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6,基本构造要求,6.1,一般规定,6.1.1,贮水或水处理构筑物一般宜按地下式建造;当按地面式建造时,严寒地区宜设置保温设施。,6.1.2,钢筋混凝土贮水或水处理构筑物,除水槽和水塔等高架贮水池外,其壁、底板厚度均不宜小于,20cm,。,6.1.3,构筑物各部位构件内,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从钢筋的外缘处起,),,应符合表,6.1.3,的规
2、定。,19,20,21,22,23,24,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 138:2002,本规程原属于,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 6984,中第三章的内容。根据逐步与国际接轨的需要,现将本规程独立成本,以便工程应用和今后修订。据此,按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94,)建标协字第,11,号,关于下达推荐性标准编制计划的函,的要求进行编制。,25,1,总 则,1.0.1,为了在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中,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订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城镇公用设施和工业企业中一般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的结构设计,不适用于
3、工业企业中具有特殊要求的钢筋混凝土水池设计。,1.0.3,本规程系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规定的原则制订。,1.0.4,按本规程设计时,一般荷载的确定、构件截面计算和地基基础设计等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执行。,1.0.5,对于建在地震区、湿陷性黄土或膨胀土等地区的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的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6,3,材 料,3.0.1,水池受力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筹级不应低于,C25,;垫层混凝土不应低于,C10,。预应力水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当采用碳素钢丝、钢绞线、热处理钢筋作预应力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
4、应低于,C40,。,3.0.2,水池混凝土的密实牲应满足抗渗要求,不作其他抗渗处理。混凝土的抗渗等级要求,当最大作用水头与混凝土厚度的比值小于,10,时,应采用,4,;当比值为,10,30,时应采用,6,;当比值大于,30,时,应采用,8,;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根据试验确定。,3.0.3,当水池外露时,对最冷月平均气温在,-3,-10,的地区,混凝土抗冻等级应采用,F150,;对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10,的地区,混凝土抗冻等级应采用,F200,。,3.0.4,配制抗渗、抗冻混凝土时水灰比应不大于,0.5,。骨料应选择良好的级配,粗骨料粒径不应大于,40mm,,且不超过最小断面厚度的,1/4,,
5、含泥量按重量计应不超过,1%,。砂子的含泥量及云母含量按重量计不应超过,3%,。,27,3.0.5,水池接触介质的酸碱度(,pH,值)低于,6.0,时,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或根据,专门试验确定防腐措施。,3.0.6,水池混凝土的碱含量应符合,混凝土碱含量限值标准,CECS 53,的规定。,3.0.7,水池混凝土中可根据需要适当采用外加剂,但不得采用氯盐作防冻、早强掺合料。采用外加剂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浪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 119,的规定。对抗冻混凝土不得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28,29,4,结构上的作用,4.1,作用分类和作用代表值,4.1.1,水池结构上
6、的作用主要可分为永久作用和可变作用两类。永久作用应包括结构自重、土的竖向压力和侧向压力、水池内的盛水压力、结构的预加应力、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等;可变作用应包括池顶活荷载、雪荷载、地表或地下水压力(侧压力、浮托力)、结构构件的温(湿)度变化作用、地面堆积荷载等。,4.1.2,当结构承受两种或两种以上可变作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按作用效应基本组合计算或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作用效应标准组合验算时,应采用标准值和组合值作为可变作用代表值。可变作用的组合值应为可变作用的标准值乘以作用组合值系数。,4.1.3,当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作用效应准永久组合验算时,应采用准永久值作为可变作用代表值。可变作用准永久值应为可
