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PE管施工工艺和质量保证措施 1、概述 PE给水管作为一种型管材,具有耐腐蚀、无毒性、内壁光滑阻力小、抗老化使用寿命 长(50年〕、重量轻(密度只有钢管的1/8)、安装劳动强度低、施工费用少、抗震性能强、 材质柔韧性好等特点。而HDPE管高密度通常状况下,PE管要求埋地敷设,覆土深度大于 0.7m,假设确需局部地面敷设时,须使用抗紫外线的黑色PE管并实行保护措施。 2、材料的进场和检验 为保证工程质量,每批材料进场前都要求施工单位填报进场申报表,监理依据标准 (GB50242-2022)对进场材料的品种、规格、外观等进展验收,包装应完好,外表无划痕 及外力冲击破损,整根管的外观应
2、光滑,无色泽不均现象,检查管道的壁厚和圆度。查验生 产厂商出具的产品合格证、质量验收报告及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使用许可证等质量证明文 件符合要求后予以签认。材料进场后,按规定的批量及频率对进场的材料和配件进展见证抽 样、送检,在未获得检验合格的证明文件之前,不应准许承包商开头启用。监理在见证抽样 的时候,尤其要留意生产批号,由于生产过程的某些不行预见因素,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原 料、同一配方和工艺,不同生产批次的产品质量会有差异。 3、施工挨次: 挖沟槽f管道安装f局部回填一试压一敷设标志桩一全部回填。 4、管沟槽断面及管道根底 管沟开挖断面大小对施工进度及本钱有较大影响。通常于地面上预制
3、较长管线以削减 管沟的开挖宽度B,一般按B=D+0.3m (D 一管道外径),确定管沟宽度即可满足要求。 管道根底要求平坦并有足够的强度,开挖管沟须防止扰动基底原状土壤。基底处 于地 下水位以下的较软土层时,可承受先垫15cm厚、粒径小于50mm厚碎石,再铺5cm厚砂垫 层的处理方法,使管道获得长期稳定的支撑。本工程承受C15碎固定墩的方式稳固。 人工开挖管槽时,要求沟槽底部平坦、密实,无锋利物体。沟底可以有起伏,但 (5)小径管道插入时宜用人力在管端垫木块用撬棍(或大锤)将管子推(或锤〕入 到位的方法.大径管道可用手动葫芦等专用牵引工具拉入.严禁用挖土机等施 工机械推顶管 插入。 (
4、6)如插入时阻力过大,应将管子拔出,检查胶圈是否扭曲,不得强行插入.插入后用 塞尺顺接间隙沿管圆周检查胶圈位置是否正确。 (7)插入时,可涂刷润滑剂,润滑剂必需对管材、管件、橡胶密封圈无损害作用,且 无毒、无味、无嗅,不会滋生细菌。 (8)涂刷润滑剂时,宜先将润滑剂用清水稀释,然后用毛刷将润滑剂均匀地涂在胶圈 和插外外表上,不得将润滑剂涂在承内。 <2>公称外径大于或等于90 mm锁紧型承插式连接。 <3>公称外径小于或等于63 nmi锁紧型承插式连接,应符合以下规定: (1)检查管材、管件、锁紧螺母、压圈、密封圈质量,将管材及管件插部位清理干 净。 (2)聚乙烯管之间的连接应依次
5、将锁紧螺母、压圈、密封圈套在管材插端部,(聚 乙烯管的插端还需插入不锈钢内套管)。密封圈距插端部的距离应按不同管 径而定,公 称外径为63 nlm时的距离为20 nun公称外径为32 mm时的距离为10 mm,然后将管材插入 连接件内,将锁紧螺母锁紧,不留余扣。聚乙烯管与聚氯乙烯管连接 时应将聚氯乙烯管材 直接插至连接件的终点,然后将密封圈、压圈压入连接件内,再将锁紧螺母锁紧。锁紧时 宜用专用扳手,螺母要对扣,用力要适中,不得用蛮力。 (3)聚乙烯管与内衬(涂)塑镀锌管(以下统称镀锌管)的连接,当公称外径63 mm、 32 mm的聚乙烯管分别与管径40 mm、20 mm、15 mm的镀锌管连
6、接时,过渡管件的镀锌管 插端还应同时更换相配套的锁紧螺母。锁紧要求同上款规定。 5、法兰连接 <1>聚乙烯管端法兰盘(背压松套法兰)连接,应先将法兰盘(背压松套法兰)套入待 连接的聚乙烯法兰连接件(跟形管端)的端部,再将法兰连接件(跟形管端)平端与管道 按本规程规定的热熔或电熔连接的要求进展连接。 (1)两法兰盘上螺孔应对中,法兰面相互平行,螺孔与螺栓直径应配套,螺栓长短应 全都,螺帽应在同一侧;紧固法兰盘上螺栓时应按对称挨次分次均匀紧固,螺栓拧紧后 宜伸出螺帽1 3丝扣。 (2) 法兰垫片材质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 (3) 法兰盘应承受钢质法兰盘且应经过防腐处理。 6、钢塑过渡接头
