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班歌唱活动《红星歌》(第二课时)活动案例分析与反思 设计意图: 在幼儿园歌唱活动教学活动中,教师们经常容易重视教学的结果,关注孩子会不会唱,而忽略了音乐教育的审美性、游戏性、表现性。3~6岁年龄段的孩子的声音尖、亮、大,所以老师们很容易用指令的方式要求幼儿“压低音量”,幼儿不能很好地控制声音,一压低又会“没声音”。或者有的老师会要求孩子“大声唱”,这样直接要求的指令会让孩子感到很紧张,而违背了我们音乐活动的感受美与表现美的初衷。 大班歌唱活动《红星歌》是一首耳熟能详,节奏对比鲜明的三段式红歌。《指南》中提出,让幼儿能初步感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情感和意义,能用声音创造性的进行音乐表现活
2、动。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音乐审美感知。于是我通过游戏的情景,带领幼儿在游戏性、情景化的氛围中练习发声、呼吸、气息、音准等。利用大班幼儿熟悉的《狮王进行曲》改编,插入歌词,帮助幼儿进行发声练习。用连贯好听的声音接唱,用游戏的发声方式吸引辅助幼儿连声。再根据图谱,引导幼儿观察图谱三段体结构,复习歌曲。利用和助教老师的轻唱示范配合,向幼儿完整展示二声部轮唱,重点让幼儿欣赏二声部的美,培养倾听与感受能力。最后幼儿完整展示,初步学会看教师的指挥,进行二声部表演唱。 一、活动目标 (一)在图谱的帮助下,探索二声部的进入,初步学会二声部轮唱。 (二)在轮唱中能注意控制音量,与同伴协调地演唱 (三)体验
3、与别人合作演唱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一)幼儿已能熟练地看第一声部图谱演唱歌曲。 (二)图谱(第一声部、第二声部)PPT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演唱兴趣。 引导语:今天,森林里要举办音乐会。我们实幼娃娃合唱团的小歌手也来了。看,这里好热闹呀!有美丽的鲜花、可爱的小动物们 (1)呼吸练习 ①闻花香②小蜘蛛吐丝③小狗喘气④小兔吹气球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情景,带幼儿在游戏性情景化的语言中练习呼吸、气息。 评价:这个呼吸、气息练习在幼儿园歌唱活动中对幼儿声带保护很有帮助,但是很多幼儿教师不能很好地运用。孩子的声音尖、亮、大,所以老师们很容易用指令的方式要求幼儿“压低
4、音量”,幼儿不能很好地控制声音,一压低又会“没声音”。或者有的老师会要求孩子“大声唱”,这样直接要求的指令会让孩子感到很紧张,而违背了我们音乐活动的感受美与表现美的初衷。 (2)发声练习 引导语:突然,森林里来了一只大野狼(狼叫声) 《野狼进行曲》一一据《狮王进行曲》改编 设计意图:利用大班幼儿熟悉的《狮王进行曲》改编,插入歌词,帮助幼儿进行发声练习。用连贯好听的声音接唱,用游戏的发声方式吸引辅助幼儿连声。 评价:这一环节主要是练习孩子用高位发声,声音按音阶的变化从高到低,从低到高。又用野狼的形象表现音乐,充满趣味性。再进行简单的男女分声部演唱,为后面的二声部轮唱打好基础。 过渡语
5、狼走了,音乐会马上要开始了。我们该唱哪一首歌呢?听说你们最近学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出示图谱),是什么歌呢?(红星歌),大家一起来唱一唱。 (二)观察图谱,复习歌曲。 (1)观察图谱,复习歌曲三段体结构 提问:它有几段? 设计意图: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图谱三段体结构,复习歌曲。 (2)教师指图谱,幼儿完整演唱歌曲一遍。 设计意图:教师指着图谱,引导孩子回忆歌词部分。 (3)感受三段体不同的演唱情绪。 提问:你最喜欢哪一段?每一段都是用一样的情绪来演唱的吗? 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情绪分段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提醒幼儿用不同的情绪演唱三段体。让幼儿能初步感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情感
