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泵安装规范 完美DOC格式整理 泵安装规范 第一章一般规定 第1条本篇适用于各章所列的泵的安装. 第2条本篇是泵安装工程的专业技术规定,安装工程的通用技术要求,应按本规范第一册《通用规定》的规定执行. 第3条本篇未包括的或有特殊要求的泵、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 第4条泵就位前应作以下复查; 一、基础的尺寸、位置、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 二、设备不应有缺件、损坏和锈蚀等情况,管保护物和堵盖应完好;
2、三、盘车应灵活,无阻滞、卡住现象,无异常声音. 第5条出厂时已装配、调试完善的部分不应随意拆卸.确需拆卸时,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后进行,拆卸和 复装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 第6条泵的找平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卧式和立式泵的纵、横向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1/10;测量时,应以加工而为基准; 二、小型整体安装的泵,不应有明显的偏斜. 第7条泵的找正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主动轴与从动轴以联轴节连接时,两轴的不同轴度、两半联轴节端面间的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如设备技术文件无规定时,应符合本规范第一册《通用规定》的规定; 二、主动轴与从动轴以皮带连接,两轴的不平行度、两轮的偏移
3、应符合本规范第一册《通风规定》的规 定; 三、原动机与泵〕或变速器〔连接前,应先单独试验原动机的转向,确认无误后再连接; 四、主动轴与从动轴找正、连接后,应盘车检查是否灵活; 五、泵与管路连接后,应复校找正情况,如由于与管路连接而不正常时,应调整管路. 第8条管路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管子内部和管端应清洗干净,清除杂物;密封面和螺纹不应损坏; 二、相互连接的法兰端面或螺纹轴心线应平行、对中,不应借法兰螺栓或管接头强行连接; 三、管路与泵连接后,不应再在共上进行焊接和气割,如需焊接或气割时,应拆下管路或采取必要的措施, 防止焊渣进入泵内和损坏泵的零件; 四、管路的配置宜按
4、参考资料进行复检. 第9条 泵试运转前,应作以下检查: 一、原动机的转向应符合泵的转向要求; 二、各紧固连接部位不应松动; 三、润滑油脂的规格、质量、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有预润要求的部位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预润. 四、润滑、水封、轴封、密封冲洗、冷却、加热、液压、气动等附属系统的管路应冲洗干净,保持通畅; 五、安全、保护装置应灵敏、可靠. 六、盘车应灵活、正常; 七、泵起动前,泵的出入阀门应处于以下开启位置: 入阀门:全开; 出阀门,离心泵全闭,其余泵全开〕混流泵真空引水时,出阀全闭〔. 第10条泵的试运转应在各独立的附属系统试运转正常后进行. 第11条
5、泵的起动和停止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 第12条泵在设计负荷下连续运转不应少于2小时,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附属系统运转应正常,压力、流量、温度和其他要求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二、运转中不应有不正常的声音; 三、各静密封部位不应泄漏; 四、各紧固连接部位不应松动; 五、滚动轴承的温度不应高于75P;滑动轴承的温度应高于70。。;特殊轴承的温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六、填料的温升应正常,在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普通软填料宜有少量的泄漏〕每分钟不超过10〜20滴 〔;机械密封的泄漏量不宜大于10亳升/时〕每分钟约3滴〔; 七、原动机的功率或电动机的电流不应超过额定