7、连接 < 1>钢塑过渡接头的聚乙烯管端与聚乙烯管道连接应符合本规程相应的热熔连 接或电 熔连接的规定。 < 2>钢塑过渡接头钢管端与金属管道连接应符合相应的钢管焊接、法兰连接或机械连接 的规定。 < 3>钢塑过渡接头钢管端与钢管焊接时,应实行降温措施,严格防止焊接端温度对钢塑 过渡接头的聚乙烯端产生影响。 < 4>公称外径大于或等于110 mm的聚乙烯管与管径大于或等于1 mm的金属管连接 时,可承受人字形柔性接配件,配件两端的密封胶圈应分别与聚乙烯管和金属管相配套。 < 5>聚乙烯管和金属管,阀门相连接时,规格尺寸应相互配套。 7、支管、进户管与已建管道的连接 < 1>管道内无
8、水施工时,支管,进户管的连接宜在已施工管段水压试验及冲洗消毒合格 后进展.承受止水栓,分水鞍等连接支管,进户管时,可在管道上开孔后安装,亦可先安装后 再开孔,承受三通,四通等管件时,必需先将已建管段切割掉相应长度,管件与管道连接宜 承受套筒式,活箍等柔性连接。 < 2>管道不停水接支管,进户管时应承受工厂制作的专用设备。管道在有压状态下宜承 受可打孔和连接支管的立式止水栓或电熔鞍形分水鞍。 < 3>管材的转弯处和管件上不得开孔安装止水栓;在已建管道上开孔时,孔径不得大于 管外径的1/2;在同一根管子上开孔超过一个时,相邻两孔间的最小间距不得小于已建管道直 径的7倍,并不得小于止水栓安装要求
9、的长度加0.3m。 < 4>在安装支管,进户管处需开沟槽时,工作坑宽度可按管道敷设,砌筑井室,回填土 夯实等施工操作要求确定.槽底挖深不宜小于已建管道管底以下0.2m。 < 5>开孔部位的管道外表应进展清理,管材外表泥土等附着物均应擦拭干净;止水栓、 分水鞍应安装正确、结实、支管接角度正确;可用止水栓上配套的钻具或符合钻孔要求的 其他钻具钻孔,钻头直径应比支管孔径小2 mnio < 6>钻孔完成钻头退到原位后,应关闭止水栓出水阀门,卸下钻具进展支,户管安装。 < 7>支、户管安装完毕后,应按设计要求浇筑混凝土止推墩、井室根底、砌筑井室及安 装井盖等附属构筑物,或安装阀门延长杆等设施。
10、 < 8>进户管穿越建筑物地下墙体或根底时,应在墙或根底内预留或开凿不小于管外径加 150 mm的孔洞彳寺管道敷设完毕后,将管外局部隙用黏性土封堵填实.进户管穿越建筑物地 下室外墙时,必需按设计要求施工。 < 9>井室内的阀门、阀底座部应有垫墩,阀座两侧应实行卡固措施,防止阀门启闭时的 扭力影响管道的接。 < 10>地面上的水表节点,应实行相应的卡固措施,防止弹性胶圈松动,接渗漏。 (二)管道敷设1、一般规定 < 1>管道埋地敷设前,应具备以下条件: (1)工程设计施工图及其他技术文件齐全,并经会审;(2)具备批准的施工方案和施 工组织设计,并进展了技术交底; (3)施工人员了解聚
11、乙烯给水管道一般物理力学性能,把握施工程序和连接技术,并 经考核合格后上岗;(4)施工材料相关的资料已核实,产品已验证,符合设计及施工要求; (5)施工机具、现场用水、用电、材料储放等设施能满足施工要求。 < 2>应按设计施工图要求进展放线定位,槽底标高测量。 <3>管道敷设在地下水位较高、软土、不稳定土层内,需要进展施工排水和设置 槽边支 撑,施工技术及措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验收标准》GB50268的有 关规定。 < 4>利用管材的柔性进展弯曲敷设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1康受热熔对接或电熔连接的管道,弯曲半径应满足下表的要求。 管道允许弯曲半径mm)(2)
12、承受非锁紧型承插式连接的管 道,弯曲半径不应小于125dn并按本规程的
管道公称外径dn
允许弯曲半径R
dn<5 0
3 0dn
50
