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1.76KB ,
资源ID:10061609      下载积分:8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1006160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开通VIP折扣优惠下载文档

            查看会员权益                  [ 下载后找不到文档?]

填表反馈(24小时):  下载求助     关注领币    退款申请

开具发票请登录PC端进行申请。


权利声明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可先查看【教您几个在下载文档中可以更好的避免被坑】。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联系平台进行协调解决,联系【微信客服】、【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9-655-100;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注意事项

本文(《中医内科学》考试复习重点(六).docx)为本站上传会员【人****来】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9-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中医内科学》考试复习重点(六).docx

1、中医内科学考试复习重点(六)气血津液病证血证1. 如何鉴别咳血与呕血?咳血与吐血的鉴别可从病史、先兆症、出血的颜色、伴随症等方面进 行。咳血多有肺痨、久咳、喘证等病史;有喉痒、胸闷、有血腥味、 咳嗽等出血前征兆;血色鲜红,常混有泡沫痰涎;出血后可有数天痰 中带血,大便颜色多无异常。吐血多有胃痛、积聚等病史;有恶心、 胃脘不适、头晕、心、慌等出血前征兆;血色暗红或呈咖啡色,常混有 食物残渣;无痰中带血,但出血后大便呈黑色。临床鉴别还可借助X 光、纤维胃镜等现代检测手段进行鉴别,更能提高鉴别的准确率。2. 简述治疗血证的基本原则?治疗血证一曰治火,实火当清热泻火,虚火当滋阴降火;二曰治气, 实证当

2、清气降气,虚证当补气益气;三曰治血,如血证论吐血 说“则存得一分血,便保得一分命。”3. 紫斑如何辨证论治? 血热妄行证主症: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或兼鼻衄、齿衄、便血、尿血,或 有发热,渴,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方药:十灰散 阴虚火旺证主症: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时发时止,常伴鼻衄、齿衄或月经 过多,颧红,心烦,渴,手足心热,或有潮热,盗汗,舌红,苔少, 脉细数。治法:滋阴降火,宁络止血方药:茜根散 气不摄血证主症:皮肤反复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久病不愈,神疲乏力,头晕目 眩,面色苍白或萎黄,食欲不振,舌淡,脉细弱。治法:补气摄血方药:归脾汤1. 患者张某,男,

3、32岁,素喜饮酒,嗜食辛辣,脘腹胀闷作痛,反 复发作三年余,昨天饮白酒四两,饭后开始出现呕吐,吐血黯红,夹 有食物残渣,伴臭便秘,大便色黑,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曾 做过胃镜,发现“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请写出其中医诊断、证候类 型、证候分析、治法及方药。诊断:血证吐血证型:胃热壅盛症候分析:胃中积热,胃失和降,气血不和,故脘腹胀闷,甚则作痛。 热伤肺络,故吐血色黯。胃气上逆,故呕血夹食。胃热耗津,故大便 秘结。血随糟粕而下,则大便色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内有积 热之象。治法: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方剂: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药物:黄苓15、黄连6、大黄10、大蓟15、小蓟15、侧柏叶12、

4、荷 叶15、茜草根15、栀子15、白茅根30、牡丹皮15、棕榈皮152. 患者赵某,女,36岁,平素身体健康,近一周来因连续给学生上 课,出现喉痒,咳嗽痰中带血,干鼻燥,发热,舌红少津,苔薄黄, 脉浮数。曾做过胸部透视及血常规化验,无明显异常发现。请写出其 中医诊断、证候类型、证候分析、治法及方药。诊断:血证咳血证型:燥热伤肺症候分析:感受风热燥邪,损伤于肺,使肺失清肃,肺络受损,故致 喉痒咳。嗽,痰中带血。燥热伤津,故干鼻早。舌红少津,苔薄黄, 脉数,为燥热伤津之象。治法: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方剂:桑杏汤加减。药物:桑叶12、枝子15、淡豆豉15、沙参15、梨皮15、杏仁15、 贝母12、白

