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赤峰市高三年级 11·20模拟考试试题 2 . 阿斯哈图石林景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 腾旗境内,是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 分,“阿斯哈图”意为“险峻的岩石”。图甲为景 区内的一处景观,该景观可简化为两块岩石叠放在 一起,如图乙所示。已知 a与 b之间接触面不水平 物 理 2024.11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本试卷共 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 石块 b对石块 a的作用力方向正确的是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 码粘贴区。 2
2、3 . 选择题必须使用 2B铅笔填涂; 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 工整、笔迹清楚。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 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3 .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研究人员表示,自 2020年以来地球的自转呈加快趋势。如图为放置在我 4 5 . 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国边境线上的一座界碑,仅考虑由于地球自转加快引起的变化,自 2020年以来,界碑随地球自转 一、选择题:本题
3、共 10小题,共 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 求,每个小题 4 分; 第 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 6分,全部选对的得 6分,选对但 不全的得 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 0分。 的 A. 周期增大 1 . 家在赤峰的子涵同学和家人计划自驾去呼和浩特游玩,利用手机上的导航软件搜索到三条行车路线 ,如图所示。按当前选择的路线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角速度减小 C. 线速度增大 D. 向心加速度减小 4 . 2024年 7月 20日,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首届旅游那达慕胜利召开,其中射箭项目是那达慕大会 的活动内容之一。“
4、神射手”在草原上享有很高的荣誉,在“神射手”射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 “神射手”拉弓时,人对弓和箭组成的系统做正功 A. 8小时 40分指的是时刻,880公里指的是位移 B. 8小时 40分指的是时刻,880公里指的是路程 C. 8小时 40分指的是时间间隔,880公里指是的位移 D. 8小时 40分指的是时间间隔,880公里指的是路程 B. “神射手”拉弓时,人对弓和箭组成的系统做负功 C. “神射手”松开拉紧的弓弦后,人对弓和箭组成的系统做正功 D. “神射手”松开拉紧的弓弦后,人对弓和箭组成的系统做负功 高三物理 第 1 页 共 8 页 高三物理 第
5、2 页 共 8 页 5 . 蛙泳是一种模仿青蛙游泳动作的游泳姿势,是竞技游泳的比赛项目之一。某运动员练习蛙泳的过程 可简化为水平方向上的直线运动,其 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 0~0.3s内运动员的位移为 0.36m,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7. 2024年 6月 25 日,嫦娥六号携带 1935.3g月背土壤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下图为 嫦娥六号发射及返回大气层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0.3s 内运动员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0.9m/s A. 嫦娥六号由轨道 I进入轨道 II需要在 P 点加速 B. 0~0.3s内运动员平均速度的大
6、小为 1.2m/s B. 嫦娥六号在轨道 I的机械能比轨道 II的机械能小 C. 0.3~0.9s内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为 2푚/푠² C. 返回器在返回地球过程中,第一次进入大气层到达最低点时返回器处于超重状态 D. 返回器在返回地球过程中,第二次进入大气层降落伞完全打开后返回器处于失重状态 2 D. 0.3~0.9s内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为 푚푠2 3 6 . 巴黎奥运会举重女子 81公斤级决赛中,中国选手李雯雯以总成绩 309公斤获得金牌,并打破奥运会纪 8 . 如图, M、N是倾角 θ=30°的传送带两端, 质量 m=1kg的小物块, 从 M点以 v=3m/s的初速度
7、沿传送 录。某次举重过程如下:李雯雯托着质量为 M的重物用时 푡₁从图 1的蹲举状态缓慢运动到图 2的站立 状态,重物上升高度 ℎ₁,李雯雯保持图 2状态站立 훥푡时间后再用时 t₂将重物向上缓慢举高 h₂到图 3状 态。若李雯雯的质量为 m,重力加速度为 g,整个过程中 带向下运动。物块运动过程的部分 v-t图像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 푔 = 10푚/푠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传送带逆时针转动 A. 地面对李雯雯的冲量大小为 푚푔(푡₁ + 푡₂ +△ 푡) B. 地面对李雯雯做的功为 푚푔(ℎ₁ + ℎ₂) B. 传送带的速度大小 v=3m/s C. 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
