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软基处理试验方案一、概况国高网成渝地区环线乐山至雅安段公路TJ11标段K88+750-K88+950 采用振动沉管碎石桩加固处理,布桩方式为正三角形,桩间距1.10米, 设计要求经加固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fspk150kPao二、检测规范及目的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 范(JGJ 106-23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21-21);四川省建 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若干规定(修订本24 )及设计文件等有关文件规定, 本次检测采用:动力触探+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通过动力触探和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该复合地基处理效果、 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模量。三、工程地质
2、概况详见地质勘察报告(省略)四、试验方案 两种检测试验方案附后。五、地基检测检测数量动力触探:按总桩数的不低于3%计算。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按总桩数的不低于0.5%-1%计算,且每个单体 工程不低于3个点。四川交大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动力触探试验方案1、试验执行标准本次动力触探试验执行标准为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J521-21)、设计文件等有关 规范和规定。2、试验方法和目的采用质量为120kg的超重型动力触探仪对复合桩地基进行检测,确定 复合地基的处理效果,并确定整个加固处理范围内的薄弱处,作为确定单 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点的依据。3、动力触探试验
3、点位的确定原则(1)、地质条件薄弱处或异常处可作为确定动力触探试验点的依据;(2)、结构复杂部位可作为确定动力触探试验点的依据;(3)、施工中的薄弱环节可作为确定动力触探试验点的依据。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方案1、试验执行标准本次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执行标准为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 23);岩土工程勘 察规范(GB521-21)、设计文件等有关规范和规定。2、试验方法和目的采用接近建筑物的地基竖向抗压的实际工作条件的试验方法即慢速维 持荷载法。本次试验的最大加载量均不低于设计要求值的两倍,即2x设计 要求值x压板面积。压板面积根据桩间距选
4、择。用液压千斤顶加载,荷载 大小由0.4级精密压力表量测,千斤顶反力通过反力梁用堆载反力来平衡。 试验严格依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2 )的附录A有关规定 进行,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和压缩模量。3、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点位的确定原则(1) 、根据动力触探试验确定整个加固处理范围内的薄弱处;(2) 、地质条件薄弱处或异常处;(3) 、结构复杂部位;(4) 、施工中的薄弱环节。4、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方案设计(1) 、试验加载装置根据现场条件和实际情况,试验采用千斤顶加载,并采用堆载反力装置, 试验装置示意图见图1。反力装置提供的反力不少于最大试验荷载的1.2 倍,试验压板高程与基础底面设计标高相同,并用砂找平。(2) 、荷载与沉降的量测仪表采用联结于千斤顶的压力表测定压力,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 采用百分表测量试桩沉降,百分表通过磁性表座固定在基准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