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河初中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一、积存运用:35分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我喜爱眼前飞舞着的上海的雪花。它才是“雪白的白色,也才是花一样的美丽。它好像比空气还轻,并不从半空里落下来,而是被空气从地面卷起来的。然而,它又像是活的生物,像夏天黄昏时候的成群的蚊蚋,像春天流蜜时期的蜜蜂,它的忙碌的飞翔,或上或下,或快或慢,或粘着人身,或拥入窗x,自有它自己的意志和目的。它近默无声。但在它飞舞的时候,我们似乎闻声千百万人马的呼声和脚步声,大海波涛汹涌的壮阔,森林的郁郁葱葱;有时又似乎闻声情人的切切的密语声,礼拜堂平静的晚祷声,花园里欢乐的鸟歌声-它所带来的是阴沉与严寒。
2、但在它的飞舞姿态中我们看见了慈善的母亲,柔和的情人 , , , , 在白天,它做出千百种婀娜姿态;夜里,它发出银色的光辉,照耀着我们行路的人,又在我们的玻璃上札札地绘就各种各样的花hu和树木,斜的,直的,弯的;还有那河流,那天上的云-1、依据语境与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窗x 婀娜 花hu 2、文中有二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改为 , 改为 3、文中有一个病句,请找出来并做修改:2分病句: 修改: 4、依据前后文意,展开想象,为文中空白的地方续写几个句子:2分 , , , ,2、古诗文默写:10分:每题1分,第题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题空不得分1、 ,壮心不已。、纷纷暮雪下辕门,
3、2、求之不得, 。 , 。3、 , 。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4、 ,池非不深也, ,5、 ,猿则百叫无绝。6、品读古代先贤的诗文,我们能从中读出他们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操。读陈涉世家,你能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看出陈胜年青时远大的理想抱负;读捕蛇者说,你能从“ 品出柳宗元对百姓疾苦的人文关怀和对统治政策的不满;读 ,你能从“ 读出 。3、依据下面提供的材料,为已拟好的上联对出下联。2分班级: 姓名: 得分: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汶川映秀小学的抗震救灾“小英雄林浩出人意料地跟随在姚明身边,引领着中国代表团进入鸟巢。小林浩在灾难面前勇救两名同龄人,同样彰显着奥运所倡导的“与自己竞争、与自然斗争的顽
4、强精神。姚明与林浩,虽然身高悬殊,但是他们的精神同样伟大,一位是在赛场上永不言弃的运动员楷模,一位是代表着中国人顽强团结、生生不息精神的同学小英雄。上联:篮球明星姚明赛场上永不言弃超越自我 下联: 4、近年来一些厂商为了推销产品,在广告宣扬上可谓煞费苦心,于是大量的“成语广告铺天而来,如,某海鲜广告:领“鲜一步;某快餐店广告:“烧胜一筹;某电熨斗广告:百“衣百顺;某洗衣机广告:“闲妻良母。对这些“成语广告,某班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下面是正方的一段辩词,请你替反方写一段辩词。2分正方:我赞成运用“成语广告,它们谐音双关,好记有趣,加强了广告宣扬的效果。反方: 。5、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5、5分材料一:目前,由于升学压力,写字课在不少中小学已被其他课程占据。此外,无论城市里有一些书法特色学校,但往往只关注特长生的培养与比赛,未必能让全体同学都受益。所以中同学写不好字、写不出字、写错字、认不得繁体字已经变得十分普遍。材料二:在日本,中小学普遍将书法列为必修课。而韩国,正准备申报“书艺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用这个名称取代“中国书法和“日本书道。今年年初,这条消息引发众多热议,全国政协委员、作家赵丽宏在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名为建议向联合国申报中国书法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案,得到了不少代表委员的响应。材料三:书法包涵笔墨线条、结构、布局等审美形式,书写者必需做到心、眼、手协调统一,