6、值; 八、泵的安全、保护装置应灵敏、可靠; 九、振动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如设备技术文件无规定规定而又需测振动时,可参照表V-3. 1的 规定执行; 泵的径向振幅〕双向〔表3.1 转速〕转/分〔< 375 >375 〜6 >6 〜750 >750 - 10 >10 - 15 >15 - 30 >30 - 60 >60 - 120 >120 振幅不应超过〕毫米〔0.18 0.15 0.12 0. 10 0.08 0.06 0.04 0.03 0.04 注:振动应用手提式振动仪在轴承座或机壳外表面测量. 十、其他特殊要求应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第13条试运转结速后,应做好以
7、下工作 一、关闭泵的出入阀门和附属系统的阀门; 二、输送易结晶、凝固、沉淀等介质的泵,停泵后,应及时用清水或其他介质冲洗泵和管路,防止堵塞; 三、放净泵内积存的液体,防止锈蚀和冻裂; 四、如长时间停泵泵放置,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设备玷污、锈蚀和损坏. 第二章离心泵 第14条泵的安装除应按本篇第一章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本章的要求. 第15条找平应以水平中开面、轴的外伸部分、底座的水平加工面等为基准进行测量. 第16条对于非中心支承的原动机如汽轮机或输送高液体的泵〕如烟炉给水泵、热油泵等〔,在常温状态下找正时,应计及工作状态下轴心线位置的变化. 第17条 起动前,平衡盘冷却水
8、管路应畅通,泵和吸入管路必须充满输送液体,排尽空气,不得在无液体情况下起动,自吸泵的吸入管路不需充满液体. 第18条输送高、低温液体的泵,起动前必须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预热或预冷. 第19条离心泵不应在出阀门全闭的情况下长时间运转;也不应在性能曲线中驼峰处运转. 第20条管道泵和其他直联泵〕电动机与泵同轴的泵〔的转向点动方法检查. 第21条屏蔽泵的转向应用下述方法检查:泵起动后,如泵的实际关死扬程与性能曲线规定的关死扬程相符,表示转向无误;如相差太大,且确认并非由于泵内〕包括屏蔽电机内〔气体未排尽而引起,则表示转向有误. 第22条水泵涡轮机组中的涡轮机的安装要求可参照同类型离心泵
9、的规定执行. 第23条水泵涡轮机组试运转时,当涡轮机尚未回收能量前,应确保电动机的电流小于额定值, 严防电机超载. 第三章深井泵 第24条本章适用于长轴深井水泵和湿式潜水电泵的安装. 第25条泵的安装除应按本篇第一章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本章的要求. 第26条 泵就位前应作以下检查: 一、井管内径和不直度应符合泵入井部分外形尺寸的要求;井管内径一般应比泵入井部分的最大外形尺寸大50毫米左右,使泵体在井内能自由上下,并不得损伤潜水电缆; 二、井管管伸出基础相应平面不应小于25毫米; 三、井管与基础间应垫放软质隔离层; 四、基础中部顶留空的尺寸应满足扬水管与泵座连接的需要;
10、五、井管内应无油泥和污、杂物; 六、扬水管应平直,螺纹和法兰端面不应碰伤,并应清洗干净; 七、长轴深井泵尚应作以下检查; 1•泵的传动轴端面应平整,传动轴在两端支承的情况下,中部的径向跳动不应大于0.2毫米;螺纹不应碰伤,并应清洗干净; 2. 轴承支架和橡胶轴承应完好无损,橡胶轴承不应沾染油脂. 八、潜水电泵尚应作以下检查: 1. 法兰上保护电缆的凹槽,不得有毛刺或尖角,并应清理干净; 2. 电接头应浸入水中6小时,用50伏摇表测量,绝缘电阻不应低于5兆欧; 3. 电机定子绕组在室温水中浸渍48小时后,对机壳绝缘电阻不应低于40兆欧. 第27条泵组装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组
11、装泵、扬水管、传动轴时,应在连接件切实紧固后逐步放入井中,严防机件和工具落入井内,潜水电泵的电缆应捆绑在扬水管上; 二、螺纹连接的扬水管相互连接时,应加润油,不应填入麻丝、铅油;管子端面应与轴承支架贴合〕长轴深井泵〔或直接贴合,两管旋入联管器的深度应相等;法兰连接的扬水管,法兰端面间应加垫片; 三、泵座与扬水管连接后放在基础上时,若井管略有偏斜,泵座应有相应的偏斜〕切勿单纯校正泵座的水平〔;泵座与基础间的间隙应以楔铁填实. 四、长轴深井示尚应符合以下要求: 1. 传动轴相互连接时,两轴端面应贴合,两轴旋入联轴节的深度应相等; 2. 电动机与泵座应紧密贴合,其间不得加垫,如电动机轴与电
12、机空心轴不同轴时,应在泵座与基础间的加斜垫铁调整. 五、潜水电泵尚应符合以下要求: 1. 泵与电机组装后,应通过电机灌水向潜水电机内灌满洁净清水; 2. 机组潜入水中的深度一般不应超过70米,如必须超过70米时,应对电机定子绕组、电缆和接头进行耐水压试验. 第28条泵试运转前尚应作好以下工作: 一、长轴深井泵; 1. 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调整叶轮与导流壳之间的轴向间隙; 2. 检查止退机构是否灵活、可靠; 3. 启动前;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用水预润橡胶轴承. 二、潜水电泵: 1. 计算电缆的电压降,应保证潜水电机引出电缆接头处电压不低于潜水电机的规定值; 2. 每次启动