13、 并与航运治理部门协商确定。 (2) 必需在埋设聚乙烯给水管道位置的河流上、下游两岸分别按规定设立标志。 < 7>雨期施工或地下水位较高地区管道敷设时,应防止管道上浮,实行相应的抗浮技术 措施。 2、沟槽开挖与根底 < 1>一般稳固的土壤管道沟槽断面形式有直壁、放坡以及直壁与放坡相结合等形式,管 沟断面形式确定应依据现场施工环境、施工设备、土质条件、沟槽深度、气象条件和施工季 节等因素综合确定.沟槽放坡按国家现行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268 的规定执行。 < 2>槽底最小宽度应依据土质条件、构槽断面形式及深度确定,可承受下表的规 定。 沟槽槽底最小宽度5m)
14、
公称外径dn
1 八 d A A
槽底宽度B
dn<4
d A A 1 x < n rv
>dn+3
< 1. a r r\
4
15、底无地下水时,超挖 在0.15m以内时-,可用原土回填夯实,其密实度不应低于原地基自然土的密实度;超挖在 0.15m以上时,可用石灰土或砂填层处理,其密实度不应低于95%.当沟底有地下水或底土层 含水量较大时,可用自然砂回填。 (2) 沟底遇有废旧构筑物、硬石、木头、垃圾等杂物时,必需在去除后铺一层厚度小于 0.15m的砂土或素土,且平坦夯实。 (3) 管道附件或阀门,管道支墩位置应垫碎石,夯实后按设计要求设混凝土找 平层或垫 层。 (4) 对脆弱管基及特别性腐蚀土壤,应按设计要求进展处理。 (5) 对岩石根底,应铺垫厚度不小于0.15m的砂层。 3、管道敷设与回填 < 1>管道应
16、依据施工组织设计分段施工,管材应沿管线敷设方向排列在沟槽边;承受 非锁紧型承插式连接的管道,承应向同一方向排列.对连接安装间隔时间较长及每次工程 收工,管部位应进展封闭保护。 < 2>电熔,热熔连接收道应分段在槽边进展连接后,以弹性敷管法移入沟槽;非锁紧型 承插式连接收道宜在沟槽内连接。 < 3>管道移入沟槽时,不得损伤管材,外表不得有明显划痕,应承受非金属绳索下管。 < 4>管道穿越重要道路、铁路等需设置金属或混凝土套管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套 管 应 伸 出 路 边 或 路 基; (2套管内应清洁无毛刺,管道穿过套管时不得使管道外表产生明显拉痕,必 要时管道外表应加护套保
17、护; (3) 穿越的管道应承受电熔、热熔连接,经试压且通过验收合格前方可与套管外管道连 接;(4)严寒地区穿越管应实行保温措施; (5增道在涵洞内通过时,涵洞宜留有通行宽度。 < 5>管道分段敷设完毕,进展系统闭合连接时,宜选择运行水温与施工环境温度差最小的时段进展。 < 6>管道沟槽回填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1) 管道铺设后应准时进展回填,回填时应留出管道连接部位,连接部位应待管道水压 试验合格后再行回填,回填前应按规定,对管道系统进展加固。 (2) 回填时应先填实管底,再同进回填管道两侧,然后回填至管顶0.5m处.沟内有积水 时,必需全部排尽后,再行回填。 (3) 管道两侧
18、及管顶以上0.5m内的回填土,不得含有碎石、砖块,垃圾等杂物,不得 用冻土回填,距离管顶0.5m以上的回填土内允许有少量直径不大于0.1m的石块和 冻土, 其数量不得超过填土总体积的15%o (4) 回填土应分层夯实,每层厚度应为0.2 0.3m,管道两侧及管顶0,5m以上内的回填 土必需人工夯实,每层松土厚度应为0.25 0.4m。 < 7>当管道覆土较深,且管道回填土质及压实系数设计无规定时,管底应有0.1m以上、 压实系数85% 90%的垫层;管道两侧每0.2m分层回填夯实,压实系数为95% ;管 顶0.3m 以内压实系数不小于90% o < 8>当管道覆土较浅时,其回填土土质及压
19、实系数应依据地面要求确定;当修建道路时, 应满足路基的要求。 < 9>回填时各类机具种类,每层回填土虚铺厚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每层回填土虚铺厚度(m) 机具种类 压路机〔轻型) 振动压力机 机具种类 木夯、铁夯 -蛙式夯、火力夯 <10>管道经试压且通过隐蔽工程验收,人工回填到管顶以上0.5m后,方可承受 虚铺厚度 <0,2 虚铺厚度 其密实度应不低于管沟内分层要求. 管道井在路面位置 管顶0.5m以上应按路面要求回填。 机械回填,但不得在管道上方行驶.机械回填时应在管道内布满水的状况下进展。 <11>各类管道阀门井等四周回填应符合以下规定: (1)
