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个人所得税改革新政培训,国家税务总局(改编版),2019,年,1,月,7,日,1,2,目录,/,Contents,01,纳税人识别号,03,六项专项附加扣除,02,综合所得计税规则,04,预扣预缴申报,3,Part 01,纳税人识别号,2,纳税人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以中国公民身份号码为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没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由税务机关赋予其纳税人识别号。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时,纳税人应当向扣缴义务人提供纳税人识别号。,4,纳税人识别号,2025/4/18 周五,纳税人,所得人,扣缴义务人,支付所得的
2、单位或者个人,个人所得税法第九条,个人所得税法第九条,5,2025/4/18 周五,6,Part 02,综合所得计税规则,2,经营所得,1,工资、薪金所得,3,稿酬所得,5,劳务报酬所得,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7,财产租赁所得,偶然所得,财产转让所得,2,6,8,9,综合所得范围,7,2,8,按收入全额作为收入额,工资、薪金所得,按扣除,20%,的费用作为收入额,劳务报酬所得,按扣除,20%,的费用作为收入额,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扣除,20%,的费用,再减按,70%,计入,稿酬所得,综合所得应纳税额计算(收入额计算),2,基本减除费用,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7,
3、级超额累进税率,应纳税所得额,综合所得应纳税额计算,收入额,9,2,10,综合所得扣除范围,综合所得扣除项目,基本扣除费用,1,考勤扣款等,专项扣除,2,专项附加扣除,3,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4,商业健康险,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年金,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取得综合所得,减除扣除项目后,再对照,7,级税率表。,2,11,综合所得税率表,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综合所得适用),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36000,元的,3%,0,2,超过,36000,元至,1440
4、00,元的部分,10%,2520,3,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20%,16920,4,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25%,31920,5,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30%,52920,6,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35%,85920,7,超过,960000,元的部分,45%,181920,2,12,【,例,1】2019,年全年,,A,在甲单位工作取得工资薪金,每个月工资,18000,元,三险一金每月扣除,3200,元,子女教育费、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每月,2500,元,甲单位全年已预扣预缴税款,6
5、240,元,此外,,A,还担任乙丙丁三家单位专家评审,全年取得劳务报酬,10,万元,三家单位合计已预扣预缴税款,16000,元,则,A,按年计税应缴多少个人所得税?是否需要补退税?,全年应纳税所得额,=,(,18000*12+100000,*,0.80,),-3200*12,-5000*,12,-,2500*12=167600,全年应纳税额,=167600*0.2-16920=16600,应补(退)税额,=16600-6240-16000=-5640,综合所得应纳税额计算,2,13,Part 03,六项专项附加扣除,2,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14,注
6、意:本年度扣除不完的,不得结转以后年度扣除,专项附加扣除,2,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享受,条件,标准,方式,子女教育,(,1,)子女,年满,3,周岁,以上至小学前,不论是否在幼儿园学习;,(,2,)子女正在接受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技工,教育,),;,(,3,)子女正在接受高等教育(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上述受教育地点,包括在中国境内和在,境外,接受教育。,每个,子女,,每月,扣除,1000,元。多个符合扣除条件的子女,每个子女均可享受扣除,。,扣除人由父母双方选择确定。既可以由父母,一方,全额扣除,也可以父母,分别,扣除,5
7、00,元。,扣除方式确定后,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起止,时间,备查,资料,子女教育,学前,教育:子女年满,3,周岁的,当月,至小学入学,前一月,;,全日制学历,教育: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的入学,当月,教育结束,当月,特别提示,:因病或其他非主观原因休学但,学籍继续保留,的期间,以及施教机构按规定组织实施的寒暑假等假期,可连续扣除。,没有保留学籍的情况下不可以扣除,境内接受教育:不需要特别留存资料;,境外接受教育:,境外学校录取通知书,留学签证,等相关教育资料,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享受,条件,标准,方式,赡养,老人,被赡养人,年满,60
