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洗手液安全技术说明书正式版洗手液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一、产品标识产品名称:抗菌护肤洗手液产品组名:ZCInternationalOperations二、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类 易燃液体三、急救措施眼睛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如果症状持续,就医治疗。皮肤接触:无需急救吸入: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如果症状加剧,就医治疗。摄食:不要催吐,除非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这样做,给患者两杯水,不要给已失去知觉的人口服任何东西,立即就医治疗。四、消防措施适用的灭火剂:使用B类灭火剂(例如:化学干粉,二氧化碳)燃烧时的接触危害:密闭容器接触火源的热量可能产生压力和爆炸。整齐可能沿着地面移动很远的距离,到
2、达点火源处。灭火程序:水可能无法有效灭火但能冷却接触火的容器和表面以防爆炸。佩戴全套防护设备(Bunker Gear)和自供式呼吸器(SCBA)。五、泄漏应急处理个人预防措施:参看其它章节的预防措施。溢出应急处理:如果大量溢出,下水道进口盖上并筑防护堤,以防溢出物流入下水道或水体环境中,用无机吸收剂来覆盖。密闭容器。未防护的人员从危害现场撤离。用新鲜空气通风工作场所,将溢出物收集于容器内,用清洗剂和水清理残余物,将产生的含有残余物的溶液收集起来置于密闭容器。尽快废弃处理收集起来的物质。六、操作处置与储存储存要求:储存要求:在摄氏25度下储存。不相容的物质:远离酸储存;远离热源储存;远离阳光直射
3、处储存; 远离氧化剂存放。防爆:易燃液体和蒸汽。远离热、电火花,明火和其他点火源保存。防静电:避免静电释放。使用指导:保持容器密闭。 避免接触氧化剂。七、接触控制/个人防护眼睛防护:避免眼睛接触。手防护:不适用。呼吸防护:不适用,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喷雾。摄食:使用此产品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用肥皂或水彻底清洗接触部位。避免儿童触及。建议通风:不适用。GLYCERIN(56-81-5)ACGIH时间加权平均阈限值(ACGIHTLVTWA):10mg/m3如(烟)雾八、理化特性物理形态,颜色,气味液体,粉红色,具有香味PH值69沸点未测定熔点未测定闪点80摄氏度自燃性未测定蒸气压未测定水溶
4、解度完全溶解比重未测定蒸气密度未测定粘度难关精确值1000厘泊(粘度单位)九、稳定性与反应性应避免的情况:不适用应避免的物质:热危害的分解反应:在燃烧时产生一氧化碳,在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稳定性和反应性:不会出现危害的聚合反应。稳定。十、毒理学资料眼睛接触产生的影响:中等眼睛刺激:征兆/症状包括充血、肿胀、疼痛、流泪和视力模糊。皮肤接触产生的影响:中等皮肤刺激:征兆/症状包括发红、肿胀、搔痒和干燥。吸入产生的影响:刺激(上呼吸):征兆/症状包括鼻喉溃疡、咳嗽和打喷嚏。摄食产生的影响:肠胃组织的刺激:征兆/症状包括疼痛、呕吐、腹部触痛、恶心、呕吐物带血和粪便带血。十一、生态学资料:持久性/生物降
5、解性:标明“容易生物降解”组分在废水处理和多数含氧的水或土壤环境中是完全降解的。生物富集可能性:标明“LOWKOW3”的组分是已测出或计算出logKow值小于3,表明它们未必会在水生生物体内通过分离到类脂组织而生物富集到高浓度,组分标为“LOWKOWor=3”已经测量或计算了其logKow值大于或等于3,表明它们有潜力在水生生物体内分离进入了脂肪组织而生物富集到高浓度。生态毒性资料:没有充足的组分数据可来计算此产品的生态毒性,组份资料不充足无法计算此产品对废水处理系统的影响,标有“无数据”的组分没有有关对环境影响的数据资料,标有“无机”的组分不可生物降解但可以通过机械方法去除。未测定。其它生态
6、毒性资料:未测定。十二、废弃处置用作销售的产品:少量废弃溶液(少于5加仑(19升),运至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如果出现泡沫,则降低排放速度。和可燃性物质一起在工业或商业设施中焚化。燃烧产物包括氯化氢。废弃处置的特殊指导十三、运输信息危险类别:非危险品危险货物编号:不适用UN编号:不适用IMO类别:不适用ICAO类别:不适用15、法规信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2月国务院发布)“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86)“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164832000)根据欧洲法规来分类:无资料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修订日期:
7、2014-7-20 SDS编号:KLSDS02产品名称:氮气 版本:01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工业氮化学品英文名称: nitrogen企业名称:湖州南浔康龙气体地 址:湖州市菱湖镇竹墩工业集中区邮 编:313018电子邮件地址 号码:应急咨询 :0532-83889090技术说明书编号:KLSDS002化学品推荐用途和限制用途:应用在气体配置,氮气惰性气体,常用作保护气体,如:瓜果,食品,灯泡填充气。液氮还可用作深度冷冻剂。高纯氮气用作色谱仪等仪器的载气。用作铜管的光亮退火保护气体。氮气也作为食品保鲜保护气体的用途。在化工行业,氮气主要用作保护气体、置换气体、洗涤气体、安全保
