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1普通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普通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的行车舒适性和优异的的性能,建设速度快,维修费用低。为此,高速公路绝大部分都使用沥青路面。 1工艺特点 成套大型机械施工,循环往复式作业,质量容易得到保证。 2适用围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普通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包括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和组合基层沥青路面的面层施工。 3工艺原理 将搅拌设备拌和的沥青混合料热料,经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摊铺,并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预压实和整形,再由各种组合的压路机充分碾压,成为具有足够的力学性能和路用性能的路面结构。 4工艺流程
2、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5操作要点 5.1施工准备 (1)沥青路面施工必须作好前期技术准备工作,提前对现场情况进行调查,合理安排路面排水、防护工程、通讯管线、交通安全等附属设施施工,其他工程施工不得污染已施工的沥青路面。 (2)制订详细的试验路段摊铺、碾压案。并通过试验路段的施工得到以下参数: 1)验证沥青路面各层的混合料目标配合比,确定正式施工的最佳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 2)通过试验路段施工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型号、数量、组合式、落实技术培训、技术岗位及最佳工艺流程和生产效率。 3)通过试铺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摊铺温度、摊铺速度、摊铺宽度、松铺系数、初步振捣夯实的法、自动找平式等施
3、工工艺,避免或减少离析的措施,梯队摊铺时两台摊铺机的摊铺厚度和宽度协调式及合理的间距。 4)通过碾压确定适宜的压路机类型和数量、压路机组合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和碾压遍数等施工工艺,施工缝处理式等。 .优质专业. 5)建立用钻法及核子密实仪法测定压实度的相关关系,确定空隙率和平整度的控制模式。 6)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探索一套有效的质量控制法。通过对各道工序的偏差分析,提出合理的工艺控制参数和改进措施。 (3)对各种计量仪器、设备进行调试、标定。 (4)建立测量控制系统。按施工要求加密坐标点、水准点控制网,按照设计位置、宽度和高程测设出边线、桩位、调整好摊铺机横坡和虚铺厚度。
4、 5.2作业条件 (1)正式施工前应准备好需用的沥青混合料生产、运输、摊铺、碾压等设备,并进行必要的校验调试工作。 (2)铺筑前应检查下承层的质量,检验合格可铺筑沥青混合料。 (3)施工前对各种施工机具做全面检查,经调试证明处于性能良好状态,机械设备数量应足够,施工能力应配套,关键设备应有备用设备或应急案。 (4)夜间施工时,必须有充足良好的照明设备。 (5)当气温低于10°C时,不得进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 5.3材料准备 (1)出厂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点,无结团成块或重粗细料分离现象,温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沥青混合料出厂及到现场温度(C) 沥青种类 道路
5、油沥青 沥青标号 50号 70号 90号 沥青混合料出厂正常温度 150〜 145 〜165 140〜160 运输到现场温度不低于 150 145 140 5.4施工工艺操作要点 粘层油施工 (1)粘层的沥青材料宜采用快裂的洒布型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也可采用快、中凝的液体沥青,粘层沥青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JTG F40-24)表、表的规定。 (2)粘层沥青应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洒布时要保持稳定的速度和喷洒量。沥青洒布车在整个宽度必须喷洒均匀。边角部位由人工补洒。 (3)在路缘、雨水进水、检查井等部应用刷子人工涂刷。 安装高程控制装置
