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宣钢危险源管理制度
1、目的
辨识本公司范围内的危害因素,对其进行风险评价,判定出不可承受的风险,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程序,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
2、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使命、识别程序和方法。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以及供方/相关方在与本公司进行活动或提供产品、服务时可望施加影响的危险源的识别与更新。
3、使命
3.1公司安全科负责收集公司办公区、生活区危险源信息,将《重大危险源清单》报公司安全领导小组。
3.2安全科负责收集分公司机关办公区、生活区危险源信息,将《重大危险源清单》报分公司安全领导小组。
3.3车间负责对本车间的危险
2、源进行识别。
3.4公司〔厂〕安全科负责汇总本公司的《重大危险源清单》,报安全领导小组。
3.5安全科负责对分公司、直属项目部的《重大危险源清单》进行收集、汇总,并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审核。
4、工作程序
4.1.1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应依据职业健康安全行为特点,结合:
——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工作场所的设施(无论由本组织还是由外界所提供)。
最大限度地排查出本单位的危险源,填写《危险源识别与评价表》〔附录A〕。
各工程公司〔厂〕、项目部生产副经理或总工负责组织安全、工程技术、物资设备、消防安全、后勤部门对本单
3、位〔项目〕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识别,由安全管理部门汇总《重大危险源清单》并上报建设公司工程管理部质量安全处;各工程公司〔厂〕办公室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本单位机关办公区、生活区危险源进行识别,汇总《重大危险源清单》并上报各工程公司〔厂〕安全管理部门;建设公司办公室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建设公司机关办公区、生活区危险源进行识别,汇总《重大危险源清单》并上报建设公司工程管理部质量安全处;
a)询问和交流;
b)现场观察;
c)查阅有关记录;
d)获取外部信息;
e)工作任务分析;
f)安全检查表;
g)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3.1.3危险源辨识必需合计的内容:
a)物体打击;
4、
b)车辆伤害;
c)机械伤害;
d〕起重伤害;
e〕触电;
f〕灼烫;
g〕火灾;
h〕高处坠落;
i〕爆炸;
j〕中毒和窒息;
4.2.1在危险源辨识过程中发现危险源属于如下状况时,可直接确定为具有不可接受的风险:
a)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
b)不符合总公司方针的;
c)员工或相关方有埋怨和要求的;
d)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未采纳有效防范控制措施的。
4.2.2采纳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分析危险源导致危险事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等级。
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是用与系统危险性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危险的大小,并依据分值D的大小来确定危险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