6、没有意志力的参加,是很难将书法学习保持下去的。因此,练书法有益于青少年的心理成长和人格完善。此外,写毛笔字对大脑皮层有激活或觉醒作用,具有益智功能。问题:请为这三则材料拟一个总标题,并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这样拟题的理由。标题: 理由: 6、名著推举与阅读1、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以_来选拔官员的;他第四次出游,来到_国名。 2、千百万人熟知的“雅虎网站,原名“Yahoo,在格列佛游记的第四卷“_中提到的怪物“雅虎,现已成为因特网世界最令人熟悉的名词之一。 3、格列佛游记用“_“_国名抨击英国18世纪的资本主义统治,颇具_的色彩。 4、格列佛游记作者是_,主人公是_。二、阅读理
7、解55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10题。15分生活中需要思索记得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座右铭是“思索一切,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中需要思索。翻开中外五千年的历史画卷,不难发现,大凡有过卓越成就的人,都与“思索结有不解之缘。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牛顿提出了天体运动方面的定律之后,经过自己反复思索和实验,终于发现了震惊世界科坛的“狭义相对论。爱迪生在实验灯泡的过程中,经受了几万次试验的失败,终于,他成功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成功就是思索的结果。不能想象,他在其中任何一次失败之后,停止了思索,而最终能够制成电灯来造福人类。可见,思索是何等的重要。凡事思索了再做,做起来就会比较得心应手。这种例子是不胜枚
8、举的。那么,青年面对生活是否也要注重思索呢?答案也应当是肯定的。青春是短暂的,但它却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青年时期,一个人要审慎地思索人生的意义,探究生活的道路。走好这一步,在人的一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这一点来说,青年更需要思索。如今,我们面临社会经济转型,面对现代产业和高新技术,将会碰到许多不甚了解,甚至是全新的问题。时代在向我们挑战,青年人任重道远,不思索行吗?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失去思索的生活是平凡的、僵化的生活。思索,不是胜利的附庸,而是成功的前奏。它能驱散意识中的迷雾,融化灵魂中的冰霜,把人引向无比幸福的明天。生活中需要思索!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8、文段中主
9、要采纳的论证方法是 。论据有 和 。5分9、为什么说“青年更需要思索?请结合文段内容简要回答4分 10、请举你个人生活中的一个例子来证实“失去思索的生活是平凡的、僵化的生活。请简要回答4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6题。20分老水车旁的风光梁晓声其实,那水车一点儿都不老。它是一处旅游地最显眼的标志。旅游地原本是一个村子,两年前,这地方被房地产开发商发现并相中。于是在盖别墅和豪宅的同时,捎带着将这里开发成了旅游景点,使之成了小型的周庄。在双休日或节假日,城里人川流不息地驾车来到这里,吃喝玩乐,尽情欢娱。村里人终日里耳濡目染,思想迅速地商业化着。城里人成群结队地来到的时候,必会看到,在那水车旁
10、有一老妪和一少女。老妪七十有几,少女才十六七岁,都穿着清朝的衣裳。老妪形容枯瘦憔悴;少女人面桃花、目如秋水,顾盼之际,道是无晴却有晴。老妪纺线,少女刺绣,成为水车的陪衬,景观中的风光。她们是景区雇来在那儿给观光客们看的,假设有观光客与她们照相,或可得些小费。老妪是村里的一位孤寡老人,在村里有一间半祖宅。村子受益于旅游业,有了些公款,每月亦给她50元。少女是从外地流落到这儿的。她的家在哪里,家境如何,身世怎样,没人知道。只有老妪觉得她是个好女孩儿。她们成为“同事几天以后,老妪曾问过少女住在哪儿,少女说住在一家饭店的危房里,天天五元钱,晚上还得帮着干两个多小时的活。饭店里面有老鼠,她最怕老鼠。“就
11、是每月150元,也花去了我半个月的工资,还得看主人两口子的眼色少女说得泪汪汪的。“闺女,住我家吧。我那儿就我一个人,我也喜爱有你这么个伴儿,不会给你气受。于是,少女作为老妪所希望的一个伴儿,住到了老妪家里。少女脸上的笑容多了,老妪脸上的皱纹少了。熟悉她那张老面孔的人,发现她脸上几条最深的褶子变浅了,有要舒展开来的迹象了。她脑后的抓髻也好看了,不像以前那么歪歪扭扭的了。她的指甲不再长而不剪。指甲缝也不再黑黢黢的了。她那身“行头显然洗得勤了。她的好心情让她的小费也多起来了。有好心人提醒她:“你让那小人精住你那儿去了?千万防着点儿,万一你那点钱被她偷了,临走连件寿衣都穿不上老妪不爱听那样的话,她爱听