6、1)沥青混合料通常摊铺高程控制采用两种式:中、下面层摊铺时采用钢丝绳,格控制摊铺面的设计高程。上面层采用浮动基准梁或非接触式基准平衡梁,格控制上面层厚度。当采用基准高程线导入式时,在摊铺机左右两边5〜10m设置一铁立竿控制桩,超高路段适当加密。按照计算松铺厚度用钢丝绳统一拉线,一端固定,另一端拉,拉力不小于2kg。 (2)当两台摊铺机成梯队联合作业时,第一台(前行)摊铺机的行走线优先按如下式设置;边 缘采用钢丝绳拉线,中间采用铝合金梁。第二台(后行)摊铺机的行走线必须按如下式设置;边缘采用钢丝绳拉线,中间采用滑撬。 (3) 当采用浮动基准梁或非接触式基准平衡梁作为高程控制装置时,在使用
7、前应根据其产品指导书进行调试,符合相关规定时可投入使用。 沥青混合料运输 (1) 运送沥青混合料的卡车载重量宜达到15t以上,运输车辆的数量应与摊铺机的数量、摊铺能力、运输距离相适应,以开始摊铺时在施工现场等候卸料的运料车不宜少于5辆,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应有运料车在等候卸料为原则,确保在摊铺机前有不间断的供料车流。 (2) 为便于卸料,运输车辆的底板和侧板应涂一薄层油水(柴油和水的比例可为1 : 3 )混合液或洗衣粉水溶液(最好用洗衣粉水溶液),以防止混合料粘到底板上,但不得有多余残液积留在车厢底部。装料前,卡车底板应排干积水。 (3) 施工前应对全体驾驶员进行培训,加强对汽车保养,避
8、免运输途中汽车抛锚,导致混合料冷却受损。装料时汽车应按照前、后、中的顺序来回移动,避免混合料离析;运料汽车应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汽车应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以确保摊铺层的平整度。 (4) 混合料装车后应及时测试温度,并填写随车单,发现温度过高,混合料烧焦失粘现象应予废弃。为避免温度下降或淋雨,应对混合料进行覆盖。 (5) 沥青混合料运至摊铺地点后应凭运料单接受,并检查拌和质量。不符合温度要求或已经结成团块、遭雨淋湿的混合料不得铺筑在道路上。 (6) 运料车辆应行驶在平整坚实的道路上,减轻车辆颠簸,对行驶路线的坑槽应及时维修,以免混合料离析。所
9、有沥青混合料在运输时必须采用适当的式覆盖。 沥青混合料摊铺 (1) 下面层摊铺。下面层正式摊铺前最好对基层裂缝妥善处理,采用耐高温玻纤土工格栅或防裂贴铺设,以抑制裂缝进一步扩散。清除封层上的多余子、泥土、残渣、污物,污染重时必须冲洗,或空压机吹干净。 (2) 上层混合料摊铺前应清理下层泥土杂物,冲洗干净,提前0.5-1天洒布乳化沥青粘层油(洒布时间不宜过早,以免粘层油失去粘性),洒布量以0.3〜0.5kg/m为宜,不宜少量或超量,保证 混合料摊铺时粘层油已破乳。 (3) 当中、下面层高程和平整度控制较好时,上、中面层摊铺可以不拉高程控制导线,直接采用双侧平衡梁和滑撬自动控制平整度和高
10、程。 (4) 摊铺前应根据松铺厚度、纵横坡度调整好摊铺机的初始状态。每种摊铺机每种混合料的松铺厚度根据试铺确定。 (5) 高速公路沥青混合料中、下面层应采用梯队摊铺,其相邻两幅的宽度重叠5〜10cm。两机宜相距10〜20m。上下两层之间的纵向接缝应错开大约15cm及以上。为控制成型路面的平整度、横坡度等指标,上面层宜采用一台摊铺机摊铺,但应有一台备用,一是防止出现故障,二是在加宽段采用梯队摊铺。 (6) 摊铺机应配备容量足以保证均匀连续摊铺作业的受料斗,保证上一车卸料完后,下一车料能及时供料,不致中途停机待料。还应装上自动进料控制器,并适当调节到能在整平板前保持厚度 均匀的沥青混合料。
11、每车料摊铺完后不得收料斗。 (7)烫平板或整平组件应能有效地摊铺出具有所需平整度和纹理的装饰表面,而不会撕扯、推挤混合料或造成洞。 (8)混合料摊铺速度应与拌和机供料速度协调,保持匀速不间断地摊铺,不得中途停机。 (9)摊铺机应配备整平板自控装置,其一侧或双侧装有传感器,可通过外面的参考线探出纵坡和整平板的横坡,并能自动发出信号操作整平板,使摊铺机能铺筑出理想的纵横坡度。横坡控制器应能让整平板保持理想坡度,精度在±0.1%围。 (10)需要为每条主线行驶车道的两个外缘线设置参考线,以进行垂直控制,允利用参考线进行水平控制。中间车道的纵横坡应用参考或滑撬及坡度控制设备,或双滑撬式装置来自
12、动控制。 (11)每台摊铺机应配备两台长度大于16m的自动找平装置(接触式平衡梁)或非接触式平衡组件,并牢固地安装在摊铺机两侧,与整平板自动控制的传感器相组合,控制混合料铺面的摊铺厚度和平整度。 (12)如果自控系统在*天的工程中出了故障,可以用手控式完成当天的工作,但必须首先肯定手控法能取得满意的效果,然后须等到自控系统恢复正常运转后,能继续施工。 (13)在形状不规则部位及次要地区,自控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时,允采用人工手控。 (14)路缘、边沟、积水井和其它结构物的接触面上应均匀涂上一薄层沥青,然后才能紧靠着这些接触面摊铺沥青混合料。 (15)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应符合表2的要求,
13、并应根据沥青标号、粘度、气温、摊铺层厚度合理选用。 当气温低于10°C时,不宜摊铺热拌沥青混合料。必须摊铺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混合料的拌和温度,使其符合表2的低温摊铺温度要求。 2)运料车必须覆盖保温。 3)调整摊铺机的夯锤振实系数,使初始密实度增大,烫平板应加热。 4)摊铺后紧接着碾压,缩短碾压长度。 表2沥青混合料的最低摊铺温度 铺筑时路表 温度(C) 最低摊铺温度(C) 普通沥青混合料 改性沥青混合料 〈5 0mm (50 〜80)mm >80mm 〈50mm <5 不允 不允 140 不允 5〜10 不允 140 不允 1
