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冬春季传染病和学生常见病防控知识讲座 老师们,同学们: 这个季节是传染病和常见病高发的季节,我们要做好防范,更要从自身做起,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各种疾病该怎样预防。 一、季节性传染病防控要做到: (一)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七步洗手法。 (二)宣传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三)通过健康教育,使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腹泻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并养成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等良好习惯。 (四)学校和家长注意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让 孩子休息好,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2、 (五)家长应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 (六)减少儿童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 (七)学校和家长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腹痛、腹泻等表现,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疫情特点及防控措施 一、诺如病毒感染传播特点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此前称为诺瓦克样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胃肠道疾病,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感染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原。诺如病毒对恶劣环境抗性较强,具有耐低温、耐酸等特性,不易灭活。所有年龄段人群对诺如病毒均易感,儿童、老
3、年人、免疫缺陷者及器官移植者属于高危感染人群。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潜伏期多在24—鲳h,最短12h,最长 72h。 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部痉挛性疼痛及腹泻,通常持续1~2天。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h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本病病程较短,一般为2~3天,病情多呈自限,不需用抗菌素,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预后良好。诺如病毒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有明显的季节特征,主要在9月至次年春季流行。传染源主要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比例一般为30/0左右)暴发传染途径主要有3种:食源性传播、水源性传播以及人一人接触传播。
4、食源性传播:诺如病毒污染食物主要在两个阶段:一是原料生产过程,受诺如病毒污染的水灌溉、清洗生鲜蔬菜、瓜果可使病毒附着于表面;贝类在受污染的水中养殖可通过滤食方式逐渐蓄积诺如病毒;二是食物加工过程,家庭、饭店、集体单位中携带诺如病毒的食品加工制备人员裸手接触食物时,可造成食物污染。 水源性传播:诺如病毒可通过未经处理的粪便污水排放或者污水溢流等途径进入游泳池水、饮用水等水体,人群接触或饮用未经彻底消毒的水后,可引发大规模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疫情。 人和人接触传播:由于诺如病毒感染者可通过呕吐、粪便排泄等方式大量排出诺如病毒,诺如病毒还可通过附着于气溶胶颗粒而传播。在学校、幼儿园、疗养院等环境,
5、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可通过粪途径、吸入或摄入混有病毒颗粒的气溶胶引起。在封闭环境中,诺如病毒传播速度非常快,其引起的感染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二、预防措施 (一)加强学校传染病管理,做好疫情防控储备。学校传染病发现、报告和处置流程清晰,信息传递顺畅;储备一定数量的漂白粉等消毒药物和一次性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二)认真做好日常性清洁消毒工作。随着流行季节来临,增加厕所消毒频次,对学校内公共使用场所如图书馆、电教室等)和重点环节 如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开展清洁消毒工作。 三)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监管。严格做好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监管,严 禁有腹泻、呕吐等胃肠不适症状者带病上岗;供 餐工作时建
6、议戴一次性手套,养成便后洗手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四)提供安全饮用水。加强学校用水管网维护,学校使用井水时要加强监测监管,使用桶装水需正规单位供应并索证。建议不要饮用生水,学校应提供开水,确保水源安全。 五)配备足够洗手设施,强化勤洗手等健康宣教。配备肥皂或洗手液)教育学生进食前、如厕后做好洗手。 六)做到疫情早发现、早报告。学校要落实晨午检制度、因病 缺勤登记追踪制度,发现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病例异常增多时,立即报告当地疾控机构及相关行政部门。 七)若有员工或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得带病上班课)。 三、控制措施 学校出现呕吐或腹泻患者异常增多或证实疫情流行时