20、应承受砂砾、石灰土等材料,宽度不应小于0.4m; (2)回填后沿管道中心、线对 称公层夯实, (三) 水压试验、冲洗与消毒1、一般规定 1>给水管道系统应进展水压试验。 < 2>管道试压前应进展充水浸泡,时间不应小于12ho管道充水后应对未回填的外露连 接点(包括管道与管道附件连接部位)进展检查,觉察渗漏应进展排解。 < 3>水压试验静水压力不应小于管道工作压力的1.5倍,且试验压力不应低于0.80MPa, 不得将气压试验代替水压试验。 < 4>管道水压试验长度不宜大于10m.对中间设有附件的管段,水压试验分段长度不 宜大于5m,系统中有不同材质的管道应分别进展试压。 < 5>管道
21、水压试验前应编制试压工程设计,其内容应包括以下工程: (1)管端后背堵板及支撑设计;(2)进水管路、排气管管路及排气孔设计; (3)加压设备及压力表选用;(4)排水疏导管路设计及布置。 <6>对试压管段端头支撑挡板应进展结实性和牢靠性的检查,试压时,其支撑设施严禁 松动崩脱.不得将阀门作为封板。 <7>加压宜承受带计量装置的机械设备,当承受弹簧压力表时,其精度不应低于1.5级, 量程范围宜为试验压力1.3 1.5倍,表盘直径不应小于150 mm。 < 8>试压管段不得包括水锤消退器,室外消火栓等管道附件.系统包含的各类阀门,应处 于全开状态。 2、水压试验 < 1>管道水压试验应
22、分预试验阶段与主试验阶段两个阶段进展。 < 2>预试验阶段,应按如下步骤,并符合以下规定: (1)将试压管道内的水压降至大气压,并持续60min.期间应确保空气不进入管道。 (2缓慢地将管道内水压升至试验压力并稳压30min,期间如有压力下降可注水补压,但 不得高于试验压力.检查管道接、配件等处有无渗漏现象.当有渗漏现象时应中止试压,并 查明缘由实行相应措施后重组织试压。 (3)停顿注水补压并稳定60min.当60min后压力下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70%时,那么预 试验阶段的工作完毕.当60min后压力下降低于试验压力的70%时,应停顿试压,并应查明 缘由实行相应措施后再组织试压。 <
23、 3>主试验阶段,应按如下步骤,并符合以下规定: <3.1>每隔3min记录一次管道剩余压力,应记录30min。当30min内管道剩余压力有上 升趋势时,那么水压试验结果合格。 <3.2>30min内管道剩余压力无上升趋势时,那么应再持续观看60min。当在整个90min 内压力下降不超过0.02MPa,那么水压试验结果合格。 < 3.3>当主试验阶段上述两条均不能满足时,那么水压试验结果不合格.应查明缘由 并 实行相应措施后再组织试压。 < 4>试压合格后全面回填到与地面相平。 3、冲洗与消毒 < 1>管道分段试压合格后应对整条管道进展冲洗消毒。 < 2>管道冲洗,消毒应做实
24、施方案。 < 3〉冲洗水应清洁,浊度应小丁 5NTU,冲洗流速应大了 L0m/s,直到冲洗水的 排放水 与进水的浊度相全都为止。 < 4>管道冲洗后应进展含氯水浸泡消毒,经有效氯浓度不低于20mg/L的清洁水浸泡24h 后冲洗,并末端取水检验;当水质不合格那么应重进展含氯水浸泡消毒、再冲洗、直至水质治 理部门取样化验合格为止。 (四) 管道系统的竣工验收 < 1 >管道工程施工应经过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隐蔽工程应经过中间验收合 格后,方可进展下一工序。 < 2>隐蔽工程验收,应包括以下各项内容,并应填写中间验收记录。 (1)管材、管件、附属设备到工地的检查;(2)管道及附