5、茅根30、藕节30、茜草15、侧柏叶12、银花15、牛子 15、麦冬15消渴1. 简述消渴与瘿病的鉴别。答:消渴与瘿病都有易饥多食,消瘦临床表现,但瘿病有性情暴躁, 眼球突出,颈前有生长肿物等症状,而消渴有多尿、多饮等临床表现, 可以鉴别。2. 简述消渴病日久发生的病变。答:消渴病日久,则易发生以下两种病变:一是阴损及阳,阴阳俱虚。 消渴虽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但由于阴阳互根,阳生阴长,若病程 日久,阴损及阳,则致阴阳俱虚。其中以肾阳虚及脾阳虚较为多见。 二是病久入络,血脉瘀滞。消渴病是一种病及多个脏腑的疾病,影响 气血的正常运行,且阴虚内热,耗津灼液,亦使血行不畅而致血脉瘀 滞。13.简述消

6、渴病的诊断依据。答:(1)临床表现 凡以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形体消 瘦或尿有甜味为临床特征者,即可诊断为消渴病。本病多发于中年以 后,以及嗜食膏粱厚味、醇酒炙博之人。若在青少年期即循思罹患本 病者,一般病情较重。(2) 病史初起可“三多”症状不著。病久常有并发症:眩晕、肺痨、 胸痹心、痛、中风、雀目、疮痈等。严重者可见烦渴,头痛,呕吐,腹 痛,呼吸短促,甚或昏迷厥脱危象。可有家族史,由于本病的发生与 禀赋不足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故消渴病的家族史可供诊断参考。(3) 辅助检查 查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和尿糖,尿比重,作葡萄糖 耐量试验等检查有助于确定诊断。必要时查尿酮体,血尿素氮,肌酐,

7、二氧化碳结合力及血钾、钠、钙、氯化物等。1. 患者黄某,女,60岁,形体肥胖,平素喜食肥甘厚味。近期自觉烦 渴,饮水多,干舌燥,尿频量多,无发热,无尿痛,舌边尖红,苔 薄黄,脉洪数。诊断:消渴证型:肺热津伤证候分析:患者长期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致脾胃运化失职,积 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发为消渴。肺受燥热所伤,则津液不 能敷布而直趋下行,随小便排出体外,故小便频数量多;肺不布津则 渴多饮,干舌燥。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亦为肺热津伤的征 象。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方剂:消渴方加味药物:天花粉、黄连、生地黄、藕汁、葛根、麦冬、黄苓、知母2. 李某,男,23岁,河南省人,来广东打工3年

8、平素身体健康, 只是饮水多,饭量大,容易饥饿,没有去做特别检查诊疗。1999年 11月16日在街边吃合饭,回家后突然见头痛、腹痛、呕吐,在白云 区某某医院就诊,考虑为“急性胃肠炎”,静脉滴注“ 10%葡萄糖加 妥布霉素、654-2”等药物治疗,症状没有好转,反而出现腹痛剧烈、 烦躁、干唇裂、皮肤起皱纹、呼吸短且促、粗。急送我院诊疗,到 我院时病人已经神志不清,舌红无苔干燥,脉细而速。诊断:消渴证型:厥脱证证候分析:患者平素已有多饮多食,然而没有引起注意,导致机体燥 热之邪灼盛,又加以饮食不节,则病情发展更急;胃热之邪横行于内, 灼伤脾胃,故见腹痛,呕吐;肺内蕴积大量燥热之邪,使气之升降出 入

9、逆乱,故见呼吸气促且短;燥热之邪内盛,阴津大损,清窍失去阴 津之滋润,故见烦躁、神志不清,阴津亏虚,故干唇裂,舌红无苔 干燥,脉细而速。治法:大补阴津,益气养阴。方剂:生脉散药物:0.9%生理盐水30-60ml加生脉注射液60-150ml静脉滴注; 配合西药急救。调护:记出入量,监护生命体征。汗证1. 汗证阴虚火旺的主症,治法及方药是什么?答:其主证是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两颧 色红,渴,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宜滋阴降火,方用当归六黄加 减。药物组成有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苓、黄连、黄柏、黄芪。2. 自汗、盗汗的辨证总纲是什么?答:自汗、盗汗的辨证总纲是阴阳虚实。一般而