12、少女的话。少女常对她说:“奶奶,尽量想高兴的事儿,那样您准能活一百多岁。经历了许多年孑然一身,形影相吊的孤寡生活以后,忽然有了一个朝夕相处的女伴儿,老妪返老还童了似的。然而有一天老妪忽然失明,接着咯血了。村里不得不派人把她送到县医院,一诊断是癌症,早扩散了。那么老的人了,也只有回家挨着。村里的负责人就对少女说:“她都这样了,你搬走吧,爱住哪儿往哪儿去吧。少女哭着说:“我不搬走。奶奶对我好,我也要服侍服侍她非亲非故,来历不明,还口口声声“奶奶,奶奶叫得挺亲,就是不搬走,图什么呢?村里的负责人想到了老妪的一间半祖屋。于是,在老妪精神状态稍好的某日,村里的负责人带着一男一女来到了老妪家里,他介绍那男
13、的是县公证处的,女的是位律师。他开门见山地对老妪说,她应该在临死前作出决定,将一间半的祖屋留给村里。那屋子是可以改装成门面房的,稍加改装以后,或卖或租,钱数都很可观。老妪说:“行啊!村里的负责人又说:“那你就在这张纸上按个手印吧! 老妪不高兴了:“我觉得,我一时死不了。村里的负责人急了:“所以趁你还明白,才让你按手印嘛!老妪就不理他们三个男女,把身子一转,背朝他们了村里的负责人没主意了,找来另外几个有主意的人商量,他们都认为老妪完全有可能被那个外省的小人精蛊惑了,把一间半祖屋“赠送给那小妖精了于是全村男女老少同仇敌忾起来。没人愿意去照顾那糊涂的老妪了,少女就连她那份儿工作也不能干了十几天后,老
14、妪走了。老妪攒下的钱不够发送自己,少女为她买了一件寿衣又没了几天,那少女也消失了,没跟村里任何人告辞,也没留下封信选自散文选刊2009年第5期。因原文篇幅较长,有删节11.文中老妪的肖像描写与下文闰土的肖像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这样写对表现人物的状况、显示人物的心理有什么作用?请举例说明。4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四周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
15、像是松树皮了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鲁迅故乡12.文中有关少女的称呼有两个,先是“小人精,后为“小妖精,一字之差,发人深省。请联系上下文简析称呼变化的妙处。4分 13.少女最后为老妪做了什么事?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3分 14.从全文看,文章写村里人对老妪接纳少女这一行为的种种反应,有什么用意?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15.下面对标题中“风光的理解哪一项最恰当? 2分A.显示乡村旅游业的独有的韵味。 B.预示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趋势。C.展现江南乡村古朴的风土人情。 D.彰显心灵的纯净和人性的光辉。16.文章的标题是“老水车旁的风光,但开头却说“那水车一点儿都
16、不老,这“老与“不老该怎么理解?请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看法。4分三阅读桃花源记,回答1721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假设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17、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够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到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7.我能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6分)渔人甚异之 阡陌交通 不够为外人道也 便扶向路 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8.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9. 研读第二段,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描写的?3分我的研读: 20. “
1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说了些什么?为什么皆叹惋?3分我的联想: 21. 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4分本文的语言简洁而含蕴丰富,试举一例进行说明。我的鉴赏: 作者陶渊明在本文中寄托了怎样的一种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得以实现?试作评价。我的探究: 三、作文60分,其中含写字5分21阅读以下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的人、事、物,经常叩击我们的心灵,由此所产生的情感一定会累积成一种表达 的力量,浓缩成一句话萦绕在心头。请以“心中早想说一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文中 不要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00400600语文试题参照答案
