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棒线材生产流程概况
棒线材广泛应用在公路建设、住宅建设和城镇化建设领域,
棒材:一种简单断面型材,一般以条状交货,断面形状有圆方形和六角形,以及建筑用螺纹钢筋(周期断面)等;
线材:是热轧产品中断面面积最小,长度最长而且以盘卷状态交货的产品,断面形状有圆形、方形、六角形和异型。线材大多用卷材机卷成盘卷供应,故又称为盘条或盘圆。
国内一般将棒材的直径定义为10-50毫米,线材的直径定义为5-10毫米,呈盘卷状态交货。超过50毫米,市场称之为圆钢。
棒线材一般采用拉拔加工,属于金属塑性加工的一种,是在外力作用下,利用材料塑性,改变其形状尺寸、组织和性能的加工方法。进而获得所需形状,尺寸和
2、组织,性能的制品的一种基本的金属加工技术。
主要包括:锻造,轧制,挤压,拉拔
以最细的钢丝为例,其主要工艺流程为:
1、表面准备(去除氧化皮和涂覆润滑载体)
金属氧化皮的存在会造成钢丝表面缺陷和模具过早损坏,甚至会阻塞模孔,致使拉拔断裂。所以生产之前,需采用机械法、化学法、机械化学相结合等方法去除氧化皮。
其中,采用涂覆润滑载体是表面处理的一种重要工序,他通用是磷化膜涂覆后加上皂液、石灰液或硼砂液浸渍后烘干等方法。
2、热处理
表面处理后,为了满足钢丝加工性能的需要,包括盘条的热处理和半成品钢丝的热处理。与此同时,热处理能够满足钢丝最终性能的热处理,包括成品钢丝的工艺性能和最终理化性能的要求
3、拉拔
经表面准备后的线坯,通过轧尖机,将端部轧细,然后通过比线坯直径小的模具,在拉丝机拉拔力和模壁压力的作用下(还有摩擦力),在模孔中进行塑性变形,从而获得与模孔断面形状相同的钢丝。
为保证钢丝的性能和拉丝工序的顺利进行,必须要有相应的拉丝机、润滑剂、冷却条件、模具、对焊机等和熟练的操作技能相配合。其中,冷却、润滑、模具被称为拉丝过程的三大要素。
4、镀涂)层(提高钢丝的防腐性能和某些特殊性能的要求)
金属镀层一般采用热浸镀、电镀和化学镀等方法。非金属涂层一般采用熔涂或静电喷涂方法。这里面,金属覆盖在钢丝上称为镀,而非金属覆盖称为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