8、周岁(含),被赡养人,父母(生父母、继父母、养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纳税人为,独生子女,:,每月,2000,元,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可以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但,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具体分摊的方式:均摊、约定、指定分摊,约定或指定分摊的,需签订书面分摊协议,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确定后,一个纳税年度不变,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起止,时间,备查,资料,被赡养人年满,60,周岁的当月至赡养义务,终止的年末,。,采取约定或指定分摊的,需留存,分摊协议,赡养,老人,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继子女,养子女,父母之外,未
9、成年子女,监护人,养父母,继父母,生父母,子 女,父 母,19,2025/4/18 周五,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享受,条件,标准,方式,继续教育,(,1,)学历(学位)继续教育,(,2,)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职业资格具体范围,以人社发,2017.68,号文,公布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为准。,学历(学位)继续教育,:,每月,400,元,;,职业资格继续教育:,3600,元,/,年,。,例外,:如果子女已就业,且正在接受本科以下学历继续教育,可以由父母选择按照子女教育扣除,也可以由子女本人选择按照继续教育扣除。,本科以上只能由自己按照继续教育扣除,父母
10、不得代扣,多个学历(学位)继续教育不可同时享受,多个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不可同时享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与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可以同时享受,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起止,时间,备查,资料,继续教育,学历(学位)继续教育,:入学的,当月,至教育结束的,当月,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最长不能超过,48,个月,。,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取得相关职业资格继续教育证书上载明的发证(批准)日期的所属年度,即为可以扣除的年度。,专扣政策从,2019,年,1,月,1,日开始实施,该证书应当为,2019,年后取得,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技能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等,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
11、准,享受,条件,标准,方式,住房贷款利息,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而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首套住房贷款,住房贷款利息支出是否符合政策,可查阅贷款合同(协议),或者向办理贷款的,银行、住房公积金中心,进行咨询。,每月,1000,元,,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扣除人: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一般没有分摊,),。,确定后,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变,纳税人及其配偶,婚前各自购买,住房发生首套住房贷款的,婚后可以选择一方的住房,由贷款人按照,每月,1000,元,扣除;或者由夫妻双方,分别按照每月,
12、500,元,对各自发生的住房贷款利息支出扣除。,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起止,时间,备查,资料,贷款合同约定开始还款的当月,贷款全部归还或贷款合同终止的当月,但扣除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40,个月。,住房贷款合同,贷款还款支出凭证,等,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享受,条件,标准,方式,住房,租金,在主要工作城市租房,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本人及配偶在主要工作的城市没有自有住房;,(,2,),已经实际发生了住房租金支出;,(,3,)本人及配偶在同一纳税年度内,没有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也就是说,住房贷款利息与住房租金两项扣除政策,只能享受其中一项,,
13、不能同时享受。,(,1,)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每月,1500,元,;,(,2,)除上述城市以外的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人的城市:,每月,1100,元,;,(,3,)除上述城市以外的,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人(含)的城市:,每月,800,元,。,?,谁来扣,:,如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的,只能由一方扣除,且为签订租赁住房合同的承租人来扣除;,如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不同,且无房的,可按规定标准分别进行扣除。,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起止,时间,备查,资料,租赁合同(协议)约定的房屋租赁期开始的当月,租赁期结束的当月;,提前终止合
