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21核心提示:1总则101为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规范绿 色建筑的评价.推进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丁绿色民用建筑的评价。103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1总则为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推进 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绿色民用建筑的评价。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等特点,对建筑全寿命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绿色建筑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
2、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2. 0. 2 热岛强度 heat island intensity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别,用二者代表性测点气温的差值表示,是城市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2. 0. 3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通过自然和人匚强化的入渗、滞蓄、调蓄和收集回用,场地内累计一年得到控制的雨水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比例。2. 0
3、 4 可再生能源 renewable energy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的统称。2. 0. 5 再生水 reclaimed water污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水质标准、满足一定使用要求的非饮用水。2. 0. 6 非传统水源 nontraditional water source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2. 0. 7 可再利用材料 reusable material不改变物质形态可直接再利用的,或经过组合、修复后可直接再利用的回收材料。2. 0. 8 可再循环材料 recyclable material通过改变物质形态可
4、实现循环利用的回收材料。3基本规定3. 1 一般规定3. 1.1绿色建筑的评价应以单栋建筑或建筑群为评价对象。评价单栋建筑时,凡涉及系统性、整体性的指标,应基于该栋建筑所属匚程项目的总体进行评价。3. 1.2绿色建筑的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设计评价应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通过后进行,运行评价应在建筑通过竣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申请评价方应进行建筑全寿命期技术和经济分析,合理确定建筑规模,选用适 当的建筑技术、设备和材料,对规划、设计、施匚、运行阶段进行全过程控制,并提交相应分析、测试报告和相关文件。评价机构应按本标准的有关要求,对申请评价方提交的报告、文件进行审查,出具评价报告
5、确定等级。对申请运行评价的建筑,尚应进行现场考察。3.2评价与等级划分3. 2.1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7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均包括控制项和评分项。评价指标体系还统一设置加分项。3. 2.2设计评价时,不对施工管理和运营管理2类指标进行评价,但可预评相关条文。运行评价应包括7类指标。3. 2.3控制项的评定结果为满足或不满足;评分项和加分项的评定结果为分值。3. 2.4绿色建筑评价应按总得分确定等级。3. 2.5评价指标体系7类指标的总分均为100分。7类指标各自的评分项得分QL Q2、Q3
6、QL Q5、Q6、Q7按参评建筑该类指标的评分项实际得分值除以适用丁该建筑的评分项总分值再乘以100分计算-3. 2.6加分项的附加得分Q8按本标准第11章的有关规定确定。3. 2.7绿色建筑评价的总得分按下式进行计算,其中评价指标体系7类指标评分项的权重wlw7按表3. 2.7取值Q=wlQl+w 2Q2+w3Q3+wlQl+w5Q5+w6Q6+w7Q7+Q8 (3. 2.7)表绿色建筑各类评价指标的权重注:1、表中“一一”表示施管理和运营管理两类指标不参与设计评价。2、对于同时具有居住和公共功能的单体建筑,各类评价指标权重取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所对应权重的平均值。绿色建筑分为一星级、二星
7、级、三星级3个等级。3个等级的绿色建筑均应 满足本标准所有控制项的要求,11每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40分。当绿色建筑总得分分别达到50分、60分、80分时,绿色建筑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3- 2.9对多功能的综合性单体建筑 应按本标准全部评价条文逐条对适用的区域进行评价确定各评价条文的得分。4节地与室外环境4.1控制项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旦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设 控制要求。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 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藏土壤等危害。场地内不应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11不得降低周
8、边建筑的日照标准。4.2评分项1 土地利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评价总分值为19分。对居住建筑,根据其人均居住用地指标按表4.2. 1-1的规则评分;对公共建筑,根据其容积率按表4. 2.1-2的规则评分。表4. 2. 1-1居住建筑人均居住用地指标评分规则表4.2. 1-2公共建筑容积率评分规则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评价总分值为9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1居住建筑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住区绿地率:新区建设达到30%.旧区改建达到25%,得2分:2)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按表4. 2.1-1的规则评分,最高得7分。表4. 2. 2-1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评分规则2公共建筑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
9、并累计:1)绿地率:按表4. 2. 1-2的规则评分,最高得7分:表4. 2. 2-2公共建筑绿地率评分规则2)绿地向社会公众开放,得2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评价总分值为6分,按表的规则评分。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评分规则II室外环境建筑及照明设计避免产生光污染,评价总分值为4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 分并累计:1玻璃幕墙可见光反射比不大于0.2,得2分:2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 163的规定,得2分。场地内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的有关规定,评价分值为4分。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和建筑的自然通风,评价总分
10、值为6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在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 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小于5s,旦室外风速放大系数小于2,得2分;2)除迎风第一排建筑外,建筑迎风面与背风面去面风压差不大于5Pa,得1分;2过渡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场地内人活动区不出现涡旋或无风区,得2分;2) 50%以上可开启外窗室内外表而的风压差大于0.5Pa,得1分。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评价总分值为4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红线范围内户外活动场地有乔木、构筑物遮荫措施的面积达到10%,得1分:达到20%,得2分:2超过70%的道路路面、建筑屋而的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小于0.4,徂2分。III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捷的联系,评价总分值为9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场地出入到达公共汽车站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或到达轨道交通站的步行距 离不大于800m,得3分;2场地出入步行距离800m范围内设有2条及以上线路的公共交通站点(含公感谢您的阅读,税您生活愉快。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