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监理细则
1. 本规定所称坍塌:包括
1)基坑槽)坍塌
2)边坡坍塌
3)基础桩壁坍塌
4)模板支撑系统失稳坍塌
5)施工现场临时建筑包括施工围墙)倒塌
2.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根据建筑工程特点:
1)施工方案:按设计单位要求,根据地质情况施工工艺作业条件及周边环境编制施工方案
2)编制预防坍塌事故的专项施工方案
3)编制预防坍塌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4)地下管线的防护.在土方开挖前,应确认地下管线的埋置深度 位置及防护要求后,制定防护措施..
5.相邻建构)筑物道路的沉降和位移观测:
6)深基坑槽)高切坡桩基和超高超
2、重大跨度模板支撑系统等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审查:
??深基坑槽)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m的基坑槽)或深度未超过5m但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槽)
??高切坡是指:岩质边坡超过30m或土质边坡超过15m的边坡
??超高超重大跨度模板支撑系统是指: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3. 施工区域内临时排水规划:
施工单位应作好施工区域内临时排水系统规划:
1)相邻建构)筑物的地基:临时排水不得破坏相邻建构)筑物的地基和挖 填土方的边坡
2)排水方案: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可能发生滑坡坍塌的地段挖方时,应由设计
3、单位确定排水方案
3)基坑保护;场地周围出现地表水汇流排泻或地下水管渗漏时,施工单位应
组织排水,对基坑采取保护措施
4)降水措施: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时,施工单位应合理选用降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4. 基坑槽)边坡设置坑槽)壁支撑时:
1)支撑设计:施工单位应根据开挖深度土质条件地下水位施工方法及相邻建构)筑物等情况设计支撑
2)支撑拆除:拆除支撑时应按基坑槽)回填顺序自下而上逐层拆除,随拆随填,防止边坡塌方或相邻建构)筑物产生破坏,必要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5. 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孔边堆置各类建筑材料的:
1)应按规定距离堆置
2)各类施工机械距基坑槽)边坡
4、和基础桩孔边的距离,应根据设备重量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的支护土质情况确定,并不得小于15m
6. 基坑槽)作业时:
施工单位应在施工方案中确定攀登设施及专用通道,作业人员不得攀爬模板脚手架等临时设施
7. 机械开挖土方时:
作业人员不得进入机械作业范围内进行清理或找坡作业
8. 地质灾害易发区内施工时:
1)施工单位应根据地质勘察资料编制施工方案,单位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项目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
2)施工时应遵循自上而下的开挖顺序,严禁先切除坡脚
3)爆破施工时,应防止爆破震动影响边坡稳定
9. 施工单位应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槽)内造成边坡塌方
5、或土体破坏1)基坑槽)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地下结构和安装工程施工,基坑槽)开挖或回填应连续进行
2)在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坑槽)壁的稳定情况
10. 模板作业时:
1)支撑和立柱材料:对模板支撑宜采用钢支撑材料作支撑立柱,不得使用严重
锈蚀变形 断裂脱焊螺栓松动的钢支撑材料和竹材作立柱
2)支撑和立柱基础:
1)支撑立柱基础应牢固,并按设计计算严格控制模板支撑系统的沉降量
2)支撑立柱基础为泥土地面时,应采取排水措施,对地面平整夯实,并加设满足支撑承载力要求的垫板后,方可用以支撑立柱
3)斜支撑和立柱拉接:斜支撑和立柱应牢固拉接,行成整体
11. 基坑槽)边坡和基础桩施工及模
6、板作业时:
1)施工单位应指定专人指挥监护
2)出现位移开裂及渗漏时,应立即停止施工,撤离作业人员
12. 楼面屋面堆放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机具或其他物料时:
1)施工单位应严格控制数量重量,防止超载
2)堆放数量较多时,应进行荷载计算,并对楼面屋面进行加固
13临时建筑的基础型式和平面布局:
1)基础型式和平面布局:按地质资料和设计规范,确定临时建筑的基础型式和平面布局,并按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2)施工现场临时建筑与建筑材料等的间距应符合技术标准
3)临时建筑外侧为街道或行人通道:
??施工单位应采取加固措施 禁止在施工围墙墙体上方或紧靠施工围墙架设广告或宣传标牌
??施工围墙外侧应有禁止人群停留聚集和堆砌土方货物等的警示
14. 施工现场使用的组装式活动房屋:
1)应有产品合格证
2)施工单位在组装后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能使用
3)对搭设在空旷山脚等处的活动房应采取防风防洪和防暴雨等措施
15. 雨期施工:
1)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的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排水畅通
2)在傍山沿河地区施工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洪防泥石流措施
2)深基坑特别是稳定性差的土质边坡顺向坡,施工方案应充分考虑雨季施工等诱发因素,提出预案措施
16.冬季解冻期施工:冬季解冻期施工时,施工单位应对基坑槽)和基础桩支护进行检查,无异常情况后,方可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