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位一体〞安全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安全,关于电力企业来说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发电厂电力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电厂自身的稳定、效益和发展,而且直接影响电网的利益和安全。电力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安全工作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更不能断。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期,对电力必需求十分迫切。由于电能尚不能大规模储存,因此,电力的生产、输送、使用同时完成并随时处于平衡。电力生产的内在特点决定了电力生产必必需有极高的可靠性和连续性,任何一个环节发生事故,都可能带来连锁反应,造成人身伤亡、主设备损坏或大面积停电,甚至造成全网崩溃的灾难性事故。但又不可否认,电力
2、企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资产密集性企业,其设备数量大、品种多、自动化程度高、对设备的完好率及连续运转可利用率要求高。这就内在地决定了在其运作的过程中潜在地存在着诸多风险,电力生产过程中的故障和事故会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甚至会波及社会用电安全,波及国计民生。这就要求我们必必需特别“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在事故预防上下工夫,依据电力行业特点,针对客观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从源头入手超前制定有利于预知风险、防范风险、规避风险、减少隐患、确保安全的安全风险预警机制。本文结合高井热电厂自身特点,对构建“三位一体〞安全风险预警体系进行了初步探究。 1 “三位一体〞安全风险预
3、警体系的内涵及主要内容 1.1 定义及主要内容 紧紧抓住作业现场、生产设备和人员行为三个安全管理的核心要素,通过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管理机制、展开对关键安全生产数据实时监控和定期分析,完善违章连带考核机制,建立监督检查预警、数据分析预警和人员行为预警“三位一体〞的预警体系。“三位一体〞安全风险预警体系是以日常隐患排查结果和仪器仪表监测检测数据为基础,辨识和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并予以量化,通过进行统计、计算,得出安全生产风险度,形成直观的、动态的反映企业各级的安全生产现状。 1.2 实质和内涵 “三位一体〞安全风险预警体系是基于对生产设备、
4、设施和作业过程与作业岗位的风险辨识与评价,通过对标、对表、对照检查,人工与管理性、技术与自动型的报警,发现工作场所存在的隐患,并及时改正,使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缺陷处于被监测、识别、诊断和干预的监控之下。通过数据统计、分析、计算,定量化表示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和趋势。其目的在于对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事先预报,提请企业负责人及全体员工注意,使企业及时、有针对性地采纳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最大限度地消除和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及后果的严重程度,使得安全生产系统具有“报警〞和“免疫〞能力。 1.3 核心要素 1.3.1 监督检查预警。建立高井热电厂安
5、全风险评估手册,按人员、设备、环境、安全管理四个单元,确定评价要素,并对每个要素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将安全风险评估与隐患排查长效机制相结合,建立安全评估常态对标机制,对日常检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采纳下发整改通知书的方式进行即时告警,依据必需要每月或定期综合统计出各级评估项的实得分和应得分比值,得出风险度。依据风险度的凹凸分别实施一级预警、二级预警、三级预警,并按要求实施整改、采纳防范措施,实现安全生产工作闭环管理,实现从问题发现、整改落实与持续改善的PDCA循环。 1.3.2 数据分析预警:数据来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建立企业安全生产信息系统管理平台,涵盖两票、生产任务、SIS、
6、星级考评、缺陷系统、点检定修等应用系统,实现实时登录、实时汇总、实时查询的目的,满足安全预警动态管理的要求。另一种方式主要通过定期召开各种安全生产分析会,对各类安全生产指标、参数进行分析,实时公布预警信息。 1.3.3 人员行为预警:深入三讲一落实,建立违章连带考核机制,推行标准化作业,着力塑造本质安全型员工。通过现场作业人员违章连带考核工作负责人的方法,强化现场作业小组人员的互相监督提醒意识,从而实现现场作业人员行为的实时预警;当违章次数达到一定数值后还要对相应的班组、车间和部门进行预警,从而实现违章作业行为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控。 (四)主要革新点
7、 体系的革新点主要体现为“五个转变〞: 1、变事后分析为超前预防。传统的安全管理是以事后处理为核心的被动式安全管理和以传统经验为依据的事前预防管理。“三位一体〞的安全风险预警体系强调以企业生产系统整体为对象,以人为核心,采纳系统安全分析手段和现代控制方法,分析生产系统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做好系统控制,使危险因素始终保持在可接受的安全状态,强调超前管理与重点控制。 2、变定性分析为定量分析。传统的安全管理以定性为主,关于企业是否“安全〞往往是进行定性评价,一般来讲,符合或达到国家、行业的规范和标准的,就是“安全〞,否则就称“不安全〞。“安全〞与“不安全〞缺乏定量评判的手段,往
8、往在伤亡事故发生后才进行总结归纳,提出措施,属于事后处理型。实施“三位一体〞的安全风险预警体系,通过建立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手册,强化对标管理,用数值表示隐患可能造成的结果,运用数学模型,定量化表征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及发展趋势,实现从定性管理进化到定量管理,通过关键指标尤其是前馈指标预警进行事前控制,通过整改落实巩固安全基础。 3、变运动式、碎片式管理为常态化管理。以往安全管理往往存在大检查、阶段保电活动等“运动〞式现象,无论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过多和过度的“运动〞,容易使员工无法形成安全生产一以贯之的思想意识,埋下了安全生产的应付、麻痹、冲动性、惰性的思想隐患。“碎片〞式管理一是使管理
9、发力点分散,无法形成合力;二是不能抓住重点、无法形成体系;三是缺乏统筹的工作安排使基层的工作头绪过多,无可适从。而“三位一体〞的安全风险预警体系强调隐患排查治理的常态化,通过做实常规性、季节性和专项检查,实现安全生产风险防范的常态化管理。 4、变静态监控为动态监控。将风险管理作为一种动态、实时和适时的科学管理模式来运行,随着设备的更新、淘汰、场所条件的变化、生产方式流程的变化,预警要素也要随之更新。通过公布预警渠道的多样化,实现安全风险的动态监控和预警的实效性。 5、变单一性为全面性。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缺乏系统性,解决安全问题时总是片断和零碎地进行,导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到处堵漏洞的被动局面。“三位一体〞的安全风险预警体系依据以人为本,以事前控制为基础,通过监督检查、数据分析、人员行为管控三种预警方式,实现安全管理的闭环控制,指标体系实现安全业务全覆盖。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