10、论,汗证以属虚者为 多。自汗多属气虚不固,盗汗多属阴虚火热。肝火、湿热、邪热郁蒸 者多属实证。病延日久,病情严重者,则易出现阴阳虚实错杂情况。 自汗久病,伤及阴液,盗汗不愈,阳气受损,又可出现气阴两虚,阴 阳两亏之证。邪热郁蒸,病久伤阴,则见虚实夹杂之候。3. 什么叫自汗?什么叫盗汗?答:由于阴阳失调,媵理不固,而致汗液排泄异常的病症。不因外界 环境因素影响,白昼时时汗出,动则益甚者称为自汗。由于阴阳失调,媵理不固,而致汗液排泄异常的病症。在寐中汗出, 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1. 李某某,女,40岁。近二年来呈阵发性出汗,愈来愈甚,素畏风 寒。诊时见大汗淋漓,状如水洗,以毛巾拭之,随拭随出,日数

11、次至 十数次,每于情绪激动或劳累后加重。曾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官能证”,曾服谷维素、vitBl vitC扑尔敏、阿托品等,初服 有效,继则无效。现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胖,苔薄白,脉细弱。 答:诊断:汗证辨证分型:肺卫不固治法:益气固表。代表方药:玉屏风散加味黄芪、白术、防风、浮小麦、糯稻根、牡蛎、党参、甘草2. 叶某某,男,8岁。95年4月2号就诊。患化脓性扁桃体炎,青霉素注射液治疗14天后痊愈,但白天汗自出, 动则尤甚,每天需更衣十余次;入夜睡后亦汗出不止,品之淡而无味,胃纳欠佳,余无不适,舌淡红,苔薄白,脉细。体检:未发现异常答:诊断:汗证辨证分型:脾肺不足,气阴两虚治法:

12、益气固表,养阴敛汗代表方药:玉屏风散合四君子汤加减黄芪、白术、防风、浮小麦、糯稻根、牡蛎、西洋参、甘草内伤发热1. 甘温除热法的意义是什么?答:本法是用于治疗气虚发热,其病因是脾胃气虚,中气不足,中阳 下陷,虚火内生所引起的,若用寒凉滋腻,或纯用滋阴降火的药物, 都会阻遏生机,只有着重扶持脾胃,补益元气,机能达到阳生阴长的 目的,甘温之剂能升阳益气,大补脾胃,且甘养温运,补而不腻,温 而不燥,使脾胃元气充足,则枢机运转,清升浊降而热退。2. 内伤发热的基本治法是什么?答:解郁,活血,益气,养血,滋阴为基本治法3. 内伤发热调护上应注意什么?答注意劳逸结合,保持乐观情绪,饮食宜清淡,富于营养,而

13、又易于 消化之品,保暖避风,防止外邪侵入。1.伦某,女,32岁,某纺织厂工人,患者长期低热,以午后为甚。久治不愈。经西医多方检查,未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就诊时症见:体温37. 8度,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自诉觉干而不欲饮,无明显的月经失调史,但每次月经有大量血块,舌青紫,脉涩。答:诊断:内伤发热证型:瘀血发热代表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红花、赤芍、牛膝、当归、川芎、益母草、丹皮、生地2.李某,女,28岁。妊娠六个月,因跌倒后流产,出血量较多,两 天后觉发热。体温37. 6度。伴有头晕眼花,心悸,神疲乏力,唇白舌淡,脉大无 力。答:诊断:内伤发热证型:血虚发热治法:益气养血代表方药:归脾汤加减