13、前,均应使井部分扬水管内充满空气; 3. 潜水电泵应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 第29条长轴深井泵启动后20分钟,应停泵再次调整叶轮与导流壳之间的轴向间隙. 第30条对未能在入井前检查电机转向的潜水电泵,应根据启动电流的变化情况确定电机的正确转向. 第31条当扬水管中的水尚未全部流回井内时,泵不得重新启动,停泵至重新启动的时间间隔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第四章中、小型轴流泵 第32条泵的安装除应按本篇第一章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本章的要求. 第33条 泵就位前应作以下检查: 一、泵轴和传动轴不应弯曲;如弯曲,应调直; 二、橡胶轴承不应沾染油脂; 三、叶轮外缘与叶轮外壳之间的间
14、隙应均匀,偏差应不超过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第34条斜式轴流泵安装的倾斜角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第35条泵试运转前应作好以下工作: 一、检查叶片的安装角是否与使用需要相对应,否则,应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调整叶片的安装角; 二、启动前,应用清水或肥皂水预润橡胶轴承,直至泵正常运转. 第五章往复泵第36条泵的安装除应按本篇第一章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本章的要求. 第37条找平应以机身滑道、轴承座、轴外露部分或其他加工面为基准进行测量. 第38条安全阀应有出厂铅封、不得随意调整. 第39条隔膜泵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液压隔膜泵必须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加注液压油,并应确保液
15、压腔内不含气体; 二、三阀〕安全阀、补油阀和放气阀〔出厂时已经调整,一般不需调整,如启动后动作不灵或不正确,可在运转中调整. 第40条泵试运转时应按下述要求升压,无负荷〕出阀门全开〔运转不应小于15分钟,按工作压力的1/4、1/2、3/4各运转不应小于半小时,最后在工作压力下连续运转不应小于8小时.在前一压力级未合格前,不应进行后一压力级的运转. 第41条试运转尚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不应在出阀全闭的情况下启动; 二、吸入和排出阀的工作应正常; 三、安全阀、溢流阀的工作应灵敏、可靠; 四、隔膜泵的三阀的工作应灵敏、可靠; 五、蒸汽泵不得产生"撞缸"现象; 六、计量泵的调节机构
16、应灵活,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流量---行程曲线“进行复校; 七、计量泵和其他对泄漏有特殊要求的泵,填料的泄漏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八、超高压泵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 第六章三螺杆泵 第42条泵的安装除应按本篇第一章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泵不应在无液体或出阀门全闭的情况下启动,启动前泵内应灌注输送液体; 二、输送液体温度高于60^时,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预热; 三、试运转时尚应检查安全阀是否灵敏、可靠. 第七章水环式真空泵 第43条泵的安装除应按本篇第一章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试运转前,应向泵体内注入清水,盘车冲洗,洁净后放净污水,再注入常温清水; 二、泵应在进气阀门全闭、泵进端通大气的阀门全开的情况下启动; 三、试运转时尚应检查供水量和水温是否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四、试运转结束后,应放尽泵内积水,再注入清水冲洗. 第八章旋涡泵和中、小型混流泵 第44条泵的安装应符合本篇第一章的规定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