8、障气体。用作铝制品、铝型材加工,铝薄轧制等保护气体。用作回流焊和波峰焊配套的保护气体,提高焊接质量。用作浮法玻璃生产过程中的保护气体,防锡槽氧化。第二部分危险性描述紧急情况概述:压缩气体GHS危险性类别:加压气体-压缩气体,标签要素:象形图: 警示词:警告 危险信息:含压力下气体,如受热可爆炸。防范说明:防范措施:远离热源和火源;避免阳光直射。在运输中钢瓶上要加装安全帽和防震橡皮圈,穿防护服和戴手套。事故响应:火灾时,使用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灭火。泄漏时,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
9、风,加速扩散。安全储存:远离火种、热源。避免阳光直射,保管在通风良好的场所。废弃处置:允许气体安全地扩散到大气中。主要物理和化学危险信息:压缩气体,不支持燃烧,钢瓶容器受热易超压,有爆炸危险。健康危害:没有明显的毒性作用,由于无味、无色、无嗅,故空气中含量高时无法发觉,如果氧含量低于18%则威胁生命。缺氧症状为恶心、困倦、皮肤眼睑变青,无知觉直至死亡。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无危害。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物质/混合物浓度CAS N0氮99.99%7727-37-9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若有皮肤冻伤,先用温水洗浴,再涂抹冻伤软膏,用消毒纱布包扎。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
10、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 入:迅速撤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食 入:无资料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氮本身不燃烧,但盛装氮气容器与设备遇明火、高温可使器内压力急剧升高直至爆炸。有害燃烧产物:无灭火方法及灭火剂:用水冷却火场中容器,使用与着火环境相适应的灭火剂灭火。灭火注意事项:灭火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大量泄漏时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工作服。 低温液体泄漏时应做好自身防护 。 处置程序: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气源,通风对流,稀释扩散。液氩泄漏
11、时,须穿戴防护用具进入现场,保证现场通风。让泄漏氮自行挥发。泄漏容器不能再用,及时返回厂家。 消除方法:切断气源,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液体泄露设法关闭泄漏源,自行挥发,做好现场通风。 环境保护措施: 无污染。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贮存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通风不足的情况下,应带适当的呼吸装置。一般不需特殊防护,穿工作服,液体时要戴防护手套。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前应做氧含量分析,须有人监护。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使用后,气瓶余压不低于0.3MPa。 储存注意事
12、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最高允许浓度:无资料 监测方法:化学分析或仪器分析。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环境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迅速撤离现场;抢救、处理事故时要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接触液氮应戴面罩。 身体防护:低温工作区应穿防寒服。 手防护:低温环境戴棉手套。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无味、无嗅气体 PH值:无意义 熔点():-210相对密度:0.81沸点():-196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0.967饱和蒸气压
13、Kpa):465/-180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闪点():无意义 爆炸上限%(V/V):无意义 爆炸下限%(V/V):无意义 引燃温度():无意义 自然温度():无意义 分解温度():无意义 易燃性:不燃 溶解性:微溶于水。 临界温度():-146.9临界压力(MPa):3.17溶解性:微溶于水,酒精和醚。主要用途:氨、硝酸等产品的生产;电子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惰性介质保护;食品保鲜、速冻等。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稳定性:稳定禁配物:无避免接触的条件:盛装氮气、液氮的容器避免接触明火、高温。聚合危害:不能发生 分解产物:无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无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无资
