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须知 一、返校师生管理及注意事项 1、精准摸底,掌握信息 对于湖北及外地师生员工返校情况,要精准摸底,掌握每个教职员工、学生返校前14天的身体健康状况、假期外出情况、与重点地区人员接触情况、家庭成员健康状况等信息,“一人一案”建立台账,实时掌握学生返程动态,做好定点筛查。 学校坚持每日一次电话联系制度,做到“有接触即隔离,不健康不入校”。 2、严密防控,科学隔离 所有有相关流行病学史(包括湖北省等重点地区旅居史,曾与重点地区发热或呼吸道症状人员有接触史、离长或返长经停湖北省,与来自湖北省人员有密切接触史)的返校人员须在返校后1小时内主动向社区(村)和学校报告,主动接
2、受测温,必须居家或集中隔离观察14天,不得外出。其他无相关流行病学史的一般返长人员,也应主动实施14天的居家自我观察管理和医学随访。 居家隔离师生每日要进行健康监测,并根据要求向学校指定负责人报告,如出现可疑症状(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必须主动报告学校,根据学校安排及时就医。 隔离期满的师生,携带社区解除隔离证明返校复学/复工,不允许带病或未解除医学观察人员复学/复工。 3、返长师生管理 目的:确保师生不带病入校,不带病上岗。 内容:针对外地返长师生掌握其准确的返长时间,并确保其已完成14天的居家或医学观察,观察期身体无异常;掌
3、握师生返校前14天内健康状态; 了解掌握师生返校前14天有无参加特殊的活动情况:是否前往有病例报告的社区、参加聚会、有接触有病例报告地区或社区有发热、呼吸道症状的患者等。 4、注意事项 ★健康卡如实打卡、及时就医排查; ★尽量居家不外出; ★倡导师生不聚集、减少聚餐等社交活动。 二、学校开学准备及注意事项 开学前准备 学生: ★居家活动,每日测量体温; ★学习卫生常识,讲究卫生; ★勤洗手、常锻炼、合理饮食、规律生活。 家长: ★家庭健康监测,报告有关情况; ★家庭环境清洁,常开窗通风; ★教育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班主任: ★收集并报告本班学生信息; ★
4、利用微信公众号、QQ群、微信群等多种载体,及时向家长推送疫情防控知识、沟通教学安排。 学校: ★强化防控制度,强化责任落实; ★加强健康监测,做好信息收集; ★筹备防控物资,预防清洁消毒;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防控意识。 场所物资准备: 隔离室: ★应用于初步排查发热(237.3C)、干咳、乏力、腹泻等疑似症状的学生; ★通风条件不佳的教室可设置通风气窗。 防护用品: ★ 一次性医用罩、一次性手套、一次性帽子、工作服。 体温监测: ★红外线体温枪、水银体温计。 消毒药品: ★75%医用酒精、84消毒液、洗手液、快速手消。(注意妥善保存) 消毒设备: ★喷壶、喷
5、雾器、紫外线灯或移动式紫外线消毒灯。 三、学校开学后防控重点及应急处置 1、强化人员管理,规范健康监测 原则上实施校园封闭式管理,严格控制人员进出,校内所有人员必须佩戴罩,尽量降低暴露风险。所有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实施错峰入校和离校,严防人员聚集。要求所有人员尽量不外出、不聚会、不举办和参加聚集性活动。往返家校途中应加强个人防护,降低暴露风险。全寄宿制学校一旦开学实施全封闭式管理,直至疫情结束。 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校园门设置体温检测点,人员进入学校必须佩戴罩并接受体温检测和健康询问。凡有发热(237.3C)、干咳、乏力、腹泻等疑似症状的,应立即作好登记、向学校进行报告,并安置到临时隔离
6、场所进行初步排查,对不能排除者要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专人专车送至就近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学校应安排专人每日汇总晨、午(晚)检和因病缺勤登记追踪情况,及时追踪了解缺勤病因,发现新冠肺炎可疑情况及时向学校报告。 2、强化教学活动管理,开展环境通风消毒 取消大班化教学模式,避免举办跨班活动,各班应使用固定的教室,排班时尽量安排同批教职工照管同批学生。关闭室内公用活动场所,减少校内人员集聚和交流。严格控制各类大型活动,不举办大型会议、集会和社团活动等,小规模会议和集会也应尽量减少,会议期间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并佩戴罩。教学环境加强通风换气,首选自然通风。教室、办公室、卫生间等区域
7、应加强通风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至少上午、下午打开门窗通风2次,每次至少30分钟。如有必要,增加机械通风设施。卫生间、洗手池应配备洗手液或肥皂,做好接触频次高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电梯按钮、共用教室课桌椅等)、食堂、校卫生(保健)室、卫生间等重点环节预防性消毒。 3、复学后日常防控要点 防控目的: 外防输入,内防扩散。 核心工作: ★晨午检:做好晨午检,尤其是晨检,将病毒挡在校园之外;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通风消毒:加强开窗通风,落实预防性消毒。(注意方式、方法、用量) ★健康宣教: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手卫生、咳嗽礼仪 消毒的原则 (五加强七不宜) “五
8、加强”: ★隔离病区、病人住所进行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医院、机场、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环境物体表面增加消毒频次; ★高频接触的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加强清洁消毒;垃圾、粪便和污水进行收集和无害化处理; ★做好个人手卫生。 “七不宜”: ★不宜对室外环境开展大规模的消毒; ★不宜对外环境进行空气消毒; ★不宜直接使用消毒剂(粉)对人员进行消毒; ★不宜对水塘、水库、人工湖等环境中投加消毒剂(粉)进行消毒; ★不得在有人条件下对空气(空间)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 ★不宜用戊二醛对环境进行擦拭和喷雾消毒; ★不宜使用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大于10mg/L )做预防性消毒
9、 4、强化食品卫生管理,持续开展环境整治 疫情防控期间,加强饮用水设施设备清洗消毒,建议停止使用现制直饮水,学生自带饮用水。 保持校园环境整洁。做到楼道无杂物、无痰迹、无烟蒂;室外无乱堆乱放、无暴露垃圾、无废弃物。实施垃圾分类,做到垃圾专人定时收集,日产日清。校园门放置标识鲜明的废弃罩垃圾桶,并做好消毒处置工作。卫生间有专人清扫、保洁、消杀。校内不饲养任何动物,加强不明来源动物监控。 5、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关注师生心理健康 通过微信、短信、宣传资料等多种途径,宣传普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确保师生员工和家长应知尽知,提高防护意识,主动做好防护。同时,全面开展防控知识培训,确保所有教职员工熟悉掌握疫情防控政策和有关知识。 密切关注师生的心理健康。开展以“防控新冠肺炎”、“预防传染病”、“心理健康教育”等为主题的开学教育活动,提高学生自我防控意识和能力.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最大限度减少因疫情产生的恐慌及心理伤害,避免极端事件发生。手卫生、咳嗽礼仪的培养宣教尤其重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