14、同(协议)的,以实际租赁行为终止的月份为准。,住房租赁合同或协议,等,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享受,条件,标准,方式,大病,医疗,医保目录范围内,的医药费用支出,医保报销后的,个人自付,部分。,纳税人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本人或者其配偶,扣除;,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其父母一方扣除。,纳税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按规定,分别,计算扣除额。,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是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15000,扣除,80
15、000,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和标准,起止,时间,备查,资料,为医疗保障信息系统记录的医药费用实际支出的当年,备注:,新税法实施首年发生的大病医疗支出,要在2020,年才能办理。也就是在做,2019,年汇算清缴的时候据实扣除,大病,医疗,患者医药服务收费及医保报销相关,票据原件或复印件,或者医疗保障部门出具的医药费用清单等,专项附加扣除的办理途径,预扣预缴,日常由单位发工资时按月预扣税款时办理,01,汇算清缴,02,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自行汇算清缴申报办理,专项附加扣除的办理途径,29,预扣预缴,汇算清缴,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不
16、愿意将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报送给任职受雇单位的;,没有工资、薪金所得,但有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纳税年度内未足额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其他情形。,2025/4/18 周五,获 取,填 写,提 交,计算,扣缴,1,2,3,4,纸质表格,远程办税端,APP,端,/WEB,端,电子模板,专项附加扣除的操作方法,个人所得税扣缴客户端,纸质表格(不建议使用,只适用于不会用电脑的人),获取途径,办税服务厅、扣缴义务人、官网下载打印,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扣缴客户端如实,录入,税务机关,纸质表格留存备查,电子模版,获取途径,1.,单位发放:扣缴客户端,【,专项附加扣除信息采集,】-,选择任一专项附加扣
17、除项目,-【,导入,】-【,模板下载,】,2.,网站下载,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导入,扣缴客户端,税务机关,将电子模板内容打印,经员工签字、单位盖章后留存备查,电子模版注意事项,33,(一)不要修改、删除和调整电子模板的字段及字段,格式,;,(二)建议用,excel,2010,及以上,版本,填写电子模板;,(三)填写电子模板时请,仔细阅读,相关的说明和提示;带,“*”,是必填项,一定要填写完整。,(四),不够行,,可以插入一行,或者复制一行,在最后一行后粘贴增加行次填写。,2025/4/18 周五,电子模版注意事项,34,(五),为提升模板导入以及问题排查效率,需要让员工在填写后进行规范的,文件
18、命名,,如:单位名称,+,员工姓名,+,身份证件号码;人员比较多的单位建议,分部门,建文件夹;同时,为确保导入模板的成功率,建议,限制,每个文件夹的文件,数量,。,2025/4/18 周五,填写电子模板,首页,电子表格模板,填写电子模板,首页填写范例,填写电子模板,子女教育,填写电子模板,继续教育,填写电子模板,住房贷款利息,填写电子模板,住房租金,填写电子模板,赡养老人,填写电子模板,赡养老人范例,获取远程办税端,远程办税端,2019,年,1,月,1,日,正式发布远程办税端:,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手机,APP“,个人所得税”,&,各省电子税务局,无需留存纸质扣除信息表,实名管理,-APP-,实
19、名注册,-,大厅注册码注册,44,2025/4/18 周五,实名管理,-APP-,实名注册,-,人脸识别认证注册,45,2025/4/18 周五,专项附加扣除,-APP-,子女教育,46,2025/4/18 周五,远程办税端推送给单位扣,扣缴客户端更新,专项附加扣除办理的补扣措施,有关补扣措施,一个纳税年度内,如果没有及时将扣除信息报送任职受雇单位,以致在单位预扣预缴工资、薪金所得税未享受扣除或未足额享受扣除的,大家可以,在当年剩余月份内向单位申请补充扣除,,也可以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向汇缴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汇算清缴,申报时办理扣除。,例,2,:张先生的小孩在,20
20、18,年,11,月已年满三周岁,在,2019,年,1,月未及时将子女教育扣除信息报送扣缴单位,,3,月,1,日才报送。,子女教育每月可扣除金额为,1000,元,扣缴单位可在,3,月,8,日工资发放时,计算张先生的子女教育的累计可扣除金额为,3000,元,在当前月份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通过远程办税不选择推送给扣缴义务人,而选择在税务机关办理专项附加扣除的,税务机关会,在汇算清缴期内,,根据已提交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及纳税申报信息,办理专项附加扣除,。,远程办税端自行扣,汇算清缴时扣除,年度中间更换工作单位,50,纳税人年度中间更换工作单位的,在原单位任职、受雇期间已享受的专项附加扣除金额,不得在
