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姓名: 得分: 温馨提示:你现在看到的是试卷部分。请冷静下来,仔细读题,认真思索,运用积存,开动脑筋。相信你一定能给自己一份满意的答卷。请务必铭记: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并工整书写,字体端正,字迹清楚,卷面要整洁,否则要扣分。试题满分145分,卷面5分,共150分。 试卷部分 一、知识积存与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小题。 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quán释。一
2、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资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光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集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bì益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存,一种知识的积存,一种智慧的积存,一种感情的积存。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虽然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 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并就拼音写出汉字。〔4分〕 憧〔 〕憬 〔 〕
3、 quán〔 〕释 bì〔 〕益 2、请结合语境分析。〔2分〕 A、“形象的诠释〞中“诠释〞是什么意思? 。 B、“大有bì益〞的意思是 。 3 、“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这里的“憧憬〞和“理想〞的前后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请从语意角度谈一谈。〔2分〕 4、划线的句子在表达上有些不妥,请写出正确的句子。〔2分〕 5、按要求默写。〔10分〕 〔1〕成功的花, !然而当时她的芽儿,浸透奋斗的泪泉, 。
4、〔2〕社会天天都在进步,在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应该看到,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在旧事物消亡的基础上,正如《次北固山下》所说_______,________ 。 〔3〕杜牧《赤壁》诗中所写是东汉末年的赤壁之战,其中涉及曹操和周瑜二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中抒发感慨,表现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精神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相信你读过不少思念故乡的诗文,请默写出两句思乡的诗句。 6、依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微笑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5、〔2分〕 例句:书籍像一架梯子,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书籍如一把钥匙,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门。 微笑 微笑 7、名著阅读〔4分〕 〔1〕“景阳岗打虎〞“醉打蒋门神〞等说的是《水浒》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这位英雄是____。“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其中“豹子头〞指的是_____。 〔2〕某同学被名著中的人物感动,写了一副对联。请你写出对联涉及的人物名字。 上联:搏命运风浪,巨人谱写英雄乐曲。〔人名:
6、 〕 下联:斗邪恶妖魔,大圣取回西天真经。〔人名: 〕 8、阅读以下寓言,写出你从中得到的启发。〔2分〕 古时候,有一个北方人,从来没有见过菱角。他到南方做官,一次在宴席上吃菱角,竟连壳一起吃下去了。有人说:“吃菱角要去壳。〞他说:“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为了清热解火。〞有人问:“北方也生长菱角吗?〞他回答:“山前山后,到处老是。〞 这则寓言启发我们: 9、 上初中了,你的同桌一定是一位新同学吧。新同学,新起点,此时此刻,你最想对新同桌说点什么呢?请将得体的语言
7、写在下面。(2分) 10、 请阅读“我爱文学〞语文施行活动材料,按要求答题。〔6分〕 材料一:我爱文学,在我眼中,文学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事物。它像一首小诗,清新、隽永;又像一股清泉,流淌着纯真和甜美。刚懂事时,就开始爱上了文学,直到现在,还痴迷着它。 材料二:我爱文学,她是我生命的动脉,她的美丽给我以无穷的精神享受。如果把文学比作海,那我就是她怀抱中的一滴小水滴,是大海给了我生命;如果把文学比作阳光,那我就是一棵沐浴着阳光,是阳光给了我健壮成长希望。 〔1〕上面两则材料是“我心目中的文学〞演讲摘录,请分辨二者内容侧重点的不同?〔2分〕 〔2〕你心目中的文学是什么?请仿造