25、属构筑物的地基和根底; (3) 管道支墩设置、井室等构筑物的砌筑状况; (4) 管道的弯头、三通等管件的连接状况,穿井室等构筑物的状况,承受金属阀门的防 腐状况;(5)管道穿越铁路、大路、河流等工程的状况; (6) 地下管道的穿插处理;(7)管道分段水压试验; (8)管道回填土压实系数检验记录;(9)随管道埋地铺设的示踪线及警示带的记录和资 料; (10)管道消毒后水质检验报告。 < 3>竣工验收应提交以下资料: (1)竣工图及设计变更文件;(2)材料和设备的出厂合格证、试验记录及相关技术参考的 设备卡; (3)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及有关资料;(4增道系统的试压记录; (5
26、) 冲洗及消毒后水质化验报告;(6)工程质量评定记录; (7)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记录。 < 4>竣工验收时,应核实竣工验收资料,并进展必要的复验和外观检查,对以下顶止应 做出鉴定,并填写竣工验收鉴定书。 (1) 管道的位置、高程及管材规格化尺寸; (2) 管道上设置的阀门、消火栓等配件在正常工作压力条件下启闭的灵敏度及 安装的位 置和数量,开启方向的说明书和标志;(3)管道的冲洗及消毒; (4) 外观质量。 < 5>管道工程应由主管单位组织施工、设计、建设和其他有关单位联合验收,验收后建 设单位应将有关设计、施工及验收的文件立卷归档。 < 6>分项、分部门及隐蔽工程验收,可依据施
27、工状况由建设单位会同施工单位共同验收, 并做出验收记录。 (五) 管道修理1、一般规定 < 1>管道在施工验收或运行中发生管壁漏水、管才裂开和接头渗漏等状况,应依据管道 损害程度、部位及破坏缘由确定修补方法。 < 2>更换损坏的管材及管件应依据施工敷设要求进展。 < 3>因管道地基沉降、温度变化、外部荷载变化等外部缘由造成的管道破坏,在管道修 复后还应实行相应措施消退各种外部因素。 2、管道修理方法 < 1>管材、管件电熔、热熔连接的接漏水时,应切断管材,按施工要求重对管材、管 件进展电熔、热熔连接。 < 2>电熔、热熔连接的管道损坏范围很小时,承受电熔套筒或改造的鞍形电熔管件
28、修理 法,将管材损害处切断,然后用电熔套筒或改造的鞍形电熔管件连接起来。 < 3>电熔、热熔连接的管道损坏范围较大时,必需切除损坏管段而用管替换,接处可 承受电熔、热熔连接或法兰连接,但最终一个焊肯定要用电熔套筒连接或法兰连接。 <4>承受承插式橡胶圈柔性连接的管道损坏时,可将损坏的管段切除,更换管,必需平滑 地支撑管材,假设有超挖时,必需回填夯实。 5、管道连接(1)、选择连接方式 PE管的连接主要有热熔连接、机械连接、电熔连接等方式。 热熔连接法有本钱低、管道接质量好、不需管件等优点而被大量使用。 热熔连接的主要步骤有: ① 、材料预备:将管道或管件置于平坦位置,放于对接机上
29、留足10-20mm的切削余 量。 ② 、夹紧:依据所焊制的管材、管件选择适宜的卡瓦夹具,夹紧管材,为切削做好预备。 ③ 、切削:切削所焊管段、管件端面杂质和氧化层,保证两对接端面平坦、光滑、无杂 质。 ④ 、对中:两焊管段端面要完全对中,错边越小越好,错边不能超过壁厚的10%。否那 么,将影响对接质量。 ⑤ 、加热:对接温度一般在210-230C之间为宜,加热板加热时间冬夏有别,以两端面 熔融长度为l-2mm为佳。 ⑥ 、切换:将加热板拿开,快速让两热融端面相粘并加压,为保证熔融对接质量,切换 周期越短越好。 ⑦ 、熔融对接:是焊接的关键,对接过程应始终处于熔融压力下进展,卷边宽
30、度以2-4mm 为宜。 ⑧ 、冷却:保持对接压力不变,让接缓慢冷却,冷却时间长短以手摸卷边生硬,感觉 不到热为准。 ⑨ 、对接完成:冷却好后松开卡瓦,移开对接机,重预备下一接连接。 (2)、热熔连接质量把握要点 热熔连接对操作者技术要求较高,应留意对接质量进展外观检查,要求接处形成 均匀的凸缘。造成连接质量问题常见有以下方面的缘由,施工中应留意防范: ① 、不同材质、品牌、壁厚的管材和管件混用; ② 、连接件的端面未保持清洁,对粘有的水或泥土应准时清理; ③ 、操作人员技能不高,对热熔连接的工艺参数[加热时间,加热温度、连接压力、冷 却时间)未按规定要求严格把握;然后用双承管箍
