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县“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总体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和《X省水污染防治行动 计划》,乘势而为高水平推进“五水共治”,切实巩固提升治水成果, 有效解决“反复治、治反复”问题,实现“决不把脏乱差、污泥浊水、 违章建筑带入全面小康”的目标,根据《X市“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行动方案》(X政办〔X〕68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 案。
一、目标要求
(一)总体要求。“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行动是“五水共治”的 总抓手,是截污纳管的升级版,是网格化推进污水治理的关键举措。 按照我县水污染防治总体部署,计划利用3年时间,通过全面推进截 污纳管,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维管理,强化河
2、湖排放整治与 监管,加大重点及敏感区域环境保护力度,推动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 利用和水产养殖尾水生态化治理(改造)试点,完善长效巩固机制, 基本实现全县“污水全收集、管网全覆盖、雨污全分流、排水全许可、 运维全长效、区域全治理”,使城镇河道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饮 用水生态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实施范围。“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的实施范围为全县纳入 城镇污水收集处置系统的区域。实施重点分两部分,重点区块建设(共 4大类):生活小区类、工业集聚区(工业园区)类、饮用水源保护 区类(包括重点入库支流)、其他类(除生活小区和工业集聚区外其 他产生污水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户);重点污染源入河排
3、污整 治。
考虑到我县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已经实现全覆盖,其运维规范化建 设和提质提标工作由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负责另行组织实 施,不再列入本方案。
(三)具体目标。到x年底,力争完成4个生活小区、1个镇等 “污水零直排区”试点建设和入河排污整治。到x年底,确保60% 以上的镇建成“污水零直排区”。到x年底,确保1%的镇建成“污 水零直排区”。
二、主要任务
(一)深度排查。根据x市“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调查技术指南。 各镇和县职能部门要相互配合,条块结合,深入开展排查工作;以镇 为单元,系统全面对辖区内所有排污单位、区块情况进行地毯式排查, 做到无遗漏、无盲点;县有关职能部门要以区块
4、和污染源为主线,发 挥部门专业优势,指导督促排查工作做深做细。
1. 全面查清辖区内四大类重点建设区块的涉水污染源情况,重点 查明污染源地理位置、内部排水设施现状、有无雨污混流、排水许可 管理等基础信息和问题。
2. 全面查清排水管网建设运行情况,按照先干管后支管、由出 至上游的原则,全面掌握管网底账,厘清并测绘现有管网系统位置、 走向、连接关系和存在问题。查明重点区块、重点单位管网是否覆盖, 管网是否存在错接、漏接、淤积、错位、破损、溢漏等结构性和功能 性缺陷。
3. 全面查清污水处理设施(厂)设施运行维护情况,重点查明污 水处理设施有无超负荷、超排放标准运行及污水处理厂尾水是否存在
5、再生利用可行性等问题。
4. 全面查清排污(水)整治情况,重点查明排污(水)是否 按规范设置、是否存在异常排污等情况。
5. 全面查清水产养殖情况,重点查明规模以上养殖主体的池塘、 设施大棚、工厂化养殖等尾水是否存在直排现象,是否建立养殖尾水 处理设施及设施建成后的运行维护等情况。
6. 全面查清工业集聚区(点)现状分布情况,重点查明各工业集 聚区(工业园区)的审批情况、园区规模、产业结构等相关信息。
(二)制订方案。各镇要编制建设具体实施方案,制定年度计划 任务,理出问题短板,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项目清单和责任清 单,实行挂图作战。按照逐级管理的原则,各级建设方案均需报上级 治水办备案,并向社会公开。各镇要按照“属地为主、因地制宜”的 原则系统谋划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规划区域间的共享统 筹,确保每个重点建设区块和重点污染源污水都有管收集、有厂处理。 各镇要对照相应建设标准,对辖区内重点建设区块和重点污染源存在 的问题,制定“一点一策”治理方案,确定项目表、时间表和责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