8、材料二画线句子的句式续写。〔2分〕 〔3〕班级组织展开“我爱文学〞主题活动,要求每位同学编一份“小小文学手抄报〞。请你为小报起一个有文学色彩的名称,并制定三个栏目拟定栏目名称。〔4分〕 小报名称: 栏目名称: 二、阅读理解:〔59分〕
9、 〔一〕往 事 冰心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了,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莲的,还有三莲的,四莲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院子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闻声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梗上只留下小小的莲
10、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儿,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倾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者,我赶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
11、拦天空下的阴蔽? 11.这篇散文抒写和歌颂的对象是 ,全文的点睛之笔是 〔3分〕 12.第二、三段交代八九年前的作用是【 】〔2分〕 A.说明我喜爱莲花已不是一天两天了。 B.抒发自己对故乡园院中红莲的思念之请,借以表达对故乡亲人的怀念。 C.写一段趣事,丰富文章内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D.借祖父的话暗示“我〞与红莲之间的关系,为后文主题的显示设下伏笔。 13.依据上下文,试推断下面词语的含义。〔2分〕 说是应了花瑞。 应: 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 菡萏:
12、 14.“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一句中的“不宁的心绪〞指什么?〔4分〕 答: 15.试用简明的词语概括文中“我〞的感情变化。〔5分〕 → → → → 16.我国唐代诗人孟郊曾写过一首诗《游子吟》,其中的四句“ 〞 抒发了与本文相同的感情。写作手法上都是抓住了生活中的细节,以小见大的反映自己对生活的感情。
13、〔4分〕 〔二〕天堂的灯 2006年7月3日,星期一。洛阳市浅井头中学特别 同意初一〔2〕班的女生胡艳艳来校上半天课。这是已经停学三年、患再生性贫血停治三个月、奄奄一息的胡艳艳最大的幸福了。 胡艳艳家穷,母亲早逝,她和捡破烂的父亲相依为命。艳艳9岁才上学,小学几年,她品学兼优,获得过市级和省级各类大奖28次。为了上学,她成了最苦累也最快乐的孩子。她必需抢课堂之外的所有时间干活,只为了能让爸爸天天多捡点垃圾。惋惜,15岁时,胡艳艳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住院时,医生护士没能禁绝她在病床上持续她的学习,同学们来当“二传手〞复述课业,老师们也每个星期轮番到病房为她补课
14、她是在医院的病床上读完了小学并考上了初中!她还发表过不少文学作品,最大的理想是“把自己的生命之火化作一篇篇温暖人间的诗文〞。 家里太穷,社会各界捐助的钱,让她的生命在不断输血中延长了三年,已经算是奇迹了。几天前,一向坚强的胡艳艳哭了,她嘤嘤地说:“爸爸,我很想回学校上一堂课……〞爸爸马上去学校。学校惊动了,校长当即就落泪,特意批准她上半天学!八个女生用手臂交织成特别的“担架〞,把胡艳艳架进了校园。到校,离上课还有十多分钟,每间教室都有欢迎她的队列,还有“艳艳你好〞的彩旗!一走进校园,每个人眼前的风光都有前所未有的新意——花坛、雕塑、操场、小果园,那棵有几百年历史的老树,还有图书室、
15、教学楼、宿舍楼、教室。 上课铃响了。看似正常中的震撼与悄然转变:人们都比往常认真了,亲近了,默契了。老师含泪的微笑,同学们端正的坐姿,就连校园清洁工也分外勤奋起来,一遍又一遍擦洗花坛的池壁栏杆!艳艳在靠前正中的位置坐好,笑着,但仍是没忍住,泪水撒在了桌面上——幸福的泪、疼痛的泪,留念的泪…… 这节课,是老师特意安排的,艳艳最喜爱的作文课。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的作文题是:《今天》。 同学们都含着泪在写,包括平日最讨厌作文的同学。 “我有许多‘今天’没能做到最好。今天,我又回到学校了,这里是我的天堂……〞 胡艳艳在本子上一字一字的写,很重很慢……
16、 胡艳艳的作文没有写完。她写的最后一行字是:我真想做一盏灯,挂在这人间天堂的上空……她晕倒了。送医院后,由学校发起,一场来自四面八方的义捐又自发形成,但,艳艳生命的火焰已经燃至极限了。 2006年7月7日,艳艳走了。但,她把天堂的灯留给了大家。 〔选自《杂文报》〕 1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17、 “幸福的泪、疼痛的泪,留念的泪……〞,请结合文章,具体说说其中的原因。〔6分〕 幸福: 疼痛: 留念:
18、19. 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你对“我真想做一盏灯,挂在这人间天堂的上空……〞这句话的理解。〔5分〕 20.艳艳的生命之灯马上燃尽,却还保持去上半天课,你怎么看待这件事。〔5分〕
19、 21.假如你是艳艳的同学,或你的身边也有艳艳这样的同学,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做些什么?〔4分〕 想说的话: 想做的事: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2—26题。〔共16分
