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1,质量,检验员培训,质检部,刘颂海,2017,年,9,月,20,日,质量检验员培训,1,2,2,1,质量,概述,2,3,4,目录,检验基础知识,检验员基本要求,质量管理七大工具,质量检验员培训,2,3,3,第一章,质量概述,质量管理发展概况,质量的定义,质量检验员培训,3,序号,对比内容,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1900-1940年,1940-1960年,1960年-现在,1,生产特点,以手工及半机械化生产为主,大量生产,现代化大生产,2,管理范围,限于生产现场质量管理,限于生产现场质量管理,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3,管理特点,事后把关为主,把关与部分预防相结合,防检结合,全面管理,4,管理方法,主要用技术检验方法,应用数理统计方法,运用多种管理方法,5,参与管理人员,依靠质检部门和质检人员,依靠技术部门、质检部门和质检人员,依靠全体员工,4,第一章,质量,概述,第一节,质量管理发展概况,质量管理发展三个阶段的比较,4,【,质量,】,第二节,质量的定义,狭义的定义:,质量-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能力。,注:“质量”可使用形容词如差、好或优秀来形容。,广义的定义:,质量-公司全面管理目标的实现。,如:供方的控制、成本、顾客满意度、新产品开发周期、生产周期、库存周转频次等。,注:一般特性合格就行;关键特性仅仅合格不够,应尽量靠近目标值。,5,第一章,质量,概述,5,6,6,第二章,检验基础知识,检验的定义,和,分类,检验的目的、作用,与,职能,检验岗位简介,常用的检验方法,检验基本步骤,不,合格品处理程序,质量检验员培训,6,7,【,检验的定义,】,按检验数量:全数检验、抽样检验、免检,按生产流程: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按判别方法:计数检验、计量检验,按产品检验后状态:破坏性检验、非破坏性检验,第,二,章,检验基础,知识,检验,-采用某种方法(技术、手段)测量、检查、试验和计量产品的一种或多种质量特性并将测定结果与判定标准相比较,以判定每个产品或每批产品是否合格的过程,。,常用的,判定标准,如:,国家或行业标准,检验规范(检验标准、作业指导书等),技艺评定(限度样本、图片等),第一节 检验,的定义,和分类,【,检验的分类,】,7,a.把关职能,b.鉴别职能,c.预防职能,d.报告职能,e.监督功能,检验的作用:,确保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转序,不合格产品不流出。,检验的目的:,a.,判定产品质量合格与否,b.,证实产品的符合性,c.,为质量评定和质量改进提供依据,d.,验证过程质量,e.,提供质量信息,f.,仲裁质量纠纷,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职能是把关,鉴别是把关的前题,预防有利于更好地把关,报告是把关的继续,监督是把关的方法,第,二,章,检验基础,知识,第二节 检验的作用、目的与职能,【,检验的作用及目的,】,【,检验的职能,】,8,8,进货检验,目的:,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要求,主要职责:,1、按质量策划的结果,(,进,货检验指导,书,、图纸、国家,或,行业标准等)实施,检验;,2、做好记录并保存好检验结果,,做,好产品状态的标识,;,3、,进,行,不,合格品统计和控制,,反馈,异常信息并跟踪,。,检验形式:,1、设在企业,验证质保书;,2、在供方处,进行,验证;,3、委外检验和试验。,过程检验,目的:,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预防批量,不,合格,主要职责:,1、按质量策划的结果(如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工艺规范,等)实施检验;,2、设置,质量控制点,进,行过程检验,;,3、做好记录并保存好检验结果,,反,馈异常信息并跟踪,。,检验形式:,1、首/末件检验;,2、作业员自检;,3、检验员巡检。,最终检验,目的:,全面考核成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质量要求,主要职责:,1、按质量策划的结果(检验标准、国,家,或,行业标准等)实施检验;,2、做好记录并保存好检验结果,统,计质量异常并反馈跟踪;,备注:,只有在规定的,各项检验全部完成,,且,有关,检验结果符合要求,、,数据文件都,得到审批认可,后,产品才能入库,或,者,发货,。,第,二,章,检验基础,知识,第三节 检验岗位简介,9,9,定义:,根据质量标准对送交检验的全部产,品逐件进行检验,从而判断每一件,产品是否合格的检验方法。