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气火灾消防安全知识 一、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 电气火灾是指由电气原因引发燃烧而造成的灾害。短路、过载、漏电等电气事故都有可能导致火灾。设备自身缺陷、施工安装不当、电气接触不良、雷击静电引起的高温、电弧和电火花是导致电气火灾的直接原因。四周存放易燃易爆物是电气火灾的环境条件。 电气火灾产生的直接原因: 1设备或线路发生短路故障电气设备由于绝缘损坏、电路年久失修、疏忽大意、操作失误及设备安装不合格等将造成短路故障,其短路电流可达正常电流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产生的热量正比于电流的平方是温度上升超过自身和四周可燃物的燃点引起燃烧,从而导致火灾。 2过载引起电气设备过热选用线路或设备不合理,线路的负载电
2、流量 超过了导线额定的安全载流量,电气设备长期超载超过额定负载能力,引起线路或设备过热而导致火灾。 4接触不良引起过热如接头连接不牢或不紧密、动触点压力过小等使接触电阻过大,在接触部位发生过热而引起火灾。 5通风散热不良大功率设备缺少通风散热设施或通风散热设施损坏造成过热而引发火灾。 6电器使用不当如电炉、电熨斗、电烙铁等未按要求使用,或用后忘记断开电源,引起过热而导致火灾。 7电火花和电弧有些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时就能产生电火花、电弧,如大容量开关、接触器触点的分、合操作,都会产生电弧和电火花。电火花温度可达数千度,遇可燃物便可点燃,遇可燃气体便会发生爆炸。 二、易燃易爆环境 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各
3、个场所中,广泛存在着易燃易爆物质,如石油液化气、煤气、天然气、汽油、柴油、酒精、棉、麻、化纤织物、木材、塑料等等,另外一些设备本身可能会产生易燃易爆物质,如设备的绝缘油在电弧作用下分解和气化,喷出大量油雾和可燃气体;酸性电池排出氢气并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等。一旦这些易燃易爆环境碰到电气设备和线路故障导致的火源,便会马上着火燃烧。 三、电气火灾的防护措施 电气火灾的防护措施主要致力于消除隐患、提升用电安全,具体措施如下: 1正确选用保护装置,防止电气火灾发生 1对正常运行条件下可能产生电热效应的设备采纳隔热、散热、强迫冷却等结构,并注重耐热、防火材料的使用。 2按规定要求设置包括短路、过载、漏电保护
4、设备的自动断电保护。对电气设备和线路正确设置接地、接零保护,为防雷电安装避雷器及接地装置。 3依据使用环境和条件正确制定选择电气设备。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有导电尘埃的地方应选择有抗绝缘老化功能的产品,或增加相应的措施;对易燃易爆场所则必必需使用防爆电气产品。 2正确安装电气设备,防止电气火灾发生 1合理选择安装位置 关于爆炸危险场所,应该合计把电气设备安装在爆炸危险场所以外或爆炸危险性较小的部位。 开关、插座、熔断器、电热器具、电焊设备和电动机等应依据必需要,尽量避开易燃物或易燃建筑构件。起重机滑触线下方,不应堆放易燃品。露天变、配电装置,不应设置在易于沉积可燃性粉尘或纤维的地方等。 2保持必要的
5、防火距离 关于在正常工作时能够产生电弧或电火花的电气设备,应使用灭弧材料将其全部隔围起来,或将其与可能被引燃的物料,用耐弧材料隔开或与可能引起火灾的物料之间保持足够的距离,以便安全灭弧。 安装和使用有局部热聚焦或热集中的电气设备时,在局部热聚焦或热集中的方向与易燃物料,必必需保持足够的距离,以防引燃。 电气设备四周的防护屏障材料,必必需能承受电气设备产生的高温包括故障状况下。应依据具体状况选择不可燃、阻燃材料或在可燃性材料表面喷涂防火涂料。 3保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电气火灾发生 1正确使用电气设备,是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因此应按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操作电气设备。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保持电气设备的电压、电流、温升等不超过同意值。保持各导电部分连接可靠,接地合格。 3保持电气设备的绝缘合格,保持电气设备的清洁,保持合格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