14、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无资料 呼吸或皮肤过敏:无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无资料 致癌性:无资料 生殖毒性:无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性接触:无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无资料 吸入危害:空气中氮气浓度过高,使氧分压降低而发生窒息。吸入氮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 刺激性:无资料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生态毒性:无资料 持久性和降解性:无资料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无资料 土壤中的迁移性: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理废弃物性
15、质:废气 ,非危险废物 废弃处置方法:排放大气。 废弃注意事项:通风要良好,严防出现高浓度聚集。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危险货物编号:22005(压缩)22006(液氮)UN编号:1066(压缩)1977(液氮) 包装标志:不可燃气体包装方法:压缩气体使用气瓶;液氮使用低温容器。运输注意事项:气瓶戴好瓶帽和防震圈、防止曝晒和撞击。液体槽车应时刻监控储槽内压力。铁路、航空限量运输。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等方面均作出的相应规定。 特种设备安全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对压力容器的材料、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管
16、理与维修改造、定期检验及安全附件作出的相应规定。气瓶安全监察规程(2000年12月31日)对钢瓶的材料、设计、制造、气瓶附件、充装、定期检验、运输、储存、经销和使用作出的相应规定。 第十六部分其它信息【参考文献】:石油化工危险品安全手册,主编:聂兴桥、董定龙,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培训教材,主编:王德学,气象出版社,2002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2021年)。 【最新修订版日期】:2021.07.20【编制部门】:湖州南浔康龙气体安全科 【修改说明】:按化学品登记中心审核意见进行修改气瓶的使用、运输和储存 1使用、运输和储存气
17、瓶的单位,应根据本规程,按气体性质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对管理,操作和运输人员进行专业安全技术教育。2气瓶的漆色必须保持完好并不得任意涂改。 3气瓶的使用应遵守下列规定。 (1)禁止敲击、碰撞。 (2)瓶阀冻结时不得用火烤。 (3)气瓶不得靠近热源。可燃性,助燃气体气瓶与明火离瓶嘴一般不得小于10米。 (4)不得用电磁起重搬运。 (5)夏季要防止爆晒。 (6)瓶内气瓶不得用尽,必须留有余压。(7)盛装易起聚合反应的气瓶,不得置于有放射性射线的场所。 4运输气瓶时应遵守以下规定: (1)旋紧瓶帽、轻装、轻卸、严禁抛滑、碰击。 (2)气瓶装在车上应妥善加以固定。汽车装运气瓶应横向放置
18、头部朝向一方,装瓶高度不准超过车厢高度。 (3)夏季需有遮阳设施,防止爆晒,氢气适宜早、晚运输。 (4)车上禁止烟火,并配置一定灭火器材。 (5)易燃品、油脂和带有油污的物器,不得与氧气瓶或其它危险气体气瓶同车运输。(6)所装介质相互接触后,能引起燃烧,爆炸的气瓶不得同车合运。 5储存气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旋紧瓶帽,放置整齐,留有通道,妥善固定。气瓶卧放应防止滚动,头部应朝向一方,高压瓶堆放不得超过五层。 (2)盛装有毒气体的气瓶或所装介质互相接触后能引起燃烧爆炸的气瓶,必须分室储存。并在现场配置一定防毒面具和消防器材。 (3)盛装易于起聚合反应的气体气瓶,必须规定储存期限。 (4)气
19、瓶发生爆炸,瓶阀飞出,或因气瓶事故着火,中毒事故时,发生事故单位,必须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规定和气瓶安全监察规定,及时上报主管部门和领导。氧气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氧气(压缩的,含工业氧、高纯氧)化学品英文名称: Oxygen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 混合物化学品名称:氧气(含工业氧、高纯氧)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2.2类 不燃气体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长时间吸入高浓度的气体,能引发肺充血障碍等症。环境危害:不对环境造成危害。燃爆危害:能使油脂剧烈氧化,甚至燃烧爆炸。与乙炔、氢、甲烷等易燃气体能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或静电火花时即发生燃烧爆炸