7、除继续做好上述预防措施外,还须实施: 一)严格落实病例管理。新发病例须隔离治疗,隔离观察期间,不得外出,直至症状消失72小时或凭医院出具相关证明后方可上班课)诺如病毒检测阳性的厨工须连续2次诺如病毒检测阴性后,方可返岗工作。 二)规范开展消毒工作。病例的呕吐物和粪便,需由经过规范培训的人员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严格按照相关消毒操作指引立即进行处理;每 天两次对教室、宿舍、食堂、卫生间等公共场所和被病:例污染的课/餐桌、床铺、门和门把手、马桶、水池等物体表面开展消毒工作。清理病人呕吐物及粪便时要做好防护,戴罩和手套,处理完后要及时用肥皂、消毒洗手液等清洁和消毒双手;被患者呕吐物和粪便污染
8、的被服、地板等物体表面以及清洁用具均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清洗。被污染的衣物也可采用煮沸消毒的方法。 三)及时报送疫情信息。准确掌握每日新增病例数、现症病 例数、隔离病例数、累计病例数等重要疫情数据信息。 四)在疫情流行期间,停止举办各种聚餐和集会等活动。 、小学生常见病防控 (一)近视防控 加强近视防控。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5年)》等文件要求: 小学阶段(6— 12周岁) 关键词:习惯养成,积极预防 小学低年级阶段,孩子需要适应环境和角色的转变,近视防控应以养成良好习惯为主,要定期密切关注视力与屈光发育情况,预防近视
9、发生。小学高年级阶段,要注意用眼卫生,把近视防控与素质教育结合,科学防控近视发生发展。 1. 户外活动要保障,体育爱好宜广泛。学校和家长应共同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创造条件让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鼓励课间休息时间和体育课到室外活动。家长应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每日户外活动时间累计应达到两小时以上。低年级小学生应注重锻炼习惯的养成,把体育运动作为兴趣爱好。高年级小学生可适当增加有氧体育运动。注意在户外活动中预防晒伤和其他意外伤害的发生。 2. 正确姿势不能忘,用 眼环境要敞亮。学习时,阅读和书写的环境非常重要。环境的采光照明要科学,学习场所要保证充足的光照亮度。光线不足时,应 通过台灯辅助进行
10、双光源照明:台灯应摆放在写字手的对侧前方,避免眩光。桌椅高度要与孩子的身高和坐高匹配并及时调整。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培养阅读和书写姿势的关键时期,注意标准读写姿势与习惯,做到书本离眼睛一尺、胸离桌一拳、握笔手指离笔尖一寸。学校和家长应严格姿势训练,及时纠正错误姿势。教导孩子不要躺在床上或沙发上看书,不要在摇晃的车厢内看书。 3. 视屏时间不要长,课外不要增负担。小学生应严格控制视屏类电子产品使用时长。学校应谨慎开展线上课程学习,尽 量不布置线上作业。家长应配合学校切实减轻孩子课业负担,减少课外培训尤其是线上课外培训,切勿忽视孩子兴趣和视力健康盲目报班。 4. 阅读材料要优选,纸质读物不反光。阅
11、读材料的图画和字体不宜过小,选择哑光纸质读物。小学低年级段的阅读材料应以大字体图文为主,小学高年级段的阅读材料字体不宜过小。 5. 读写间隔多休息,劳逸结合眼舒适。小学生应控制持续阅读和书写的时间。低年级段小学生每次连续读写不超过 分钟,高年级段小学生每次连续读写不超过30分钟。休息时应走出教室进行户外活动或远眺。 6. 平衡膳食有营养,规律作息更健康。家长要督促孩子保持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天保证充足睡眠时间10小时。注意营养均衡,强调食物多样性,适量吃水果蔬菜,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 7. 积极定期查视力,及时干预降风险。小学生每年应进行2 — 4次视力检查。学校和家长应重视定期开展
12、视力检查,及 时查阅检查结果。学校若发现视力出现异常现象的学生,应及时提醒家长带孩子前往正规的医疗机构进一步检查确认。 8. 近视不可乱投医,正规机构去就诊。学生近视后,不可病急乱投医,不 要迷信近视可治愈等虚假广告,应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并遵从医嘱进行科学干预和矫正。 (二)小学生肥胖与营养不良防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儿童青少年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加 之课业负担重、电子幕产品普及等因素,儿童青少年营养不均衡、身体活动不足现象广泛存在,超重肥胖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儿童青少年期肥胖会增加成年期
13、肥胖、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过早发生的风险,对健康造成威胁,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 厅等六部门于 年制定了《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十四五”作为一个新的起点,我们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开展营养不良与肥胖的综合防治工作,依据《国民营养计划(1 — 2030年)》,加强对学生及家长的营养宣传教育,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体力活动行为,以改善我校学生营养不良、超重与肥胖现状,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学校在疾控中心、中小学卫生保健科的指导下,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并把评价结果和指导意见及时反馈给家长,督促学
14、生和家长有针对性的开展体育锻炼和营养干预。对于超重、肥胖、营养不良学生,学校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日常健康监测,有针对性开展饮食和运动调查、监测、干预,加强科学指导,教会学生通过科学方式观察、评价和选择有效措施,养成健康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持续改进营养和运动状况。利用健康日记形式,指导家长对超重、肥胖、营养不良的学生每月进行一次身高、体重、腰围测量,记录每日饮食与运动信息,促使学生及其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健康状况,掌握学生运动及饮食情况,养成关注自身健康的习惯,培养健康的运动及饮食行为,必要时及时咨询专业机构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采取措施进行干预,从而达到学生个体行为矫正及指导的目的。以“ 52110