14、0 〜15 145 132 165 15 〜20 140 130 158 20 〜25 132 128 25 〜30 132 130 126 147 >30 130 125 124 145 (16)摊铺过程中应跟踪检查摊铺层厚及横坡度,并按下列公式(1)由使用的混合料总量与面积校验平均厚度,不符要求时应根据铺筑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T=1M/ (D L W ) (1) 式中D-^£实成型后沥青混合料的密度(t/m) L——摊铺段长度(m ); M--摊铺的沥青混合料总重量(t); T—*铺层压实盛开后的平均厚度(cm )
15、 W—-铺宽度(m )。 (17 )在铺筑过程中,料斗进料应完全打开,摊铺机螺旋送料器应不停顿地转动,速度不宜太慢,并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高度2/3的混合料,保证在摊铺机全宽度断面上不发生离析。在烫平板按所需厚度固定后,不得随意调整。 (18 )用机械摊铺的混合料,不宜用人工反复修整。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可用人工作局部找补或更换混合料:横断面不符合要求;构造物接头部位缺料;摊铺带边缘局部缺料;表面明显不平整;局部混合料明显离析;摊铺机后有明显的拖痕。 人工找平或更换混合料应在现场主管人员指导下进行。缺陷较重时,应予铲除,并调整摊铺机或改进摊铺机工艺。当属机械原因引起重缺陷时,应立即停止摊
16、铺。人工修补时,工人不宜站在热混合料层面上操作。 (19 )在路面狭窄部分、平曲线半径过小的匝道或加宽部分,以及小规模工程可用人工摊铺,人工摊铺沥青混合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沥青混合料宜卸在铁板上,摊铺时应扣锹摊铺,不得扬锹抛洒。 2) 边摊铺边用刮板整平,刮平时应轻重一致,往返刮2〜3次达到平整即可,不得反复撒料反复刮平引起粗集料离析。 3) 撒料用的铁锹等工具宜加热使用,也可以沾植物油或油水混合液,以防粘结混合料。但不得过于频繁,影响混合料质量。 4) 摊铺不得中途停顿。摊铺好的沥青混合料应紧接着碾压,如因故不能及时碾压或遇雨时,应停止摊铺,并对卸下的沥青混合料覆盖保温;混合
17、料来不及碾压,已冷却时应废弃不用。 5) 低温施工时,卸下的混合料应以布覆盖。 (20 )中面层铺装完成的路段应及时进行平整度测量或行车检验,如发现局部平整度非常差,明显跳车或行车震动的地必须采用路面铣刨机铣刨平整后,可进行上面层施工。桥头、涵背、桥面、施工接头、机械故障处等必须认真检查平整度,不合要求的地必须采用铣刨机铣刨。 沥青混合料碾压 (1 )压实后的沥青混合料应符合压实度及平整度的要求,不宜过分拨高平整度指标而放松压实度要求,沥青混合料的分层压实厚度一般不得大于10cm。 (2) 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式及碾压步骤,以达到最佳压实效果。沥青混合料的碾压全程宜采用追随式碾压式,
18、压实宜采用钢筒式静压路机与轮胎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组合的式,具体采用种碾压组合式应由试验路的最终结果确定。 建议碾压案:初压:双钢轮压路机静压+复压:轮胎压路机或双钢轮压路机振动碾压+终压:双钢轮压路机静压。碾压式、压路机参数、摊铺机参数等必须经过格的试验路全面验证。必须特别关注碾压组合式、遍数与压实度和残留空隙率指标的关系,以能够充分实现较小的残留空隙率和较大的压实度指标为原则,确定最佳的碾压组合。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的碾压轮宽度。总的碾压 遍数不宜少于4〜6遍。一般宜采用如图2所示的碾压组合式。 (3) 沥青混合料 碾压应尽 了确保碾 11胶轮 I—I振
19、动1—1钢轮 摊 早进行,为压效果,防 止集料过 |30~50m_ ―|30~50m _铺 分压碎,碾 压温度宜标准。 钢轮 1胶轮 I—I振动1—1钢轮 机 符合表3的 表3沥青温度(°C) 图2碾压2机碾组示意图示意图 混合料的施工 施工工序 道路油沥青 50号 70号 90号 摊铺温度 正常施工 140 130 低温施工 160 150 140 初压温度 正常施工 130 125 低温施工 150 145 复压温度 正常施工 130 120 125 低温施工 125 1
20、20 120 终压温度 正常施工 110 105 1 低温施工 95 90 85 (4)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应按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型)三个阶段进行。压路机应以慢而均 匀的速度碾压,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压路机碾压速度(km/h) 压路机类型 初 压 复 压 终 压 适宜 最大 适宜 最大 适宜 最大 双钢轮压路机 1.5 〜2 3 2.5〜3.5 5 2.5〜3.5 5 轮胎压路机 3.0〜4.0 5 4〜6 8 振动压路机 1.5 〜2 (静压) 5 (静压) 3.5〜4.