20、与空气不能形成爆炸混合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无害眼睛接触:无害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并注意避开热源和明火,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 入:无意义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本品助燃。高温下化学性质极活泼,能同许多元素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能使油脂剧烈氧化,甚至燃烧爆炸。与乙炔、氢、甲烷等易燃气体能形成爆炸混合物。富氧环境(氧的体积分数超过23%)有火灾危险。与高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瓶内压力急剧增大,致使钢瓶破裂爆炸或瓶阀松动漏气,酿成火灾。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成为点火源。有害燃烧产物:CO2、 CO、 O3遇火处理方法:尽可能将钢瓶移至空旷处或关闭
21、泄露瓶阀,切断气源。并用分散水或把钢瓶浸入水中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水。灭火注意事项:禁用沙土覆盖钢瓶。消防人员必须在防爆隐蔽处操作。遇大火须远离以防炸伤。避免强水流直接冲击钢瓶堆垛,以免引起再次爆炸。穿消防服。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泄漏应急处理:少量泄漏时:隔离污染区,限制人员出入;切断火源;关闭瓶阀,切断气源,让其自然扩散。大量泄漏时:立即报警。迅速撤离泄漏区人员至安全区;切断火源或电源;尽可能关闭泄漏瓶阀;让泄漏气体自然扩散。应急处理人员穿一般棉制工作服,戴棉制手套(应干净无油)。注意事项:防止泄漏气体进入受限制的空间(如下水道等),以防发生爆炸;勿使泄漏气体与还愿剂、有机物(如油脂
22、易燃物以及金属粉末接触;避免钢瓶震动、撞击和摩擦。在泄漏的富氧(含氧量23%)中的应急处理人员,应先在通风处停留15分钟以后,方可撤离。设备器材:消防水带、喷射水以及钢瓶阀门,专用开关和活动扳手(注意无油)。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通风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其中重点强调:严禁过量充装和充装不合格钢瓶;钢瓶专用不得改装;钢瓶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对盛装气体进行确认;对钢瓶放至地点,不得靠近热源,距明火10米以外;钢瓶立放时应采取防倾倒措施;夏季防止曝晒;严禁在钢瓶上电焊引弧和用40。C以上热源加温以及敲击、碰撞钢瓶;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在使用设备上必须配置回
23、流装置(如单向阀);操作人员穿一般棉制工作服和戴一般棉制皮手套。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器材。储存注意事项:贮存在阴凉、通风的库房内;宜专库贮存;库温不超过。远离火种、热源、避免日光直射、雨淋水湿。严禁与各种易燃品、油脂、金属粉末、乙炔、氢气及各种易燃气体钢瓶混存、混运。作业时不得摔、震、撞击或地面滚动。库存中加强检查。库存数量不宜过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最高容许浓度:无监测方式:无工程控制:无呼吸系统防护:无身体防护:无手防护:无第九部分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熔点:().相对密度:(水):.(.,.a)沸点:().相
24、对蒸汽密度:(空气):.(,.a)饱和蒸汽压(a):.(.)临界温度():.临界压力(a):.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爆炸上限():无意义爆炸下限():无意义溶解性:微融于水和乙醇。主要用途:用于火焰加工和炼钢等其他工业目的。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稳定性:稳定禁配物:还原剂(如氢气)、有机物(如油脂)、易燃物(如棉花)、金属粉末。避免接触条件:热源、明火、阳光曝晒、撞击、剧烈震动、腐蚀物品聚合危害:不能发生分解产物: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急性中毒:ppm,h,不生发急性中毒。但当空气中的氧含量超过(),吸入h以上,能引发肺充血障碍等症。刺激性:无刺激性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生态毒性:对水生物
25、陆生物、有益微生物都无毒性。生物降解性:在环境中能被生物降解(无资料)非生物降解性:光解(无资料)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理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废弃处理方法:向大气排放废弃注意事项:在空旷通风处,气流避开人员或用管道伸出室顶排放。控制排放速度,应小于m/s。钢瓶废弃根据国家和地方的要求处置,禁止随意废弃。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危险货物编号:编号:包装标志:不燃气体包装类别:类(专指升以下的钢瓶)包装方法:钢质无缝气瓶(简称钢瓶);外包装木箱(专指升以下钢瓶),且不超过kg箱。运输注意事项:运输工具上要有明显的安全标志。钢瓶戴好安全帽和防震圈。装车卧放时瓶头部朝向一方,垛高不准超过五层;立放时