7、变作用的标准值乘以准永久值系数。,30,4.2,永久作用标准值,4.2.1,结构自重的标准值,可按结构构件的设计尺寸与相应材料单位体积的自重计算确,定,钢筋混凝土的自重可取,25kN/m,3,;素混凝土可取,23kN/m,3,。水池梁、板上设备自重的标准值,可按设备样本提供的数据采用,。,在构件上设备转动部分的自重及由其传递的轴向力应乘以动力系数后作为标准值,动力系数可取,2.0,。,4.2.2,作用在地下式水池上竖向土压力标准值,应按水池顶板上的复土厚度计算,并乘以竖向压力系数,压力系数可取,1.0,;当水池顶板的长宽比大于,10,时,压力系数宜取,1.2,。一般回填土的重力密度可按,18k
8、N/m,3,采用。,4.2.3,作用在水池上恻向的土压力标准值,对水池位于地下水以上的部分可按朗金公式计算主动土压力,上的重力密度可按,18kN/m,采用,对水池位于地下水以下部分的恻压力,应为主动土压力与地下水静压力之和,此时土的重力密度应按容重计算,可按,10kN/m,3,采用。,3,4.2.4,水池内的水压力应按设计水位的静水压力计算。对给水处理的水池,水的重力密度可取,10kN/m,;,对污水处理的水池,水的重力密度可取,10,10.8kN/m,3,。,对机械表面曝气池内的设计水位,应计入水面波动的影响,可按池壁顶计算。,3,4.2.5,施加在水池结构构件上的预加力标准值,应按预应力钢
9、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值扣除相应张拉工艺的各项应力损失采用。当构件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且预加力为不利作用时,由钢筋松驰和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应力损失不应扣除;,4.2.6,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永久作用标准值,其沉降量及沉降差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确定。,31,4.3,可变作用标准值、谁永久值系数,4.3.1,不上人水池顶盖的活荷载标准值可取,0.7kN/m,3,,准永久值系数可取,0,;上人水池顶益的活荷载标准值可取,1.5kN/m,3,,准永久值系数可取,0.4,。,4.3.2,水池顶盖设计时,应根据施工条件验算施工机械设备的荷载,其标准值可按设备的使用重量
10、采用,准永久值系数可取,0,。,4.3.3,雪荷载标准值及其准永久值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的规定采用。当顶盖上的活荷载大于雪荷载时,应只采用活荷载,反之应只采用雪荷载。,4.3.4,地下水(包括上层滞水)对构筑物的作用标准值,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水池各部位的水压力应按静水压力计算。,2,地下水的设计水位,应根据勘察部门提供的数据采用可能出现的最高和最低水位,并宜根据近期内变化和补给的趋势确定。,3,水压力标准值的相应设计水位,应根据对结构的不利作用效应确定取最低水位或最高水位。当取最低水位时,相应的准永久值系数应取,1.0,;当取最高水位时,相应的准永
11、久值系数,对地下水可取平均水位与最高水位的比值。,4,地表水或地下水对结构浮托力的标准值,应按最高水位乘以浮托力折减系数确定。浮托力折减系数,对非岩质地基应取,1.0,;对岩石地基应按其破碎程度确定,当基底设置滑动层时应取,1.0,。,32,4.3.5,水池构筑物的温度变化作用(包括湿度变化的当量温差)标准值,可按下列规定确定:,tk,F,1,地下或设有保温措施的有盖水池,可不计算温度、湿度变化作用;暴露在大气中符合本规程有关变形缝沟造要求的水池池壁,可不计算温、湿度变化对壁板中面的作用。,2,暴露在大气中的水池池壁的温度变化作用,应由池壁的壁面温差确定。壁面温差应按下式计算:,式中,t,壁板
12、的内外侧壁面温差();,t,h,壁板的厚度(,m,);,c,混凝土壁板的导热系数,按表,3.0.8,采用;,c,混凝土壁板与空气问的热交换系数,按表,3.0.8,采用;,T,N,壁板内侧水的计算温度(),按年最低月的平均水温采用;,T,A,壁板外侧的大气温度(),按当地年最低月的统计平均温度采用。,3,暴露在大气中的水池池壁的壁面湿度当量温差,t,可按,10,采用。,4,温度、湿度变化作用的准永久值系数,qt,宜取,1.O,计算。,4.3.6,地面堆积荷载的标准值可取,10kN/m,2,,其准永久值系数可取,0.5,。,33,5,基本设计规定,5.1,一 般 规 定,5.1.1,各种类别、形式
13、的水池结构构件,均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5.1.2,水池结构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除结构整体稳定验算外,其余均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5.1.3,各种类别、形式的水池结构构件均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对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构件应按作用效应标准组合进行抗裂度验算;对受弯和大偏心受拉构件应按作用效应准永久组合进行裂缝宽度验算;对需要控制变形的结构构件应按作用效应准永久组合进行变形验算。,5.1.4,无保温设施地面式水池的强度计算应考虑温(湿)度作用。,温度作用应包括壁面温差和湿度当量温差,两者应取其中较大者计算。,5.1.5,矩形多格水池应根据具体应用条件计算,一般按间格贮水考虑。,