21、新任职、受雇单位扣除。原扣缴义务人应当自纳税人离职不再发放工资薪金所得的当月起,停止为其办理专项附加扣除,。,2025/4/18 周五,每年确认,51,纳税人次年需要由扣缴义务人继续办理专项附加扣除的,应当于,每年,12,月份,对次年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内容进行确认,并报送至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未及时确认的,扣缴义务人于次年,1,月起暂停扣除,待纳税人确认后再行办理专项附加扣除,。,2025/4/18 周五,留存备查时间,52,纳税人应当将,扣除信息表,及相关留存备查资料,自法定汇算清缴期结束后保存,五年。,纳税人报送给扣缴义务人的,扣除信息表,,扣缴义务人应当自预扣预缴年度的次年起,留存五年。,
22、2025/4/18 周五,信用惩戒情形,53,(一)报送,虚假,专项附加扣除信息;,(二),重复,享受专项附加扣除;,(三),超范围或标准,享受专项附加扣除;,(四)拒不提供留存备查资料;,(五)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2025/4/18 周五,54,Part 04,预扣预缴申报,2,扣缴义务人扣缴个人所得税流程图,扣缴义务人登记,纳税人基础信息采集,是否为非居民,居民,非居民,其他综合,所得,其他分类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稿酬所得所得,其他分类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稿酬所得所得,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工资、薪金所得,专项附加扣除信
23、息采集,扣缴申报管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暂定,扣缴义务人,是指向个人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扣缴义务人应当依法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全员全额扣缴申报,是指扣缴义务人应当在代扣税款的次月十五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其支付所得的所有个人的有关信息、支付所得数额、扣除事项和数额、扣缴税款的具体数额和总额以及其他相关涉税信息资料。,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的除外。,56,1,2025/4/18 周五,扣缴申报管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范围,(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财产租赁所得;,(六)财产转让所得;,(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八)偶
24、然所得。,(除经营所得外,均需要全员全额扣缴申报),57,1,2025/4/18 周五,新增的扣缴权利与义务,权利义务,居民个人向扣缴义务人提供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缴义务人按月预扣预缴税款时应当按照规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绝。,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规定妥善保存备查扣除资料。,应当依法对纳税人报送的相关涉税信息和资料保密。,不得擅自更改信息。纳税人对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发现不符的,可以要求修改,拒绝修改,应当报告税务机关。,纳税人取得除工资薪金所得以外的其他所得,扣缴义务人应当在代扣税款后,及时提供其个人所得和已扣缴税款等信息。,扣缴义务人依法履行代扣代缴义务,纳税人不得拒绝。纳税人拒绝的,
25、扣缴义务人应当及时报告税务机关。,未按照规定报送资料信息、虚报虚扣专项扣除、应扣未扣税款、不缴或少缴已扣税款、借用或冒用他人身份等行为,,依法,处理。,纳税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扣缴义务人应当于年度终了后,两个月内,,向纳税人提供其个人所得和已扣缴税款等信息。,实施新税制后扣缴义务的主要变化点,01,02,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稿酬所得所得,四项劳动性所得实行,综合计税,“,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并,按月办理,扣缴申报,可能需要办理,5,项专项附加扣除,子女教育,住房租金,继续教育,赡养老人,住房贷款利息,对员工选择将专项扣除信息给任职受雇单位的,单位在发工
26、资预扣税款时进行扣除,实施新税制后扣缴义务的主要变化点,03,实行新的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的扣缴,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税款,直接按月或按次代扣代缴税款,居民个人,非居民个人,61,1,2025/4/18 周五,62,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预扣预缴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一条,工资薪金所得累计预扣法,扣缴义务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以纳税人在本单位截至当前月份累计工资薪金所得收入额减除纳税人申报的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基本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累计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27、为预缴应纳税所得额,对照综合所得税率表(年度),计算出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减除已预扣预缴税额后的余额,作为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税款计算,-,居民个人,-,预扣预缴,-,工资、薪金所得,2,扣缴申报管理,累计预扣法优点,与现行企业所得税预扣预缴方法基本一致,扣缴义务人更容易接受。,补退税人数最少,大部分仅有一处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人无需办理汇算清缴。,补退税金额最小,财政资金压力较小,。,1,2,3,63,1,2025/4/18 周五,工资、薪金所得税款计算方法,如果计算,本月,应预扣预缴税额为,负值,时,,暂不退税,。纳税,年度终了后,余额,仍为负值,时,由纳税人通过办理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