15、为目标规范生活习惯,做到吃动平衡。“5”指每天应吃5个 拳头大小的蔬菜和水果;“ 2”指使用电脑、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的时间每天不超过2小 时;“1”指每天应该进行1个小时以上中等或高等强度运动;“ 1”指每天吃肉不超过1个手掌大小;“0”指不喝含糖饮料。 开展运动负荷监测。保证在校身体活动时间证学生每节课间休息并进行适当身体活动,减上强度身体活动 中 等强度:需要中等程度的努力并可明显加快心、律,如快走、跳舞、园艺、参与游戏和体育运动等;高强度身体活动:需要大量努力并造成呼吸急促和心律显著加快,如少静态行为。保证中小学生每天在校内户外中等及以跑步、快速爬山、快速骑自行车、竞技体育运动和游戏
16、等)时间达到1小时以上,保证每周至少3小时高强度身体活动,进行肌肉力量练习和强健骨骼练习,保 证中小学生科学有效地上好体育课,达到锻炼的目的,切实增强学生的体能。 (三)中小学生脊柱弯曲异常防治脊柱弯曲异常是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 轻微的脊柱弯曲异常会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姿势和体态,使脊柱着力的作用点不平衡,青少年易产生疲劳感和背部不适。如不加以干预,畸形和疼痛会加剧,严重的会损伤脊髓和神经根,甚至造成瘫痪。 同时,异常的弯曲也会妨碍内脏器官的功能和发育,如果脊柱不正引起了肋骨和胸廓的畸形,还将造成心肺功能障碍,导致心肺功能衰竭。 1. 学校干预:展开以学校为主导的健康教育和健
17、康促进。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脊柱保健的宣传教育。培训教师并要求教师及时指导和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坐、站、行走姿势和不良行为习惯。利用家长会和其他形式与家长沟通,请家长督促自己的孩子,保持良好的坐、站和行走姿势,以预防姿势性脊柱弯曲异常。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学校合理安排学生作息,增加课外活动和体育活动时间,上好《体育健康课》,加强和引导中小学生特别是青春期少年对自身形体美的关注和追求,加 强脊柱保健。对医疗机构确诊的脊柱弯曲异常学生进行建档管理,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如:对被确诊姿势性(习惯性)脊 柱弯曲异常的学生采取发家长通知书及脊柱保健宣传资料,定期督促复查等。 2. 家庭干预:鼓励以家庭为单位带
18、领儿童青少年多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包 括体操,跑步,以及腰、背部肌肉的锻炼并保证每日锻炼量。家长要随时提醒和纠正学生不良学习姿势和走站姿势。在日常的饮食中注意合理营养,加 强钙的补充,同时要让儿童青少年多晒太阳,保证营养物质的吸收。关注儿童青少年脊柱的正常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干预。尤其在青春期脊柱侧弯发展最快,一旦发现,积极就医并督促运动康复干预矫正,将有利于脊柱侧弯的恢 复。 (四)中小学生龋齿病防治工作规范 腔健康是人类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腔健康已经成为评价儿童青少年健康的重要指标和组成部分。腔宣传教育加强学生牙病防治和腔健康教育工作,努力降低学生龋患率,提
19、高学生窝沟封闭率和龋齿充填率。 1、策略和措施 策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的原则,继续加强腔健康教育,不断扩大腔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便于实施的服务项目,控制腔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措施:卫生健康、教育部门充分利用辖区内医疗卫生资源,为学生腔疾病防治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形成防治结合,社会与家庭共同参与的田腔防治模式。通过开展各类技术培训,推广腔疾病预防适宜技术,鼓励和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民营腔医疗机构,积极参与腔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承 担田腔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做好适龄儿童窝沟封闭和小学生专项腔检查工作,努力提高窝沟封闭防龋效果和早期龋齿充填率。广泛开展健康
20、教育。各校应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腔健康教育活动,普及腔健康知识。学校在疾控中心、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学生龋病、牙周疾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围绕“3。世界腔健康日”或“9。全国爱牙日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腔卫生保健知识讲座,弓I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田腔卫生习惯,保持牙周健康。 开展“减糖”专项行动。结合健康校园建设,中小学校限制销售高糖饮料和零食,食堂减少含糖饮料和高糖食品供应。向学校的炊管人员和家长传授健康食品选择和健康烹任技巧,鼓励供餐企业进行“低糖”或者“无糖”的声明,提高学生正确认读食品营养标签添加糖的能力。 加强健康监测与指导。各校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相关医疗机构结合学:生体检,每学年为小学生开展腔健康专项检查工作,掌握学生腔健康状况及动态,并 给予学生和家长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提出预防和治疗建议。学校在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疾控中心的指导下,依据学校健康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平台,建立学生腔健康档案,及时向家长反馈腔检查结果和指导意见,督促学生和家长到医院进行复查和治疗,并做好追踪登记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