8、大小 푎 = 2푚/푠² C. 重物对李雯雯的冲量大小为 푀푔(푡₁ + 푡₂ +△ 푡) D. 重物对李雯雯做的功为 푀푔(ℎ₁ + ℎ₂) 3 D. 传送带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2 高三物理 第 4 页 共 8 页 高三物理 第 3 页 共 8 页 9 . 小明每天骑电瓶车上下班,电瓶车的铭牌如下表所示。已知小明的体重为 60kg,假设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小题,共 54分。 明骑电瓶车行驶时整体所受阻力的大小恒为 16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1.(6分) 整车型号: TL800DOT-9A 品牌: ×× 额定电压: 72V 向心力演示器
9、如图所示。匀速转动手柄 1,可以使变速塔轮 2和 3以及长槽 4和短槽 5 随之匀速转动,槽内的小球也随着做匀速圆周运动。使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 电动机型号: 10ZW7251315YA 电动机额定功率: 0.8kW 续航里程: 超过 40km 横臂 6的挡板对小球的压力提供。球对挡板的反作用力,通过横臂的杠杆作用使弹簧测 力套筒 7下降,从而露出标尺 8。根据标尺 8上露出的红白相间等分标记,可以粗略计算 出两个球所受向心力的比值。现用上面器材研究向心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速度和轨道 半径的关系,装置中有半径相同 3个金属球可供使用,其中有 2个钢球和 1个铝球,图
10、 中标出的Ⓐ、Ⓑ、©是可放小球的位置。 车辆质量: 100kg 生产日期: 2021年 5 月 A. 电瓶车匀加速行驶过程中,牵引力的功率逐渐增加 (1) 在研究向心力的大小 F与质量 m关系时,需要保持塔轮 2和塔轮 3上皮带轨道 B. 电瓶车以额定功率加速行驶过程中,加速过程中牵引力逐渐减小 C. 小明驾驶电瓶车行驶在水平路面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5m/s 的半径 R₂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R₃, 若在©处放上钢球, Ⓐ处 放上铝球,则实验时 (选填“左侧”或“右侧”) 标尺露出的格数更多。 D. 电瓶车在水平路面以 1m/s²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
11、匀加速运动可持续的时间为 5s 0. 如图,跨过两个定滑轮的细绳两端分别连接小球 P和 Q,质量分别为 3m和 m。轻杆可在 竖直面内绕 O 点无摩擦转动,轻杆右端与小球 P 相连,杆 长为 L。对 Q 施加一竖直向下的拉力 F,使轻杆保持水平, 此时 PM 间距离是 L/₃,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绳足够长,绳 及滑轮的质量、滑轮与绳间的摩擦均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2) 在研究向心力的大小 F与半径 r的关系时,当把钢球放到©时,应该把另一个钢 球放在 (选填“Ⓐ”或“Ⓑ”) 处。 1 A. 杆对 P球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 B. 撤去拉力 F后,小球 P从图示位置运
12、动到 O 点正下方的过程,小球 P的机械能一直 减小 C. 撤去拉力 F后,小球 P从图示位置运动到 O点正下方的过程,细绳对小球 Q做的功 1 27 为 푚푔퐿 8 4 D. 撤去拉力 F后,小球 P从图示位置运动到 O点正下方的过程,细绳对小球 Q做的功 7 为 푚푔퐿 4 高三物理 第 5 页 共 8 页 高三物理 第 6 页 共 8 页 1 4、(14分) 1 2、(8分) 某同学制作了一个“竖直加速度测量仪”,可以用来测量竖直上下电梯运行时的加速度,其构 图甲为老师办公桌的抽屉柜。已知抽屉的质量 M=1.8kg,长度 d=0.8m,其
13、中放有质量 푚 = 0.2푘푔, 长 푠 = 0.2푚的书本,书本的四边与抽屉的四边均平行。书本的右端与抽屉的右端相距也为 s,如图乙 所示。不计柜体和抽屉的厚度以及抽屉与柜体间的摩擦,书本与抽屉间的动摩擦因数 휇 = 造如图甲所示。把一根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小木板上,在竖直方向上放一个划有均匀 刻度的木板,把弹簧通过一轻质细杆悬吊一个 0.9N重物时,弹簧下端的指针指在 竖直木板上刻度为 C的位置,把悬吊 1.0N 重物时指针位置的刻度标记为 0,以后 该重物就固定在弹簧上,和小木板上的刻度构成了一个“竖直加速度测量仪”。重 0.1。现用 水平力 F将抽屉抽出,抽屉遇到柜体的挡板
14、时立即锁定不动。重力加速度 푔 = 10푚/푠²。 (1) F=1.8N时,书本和抽屉一起向右运动,求与挡板碰前瞬间抽屉的速度大小 v; 力加速度 푔 = 9.8푚/푠²。 (2) 要使书本和抽屉不发生相对滑动,求 F的最大值 Fm; (1) 若木板上相邻最小刻度间距为 1.0mm,则弹簧的劲度系数 k= N/m。 (2) 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图中长刻度线 A旁的加速度标为 (3) F=3.8N时,求书本最终停止时,书本和抽屉因摩擦产生的内能△U。 m/s²。 (3) 加速度测量仪制作完成后,将刻度尺不同刻度对应的加速度大小标在尺上。在测量某次 运动的过程中,该同学观
15、察到指针由读数较小的位置逐渐变大。则在这段时间内该运动可能为 。 A. 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 B. 匀速直线运动 C. 匀加速直线运动 (4) 该同学想要改变加速度测量仪的量程,请写出一种合理的方案: 3. (11分) 水车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灌溉工具。图甲为赤峰市道须沟风景区内的一架水车,图乙为 。 1 1 5. (15分) 如图,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固定光滑轨道 ABC,BC段是 푅 = 0.5푚的半圆,AB段足够长,小球 Q 静 水车工作时的示意图。高处的水从水槽中以速度大小 v₀沿水平方向流出,水流出后垂直落在与水平 面夹角为 θ 的水轮叶面上,冲击轮叶使水车
