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教设备管理和使用制度
根据县教育体育局在信息技术教育设备安装、管理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及文件精神,为了进一步明确学校及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义务,细化任务,靠实责任,最大限度的发挥项目设备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特制订本制度。
一、设备安装
模式一至少有一个环境(教学光盘播放教室);模式二至少有两个环境(一个教学光盘播放室,一个卫星教学收视室)。设备连线要正确,布线要规范,电力设备必须安全、可靠。全部设备全部安放在教室,有利于教学工作,决不能放在校长室或办公室。
二、设备管理
1.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
(1)学校有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小组,分管领导落实,职责分工
2、明确;远程教育工作开展纳入工作计划;每学期召开两次以上现代远程教育专题工作会议,解决实际问题(队伍有名单、会议有记录)。
(2)学校有教师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教学的考核方案,并纳入对教师的综合考核。
(3)经费投入能保证远程教育工作正常开展。
2. 建立健全各种必要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3. 各个教学环境必须做到“五防一帘”(防尘、防火、防盗、防潮、防触电、有窗帘)。门窗要坚固;电源插座要安装牢固,并有明确防电标志保证用电安全;各种设备要有防尘机套,保证设备防尘遮光;各种设备要远离火源和强磁场,确保设备防火,防电磁干扰。
4. 相关档案资料必须装订成册,并放在专门档案盒中存档。
3、
5. 各种制度要健全,除统一制订的制度外,各校要制订安全保卫制度等,并装框上墙。
6. 各学校要严格按校长负责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校长为设备安装、管理和使用的第一责任人,由学校校长亲自抓、负总责,将各项任务分配到技术管理员等相关人员身上,落实责任,完善项目设施的安装、管理和使用,逐一查漏补缺,达到“三进一提高”(即设备进教室、应用进课表、使用进记录、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工作开展
1. 使用有计划。每学期有计划、总结,计划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强,经验总结要求内容实在,事迹典型。
2. 设备维护良好,无尘、无锈,室外设备定期检修,设备实行专人保管
4、专项使用。设备完好率1%。
3. 严禁利用远教设备做与远教无关或下载非法资料;下载资源基本满足教学需要。
4. 文本资料、VCD( DVD)光盘及系统工具等软件资源,归类整理,妥善保管,建档有序,陈列整齐规范,借还方便,
记录资料完整。
5. 学校定时检查或随机抽查教师利用远教资源教学情况。每月学校对任课教师检查一次,做好资源利用反馈信息记录,评价结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
四、资源应用
1. 根据不同教学应用形式特点(即教学光盘播放点:利用光盘上课,教师辅导和教师上课、利用光盘辅助相结合。主要解决边远山区学校师资缺乏、课程开不齐、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卫星教学收视点:支持教师培训和教
5、师备课,支持学生的课堂学习,使用教学光盘播放系统辅助教学,支持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和农民教育。),要切实转变观念,面对学生,提高设备软件的利用率,确定专人负责卫星资源的接收管理、下载资源、归类保存工作。
2. 资料收集:通过系统,完整从网上下载具有实用价值的资源、项目配套软件,学校自筹经费购置适量应用软件,储备资源,并进行“二次”整合,加快学校资源库的建设。
3. 服务教学:远教管理员按时向教师做好周前节目预告服务。任课教师参与度达到90%以上,用的好的教师达到60%以上,骨干教师达到10%以上,远程教育资源用于总课时达到50%以上,教师要有使用记录和教(学)案。
4. 收视情况:资源列入课
6、表、进入课堂,面向学生,月艮务教育教学。每学期有计划地组织教师收看CETV和IP数据广播节目40学时以上,任课教师每学期网上观摩优质课10节以上,各学科教师每学期上优质课2节以上。
5. 使用有课表,严格按课表上课。
6. 认真填写好各种档案资料。包括由县项目办公室制订的《电教设备使用记录》等。
五、研究
每学期各学科有针对性地通过下载有关资料学习或组织收看网上优质课堂教学,开展学科教学研究2次以上。并能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学科教学整合。
六、培训
1. 能有计划的组织2-3名骨干教师,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业务技能、课程改革的校本培训学习。
2. 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对本校参加省、市、县培训的人员应分类造册,并进行详细登记。
“微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课题负责人
教育教学中
存在的问题
课题期望目标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初步拟定的研究过程
预期研究成果
本课题研究
要注意的问题
老师们,微课题研究是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种新生事物。有待于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不断探究、总结和完善。让我们沉下心去,静下心来,摒弃浮躁,仔细研究,耐心积累,我们定能才能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