21、5 (振动) 5 (振动) 2.5〜3.5 (静压) 5 (静压) (5)振动压路机倒车时先停止振动,并在向另一向运动后再开始振动,以避免混合料推移形成鼓包。在坡道上碾压时,下坡宜关闭振动碾压。 (6)沥青混合料的初压要求。 1)初压应在混合料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并不得产生推移、开裂,压实温度应根据沥青稠度、沥青混合料类型、压路机类型、气温、铺筑层厚度经试铺试压确定,并符合表3的要求。 2)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轮宽,最后碾压路中心部分,压完全幅为一遍。当边缘有挡板、路缘、路肩等支挡时,应紧靠支挡碾压。当边缘无支挡时,可用耙子 将边缘
22、的混合料稍稍耙高,然后将压路机的外侧轮伸出边缘10cm以上碾压。也可在边缘先空出宽30〜40cm,待压完第一遍后,将压路机大部分重量位于已压实过的混合料面上再压边缘,以减少向外推移。 3)应采用轻型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装置的振动压路机碾压1〜2遍,其线压力不宜小于350N/cm。初压后检查平整度、路拱,必要时予以适当修整。 4)碾压时应将驱动轮面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碾压向不应突然改变而导致混合料产生推移。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慢进行。 (7)复压应紧接在初压后进行,并符合下列要求。 1)对于上面层、中面层,复压宜采用重型的轮胎压路机,具体碾压组合由试验路确定。碾压遍数应经试压确定
23、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和空隙率,并无明显轮迹。 2)当采用轮胎压路机时,总质量不宜小于26t。碾压厚层的沥青混合料和改性沥青混合料,总质量不宜小于26t轮胎充气压力不小于0.5MPa,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的碾压轮宽度。 3)当采用三轮钢筒式压路机时,总质量宜不小于12t,相邻碾压带应重叠后轮1 /2宽度。 4)当采用振动压路机时,振动频率宜在35〜50%,振幅宜为0.3〜0.8mm,并根据混合料种类、温度和层厚选用,层厚较厚时选用较大的频率和振幅「相邻碾压带重叠宽度为10〜20cm,振动压路机倒车时应先停止振动,并在向另一向运动后再开始振动,以避免混合料形成鼓包。 (8)应紧接在
24、复压后进行。终压可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不宜少于2遍,消除轮迹,提高平整度。路面压实成型的终了温度应符合表3的要求。 (9 )碾压注意事项。 1)压路机的碾压段长度以与摊铺速度平衡为原则选定,并保持大体稳定。气温高,风速小时,碾压段稍长;气温低,风速大时宜短;气温低于10°C,压路机可以紧跟摊铺机碾压;气温低于5,C时,不容施工。压路机每次应由两端折回的位置阶梯形地随摊铺机向前推进,使折回处不在同一横断面上。在摊铺机连续摊铺的过程中,压路机不得随意停顿。 2)压路机碾压过程中有沥青混合料粘轮现象时,可向碾压轮洒少量水或洗衣粉水,禁洒柴油。轮胎压路机可喷洒少量植物
25、油,禁洒柴油或废机油。 3)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的路段上转向、调头或停车等候。振动压路机在已成型的路面行驶时应关闭振动。 4)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桥梁、挡土墙等构造物接头、拐弯死角、加宽部分及*些路边缘等局部地区,应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或振动夯板压实。对雨水井与各种检查井的边缘还应用人工夯锤等补充压实。 5)在当天碾压的尚未冷却的沥青混合料层面上,不得停放任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撒落矿料、油料等杂物。 6)应随时观察路面早期的施工裂缝,发现因超载或推移产生的裂缝应及时调整碾压式。 (10 )夜间施工的规定。为了保障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夜间施工的具体规定如下: 1)充足的照明条件。现场准备
