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仪器室管理制度 1、管理人员对所有仪器登记入帐,整齐摆放在指定的橱柜,并用标签标明仪器名称。 2、管理人员要确保各种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所需仪器的完好率,对损坏的仪器要及时修理或更新,并且做好损坏仪器的注销和新添仪器的入帐工作。 3、实验室仪器供本教研组教师使用。其他人员因特殊情况借用必须事先征得教务处同意。 4、教师安排演示、分组实验要事先和管理人员联系,书面登记,管理人员要及时提供所需器材,教师用完仪器应及时归还。 5、管理人员要保持仪器储藏室和实验准备室内各种仪器设备的清洁,对周围环境做好日常的保洁工作。 集会及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为切实加强学校集会和大型活动管理工作,
2、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制度如下: 一、集会和大型活动制度是学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举行全校性的集会以及组织师生参加校内外大型活动时的安全管理制度。 二、学校举行全校性的集会应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做到有序和有组织地集会,严禁一味地强调集会速度,避免学生在集会过程中发生挤压和冲撞。 三、大型活动备案、申报制度。学校举行的各种校内常规性教育教学活动,尤其如运动会之类的大型活动,要实行备案制度,活动报告连同安全预案报学区中心校备案;学校以班级、年级或全校为单位组织各种师生校外大型集体活动 (如考试、参观、春游等)实行申报制度,活动请示连同安全预案提前报教体局,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 四、经批准举行的各种
3、校外活动需乘坐的交通工具应具有法定营运资质,必须同法定营运单位签订运输合同和安全责任书。 五、大型集会活动要事先对行车路线、交通工具、场地、设施、设备、消防、疏散通道等进行详细勘察,认真排查各种安全隐患,制定应急预案,确保人身安全。 六、校外大型集体活动在外就餐需同供餐单位签订食品卫生安全责任书。 七、严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商业性活动。 学校疫情防控期间上课管理制度 为积极防控疫情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校期间做好指导广大师生加强疫情防控、做好自我保护, 现制定上课管理制度如下: 1. 课前 (1)教师提前3分钟候课,课间尽量做到无缝对接,避免学生处于无人管理状态
4、 (2)教师上课必须佩戴口罩,与学生保持一定距离,减少与学生近距离接触的频率。对教学用品、教学器械、随身扩音器等设备,上课前后必须进行消毒。 (3)批阅学生作业,分发学生作业、器材、资料及其他用品前后均需洗手、消毒。批阅及分发过程中,都需要佩戴口罩,逐个分发,注意避免学生聚集扎堆。 (4)暂停办公室内的个别辅导答疑。 (5)教室课桌椅按照最大间距摆放,学生一人一桌分开坐。 2. 课中 上课期间师生都要佩戴口罩。教学活动时尽量不组织小组讨论活动,学生之间不近距离交流、互动,减少师生、生生之间的近距离接触。 3. 课间 各班每天安排专人负责课间的开窗通风,以及卫生清洁。学生在本班
5、教室、走廊、就近的厕所等相对固定的区域,开展适当、适度、必要的活动。同学之间不扎推、不近距离接触。不到其他班串门,不在公共场所吐痰,上厕所后必须按 七步洗手法洗手。 4. 体育课 合理安排各班级授课场地,提前通知班级,保持安全距离。按课程计划中的授课内容组织教学。如遇雨天,请在教室组织理论教学。 (1)排队:注意间隔距离,快静齐。上课:由班主任教师带队,带队至教学场地。 下课:班主任到教学场地接学生,学生排队离开教学场地,有序进入教学楼。上下楼梯:学生严格按疏散图上下楼,靠右行,不扎堆,不交流,不伸手去摸扶手,学生至少保持一点五米以上的距离。其他学科需赴专用教室上课比照上面办法。
6、2)课堂组织: ①队列拉开,学生彼此间隔1米;②以单人练习为主,尽量减少合作性练习,减少器材在学生间的传递;③体育课戴口罩。运动强度适度减少。如有学生呼吸困难,可安排到队列外3米处脱下口罩调整几分钟再归队。 (3)器材安全: ①与学生有身体接触的运动器械,尽可能保证每人一件。 疫情防控期间上课管理制度 为积极防控疫情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校期间做好指导广大师生加强疫情防控、做好自我保护,现制定上课管理制度如下: 1. 课前 (1) 教师提前3分钟候课,课间尽量做到无缝对接,避免学生处于无人管理状态。 (2) 教师上课必须佩戴口罩,与学生保持一定距离,减少与学
7、生近距离接触的频率。对教学用品、教学器械、随身扩音器等设备,上课前后必须进行消毒。 (3) 批阅学生作业,分发学生作业、器材、资料及其他用品前后均需洗手消毒。批阅及分发过程中,都需要佩戴口罩,逐个分发,注意避免学生聚集扎堆。 (4) 教室课桌椅按照1米以上最大间距摆放,学生一人一桌坐。 2. 课中 上课期间师生都要佩戴口罩。教学活动时尽量不组织小组讨论活动,学生之间不近距离交流、互动,减少师生、生生之间的近距离接触。 3. 课间 各班每天安排专人负责课间的开窗通风,以及卫生清洁。学生在本班教室走廊、就近的厕所等相对固定的区域,开展适当、适度、必要的活动。同学之间不扎推、不近距离接触
8、不到其他班串门,不在公共场所吐痰,不扎推、不近距离接 触。不到其他班串门,不在公共场所吐痰,上厕所后必须按口之七步洗手法洗手。 4. 体育课 合理安排各班级授课场地,提前通知班级,保持安全距离。按课程计划中的授课内容组织教学。如遇雨天,请在教室组织理论教学。 (1) 排队:注意间隔距离,快静齐上课:由班主任教师带队,带队至教学场地下课:班主任到教学场地接学生,学生排队离开教学场地,有序进入教学楼上下楼梯:学生严格按疏散图上下楼,靠右行,不扎堆,不交流,不伸手去摸扶手,学生至少保持一点五米以上的距离。其他学科需赴专用教室上课比照上面办法。 (2) 课堂组织①队列拉开,学生彼此间隔1米
9、②以单人练习为主,尽量减少合作性练习减少器材在学生间的传递;③体育课戴口罩。运动强度适度减少。如有学生呼吸困难,可安排队列外8米处脱下口罩调整几分钟再归队 (3) 器材安全①与学生有身体接触的运动器械,尽可能保证每人一件。②如无法保证每人一件又需要触摸器材的,提前要求学生戴好手套前来上课。未带手套的学生安排在一旁进行身体素质练习。 任课教师对当天使用过的器材消毒后入库。 疫情防控期间课堂管理制度 1. 教室卫生:教室每天安排专人负责课间的开窗通风,以及卫生清洁,禁止使用空调。指导学生咳嗽、打喷嚏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注意手的卫生。 2. 桌椅摆放:教室课桌椅按照最大间距摆放,学生一人一桌分开坐。 3. 上课互动:上课期间师生都要佩戴口罩。教学活动时尽量不组织小组讨论活动,学生之间不近距离交流、互动,减少师生、生生之间的近距离接触。 4. 专用教室上课:到专用教室上课时,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上下楼梯一路纵队靠右走,不触摸楼梯扶手。任课老师前面领队,时时关注路队情况。上完课,老师给孩子们自带的毛巾喷上消毒液,各自擦干净桌子和凳子,再整队离开。 5. 课间活动:在本班教室、走廊、就近的厕所等相对固定的区域,开展适当、适度、必要的活动。同学之间不扎推、不近距离接触。不到其他班串门,不在公共场所吐痰,上厕所后必须按七步洗手法洗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