31、或活络套筒(抢修接头修补器)连接。 <5>公称外径小于或等于63 mm的管道损坏时,可将损坏的管段切除,更换管,然后用 修补器连接。 ④ 、未完全冷却就移动连接件或对连接件施加外力; ⑤ 、熔接设备要定期维护保养,保证设备良好的使用状态。 PE管道在应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依据实际需要,进展主管分接的问题,传统的管材必 需先切除一段主管然后安装一个三通来完成分接。 鞍形三通可承受鞍形对接方式连接,即承受鞍形对接焊机,直接在主管上连接一个鞍形 三通,然后承受配备的切刀切割主管,这样就完成了主管的分接,施工格外快速。 钢管法兰连接 PE管道和钢管及阀门连接时宜承受钢塑法兰连接:PE管道与
32、相应的塑料支撑环之间可 承受热熔对接方式进展连接,钢管端与金属法兰的连接,应符合相应钢管焊接的规定:然后 承受法兰片即可完成PE管道与钢管的连接。 法兰连接也适用于PE管与PE管之间的相互连接。一般而言,PE支撑环之间与PE支撑 环之间不需要密封圈,但在大尺寸,高压力工作条件下仍需要添加密封圈。当PE支撑环与 其它材质(钢管,镀锌管等)的管道进展法兰连时,必需使用密封圈。 (二)管沟内管道的敷设 1、管道敷设 管道转变方向时,可利用管材良好的柔性进展弯曲敷设,弯曲半径须符合下表要求, 否那么须使用弯头。 管道公称外径D (mm)允许弯曲半径R (mm) DW5030D50V DW
33、16050D 160VDW25075DD > 2501D 管道穿过井室时,将比PE管大一到二级管径的钢管或钢圈砌在井壁中作为套管,中间 填充橡胶或粘土以形成柔性连接 2、管道回填 管道安装完毕应尽快回填,试压应保证管顶填土高度不小于0.5m。从管底到管顶以上 0.3m 范围内的回填材料必需严格把握,可承受碎石屑、砂砾、中砂、粗砂或开挖出的良质土。 当管道位于车行道下且铺设后马上修建路面时,须用中、粗砂分层回填夯实,每层不大于0.2m。 对管顶以上0.5m范围内应轻夯压实,到达规定的压实度。夯实从管 沟壁开头渐渐向管道靠 近,两侧对称进展。雨季施工要准时排解沟槽积水,防止管道漂移。管
34、道回填土中不能夹有 石块、砖块、草皮、树根等杂物。 3、管道防护 现在常用的地下管线探测设备以探测金属管线为主(非金属管线探测设备价格昂 贵), 无法探测到非金属管道的具体位置,PE管道被不慎挖伤事故时有发生。因此本工程承受钢筋 混凝土标志桩沿着管线方向敷设,距管顶高度不小于0.3m(三)管道水压试验 1、管道安装合格后,管道两侧按设计要求回填(接处不得回填)后,分两段试 压。 2、系统注水时,应翻开管道各高处的排气阀,将空气排尽。待水灌满后,关闭排阀,用 电动试压泵加压,压力应渐渐上升,加压到肯定数值时,应停下来对管道进展检查,无问题 时连续加压,一般分2 3次升到试验压力。当压力到
35、达试验压力时停 顿加压,保持恒压 10分钟,对接管身检查无破损及漏水现象,认为管道强度试验合格。在试验 压力下, 10分钟压力下降不大于0. 02MPa可以认为严密性试验合格,试压质量优良。班组质安 员应准时做好试压记录。 (四)给水管道消毒、清洗 1、依据《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执行,本工程分段进展冲洗,冲洗水由泄 水阀排向四周河流及市政设施。 2、冲洗水源为原供水管引出,装供水管冲洗流速lm/S管道冲洗前在局部地方需安装临 设排水阀及临时排水管引水至适宜位置排放。 3、管道消毒: 除一个三通阀门翻开外,关闭其余全部阀门,渐渐翻开阀门,灌水入管道,并同时在 进水孔投入
36、消毒剂,待水浸满管道后,关闭阀门进展浸管消毒。具体承受消毒剂型、用量、 浓度、调配方法和消毒时间按《装、〔改装)自来水管道、水厂净构物、泵站清洗消毒冲洗操 作规程及验收制度》严格要求进展,消毒完毕,翻开全部水阀门,待排清管内消毒液后,关 闭全部泄水阀门、进展冲洗管道。 4、冲洗 (1)待水渐渐灌满管道后始完全开启阀门进展冲洗,冲洗一段时间,待排水阀的取 水合格后关闭。 (2)经有关水质部检验确认冲洗合格后,撤除临时排水阀门及临时排水管,并用法兰 封板封闭各个三通法兰。 (3)冲洗是必需留意安全, 并做好安全措施,各自动排气阀、泄水阀派人现场监控,排水须做好消能工作。 (五〕管道施