26、发电设备和照明设备,确保操作人员良好的施工条件。 2)由于劳动强度大,天气炎热,因此,施工必须具备两班作业的能力,铺装操作人员和关键的操作手(如摊铺机机手、压路机机手、拌和站机手等)必须配备两套完整的人马,甚至更多的备用人员,主要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两班作业的能力。质检人员必须尽职尽责地作好主要施工人员清 点、核实工作。具备夜间作业条件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可进行夜间施工。 接缝、修边 .1纵向缝 摊铺时采用梯队作业的纵缝应采用热接缝,施工时将前台摊铺机摊铺的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c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最后作跨缝碾压以消除缝迹。当不得不采用冷接缝时宜采用平接缝
27、施工前,平接缝应切割整齐,切面应涂上粘层油。 .2横向缝 (1)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中、下面层的横向接缝可采用斜接缝,上面层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铺筑接缝时,可在已压实部分上面铺设一些热混合料使之预热软化,以加强新旧混合料的粘结。但在开始碾压前应将预热用的混合料铲除。 (2)斜接缝的搭接长度与层厚有关,宜为0.4〜0.8m。搭接处应清扫干净并洒粘层油。当搭接处混合料中的粗集料颗粒超过压实层厚时应予剔除,并补上细料,斜接缝应充分压实并搭接平整。 (3)平接缝应做到紧密粘结,充分压实,连接平顺。施工可采用下列法: 1)在施工结束时,摊铺机在接近端部前约1m处将烫平
28、板稍稍抬起驶离现场,用人工将端部混合料铲齐后再予碾压。然后用3m直尺沿线路纵向,将直尺一端(路面较平整的向)压紧,用量尺检查间隙,将间隙均小于规定值(间隙规定值:中下面层⑤mm,表面层<3mm )的线为基准,沿路线垂直的断面趁尚未冷透时垂直刨除端部层厚不足的部分,使下次施工时成直角连接。 2)在预定的摊铺段的末端先撒一薄层砂带,摊铺混合料后趁热在摊铺层上挖出一道缝隙,缝隙位于撒砂与未撒砂的交界处,在缝中嵌入一块与压实层厚等厚的木板或型钢,待压实后铲除撒砂的部分,扫净砂子,撤出木板或型钢,在端部洒粘层沥青接着摊铺。 3)在预定摊铺段的末端先铺上一层麻袋或牛皮纸,摊铺碾压成斜坡,下次施工时将铺
29、有麻袋或牛皮纸的部分用人工刨除,在端部洒粘层沥青接着摊铺。 4)在预定摊铺段的末端先撒一薄层砂带或铺牛皮纸,再摊铺混合料,待混合料稍冷却后用切割机将撒砂或铺牛皮纸的部分切割整齐后取走,用拖布吸走多余的冷却水,待完全干燥后在端部洒粘层沥青接着摊铺,不得在接头有水或潮湿的情况下铺筑混合料。 5)从接缝处起继续摊铺混合料前应用3m直尺检查端部平整度,当不符合要求时,应予清除。摊铺时应调整好预留高度,接缝处摊铺层施工结束后再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当有不符合要求者,应趁混合料尚未冷却时立即处理。 6 )横向接缝的碾压应先用双轮或三轮钢筒式压路机进行横向碾压。碾压带的外侧应放置供压路机停顿的垫木,碾
30、压时压路机应位于已压实的混合料层上,深入新铺层的宽度为15cm。然后每压一遍向新铺混合料移动15〜20cm,直至全部在新铺层上为止,再改位纵向碾压。当相邻摊铺已经成型,同时又有纵缝时,可先用钢筒式压路机沿纵缝碾压一遍,碾压宽度为15〜20cm,然后再沿横缝作横向碾压,最后进行正常的纵向碾压。 .3修边 做完摊铺层的外露边缘应准确切到要求的线位。 冷却通行 任一沥青混合料结构层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P后,可开放交通。 并还应限制交通重量,以免破坏路面。 季节性施工 (1)当气温低于10°C时,不得进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 (2)雨季施工时,应加强施工现场与
31、拌和站的联系,缩短施工长度,做到随摊随压,各工序更加紧密衔接。 (3)运料车辆和施工现场应有防雨设施,并做好基层与路肩排水。 (4)当遇雨或下层潮湿时,不得摊铺沥青混合料,对未经压实遭雨的混合料应全部清除。 6主要机具设备 沥青路面施工设备必须成套配备,保证路面施工的连续性;机械数量满足施工进度和合同工期要求。各种设备必须经过试运转后可使用,预备足够的易损件。 6.1施工设备 运输车辆 根据运距和拌和机功率配备数量足够的自卸汽车。总运力不小于拌和机产量,要求每台汽车载重量不小于15t运送沥青混合料的卡车应有紧密、清洁、光滑的金属底板和墙板,应配备一个保温帆布蓬,用于天气突变时防雨