20、〕 〔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假设此,不亦惑乎? 2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而忘操之〔 〕 遂不得履〔 〕 遽契其舟〔 〕〔 〕 23.区别以下加点词的不同意义。〔共4分〕 〔1〕先自度其足 〔 〕 吾忘持度 〔 〕 〔2〕
21、至之市 〔 〕 而忘操之 〔 〕 2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共4分〕 〔1〕宁信度,无自信也。 〔2〕是吾剑之所从坠。 25.这两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2分〕 26.乙文中那个楚国人能找到他的
22、剑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三、写作。〔50分〕 从当心翼翼地跨入中学大门起,我们就告辞了童年。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准则,不再盲从于大人;我们有了自己的空间,不再一切庇护于大人;我们有了处理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不再依赖于大人。我们融入了火热的初中生活,我们为实现我们的梦想而勇往直前。 请以“告辞童年〞为题写一篇作文,550字左右。 参照答案: 一、 知识积存与运用: 1、 chōng jǐng 诠 裨 2、 A.说明,解释。 B.很有好处。 3、 不能。因为“憧憬〞是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理
23、想〞则大多是指对将来事物的有依据的合理的想象或希望,两者在程度上有区别。 4、 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 5、 〔1〕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鲜艳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黄发唱黄鸡 〔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 微笑如同一汩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田。 微笑如同一缕春风,吹拂我们忧伤的心灵。 7、 〔1〕武松 林冲 〔2〕贝多芬 孙悟空 8、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懂装懂是要闹笑话
24、的。 9、 同学,在新的起点上,你我携手一起向前奔跑。 10、 〔1〕材料一侧重于文学的形式和内容;材料二侧重于文学对人的影响——给人以无穷的 精神享受。 〔2〕如果把文学比作高山,那我就是高山之巅的一棵细草,是高山给了我扎根的意志和力量。 〔3〕荷英初绽 栏目一:名家简介 栏目二:名作欣赏 栏目三:初拭牛耳 栏目四:奇闻趣录 栏目五:生活格言 栏目六:断想钩沉 11、 母亲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阴蔽? 12、 D 13、 与……相吻合,相应 莲的花蕾 14、 担心红莲遭到雨的摧残,
25、怕它凋落了。 15、 欢喜→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感动 16、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病危女孩胡艳艳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到学校上了半天课。 18、幸福:她为患绝症后能得到社会各界的救助持续学业,而今能在心爱的学校上半天课感动留泪;疼痛:病魔在无情地折磨着她,对一个年少的女孩来说这着痛苦是无法忍受的;留恋:她留恋课堂,留恋学校,留恋知识海洋,留恋生命,留恋充满关爱的人世间,但年纪轻轻却患上了不治之症。 19、 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达出艳艳在生命的最后随时的愿望,希望化做一盏灯,照亮人间,报答人们给她的关爱。 20、 即使面临病魔夺取生命的危险,即使生命走
26、到尽头,也绝不轻言放弃,我们要学习她的执着和坚强。 21、 说的话:有称呼,语言得体,条理通顺即可。做的事: 发动更多的人为她捐钱捐物,亲临病房为她服务,排忧解难;讲解书本知识,帮她补习课程,给她讲名人故事,激励她战胜病魔。等等。 22、 拿,携带 终于 立即、马上 刻 23、 动词,量尺寸 名词,量的尺寸 动词,到,往,到……去 代词,尺码 24、 〔1〕〔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2〕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25、讽刺了那些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依据客观实际采用灵活对策的人。 26、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合计到这种变化,合适于这种变化的需要。不懂得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更自己的观念和方法,就不会获得预期的效果。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