 不乱堆物,保持工作面上整洁。 ⑵脚手架的转角、上人梯上,各层楼梯、洞等相应安装36v安全照明灯。 ⑶现场配备手电筒若干,以备检查之用。 ⑷夜间严禁进行搭、拆脚手架等高空危险作业,以确保安全。如有特殊情况,需经工地负责人批准,并采用相应措施后方可进行。 十一、夜间施工防扰民措施 ⑴在施工现场应加强噪声污染控制管理,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施工在此期间对居民、学校附近区域的影响。 ⑵严格控制人为噪声,进入施工现场不得高声喊叫、无故甩打模板、乱吹哨、限制高音喇叭使用,最大限度减少扰民。 ⑶严格控制强噪音作业时间,一般从晚10点到次日早6点间停止强噪声作业,确系特殊情况必须夜间施工,尽量采取降噪措施,并出安民告示,求得群众谅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