32、改性沥青混合料、气温低和运距远时保温,其大小应能完全覆盖整个车厢,气温较低时应使用带夹层(专用保温)的帆布蓬。为了减少温度离析,要求所有运输的混合料必须覆盖。 摊铺机 摊铺机2台,要求摊铺宽度可调,单机作业时需采用摊铺宽度12m以上的摊铺机,双机联合梯队作业时,需2台摊铺宽度不小于7.5m的摊铺机。摊铺机应为履带式并安装有横坡可调的活动熨平板或整平组件,还应有一套夯板和一个可调整振幅的震动整平板的组合装置,夯板与震动整平板的频率,应能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每台摊铺机应配有2台长度不小于16m的平衡粱和2套自动滑撬,或非接触式平衡梁组合装置,并牢固地安装在摊铺机两侧,与整平板自动控制的传感
33、器相组合,控制混合料铺面的摊铺厚度和平整度。 压路机 双钢筒双驱双振式压路机(11〜15t),数量不少于2台,12〜18t双钢轮压路机1〜2台。轮胎压路机(26〜30t),不少于2台。小型振动压路机或夯板1台。 其它设备 乳化沥青洒布车1台,小型乳化沥青洒布设备1套,乳化沥青加工设备1套,装载机1台。空压机、水车、加油车、移动照明车根据需要确定。 小型施工机具 手推车、铁锹、扫把、铁钎、耙子。 6.2检测、测量设备 平整度尺、3m直尺、摆式摩擦仪、构造深度仪、水准仪、全站仪、钢卷尺、歹3〜5mm钢丝绳、高度可控托盘、5m铝合金导梁、1t倒链等。 7劳动力组织 劳动力组织
34、要结合试验段确定的案、机械组合、进度要求进行合理配置,一般一个作业班组的人员配置如下:施工负责人1名,机械工程师1名,路面工程师1名,测量工程师1名,测量人员3人,质检人员2人,试验人员2人,机械操作工(摊铺机和压路机手)12名,汽车驾驶员若干名。 辅助施工作业队长1人,辅助摊铺机摊铺、加宽段及桥头接头等位置人工摊铺,局部找平、消除离析现象等辅助工人约20人。 8质量要求及质量控制要点 (1) 每道工序、每一环节、每个部门都应专人负责,定责定岗,各司其职,其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关键工序施工的技术工人和民工、监理人员都应针对所承担的工作容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做到应知应会。 (2) 制订科
35、学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技术案,格按此计划和案分期运作,并按照招投标条款和规的要求进行考核。 (3) 压实度验收取样和试验。 1) 沥青路面压实效果的检测采取压实度和空隙率双重控制,沥青面层压实度应大于97%,中、上面层空隙率控制在4%〜6%,下面层空隙率控制在4%〜8%。测定当天沥青混合料的标准密度的马歇尔试件成型温度应格控制在沥青粘—温曲线确定的围。测定空隙率的理论密度应采用理论密度试验仪的实测值(中下层的最论密度可采用当天混合料配合比的计算值,上面层的最论密度必须采用实测值)。 注:实测最论密度时,混合料应在摊铺温度〜出料温度围保温2 ±0.5小时,然后将混合料完全分散开来,冷却
36、到25。。,再将混合料放进盛水容器中,水面高于混合料2cm左右,封闭容器抽气,使容器中气压不大于30mm汞柱,直到无气泡为止。然后称量混合料的水中重,据此计算最论密度。试验法参见《公路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 )。 2) 沥青混合料应按统计法取样,以测定其标准密度,应采用随机技术来确定芯样的取样位置。施工单位应从压实的路面上钻取样芯,直径为1mm,验收点及取样点应在竣工的路面上,在碾压结束,路面已冷却到足以取样的时候采样。表面层完工后,为了避免影响到路表外观性能,表面层钻位置不得随意取点,沿横向应选在路表划线部位(尽量在实线处),沿划线纵向可按随机取样法进行选点。按《公
37、路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 )对试件作密度试验。取样后用适当材料回填取样洞并予以夯实。 3) 当标准层厚等于或大于40mm时,为提高检测速度,可使用核子密度仪检测现场密实度和油比,以代替钻取样芯作密度试验,核子仪测试的油比只能作为现场控制的参考,不能作为质量评定的依据。使用核子仪检测时,应对每种混合料进行标定。法是:在取样位置,先用核子仪检测密实度、空隙率和油比,然后取芯检测密实度和空隙率,再对芯样进行抽提试验测定油比,据此分别建立密实度、空隙率和油比的修正公式,修正公式的相关系数大于0.90时可使用。用于核子仪标定的样本数不少于10个。 4) 一批混合料应有10吨或
38、一天的产量,取二者中的较少数。应从每批混合料中取5个样芯 或10个核子仪密度读数。当由于停工而使*批材料数量短缺时,如已取的样芯少于3件,已取的核子仪密度读数少于5个,则短缺的那一批应看作是前一批的一部分。如果已取够3个或更多的样芯,或5个和更多的核子仪密度读数,则这个短缺的一批应可独立统计。检验试件密度采用表干法,试验路的检验测试应采用毛体积密度和表干密度的平均值作对比试验,从而确定大面积施工检验的准确计算法。 5)试验段施工时应进行平整度和压实度的跟踪相关性试验,确定双重合格的最佳工艺参数。 6)层厚的验收取样和试验 ① 本项试验的取样与压实度验收取样相同。 ② 摊铺厚度应用游标