,应用范围:,1、重要的、关键的和贵重的产品;,2、对后工序有决定性影响的项目;,3、存在严重质量风险的产品;,4、不能互换的装配件;,5、批量小,不必抽样检验产品。,定义:,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少量,产品样本,进行检验,据以判断该批,产品是否合格的检验方法,。,抽样方法:,1、随机抽样,2、系统抽样,3、分层抽样,抽样类别:,1、,计数型抽样,(一次抽检,二次,抽检,多次抽检),2、计量型抽样,定义:,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免于,客户实施的检查活动,。,免检条件:,1、企业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2、产品,质量长期稳定,。,第,二,章,检验基础,知识,第四节 常用的检验方法,10,10,11,抽检一个样本,统计样本中不,合格数,d,d,Ac,接收,d,Re,拒收,二次抽样检验,一次抽样方案,抽取一个样本量为,n1,的样本,接收,d1Ac1,量为,n,的样本,Ac1d1Re1,d1+d2Ac2,d1+d2,Re2,拒收,d1,Re1,统计样本中的不合格数,d1,再抽检一个样本,n2,样本中的不合格数,d2,第,二,章,检验基础,知识,第四节 常用的检验方法,【,抽样检验方法,】,11,12,备注:临时处理方法有挑选、返工、返修、让步,要求,合格/不合格,方法,观察,测量,试验,对象,产品,的质,量要,求,结果,质量,检验,的数,据,对比,分析判断,符合,性评价,1、明确标准(熟悉,产品,掌握检验方法,检验规范),2、检验(测量、观,察、试验),3、比较判断(每项质量要求进行判断),4、结果判定(合格/,不合格),第,二,章,检验基础,知识,第五节 检验基本步骤,5、问题处理(合格产品接收,不合格品标识隔离),6、记录反馈(判定,及处理结果进行记录,并反馈领导及相关部,门),12,13,工废,判定,存放至待处理区,合格品驳回使用,料废,报废等,退回供应商,返工、返修,复检,合格投入使用,纠正预防措施,组织应确保不符合产品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不合格品控制,以及不合格品处置的有关职责和权限,,,适用,时,组织应通过下列一种或几种途径,处置,不合格品:,a),采取措施,消除发现的不合格;,b),经有关授权人员批准,适用时经顾客批准,让步使用、放行或接收不合格品;,c),采取措施,防止其原预期的使用或应用;,d),当在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组织应采取与不合格的影响或潜在影响的程,度相适应的措施。,注:,1、应对纠正后的产品再次进行验证,以证实,符合要求。,2、应保持不合格的性质以及随后所采取的任,何措施的记录,包括所批准的让步的记录。,不合格品控制,ISO 9001体系要求,第,二,章,检验基础,知识,第六节 不合格品处理程序,标识隔离,发现异常,不合格品处置,13,14,14,第三章 检验员基本要求,怎样才是合格的检验员,检验员应知应会,检验员易犯的错误,质量检验员培训,14,15,引言:,质量管理起源,于,质量检验。质量检验随着质量管理的发展而发展,质量检验,永远,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质量检验工作肩负着,与,产品质量密切相关的鉴别、把关、预防、报告和监督等职能,,在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全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质量保证作用。,做为质量检验的执行者一个合格的检验员,在企业生产,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在,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个人素质的同时,还要当好工人的质量宣传员和技术辅导员。,2、走,进,生产第一线,并随时宣传“质量第一”的思想,指导、,帮助,生产工人,进,行质量分析、解决质量问题。,3、检验人员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要加强,与,生产和技术人员的沟通。,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第,三,章,检验员,基本要求,第一节 怎样才是合格的检验员,15,16,坚持原则:,是对检验员的,最基本的要求,,,是确,定一个人是否适合担当检验员的最,重要的区分点。因为检验员的主要,工作,就是和,不,符合要求的产品、现象打交道,如果,不,能坚持原则,,则问题难,于,得到纠正、品质人员无,法树立应有的威信,,进,而使质量的,监督形同虚设。,实事求是:,1、统计数据要,真实,;,2、问题报告要,核实,;,3、改善对策要,切实,;,数据说话:,作为检验员,不,能凭感觉、凭经验开,展工作,要善,于,学会用数据报告总,结联络,数据的好处是一目了然。