6、和意义。 小结:A段雄壮有力,可以唱得重一点,B段深情悠扬,可以唱得轻一点。要想把歌唱好不那么容易,需要不断练习。要想赢得更多的掌声,还可以怎么演唱这首歌曲? (三)教师引导,研究轮唱的进入与方法。 (1)观察双声部图谱,在老师的引导下讨论二声部演唱方式,初步了解第二声部的插入时机。 师:看,我和林老师是这样唱的。(教师示范)提问:谁听懂了?我们是怎样唱的? 小结:一种声音先唱,另一种声音后面唱,好像两个小朋友你追我赶。这一种新的演唱方式叫做“轮唱”,先唱的是第一声部,晚唱的是第二声部。 设计意图:利用和助教老师的轻唱示范配合,向幼儿完整展示二声部轮唱,重点让幼儿倾听与感受。 (
7、2)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二声部的进入及轮唱的方法。 过渡语:怎样来唱好二声部呢? 出示二声部图谱,引导幼儿观察。 设计意图:出示二声部图谱,供幼儿观察。二声部图谱与原来的图谱有不一样的地方。引导幼儿发现二声部的进入点以及如何唱二声部。 (四)初步研究与教师一起用轮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过渡语:现在我要做你们的跟屁虫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1)师生合作演唱歌曲,教师边指着图谱边默唱第二声部。 提问:你觉得老师唱得好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让幼儿发现教师唱第二声部时候,声音太小,没办法听到。启发幼儿感知合唱时候两声部要和谐发声。两个声部不能太大声,也不能太小声。 (2)师生第二次合作演
8、唱 小结:合唱时既能听见自己的歌声,又能听见别人的歌声,说明你的音量正合适,给观众带来美的感受,要不然就是噪音了。 幼儿学唱第二声部,把握第二声部的进入与演唱。 助教老师唱第一声部,教师带领幼儿演唱第二声部 设计意图:助教老师唱第一声部,教师带领幼儿演唱第二声部,重点在教师帮助幼儿稳定第二声部的演唱。 (3) 幼儿分组轮唱 师:刚才我们是和林老师合作演唱的,我们小朋友想不想挑战分成两队合作演唱呢? 幼儿分两队合作演唱歌曲,然后交换演唱。 设计意图:幼儿分别两边唱,助教老师带一声部,老师带二声部唱。辅助幼儿稳定自己的旋律。 (4) 在老师的引导下,讨论结束部分的共同结束。 设
9、计意图:通过加图谱的方式,提醒幼儿注意结束部分的演唱点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又尝试了一种新的演唱方式,这种演唱方式叫做“轮唱”,现在让我们带上红星帽,看着老师的指挥,完整来表演给客人老师听。 幼儿面向老师,分两队轮唱结束。 设计意图:最后环节,完整展示。看教师的指挥,进行演唱。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效果良好,目标基本达成。尤其是趣味练声环节耳目一新,孩子们兴趣点很高。活动一开始就通过创设游戏的情景,带幼儿在游戏性、情景化的语言中练习气息、呼吸。利用大班幼儿熟悉的《狮王进行曲》改编,插入歌词,帮助幼儿进行发声练习。通过游戏的发声方式吸引幼儿,辅助幼儿练声,环环深入,效果很好。 在复习歌曲部分,通过图谱,引导幼儿观察图谱三段体结构,复习歌曲。引导孩子回忆歌词部分和演唱的情绪。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幼儿研究轮唱的进入与方法,整节课我让林老师当助教,帮助幼儿感受二声部的进入、结束部分的演唱及方法。 不足之处: 1. 教师的退位不够及时,孩子的表现力不够,要多激发幼儿表现音乐。 2. 对现场的处理应变能力有待提升,应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多积累,多总结,努力进行提升。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