37、工质量把握 管坑开挖保证质量措施(1)开挖前必需明确管坑中心线,并有明确的标志。 (2)要做好挖深的把握,机械挖土不得超挖,坑底由人力执平,以保证原土层不受拢 动。施工班组应派专人负责监控开挖,确保不偏离管中线和不超挖。按要求做好管坑根底的 处理。 (六)管道安装质量保证措施 1、认真检查管材或零件,要合符规格,并把管内杂物去除干净。 2、觉察管材有外观损伤的,要制止使用。 3、检查焊接工作位是否有足够空间。 4、焊接前应认真检测管中线和标高,要符合设计和标准要求。 (七)阀门安装质量保证措施 1、阀门安装前,应按设计要求检查型号,去除阀内污物,检查阀杆 是否转动机敏,明确
38、开关转动方向,以及阀体有无裂纹、砂眼等,要检 查法兰平面是否平正,止水线是否清楚、螺孔是否合标准。 2、石专砌的各类阀门井,在管道施工过程中,实行围护及设置防碰撞 标志的措施进展保护。 1八)、管道试压质量保证措施 1、水压试验前应对压力表进展检验,应在有效检定期内。 2、管道入水时,要认真进展排气,排气点应尽量选择在管段的高位。 3、水压试验时应逐步升压,并有专人负责观看检查。 [九)管坑回填质量保证措施 1、管道安装后应做好稳管和准时回填工作,防止浮管。 2、依据设计规定,选择回填材料。 3、回填时,必需把管坑水先排干,然后回填,做到均匀放土。 4、管坑两侧同时回填
39、并要分层夯实。 (十〕管道冲洗消毒质量保证措施 1、严格按冲洗方案做好冲洗管道的安装。 2、放水消毒严格按管径、长度投放消毒液,到达规定浸泡时间。 3、冲洗后水样检查合格,经有关部门批准,方可投产使用。 其次章质量保证措施 (一)管道连接1> 一般规定 <1>聚乙烯给水管道连接前应对管材、管件及管道附件按设计要求进展核对,并应在施 工现场进展外观质量检查,符合国标规程要求方准使用。 <2>管材、管件以及管道附件的连接应承受热熔连接或电熔连接及机械连接。公称外径 大于或等于63MM的管道不得承受手工热熔承插连接,聚乙烯管材、管件不得承受螺纹连接 和粘连。 <3>不同SDR系列
40、的聚乙烯管材不得承受热熔对接连接;聚乙烯给水管道与金属管道或 金属管道附件的连接,应实行法兰或钢塑过渡接头连接。公称外径小于或等于63mm的管道 可承受热熔承插连接或锁紧型承插式连接。公称外径小于或等于63mm的聚乙烯管道与聚氯 乙烯管道的连接、聚乙烯管道与直径小于等于50mm的渡锌管道(或内衬塑渡锌管)的连接, 宜承受锁紧型承插式连接。 <4>管道各种连接应承受相应的专用工具。连接时严禁明火加热。 <5>管道连接宜承受同种牌号级别,压力等级一样的管材、管件以及管道附件。 不同牌号的管材以及管道附件的连接,应经过试验,判定连接质量能得到保证后,方可连 接。 < 6>聚乙烯管材、管件与
41、金属管、管道附件连接,当承受钢制喷塑或球墨铸铁过渡管件 时,其过渡管件的压力等级不得低于管材公称压力。 < 7>在严寒气候(-5C以下〕或大风环境条件下进展热熔或电熔连接操作时,应实 行保 护措施,或调整连接机具的工艺参数。 < 8>管材、管件以及管道附件存放处与施工现场温差较大时,连接前应将聚乙烯管材、 管件以及管道附件在施工现场放置一段时间,使其温度接近施工现场温度。 < 9>管道连接时,管材切割应承受专用刀或切管工具,切割断面应平坦、光滑、无毛刺, 且应垂直于管轴线。 < 10>管道连接后,应准时检查接头外观质量。不合格必需返工。2、热熔连接 < 1>热熔连接工具的温度把握应准
42、确,加热面温度分布应均匀,加热面构造应符合焊接 工艺要求。热熔连接前、后应使用干净的棉布擦净加热面上的污物。 < 2>热熔连接加热时间、加热温度和施加的压力以及保压、冷却时间,应当符合热熔连 接工具生产企业和聚乙烯管材、管件以及管道附件生产企业的规定。在保压、冷却期间不得 移动连接件或在连接件上施加任何外力。 < 3>热熔对接连接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1)两待连接件的连接端应伸出焊机夹具肯定自由长度,并校直两对应的待连 接件, 使其在同一轴线上。错边不宜大于壁厚的10%o (2)管材、管件以及管道连接面上的污物应使用干净棉布擦净,并铳削连接面,使其与 轴线垂直。 (3)待连接件的断面