26、钢瓶高度不得超过车厢高度的,且钢瓶须妥善固定,以防倾倒。不得于易燃、易爆、腐蚀物品等公运。夏季运输要有遮阳设施。运输车、船不得在人口密集处停靠。充气瓶的运输应严格遵守危险品运输的规定。第十五部分法规消息法规消息: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年月日国务院发布)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做了相应的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将其划为第.类助燃气体。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年月日颁发),是对气瓶安全的基本要求。包括:气瓶的设计、制造、充装、储存、运输、经销、使用和检验等做了明确的规定。工业用氧()规定了产品的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等
27、内容。第十六部分其他消息参考文献:、周国泰,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出版社,。氩气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氩气(压缩的,含纯氩、高纯氩)化学品英文名称: Argon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 混合物化学品名称:氩气(含纯氩、高纯氩)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2.2类 不燃气体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吸入高浓度的气体有窒息危险,液体与皮肤接触可造成冷接触烫伤或冻伤。环境危害:无环境危害。燃爆危害:低温容器可能由于低温液体和气体的膨胀及容器和设备的
28、冷缩和热膨胀引起机械事故(压力爆破、冷脆事故、冻漏、冷收缩事故)。暴露在火中可导致容器破裂或爆炸。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体温并放松。呼吸困难时给氧,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就医。当溅入眼睛时应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当溅入皮肤上时切勿揉搓,应脱下或解开衣服用微温水给以适度稳定的加温。就医。皮肤接触:无害眼睛接触:无害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有窒息性.。受热、撞击或强烈振动时,瓶内压力急剧增大,致使钢瓶破裂爆炸或瓶阀漏气。与空气不能形成爆炸混合物。有害燃烧产物:无有害燃烧产物遇火处理方法:尽可能将钢瓶从火场移至空旷处或打开钢瓶阀门,释放其中压力,并
29、用分散水或浸入水中冷却钢瓶,直至气体放尽为止。当上述方法不能做到时,喷淋分散水冷却钢瓶,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水。灭火注意事项:禁用沙土覆盖。消防人员必须在防爆隐蔽处操作。遇大火须远离以防炸伤。避免强水流直接冲击钢瓶堆垛,以免倒垛引起再次爆炸。佩带隔绝式呼吸器。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严格限制出入。关闭钢瓶阀门,让其自然扩散。大量泄漏时:立即报警。扩大人员疏散范围。防止钢瓶倒塌而相互撞击扩大事故,让泄漏气体自然扩散。应急处理人员穿戴隔绝式呼吸器,一般工作服和手套。设备器材:瓶阀专用开关和活动扳手。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通风操作。操作人员必
30、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其中重点强调:严禁超压充装和充装不合格钢瓶;钢瓶专用,不得改装;钢瓶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对盛装气体进行确认;对钢瓶放至地点,不得靠近热源,距明火10米以外;钢瓶立放时应采取防倾倒措施;夏季防止曝晒;严禁在钢瓶上电焊引弧和用40。C以上热源加温以及敲击、碰撞钢瓶;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留有不少于.a以上的气体;在可能造成回流的场合,在使用设备上必须配置回流装置(如单向阀);不得擅自更改钢印和颜色标志。作业场所严禁烟火。操作人员穿一般工作服和戴一般皮手套。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器材。储存注意事项:贮存在阴凉、通风的库房内;宜专库贮存;库温不超过。远离火种、热源、避免日光直射、雨淋水湿。与其他类化学危险品隔离贮存。作业时不得摔、震、撞击或地面滚动。库存中加强检查。库存数量不宜过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最高容许浓度:无监测方式:无工程控制:无呼吸系统防护:无身体防护:无手防护:无第九部分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熔点:().相对密度:(水):.(,.a)沸点:().相对蒸汽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