14、5.1.6,水池的地基反力,可按直线分布计算。,5.1.7,当地基承载力较高,且池底位于最高地下水以上时,池壁基础可按独立基础设计。,34,5.1.8,水池池壁的计算长度,应按下列规定确定:,1,矩形水池池壁的水平向计算长度应按两端池壁的中线距离计算。,2,圆形水池池壁的计算半径,应为中心至池壁中线的距离。,3,池壁竖向的计算高度应根据节点构造和结构计算简图确定:,1,)池壁与顶、底板整体连接时,计算应按整体分析。池壁上下端为弹性固定时,池壁竖向计算高度应为顶、底板截面中线距离;池壁上端为弹性固定,下端为固定时,池壁竖向计算高度应为净高加顶板厚度的一半。,2,)池壁与底板整体连接,顶板简支于池
15、壁顶部或二者铰接,池壁与底板为弹性固定时,池壁竖向计算高度应为净高加底板厚度的一半;池壁下端固定、上端自由时,池壁竖向计算高度应为净高。,3,)池壁为组合壳时,池壁竖向计算高度的一端应计算至组合壳中线的连接处。,5.1.9,池壁与底板(基础)连接,底板(基础)视为池壁的固定支承时,底板(基础)的厚度必须大于池壁,可根据地基的土质情况取,1.2,1.5,倍池壁厚度,并应将底板(基础)外挑。,35,5.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5.2.1,水池结构构件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进行强度计算时,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S,0,R,(,5.2.1,),式中,0,结构重要性系数。在一般情况下水池安全等级取二级,
16、重要性系数取,1.0,;,S,作用效应组合设计值;,R,结构构件抗力设计值,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规定确定。,36,37,38,5.2.3,当本池池壁采用独立基础,池壁按挡土(水)墙设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池壁基底的地基反力可按直线分布计算,基底边缘的最小压力不宜出现负值(拉力),并应进行抗倾覆稳定验算。验算时作用均取标准值,倾覆抗力系数不应小于,1.5,。,2,当池壁基础与底板间设置变形缝时,应进行抗滑稳定验算。验算时荷载均取标准值,抵抗力只计算永久作用,滑动抗力系数不应小于,1.3,。,5.2.4,当水池承受地下水(含上层滞水)浮力时,应进行抗浮稳定
17、验算。验算时作用均,取标准值,抵抗力只计算不包括池内盛水的永久作用和水池侧壁上的摩擦力,抗浮抗力系数不应小于,1.05,。水池内设有支承结构时,还须验算支承区域内局部抗浮。,39,5.3,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5.3.1,水池结构构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应分别按作用效应的标准组合或准永久组合进行验算。结构构件的变形、抗裂度和裂缝宽度计算值应满足相应的规定限值。,5.3.2,当水池结构构件处于轴心受拉或小偏心受拉时,应控制抗裂度,并取作用效应的标准组合按下列规定确定:,1,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时,作用效应标准组合的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40,2,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时,作用效应标准组合
18、的设计值,应根据水池型式及其工况按表,5.2.2,选取不同的作用项目组合。,5.3.3,当水池结构构件处于受弯、大们心受压或大们心受拉时,应控制裂缝宽度,并取作用效应的准永久组合按下列规定确定:,1,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时,作用效应准永久组合的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41,2,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时,作用效应准永久组合的设计值,应根据水池型式及其工况按表,5.2.2,选取不同的作用项目组合。,5.3.4,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不应大于下列规定的限值:,max,清水池、给水水质净化处理构筑物,0.25mm,;污水处理构筑物,0.20mm,。,5.3.5,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构件处于轴
19、心受拉或小偏心受拉时,应按下式进行抗裂度验算:,42,43,5.3.7,当钢筋混凝土水池构件支承竖向传动装置时,应按作用效应准永久组合进行变形验算,其挠度计算值应符合下式要求:,v,L/750,(,5.3.7,),式中,v,支承构件的挠度计算值(,cm,);,L,支承构件的计算跨度(,cm,)。,44,5.3.7,当钢筋混凝土水池构件支承竖向传动装置时,应按作用效应准永久组合进行变形验算,其挠度计算值应符合下式要求:,v,L/750,(,5.3.7,)式中,v,支承构件的挠度计算值(,cm,);,L,支承构件的计算跨度(,cm,)。,5.4,预应力混凝土水池计算,(略),45,46,47,48