43、应使用热熔对接连接工具加热。 (4)加热完毕,待连接件应快速脱离加热工具,检查待连接件的加热面溶化的均匀性 和是否有损伤。然后,用均匀外力使连接面完全接触,并翻边形成均匀全都的凸缘,凸缘的 高度和宽度应符合有关规定。 <4〉热熔承插连接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1)管材端外部宜进展倒角,角度不宜小于30。,且管材面坡长度不大于4mm o (2) 测量管件承长度,并在管材插入端标出插入深度和刮除插段表皮。 (3)管材、管件连接面上的污物应用干净棉布擦净。 (4公称外径大于或等于63mm的管道热熔承插连接,应承受机械装置的热熔承插连接, 并校直两对应的待连接件,使其在同一轴线上。公称外径小于
44、63mm的管道热熔连接,在整 圆工具协作下,可承受手动热熔承插连接。 (5) 管材插外表和管件承内外表应使用热熔承插式加热工具加热。 (6) 加热完毕,待连接件应快速脱离承插连接加热工具,检查待连接件的加热面熔化的 均匀性和是否有损伤。然后,用均匀外力将管材插入管件承内,至管材插入长度标记位置, 使其承端部形成均匀凸缘。 <5>热熔鞍形连接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1) 热熔鞍形连接应承受机械装置固定干管连接部位的管段,使其保持直线度和圆度; (2) 干管连接部位和鞍形管件连接部位上的污物应使用干净棉布擦净,并用刮 刀刮除干 管连接部位表皮;(3)干管连接部位和鞍形管件连接部位应使用鞍形
45、加热工具加热; (4) 加热完毕,加热工具应快速脱离待连接件,检查待连接件的加热面的溶化的均匀性 和是否有损伤后,再用均匀外力将鞍形管件压到干管连接部位,使连接面四周形成均匀凸缘。 3、电熔连接 < 1>电熔连接机具输出电流、电压应稳定,符合电熔连接工艺要求。 < 2>电熔连接机具与电熔管件应正确连通,连接时,通电加热的电压和加热时间应符合 电熔连接机具和电熔管件生产企业的规定。 < 3>电熔连接冷却期间,不得移动连接件或在连接件上施加任何外力。 < 4>电熔承插连接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4.1>测量管件承长度,并在管材插入端标出插入长度标记,用专用工具刮除插入段 表皮; <
46、4.2>用干净棉布擦净管材、管件连接面上的污物; < 4.3>将管材插入管件承内,直至长度标记位置; < 4.4>通点前,应校直两对应的待连接件,使其在同一轴线上,用整圆工具保持管材插 入端的圆度。 < 5>电熔鞍型连接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 5.1>电熔鞍型连接应承受机械装置固定干管连接部位的管段,使其保持直线度和圆度; < 5.2汗管连接部位上的污物应使用干净棉布擦净,并用专用工具刮除干管连接 部位表 皮; < 5.3涎电前,应将电熔鞍形连接收件用机械装置固定在干管连接部位。 4、承插式连接 <1>公称外径大于或等于90 mm的管道非锁紧型承插式连接,应符合以下规定:
47、1) 将管材插端进展倒角,角度不宜大于15° ,倒角后管端壁厚应为管材壁 厚的1/2 2/3 (2) 清理管材插外侧和承内侧外表,并检查胶圈位置及质量.当现场安装胶圈时,胶 圈必需由管材生产企业供给,放入时在承凹槽内应先清理干净,且将其呈凹状放入槽内, 坐落应正确稳妥,不得装反扭曲。 (3) 准确测量承深度和胶圈后部到承根部的有效插入长度,在插部位做 出标记。 当生产企业在承部位依据施工环境温度标有插入深度的提示标记时,在承外部量到该位 置在插上做出标记.无提示标记时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承有效长度的根部预留量(4)将插端对准承,并使两 条管道轴线保持在一条平直线上,将其一次插入,直至标 志线均匀外露在承端部.如需转角,必需在插入到位后再 行借转,借转角度不宜大于1.5° o 施工环境温度(°C) <10 10 20 20 30 >30 预留量(mm) 25 30 20 25 15-20 10-15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