16、转动。水在空中的运动可视为平抛运动。重力加速度为 g。求: 止于小球 P的左侧。质量 푚₁ = 50푔的小球 P与轻弹簧一端连接,以速度 푣₀ = 4푚/푠沿水平地面向左 运动。与小球 P 连接的轻弹簧从接触小球 Q 到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小球 Q 运动的距离 d=0.4m,经历的时间 t=0.25s。在此后的运动中,Q与弹簧分离后,滑上轨道 BC,恰能经过最高点 C (1) 水流落在水轮叶面前瞬间的速度大小 v; 。 小球 P、Q均可视为质点,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 푔 = 10푚/푠²。求: (2) 槽口和冲击点的高度差 h; (1) 小球 Q在 C点
17、的速度大小 v₀; (3) 槽口和冲击点的水平距离 x。 (2) 小球 Q的质量 m₂; (3) 弹簧的最大压缩量 Δx 高三物理 第 7 页 共 8 页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小题,共 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7题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每小题 4分; 第 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 6分,全部选对的 得 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的得 0分。 1 D 2 B 3 C 4 A 5 B 6 C 7 C 8 9 10 BC AD AB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小题
18、共 54分。 1 1. (6分) (1) 等于(2分); Ⓑ (2分) (2) 右侧(2分) 1 2. (8分) (1) 10 或 10.0 (2分) (2) 0.98 (2分) (3)A (2分) (4) ①改变小球的质量。②改变弹簧的劲度系数。③加长竖直木板长度。 (只要写出一条即可给 2分,写出其它合理的方法也适当给分) 1 3. (11分) (1) 如图,水流落在轮叶上的速度 v沿水车切线方向,速度 v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θ,有 푣푠푖푛휃 = 푣₀ (2分) 푣0 可得 푣 = (1分) sin휃 (2) 竖直方向有 푣0 = 푔푡
19、 (2分) tan휃 槽口至冲击点高度为 1 2 (2分) ℎ = 푔푡 2 푣20 푔푡푎푛2휃 得 ℎ = (1分) 2 (3)槽口和冲击点的水平距离即为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由于平抛运动的等时性,水在水 - 平方向的运动时间也为 t,则有 푥 = 푣₀푡 (2分) (1分) 푣20 푥 = 푔tan휃 1 4.(14分) (1) 对书本和抽屉由牛顿第二定律: F=(M+m)a (1分)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푣² = 2푎퐿 (1分) 代入数据得: v=1.2m/s ) (1分 (2)对书本由牛顿第二
20、定律有: μmg = mam (1分) (1分) 对抽屉和书本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퐹ₘ = (푀 + 푚)푎ₘ 代入数据得: 퐹ₘ = 2푁 (1分) (1分) (3)由于 퐹 = 3.8푁 > 퐹ₘ, 书本和抽屉有相对滑动。 对抽屉,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퐹−휇푚푔 = 푀푎₂ (1分) 设抽屉的运动时间为 t₂ 1 2 (1分) 퐿 = 푎 푡 2 2 2 此时,书本的速度: 푣₂ = 휇푔푡₂ (1分) 푣2 푥2 = ⋅ 푡2 (1分) 2 此后书本经过 x₃速度减为 0。 푣2 푥3 = (1分) 2 휇푔 △
21、 푈 = 휇푚푔(푙−푥₂ + 푥₃) U=0.16J (1分) (1分) △ 1 5.(15分) (1) 小球 Q沿 BC运动时恰能经过最高点 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푣2퐶 푚2푔 = 푚2 (2分) 푅 푣퐶 = 5푚/푠 (1分 ) (2) 开始至 Q 与弹簧分开, 分开时 P、Q速度分别为 vA、vB小球 Q从 B 点到 C点的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可得 1 2 1 2 2 (2分) 푚 푣 = 2푚 푔푅 + 푚 푣 퐶 2 퐵 2 2 2 P、Q、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可得 푚 푣 = 푚 푣 + 푚 푣
22、 퐵 (2分) 1 0 1 퐴 2 P、Q、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可得 1 2 1 1 2 2 2 2 (2分) 푚 푣 = 푚 푣 + 푚 푣 1 0 1 퐴 2 퐵 2 解得 푚₂ = 30푔 (1分) (3) P、Q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小球 P连接的轻弹簧从接触 Q到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有 푚₁푣₀ = 푚₁푣₁ + 푚₂푣₂ (1分) (1分) (1分) 则 푚 푣 훥푡 = 푚 푣 훥푡 + 푚 푣 훥푡 1 0 1 1 2 2 对时间累加求和,可得 푚 푣 푡 = 푚 푥 + 푚 푑 1 0 1 푃 푄 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 △ x= xp-d (1分) Δx=0.36m (1分)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