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计需掌握的专业知识 会计从业资格证也是考会计职称的前提条件,目前因国家政策更改,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暂停,具体办法还必须等待。合肥恒企会计培训 我整理会计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一起来看吧。 会计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1) 1.设置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就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按其不同的特点和经济管理的必须要,分门别类进行核算的项目。设置会计科目,则是依据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规定分类核算的项目,以便在账簿中据以开设账户,记录和积存所必须要的核算资料。设置会计科目关于正确运用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报表等核算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是记录经济业务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
2、的特点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记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账户。采纳复式记账法,既可以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了解有关经济业务的全貌,又可以通过账户的平衡关系检查有关经济业务的记录是否正确。因此,此法是一种比较完善、科学的记账方法,为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纳。目前我国企业会计记账统一采纳借贷记账法。 3.填制和审核凭证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实,是登记账簿的依据。关于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业务,都要由经办人员或有关单位填制凭证,并签名盖章。按照填制凭证的程序和用途,会计凭证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和证实经济业务的发生或
3、完成状况的原始证据。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依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而填制的,作为登记账簿依据的凭证。 会计凭证的审核,主要是对各种原始凭证的审核。各种原始凭证,除由经办业务的有关部门审核以外,最后要由会计部门进行审核。检察的内容:一是所记录的经济业务的合法性;二是凭证填写的内容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记账凭证的审核,实际上也是对原始凭证的审核。主要是审核凭证的填制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4.登记账簿 账簿是用来全面、连续、系统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也是储存会计数据资料的重要工具。登记账簿就是把所有的经济业务按其发生的顺序,分门别类地记入有关
4、账簿,以便为经营管理提供完整的、系统的数据资料。 登记账簿必须以经过审核的凭证为依据;同时按照规定的会计科目分设账户,把所有的经济业务分别记入有关账户;并定期进行结账,计算和累计各项核算指标;还要定期核对账目,使账实坚持一致。通过账簿提供的各种数据资料,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依据。 会计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2) 生产者物价指数PPI:生产者物价指数主要的目的在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的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形。一般而言,商品的生产分为三个阶段:一、原始阶段:商品尚未做任何的加工;二、中间阶段:商品尚必须作进一步的加工;三、完成阶段:商品至此不再做任何加工手续。 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
5、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状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PPI的调查产品有4000多种含规格品9500多种,覆盖全部39个工业行业大类,涉及调查种类186个。 依据价格传导规律,PPI对CPI有一定的影响。PPI反映生产环节价格水平,CPI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消费品。产业链可以分为两条:一是以工业品为原材料的生产,存在原材料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传导。另一条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生产,存在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食品的传导。在中国,就以上两个传导路径来看,目前
6、第二条,即农产品向食品的传导较为充分,2006年以来粮价上涨是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但第一条,即工业品向CPI的传导基本是失效的。 由于CPI不仅包括消费品价格,还包括服务价格,CPI与PPI在统计口径上并非严格的对应关系,因此CPI与PPI的变化出现不一致的状况是可能的。CPI与PPI继续处于背离状态,这不符合价格传导规律。价格传导出现断裂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品市场处于买方市场以及政府对公共产品价格的人为控制。 在不同市场条件下,工业品价格向最终消费价格传导有两种可能情形:一是在卖方市场条件下,成本上涨引起的工业品价格如电力、水、煤炭等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最终会顺利传导到消费品价格上;二是
7、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由于供大于求,工业品价格很难传递到消费品价格上,企业必须要通过压缩利润对上涨的成本予以消化,其结果表现为中下游产品价格稳定,甚至可能持续走低,企业盈利减少。关于部分难以消化成本上涨的企业,可能会面临破产。可以顺利完成传导的工业品价格主要是电力、煤炭、水等能源原材料价格目前主要属于政府调价范围。在上游产品价格PPI继续走高的状况下,企业无法顺利把上游成本转嫁出去,使最终消费品价格CPI提升,最终会导致企业利润的减少。 会计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3) 在会计中,准备与准备金都被使用,但二者迥然不同。 准备是会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名词,通常与资产的减值相关,是会计慎重性原则的具体体现。
8、 当依据有关会计准则测定资产发生减值时,应该将测定的减值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相关的会计科目包括坏账准备、贷款损失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和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等。这些都属于资产类备抵账户。比较特别的是,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中的一般风险准备科目。该科目核算的是金融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一般风险准备。实质与前面所说的准备不同,应该属于后面的准备金。 准备金一般存在于金融、保险企业的会计核算中。如依据新金融企业财务规则的规定
9、金融企业本年实现净利润,除应当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外,还要提取一般风险准备金。即从事银行业务的,应当于每年年终时依据承当风险和损失的资产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一般准备金,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从事其他业务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本年实现净利润中提取风险准备金,用于补偿风险损失。 如存款准备金,即金融机构为确保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必须要而依据中央银行的要求存放于中央银行的款项。新准则的会计科目表中,含有准备金的科目包括资产类中的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科目,负债类中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科目、保险责任准备金科目,损益类中的摊回保险责任准备金科目、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科目和提取保险
10、责任准备金科目等。而银行企业按规定缴存的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存款通过资产类科目中的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科目核算。 但在某些现行法规中,则将准备与准备金交叉或合并使用。如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将其通称为准备金。在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将该准备金解释为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风险准备等准备金。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同时出现了存款准备金和呆账准备金前者是指会计中的准备金,后者是指会计中的准备。 会计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4) 1.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是按一定对象,经过汇总、分配,分别归集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确定各核算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专门方法。通过成本计算,可以考核企业对原材料和人工的消耗及其他费用支出是否节约,以
11、便采用措施,降低成本;同时,可以为编制成本计划和产品产销计划提供必要的数据资料,以便强化计划管理。一切执行经济核算制的企业都必须有成本的计算,所以,成本计算方法是广泛应用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 2.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就是盘点实物,核对账目,查明各项财产物资和资金的实有数额及占用状况。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账面资料有时同实际状况不相一致,为了做到账实相符,挖掘财产物资的潜力,强化对财产物资的管理,就必须进行财产清查。在清查中,如果发现某些财产物资和资金的实有数额同账面结存数额不一致,则应查明账实不符的原因,作出相应的处理,并调整账簿记录,使账存数额同实存数额坚持一致,从而确保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通过财产清查,还可查明各项财产物资的保管和使用状况以及往来款项的结算状况,以便对积压或残损的财产物资和逾期未收回的款项,及时采用措施进行清理和强化财产管理,以挖掘物资潜力和加速资金周转。 3.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是以一定的表格形式,对一按时期内账簿记录内容的总括反映,也就是对编表单位在一按时期内的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加以综合反映的一种书面报告。编制会计报表就是定期总结日常核算资料,总括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通过编制会计报表所提供的核算指标,对宏观和微观经济计划、决策和监督都具有重要作用。编制会计报表是发挥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核算方法。 第 8 页 共 8 页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