39、卡尺逐一量取5个点钻取的样芯,然后计算其平均值。 ③ 每一层实际厚度的容偏差应为±5mm,是按每一批混合料的所有样芯的平均值求得的。 7)终压以后,应检验面层的平整度。所有有缺陷的地均应纠正,包括由承包人自费清除和更换不合格的材料。检验面层平整度应用颠簸仪、断面仪或连续式平整度仪测定,平整度均差目标为下面层不大于1.2mm、中面层不大于1.0mm、上面层不大于0.8mm。施工过程中可用三米直尺跟踪检查,通过试验路建立三米直尺所测最大间隙值与均差的对应关系,从而确定三米直尺所测最大间隙值的允值。 8)路面完工后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4)规定的项目和频率进行检
40、查验收。检查频率和质量标准见表5。 9)沥青路面应平整密实,不应有泛油、松散、裂缝、粗细集料明显离析;接缝处应紧密、平顺、烫缝不枯焦;面层与路缘及其它构筑物应接顺。 10)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法。 ① 路面波浪。路面波浪是指路面表面高低不平,平整度达不到设计和规要求,行车减振性弱,造成行车舒适度降低。路面波浪在施工过程中主要是由于摊铺机造成的。当然沥青混合料软弱或混合料温度组成的变化导致混合料劲度的不均匀也是其中因素之一。消除波浪的主要办法是调整好摊铺机的性能,同时要求沥青混合料要保持稳定的温度及级配。找平系统要处于良好状态,操作人员要随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对于横向接缝的
41、位置,施工中应使用6m长铝合金尺杆(规要3m直尺)进行反复测量,直至处理合格为止。 ② 横缝跳车现象。横缝跳车是指由于路面横向接缝不平整,车辆行驶时由于接缝的作用而出现跳车现象。横缝跳车主要是工艺上的问题,横缝在处理时,要将已成型的路面切齐,并在接触面上浇洒粘层沥青,摊铺前将摊铺机熨平板加热到1°C以上温度,然后开始进行输料,待新铺料的温度将老料软化后,才开始进行摊铺。从接缝处起继续摊铺混合料前采用3cm直尺检查端部平整度,。摊铺时调整好预留高度,接缝处摊铺层施工结束再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当有不符要求者,必须趁混合料尚未冷却时立即处理。碾压先用双轮或三轮钢筒式压路机进行横向碾压。碾压带的外
42、侧放置供应路机行驶的垫木,碾压时压路机位于已压实的混合料层上,伸入新铺层的宽度为15cm。然后每压一遍向新铺混合料移动15〜20cm,直至全部在新铺层上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当相邻摊铺层已经成型,同时又纵缝时。先用钢筒式压路机沿纵缝碾压一遍,其碾压宽度为15〜20cm,然后再沿横缝作横向碾压,最后进行正常的横向碾压。经过这样处理,一般不会出现横缝。 ③ 路面裂缝。常见路面裂缝有横向裂缝、纵向裂缝、龟裂等裂缝。这些裂缝的出现对路面的破坏是很大的。当路面出现裂缝后,由于大气降水等原因,水渗入到沥青面层里面,产生水压力,导 致沥青路面破坏。 表5普通沥青混凝土面层实测项目 项 次 检
43、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偏差 检查法和频率 规定 分 一级、高速公路 其他公路 1 压实度(% ) 试验室标准密度的96% ;最论密度的92% ;试验段密度的98% 每2m每车道1处 3 2 平整度 a (mm ) 1.2 2.5 平整度仪:全线每车道连续 按每1m计算。或IRI 2 IRI (m/km ) 2.0 4.2 最大间隙h (mm ) 5 3m直尺:每2m 1 2处>40 尺 3 弯沉值 (0.01mm ) 符合设计要求 每1km测80〜1点 2 4 抗滑 摩擦系数 符合设计要求 摆式仪:每2m测1处;
44、 横向力系数车:全线连续 2 构造深度 铺砂法:每2m测1处 5 渗水系数 3ml/min 渗水试验仪:每2m测1 处 2 6 厚度(mm ) 代表值 总厚度:-5%H ; 上面层-10%h -8%H 每2m每车道1处 3 极值 总厚度:-10%H ; 上面层-20%h -15%H 每2m每车道1处 7 中线平面偏差(mm ) 20 30 经纬仪:每2m4点 1 8 纵断高程(mm ) ±15 ±20 水准仪:每2m4断面 1 9 宽度(mm ) 有侧 ±20 皮尺:每2m4断面 1 无侧 不小于设计
