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题写作 《成长如歌》教学制定 山东省潍坊八中 高红娟 【学习目标】 课本、主题丛书的出色片段中感受如歌的成长,赏析语言、动作描写之妙; 2.联系自身生活,寻找成长的难忘瞬间; 3.能运用细腻的语言、动作描写描述成长之趣。 【学习重点】 从课本、主题丛书的出色片段中感受如歌的成长,赏析语言、动作描写之妙。 【学习难点】 能运用细腻的语言、动作描写描述成长之趣。 【课前预习】 第一册1---3单元,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勾画出你认为出色的句段并鉴赏〔在书上作批注〕。 3.标记阅读中的疑惑并与同学交流
2、 【导入新课】 成长如歌,或高亢或低落或悲戚或欢快;成长如画,或明丽或浓艳或黯淡;成长如酒,或芬芳或浓烈或清淡或馥浓。让我们用心品味这段生命的乐章。 【课内探究】 第一板块:寻根探源看唱本 走进课文,探寻成长的美妙音符: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爸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来
3、给我。 ——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 妈妈:那只羚羊哪里去了? 我:爸爸不是说给我了吗? 妈妈: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 我:我把它收起来了。 妈妈:放在哪儿了?拿来我看看。要说实话 ……是不是拿出去卖了? 我:没有卖……我送人了。 妈妈:送给谁了?告诉我! 我:送给万芳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妈妈: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我:不! 爸爸:小朋友之间不是不可以送东
4、西,但是,要看什么样的东西。这样贵重的东西不象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作主张呢? 我:您已经给我了。 ——张之路《羚羊木雕》 师:作者运用什么方法把成长过程中的这些瞬间描述成生命乐章中让人难忘的音符? 明确: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第二板块:抽丝剥茧显规律 透过出色片段,明确写作方法: 动作描写即对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境况、状态。 语言描写即对人物的某一典型语言进行仔细描写。鲜亮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入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入
5、的印象。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 第三板块:学以致用展风采 开拓视野,放眼主题丛书: 1、 快速浏览主题丛书《成长如歌》一至三单元,从中找出运用动作、语言描写的出色句段3-4个推举给大家,并说明推举的理由。 参照句式: 我推举 页第 段的句子: ,该句子〔段落〕运用 描写,写出了 反映了
6、 。 要求:小组内按4-3-2-1的顺序交流,由小组的2号代表小组在班内交流展示。 2、师展示赏析: 我叔父是古板人,把小说叫做“闲书〞,闲书是不许我看的。在家里的时候,我书桌下面有一个盛白面的大缸,上面盖着一个用高梁杆编成的“盖垫〞(济南话):我坐在桌旁,桌上摆着《四书》,我看的却是《彭公案》、《济公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等旧小说。……冷不防叔父走了进来,我就赶忙掀起盖垫.把闲书往里一丢,嘴巴里念起“子曰〞、“诗云〞来。 —— 季羡林《我的童年》
7、 赏析:通过传神的动作描写,写出了作者童年时偷读小说的情形,反映出作者对小说的深厚兴趣。 我说:“妈,我买的。用你给我的那两元钱为你买的。〞说着将剩下的钱从兜里掏出来也放在桌上。 “谁叫你这么做的?〞母亲生气了。 我呐呐地说;“谁也没叫我这么做,是我自己……妈,我今后再也不向你要钱买书了!……〞 “你向妈要钱买书,妈没给过你吗?〞 “没有……〞 “那你为什么还说这种话?一听罐头,妈吃不吃又能怎么样呢?还不 如你买本书,将来也能储存给你弟弟们看……〞 “妈,你别去做活了吧!……〞我扑在母亲怀里,哭了。 ——梁晓声《我不识字的文学导师》 赏析:通过语言描写,写出了作者
8、童年时不识字的母亲即使病倒也竭所能的支持我读书、买书,反映出母亲的无私大爱及对作者的深入影响。 第四板块:妙笔生花绘成长 回忆难忘瞬间,谱成长之歌: 1、翻开你童年五彩的画卷,找寻成长过程中给你带来涤荡心灵的出色瞬间,班内分享。 2、用生花妙笔谱写你成长乐章中的美妙旋律…… 点拨提示: 选用典型的瞬间;动作细致入微、连贯;语言符合人物身份;精心锤炼词语;巧妙运用修辞 要求:巧妙运用动作或语言描写, 200字左右。 3、写作展示 小组内交流。写出简要评语,班内交流。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经典,领会了或喜或
9、忧、或轻松或繁重的成长,学习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的方法,共同分享了自己成长过程的酸甜苦辣,奏响了成长乐章。希望同学们做生活的有心人,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诗意,快乐成长。 教学制定说明: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成长〞,文章或记录作者成长的足迹,或展示他人成长的历程,都给我们以有益启发。主题丛书中的篇目,同样给我们展现了心驰神往和留恋的童年时光。本课的制定,让同学从课本、主题丛书的出色片段中感受如歌的成长,赏析语言、动作描写之妙,联系自身生活,寻找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难忘瞬间,运用细腻的语言、动作描写描述成长历程。共分四个板块:第一板块让名作引路,赏析细致的语言、动作描写;第二板块从理论上明确语言、动作描写;第三板块学以致用,从主题丛书中赏析出色的语言,动作描写;第四板块运用语言、动作描写抒写自己的童年。课内外结合,拓宽了同学学习语文的渠道,加深了同学对语言、动作描写的理解,结合自己成长历程加以实际应用,体现了按部就班的原则。 。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