28、税款,多退少补,。,税款计算,-,预扣预缴,-,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税款计算方法,税款计算,-,居民个人,-,预扣预缴,-,工资、薪金所得,例,6,:某职员,2015,年入职,,2019,年每月应发工资均为,10000,元,每月减除费用,5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为,1500,元,从,1,月起享受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1000,元,没有减免收入及减免税额等情况,以前三个月为例,应当按照以下方法计算预扣预缴税额:,1,月份:,(10000-5000-1500-1000,),3%=75,元;,2,月份:,(100002-50002-15002-10002,),3%-75=7
29、5,元;,3,月份:,(100003-50003-15003-10003,),3%-75-75=75,元;,进一步计算可知,该纳税人全年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为,30000,元,一直适用,3%,的税率,因此各月应预扣预缴的税款相同。全年应交个税为,900,元。按照以前税率每月需缴纳,140,元,全年缴纳,1680,元,新税法 比老税法,省,780,元,税款计算,-,居民个人,-,预扣预缴,-,工资、薪金所得,例,7,:某职员,2015,年入职,,2019,年每月应发工资均为,30000,元,每月减除费用,5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为,4500,元,享受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两项专项附加
30、扣除共计,2000,元,没有减免收入及减免税额等情况,以前三个月为例,应当按照以下方法计算各月应预扣预缴税额:,1,月份:,(300005000-4500-2000,),3%=555,元;,2,月份:,(300002-50002-45002-20002,),10%-2520-555=625,元;,3,月份:,(300003-50003-45003-20003,),10%-2520-555-625=1850,元;,上述计算结果表明,由于,2,月份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为,37000,元,已适用,10%,的税率,因此,2,月份和,3,月份应预扣预缴有所增高。全年累计缴纳个税为,27480,元。旧
31、税率每月缴纳,2690,元,全年累计缴纳,32280,元,新税法比老税法,省,4800,元,税款计算,-,居民个人,-,预扣预缴,-,工资、薪金所得,非居民纳税人工资薪金所得税款计算方法,直接计算扣缴,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应纳税额。,非居民个人达到居民个人条件时,应当告知扣缴义务人,,但一个纳税年度内税款扣缴方法保持不变,,年度终了后按照居民个人有关规定办理汇算清缴。,非居民个人申请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应当在取得应税所得时主动向扣缴义务人提出,并提交相关信息、资料,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税款时按照非居民个人
32、享受税收协定待遇有关办法办理。,68,1,2025/4/18 周五,税款计算,非居民个人四项所得代扣代缴,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税款的计算方法,劳务报酬、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扣缴方法,年度中间(预缴):基本,平移现,行,代扣代缴方法,年度中间(扣缴):,直接按月或按次,以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直接代扣代缴,居民个人,非居民个人,70,1,2025/4/18 周五,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税款的计算方法,1.,计算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三项综合所得以每次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每次收入不超
33、过四千元的,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百分之二十,计算。,2.,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以,每次,收入额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3.,计算预扣预缴应纳税额。根据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预扣率计算应预扣预缴税额。,劳务:,3,档预扣率;稿酬、特许权使用费:预扣率,20%,。,税款计算,-,居民个人,-,预扣预缴,-,劳务报酬所得等,居民个人劳务报酬、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预扣预缴,暂定,72,为什么要保留,800,元的预扣预缴费用标准?,20%,的预扣率高不高?,一是对于单次收入低于,800,元以下的低收入群体无需预缴税款,减轻各方工作量;,二是扣缴环节保