14、北芪、当归、白术、茯苓、桂圆、阿胶虚劳1. 脾气虚虚劳的治法与方选是什么?答:治法应健脾益气,代表方为加味四君子汤。2. 在治疗血虚劳病时,除用补血方法外,常配伍补气药,为什么? 答:因为血为气母,血虚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气虚症状,而且在中医的 长期临床实践中,认为补血不宜单用血药,而应适当配伍气药,以达 到益气生血的目的。3. 肺阴虚虚劳的主症有哪些?答:有干咳,咽燥,咳血,甚或失音,潮热,盗汗,面色潮红。1. 李XX,男,56岁。1976年肺癌手术后至今,经数次化疗、放疗, 自觉全身无力,神疲,动则汗出,时心悸、气短、纳差、腹胀、便澹。 脉弱无力,舌苔薄白。体检:形体消瘦,面色苍白,精神不振,

15、语声无力,动则气促。双肺 未闻罗音。心率98次/分,律整。腹部检查未发现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0/立方毫米,余尚正常。答:诊断:虚劳证型:气血两虚治法:健脾益气,补血养血方药:四君子汤合四物汤2. 陈xx,男,56岁,四会中学老师,94年8月入院。高血压病史23年。四年前出现头昏眼花,面色无华,腰酸膝软,气 短神疲,干心烦,眠差梦多,发脱齿槁,肌肤干燥,便秘溲量极少, 舌淡苔微黄,脉弦数。体查:高血压,慢性病容。高心、,冠心,肝硬化检查:慢性肾功能衰竭,贫血征答:诊断:虚劳证型:肝肾阴虚治法:滋养肝肾方药:杞菊地黄汤肥胖1. 肥胖病的诊断依据是什么?答:即体重增加.脂肪增厚为中心证侯。若体

16、重超过标准体重20%30% 为轻度肥胖,超过31%5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此 外,腰围.臀围及脂肪厚度,也是判断肥胖的重要依据。2. 对肥胖病的防治应注意什么?答:必须采用综合治疗措施,配合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饮食结构, 合理运动,及早控制体重的增加,防治与肥胖相关的并发证,尤其是 中老年人。更应严格控制体重,积极防制并发证,改善肥胖证的预后 转归。3. 肥胖病主要应与什么病相区别?答:主要与继发性肥胖和黄胖病鉴别继发性肥胖主要是指继发于下丘脑病、垂体病、胰岛病、甲状腺功能 减退症等病症的肥胖,可根据病史和相应的内分泌检查区别。黄胖病是气血亏虚致单纯面部胖、肿、大,与寄生虫、食

17、积有关。体 重不增加。1. 某女,56岁,94年5月11日就诊主诉:体重日渐增加十年,气促心悸2月。现病史:十年前月经紊乱,继而闭经,但见日渐肥胖,体重增加,行 动迟缓。近2月动则气促,心悸不已。今就诊见:形体肥胖,行动迟 缓,动则气促自汗出,面目虚浮,自诉痰多胸闷,脘痞泛恶,便澹, 乏力,嗜睡,舌淡胖苔白滑,脉濡细。查体:身高156厘米,体重94.5公斤。双下肢轻度浮肿。理化检查:心电图:心肌缺血。血:血胆固醇16mmol/L、甘油三脂8.6mmol/L,血糖 7.7mmol/L答:诊断:肥胖病证型:脾虚湿盛治法:健脾渗湿代表方药:参苓白术散合二陈汤2. 杨某,女,54岁。有家族肥胖史,平常过食肥甘厚腻,本人身高1.60米,体重76公斤,体态臃肿,神疲乏力,身体困重,脘腹胀满, 四肢轻度浮肿,晨轻暮重,劳累后明显,大便不畅或量少而澹,舌淡 胖边有齿印,苔白或白腻,脉濡细。血压19.5 kPa / 13 kPa( 150/1mmHg ),心电图示电轴轻度左偏,低电压。血胆固醇12.6 mmol / L,甘油三脂10.3 mmol / L否认心、脏病、肾脏病史。答:诊断:肥胖(中度)证型:脾虚失运,痰湿内生治法:健脾益气,利水渗湿代表方药:参苓白术散合防己黄芪汤 加减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