45、 10 横坡度(% ) ±0.3 ±0.5 水准仪:每2m4断面 1 横向裂缝主要由于基层裂缝反射到路面造成。由于刚性及半刚性基层受温度的热胀冷缩作用而产生横向裂缝,如果未及时处理,这些裂缝会进一步扩大,导致沥青面层出现裂缝。可在基层上人为设置一些人工缝,减少不均匀裂缝的出现,从而控制裂缝反射到沥青路面上。另一法则是在基层裂纹上铺上一定数量的玻纤土工格栅,也能有效控制裂纹的进一步扩散。 纵向裂缝出现的原因一个是由于纵向接缝不好造成。施工若采用半幅施工,应尽量采用热接缝施工,当施工不能采用热接缝时,加设挡板或采用切刀切齐。铺另半幅前必须将缝边缘清扫干净,并涂洒少量沾层沥青。摊铺
46、时重叠在已铺层上5〜10cm,摊铺后用人工将摊铺在前半幅上面的混合料铲走。碾压时先在已压实路面上行走,碾压新铺层10〜15cm,然后压实新铺部分,再伸过已压实路面10〜15cm,充分将接缝压实紧密。上下层的纵缝错开15cm以上,表层的纵缝顺直,且留在车道区画线位置上。纵向裂缝出现的另一个原因是路基变形。出现这种裂缝只有对路基进行处理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龟裂又叫网状裂纹,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原因是是由于基层因设计或者施工原因而承载力不够,或者是因为超设计承载力车辆太多。处理法一是要有合理的设计承载力,二是要格控制基层施工质量,三是要格禁止超限车辆进入高速公路。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沥青混凝土施工过
47、程中,沥青混凝土拌和温度太高造成,处理法为格控制沥青混凝土拌和温度,坚持每车沥青混凝土出厂温度必须检测,过高温度的沥青混凝土必须废弃。 ④ 车辙。车辙是指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汽车冲击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出现的车辙印迹。出现该中情况一个原因是由于沥青混凝土油比太大造成,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设计时所选取的沥青标号不合适造成。由于各地区的气候条件不一样,若当地设计无已有的施工经验可参考,往往采用别的地的经验进行设计,这样就有可能造成沥青标号不合适而出现车辙。因此,在进行沥青混凝土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尽量采用低限沥青用量。在进行施工配合比设计时不要采用高限油比。 ⑤ 表面光滑。当沥青混凝土表面太光滑时,容易造
48、成行车不安全。处理法为面层采用玄武岩或安山岩。 ⑥ 资料的收集整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各种原材料的自检资料,质量评定资料都是非常重要的。要真实准确的记录每一个工作环节的详细数据,资料要归档存放,资料的种类包括各种检测试验表、照片、声像及原始记录。做好资料是竣工验收的关键依据。 9安全及环保措施 9.1安全措施 (1)各设备应有专人负责管理、使用,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的三定”制度。 (2)设备操作人员要熟读各设备的操作说明书,熟悉设备的构造、性能、保养规程,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 (3)所有现场施工应注意防止混合料烫伤,施工时穿着防护鞋、戴防护手套。 (4)所有设备的管理
49、及操作人员都要熟读各相关设备的操作指南,必须经培训后上岗。并由相关部门进行考核,不合格者不允上岗工作。禁过劳、酒后操作。 (5)压路机的配合人员不得在压路机行进前作业。 (6)各设备性能应处于良好状态,禁故障机械进入施工现场。 (7)运输车辆必须控制速度,不得强行超车。 (8)准备灭火器材及急救药箱,确认放位置场所,并按消防规则进行清点检查。 (9)无关人员禁止接近设备,对允接近的人要进行安全教育。 9.2环保措施 施工垃圾及污水的清理排放处理 (1)施工现场的施工垃圾主要是返工、切边、温度超规、局部处理产生的废弃混合料,应采用集中收集,施工结束后统一清运环保部门认可的填埋场填埋处理。 (2)喷洒粘层油时应封闭交通对路缘等附属工程进行防护,在4级以上风力下不宜喷洒,以免污染环境。 施工噪声污染的控制 施工现场各种机械应加强维修、保养,防止因故障造成噪声增大,有条件时尽量采用低噪声设 备。 施工扬尘的控制 对于运输道路应经常性撒水降尘,对进出现场的路应采用蓬布铺垫措施。在城市或村庄附近施工时,振动压路机在作业时对边建筑会造成共振影响,因此,为保证质量的同时避免对建筑物损害的发生,应采用大吨位钢轮压路机和重型轮胎压路机压实,适当减少振动作业,禁止低频高幅振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