20、49,6.1.4,当利用池壁顶端的走道板、工作平台作为池壁的支承构件时,走道板、工作平台和池壁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图,6.1.4,):,1,走道板或工作平台的厚度不宜小于,20cm,,并应对其横向受力进行计算。,2,走道板或工作平台宜作为池壁的弹性支承。该弹性支承的反力系数可按下式确定:,50,51,3,符合下式要求时,走道板或工作平台可视为池壁的不动铰支承:,ng0.25m,4,(,HB/b)(6.1.4-2)6.1.5,四边支承的双向板,在侧向荷载作用下的边缘反力,可按下列规定确定(图,6.1.5,):,52,53,1,四边铰支承的双向板,在均布或三角形荷载作用下的边缘反力,可按下式计
21、算,:,54,2,四边铰支承的双向板,在边缘弯矩作用下的边缘反力,可按下式计算:,55,56,57,58,59,6.1.8,当水池的顶、底板为无梁板的结构时,其内力分析宜按等代框架进行计算;对三跨以上、柱距相等的多跨无梁板结构,可按经验系数确定其内力。等代框架的内力和截面配筋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等代框架的计算单元(图,6.1.8,):框架的计算宽度应取无梁板的柱距;框架柱的计算高度可取池壁内净高度减去柱帽高度;框架横梁的计算跨度,可按下式确定:,60,61,62,63,64,65,66,67,68,69,70,6.2,圆形水池计算,6.2.1,结构计算简图可按下列规定确定:,1,敞口水池
22、的池壁顶端应视为自由端。,2,池壁与顶板的连接:,1,)当顶板预制搁置在池壁顶端,而无其他连接措施时,顶板应视为简支于池壁,池壁顶端应视为自由端;,2,)当预制顶板与池壁顶端设有抗剪钢筋连接时,池壁与顶板的连接点应视为铰支承;,3,)当池壁与顶板为整体浇筑并配置连续钢筋时,池壁与顶板的连接节点应视为弹性固定;当仅配置抗剪钢筋时,该节点应视为铰支承。,3,当池壁组合壳体时,壳体间的连接应视为弹性固定。,4,当池壁与环梁、底板整体连接时,可视为弹性固定;当池壁底端为独立环形基础时,池壁底端可视为固定支承。,6.2.2,组合壳体水池中圆柱壳、圆锥壳和球壳的内力,应按壳体的薄膜内力和边缘约束引起的内力
23、迭加计算。壳体的边缘约束力,应根据组合壳体的节点变形协调条件求解。,6.2.3,圆柱壳池壁在侧向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条件,应按表,6.2.3,确定。,71,72,73,74,75,76,77,78,7.1.6,钢筋接头应符合下列要求:,1,对具有抗裂性要求的构件,其受力钢筋不宜采用非焊接的搭接接头;,2,受力钢筋的接头宜优先采用焊接或机械接头;,3,受力钢筋的接头位置,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规定相互错开。必要时,同一截面上绑扎钢筋的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可达到,50%,,相应的搭接长度应增加,30%,。接头应设置在构件受力较小处。,7.1.7,敞口水池顶端宜配置水平
24、向加强钢筋。水平向加强钢筋内外两侧各不应少于,3,根,间距不宜大于,10cm,,直径不应小于池壁受力钢筋,且不宜小于,16mm,。,7.1.8,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池壁的拐角及与顶、底板的交接处,宜设置腋角。腋角边宽不宜小于,150mm,。腋角内配置斜筋的直径与池壁受力筋相同,间距宜为池壁受力筋间的两倍。,7.1.9,钢筋混凝土水池备部位构伴的受力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1,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应符合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有关规定。,2,受力钢筋宜采用直径较小的钢筋配置,每米宽度不宜小于,4,根,旦不宜超过,10,根。,7.1.10,钢筋混凝土水池构件内的构造钢筋,
25、应符合下列规定:,1,截面厚度不大于,50cm,时,其里、外侧构造钢筋的配筋百分率均不应小于,0.15%,;,2,截面厚度大于,50cm,时,其里、外侧均可按截面厚度,50cm,配置,0.15%,构造钢筋。,第,38,页,7.1.11,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池壁拐角处的钢筋,应有足够长度锚入相邻池壁或顶内,锚固长度 应自池壁的内侧算起(图,7.1.11,)。其最小锚固长度,应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规定采用。,79,7.2,预应力混凝土水池,(略),80,水池计算,-,各种成熟的商业软件,81,关于水池的标准设计,国标,05S804-,矩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国标,04S803-,园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82,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