19、和评分标准1、隙 no 卉 2、“密语的“密改为“蜜,“近默的“近改为“静3、“大海波涛汹涌的壮阔,森林的郁郁葱葱与前面的“闻声搭配不当,变改为相应的声音即可,酌情给分。4、原文:“活泼的孩子,微笑的花,温暖的太阳,静默的晚霞,围绕温馨的生活情境,描述形象即可,酌情给分。6、烈士暮年风掣红旗冻不翻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城非不高也,兵革非不尖利也蝉则百叫不穷评分要求:写出作品名称和作者各得0、5分,填写出诗文原句1分。4抗灾英雄林浩危难中英勇顽强智救同学。共2分,字数相等,结构大致相同,词性大体相对,扣住材料内容即可得全分。有稍微毛病的可以不扣分5示例:我反
20、对运用“成语广告,因为成语是汉语言的精华,不应该随意窜改。或:我反对运用“成语广告,这些改头换面的成语会给我们的语文学习带来负面效应,尤其对初学成语者影响很大。共2分,其他合理理由也可得分6书法课应列入中小学的必修课。因为这个标题能统摄三个材料。第一则材料主要讲中小学由于取消了书法课,导致了同学书写能力的下降;第二则材料,从正反两面反映了重视书法教育的迫切性;第三则材料,阐述了同学学书法的重要意义。共4分。标题1分,理由3分,关键是结合三则材料的主要意思来合理拟题并分析。分析不必拘泥“迫切性、“意义等用词,意对即可1绳技或在绳子上跳舞的技术慧骃国2、“智马国游记3、大人国、小人国、讽刺色彩4、
21、斯威夫特、格列佛15、生活中需要思索。 16、举例论证。爱因斯坦因思索发现“狭义相对论 爱迪生因思索制成电灯泡,造福人类。 17、因为青春是短暂的,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走好这一步在人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年人任重道远,所以说“青年更需要思索。 18、略19.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现人物的状况,显示人物的心理。通过人物外貌的变化,表现人物生活状况的变化。闰土的生活日益窘困,因而他的脸色已经变作灰黄;老妪生活得到了改善,原先枯瘦憔悴的容貌也变了。通过人物外貌的变化,表现人物精神状态的变化。活泼可爱的闰土变得像石像一般,表现了他内心的凄苦和麻木;而老妪“连皱纹都有要舒展开来的迹象,是因为她有了“
22、好心情,“返老还童了似的。20.称呼的变化意味着感情的变化,村里人称少女“小人精,是他们认为少女住到老妪的家里是为了老妪的钱,认为她精明,说明了村里人对少女的提防和排斥。称她为“小妖精是人家认为老妪经她的蛊惑,才将房子“赠送给她了,流露出的是他们的“同仇敌忾之情。作者把村里人对少女的敌意融于称呼的变化之中,真是匠心独运。21.少女为老妪买了一套寿衣。回应了上文村里人说的“临走连件寿衣都穿不上的无端推测。少女真正把老妪当作自己的奶奶,尽了孝心,表现了少女的心灵之美。22.说明对村里人种种行为的不满和批判。衬托出老妪和少女的善良和仁爱。折射出在商业化大潮的影响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扭曲。呼吁人与人之
23、间的信任、理解和关爱,呼唤抛开了金钱和利益的最纯真的感情的回归。24.本题为开放题,应尽可能肯定同学回答的合理之处。这是一个新造的旅游景点,所以水车并不老。水车见证了老妪和少女之间纯真的感情,这种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源远流长,是古老的,也是永恒的。1.对感到诧异;田间小路;值得;从前的,旧的;不久;渡口。2. 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居然不知道有过汉朝,就更不用说魏、晋了。3. 一是活动往来种作,二是穿戴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三是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4. 渔人说的是秦末以来的历史。桃源中人叹惋的是: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5. 如在表达渔人与村人互相问话时的语言就是一个证实,作者不正面表达,而用“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来概括。但简洁中还有丰富,一切问话的内容尽在其中,又见其丰富。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和平恬静的社会。作者这一社会理想,在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