34、持平稳,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易于接受;,三是大部分纳税人是兼有工资薪金所得和连续性劳务报酬所得的,预缴环节税负略高于实际税负,年终自行申报以退税为主,有利于提高纳税人遵从度;,四是对于一些符合条件的连续性劳务行业,可比照工资薪金所得计税。,1,2025/4/18 周五,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税款的计算方法,税款计算,-,居民个人,-,预扣预缴,-,劳务报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税款的计算方法,例,8,:假如某居民个人取得劳务报酬所得,2000,元,则这笔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计算过程为:,收入额:,2000-800=1200,元,应预扣预缴税额:,12002
35、0%=240,元,例,9,:假如某居民个人取得稿酬所得,40000,元,则这笔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计算过程为:,收入额:(,40000-4000020%,),70%=22400,元,应预扣预缴税额:,2240020%=4480,元,税款计算,-,居民个人,-,预扣预缴,-,劳务报酬所得等,居民个人劳务报酬等三项所得预扣预缴与汇算清缴的不同,2,4,3,1,居民个人的上述三项所得和工资、薪金所得属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时以四项所得的合计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而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规定,上述三项所得日常预扣预缴税款时暂不减
36、除上述扣除。,年度汇算清缴时,收入额为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预扣预缴时收入额为每次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其中,“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费用按百分之二十计算”。,可扣除的项目不同,收入额的计算方法不同,需要特别说明事项,年度汇算清缴时,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预扣预缴时,劳务报酬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二,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预扣率。,适用的税率,/,预扣率不同,劳务报酬、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三项综合所得,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
37、次。,关于“按次”的具体规定,税款计算,非居民个人劳务报酬等三项所得代扣代缴,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税款的计算方法,非居民,个人的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非居民个人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计算应纳税额。其中,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税款的计算方法,例,10,:假如某非居民个人取得劳务报酬所得,20000,元,则这笔所得应扣缴税额为:,(,20000-2000020%,),20%-1410=179
38、0,元,例,11,:假如某非居民个人取得稿酬所得,10000,元,则这笔所得应扣缴税额为:,(,10000-1000020%,),70%10%-210=350,元,税款计算,非居民个人劳务报酬等三项所得代扣代缴,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A,表部分),(适用于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预扣预缴),78,1,2025/4/18 周五,税款计算,其它分类所得代扣代缴,财产租赁所得,支付财产租赁所得的,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乘以百分之二十的比例税率计算税款。,财产转让所得,支付财产转让所得的,以转
39、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乘以百分之二十的比例税率计算税款。,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支付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的,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乘以百分之二十的比例税率计算税款。,扣缴申报管理,代扣代缴手续费,暂定,对扣缴义务人按照规定扣缴的税款,按年付给百分之二的手续费。不包括税务机关、司法机关等,查补,或者,责令补扣的税款,。,扣缴义务人扣缴手续费可用于提升办税能力、奖励办税人员。,80,1,2025/4/18 周五,扣缴软件支撑及上线安排,2018,年,12,月,22,日(已升级),开放,扣缴客户端,软件专项附加扣除采集以及税款计算功能,扣缴单位可打开扣缴客户端软件联网自动升级后使用。发放,电子模板,供员工填报;员工填写提交后,扣缴单位可汇总导入客户端软件;填入当月工资、“三险一金”等情况,并结合汇总导入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计算工资应纳税款。,开放支撑新税制落地的客户端,全功能,,支持员工,2019,年,1,月,1,日以后通过,手机,APP,或,电子税务局,提交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并选定单位办理。,2019,年,1,月,1,日,82,谢谢!,82,2,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