,运用数据的第一个要求是,数据要真,实,,第二个要求是,经过整理且有代,表性,。,问题敏感:,是指检验人员要:善,于,从看似平常的现,象中,联想到有无问题;善,于,从细节、,小问题中,察觉到有无大问题。,问题敏感的基础建立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上、在敏锐地观察上,。,追根究底:,检验人员要善,于,发现问题的根源,,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善,于,找出表象背后的潜,在的、更大的、真正的根源。,第一节 怎样才是合格的检验员,第,三,章,检验员,基本要求,16,来料检验员,1、,各类测量工具,、检测仪器,的基本常识了解及使用,2、来料检验、入库、让步接,收流程,3、,抽样方案相关知识,4、文件管理和记录管理相关,知识,5、会机械识图,6、熟悉产品生产流程及要求,7、,产品缺陷项的识别及判定,过程检验员,1、,各类测量工具的基本常识,了解及使用,2、异常处理流程及方法,3、熟悉,各类生产工艺,4、,产品防护要求及操作规范,5、,产品缺陷项的识别及判定,6、生产效果确认标准及要求,7、数据统计分析,最终,检验员,1、,各类测量工具的基本常识,了解及使用,2、,整件,检验流程,3、检测设备的操作规范及,日常维护,4、文件管理和记录管理相关,知识,5、熟悉,产品,结构,与,功能,6、,产品,检验标准及缺陷识别,判定,7,、,异常处理流程及方法,第二节 检验员应知应会,第,三,章,检验员,基本要求,17,17,18,“谁谁谁“跟,我关系,不,错,这个物料,不,会,出问题,让步/特采物料,不检验,发现不良后未,及时开单,返工后未复检,采购,、业务、,技术部、生产,说这个可以放,检验到问题后,停止检验其他,项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以为没影响,急料,,采购,、,生产都在催,,应该没问题,误差来源,技术性误差,粗心大意误差,程序性误差,明知故犯误差,第三节 检验员易犯的错误,第,三,章,检验员,基本要求,18,19,19,第四章 质量管理七大工具,新老七大工具,质量控制(老)七大工具简介,质量检验员培训,19,老七种工具,新七种工具,调查表,关联图,分层法,系统图,直方图,KJ法,(亲和图),散布图,矩阵图,排列图,矩阵数据分析法,因果图,过程决策分析法,控制图,矢线法,20,7种老质量工具的特点:,1、强调用,数据说话,,注重定量;,2、注重对,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7种新质量工具的特点:,1、整理分析语言文字资料(非数据)的方法;,2、,注重分析,,注重定性;,3、着重用来解决全面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中P阶段的有关问题。,第,四,章,质量管理,七大工具,第一节 新老七大工具,20,调查,日期,调查,数,合,格,数,不合格品,不合格品类型,废品数,次品数,返修品数,废品类型,次品类型,返修品类型,合格品率,1,、,调查表,调查表应具有以下特点:,内容简单明了,重点突出,填写方便,符号容易记忆、辨别,调查、加工和检验的次序与调查表的填写次序应基本一致,第,四,章,质量管理,七大工具,第二节 质量控制(老)七大工具简介,调查表是为了调查客观事物、产品和工作质量,或是为了分层搜集数据而设计的图表。它,通过表格的形式把产品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其分类预先列出,在检查产品时只需要在相应分类中进行统计,统计时只需要在表格上相应的栏目内填上数字或符号即可,。,21,21,甲厂,乙厂,合计,工人,A,合格,6,0,6,不,合格,2,11,13,合格,率,75,0,32,工人,B,合格,0,3,3,不,合格,5,4,7,合格,率,0,43,25,工人,C,合格,3,7,10,不,合格,7,2,9,合格,率,30,78,53,合计,合格,9,10,19,不,合格,14,17,31,合格,率,39,37,38,合计,23,27,50,从右侧的表中就可以清晰的看出,,不,同的工人使用,不,同厂家提供的,产品,的效果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可以提出正确的措施:,使用甲厂提供的,产品,时,要采用工人B的操作方法;,使用乙厂提供的,产品,时,要采用工人A的操作方法。,第,四,章,质量管理,七大工具,第二节 质量控制(老)七大工具简介,2,、,分层法,分层就是,将所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类,把性质相同、在同一条件下搜集的数据归纳在一起,划分成的数据组称为“层”,通过数据分层把错综复杂的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清楚,。,通常,我们需要将分层法与其他统计方法一起联合使用,即,把性质相同、在同一条件下搜集的数据归纳在一起,然后再分别使用其他方法制成分层排列图、分层直方图、分层散布图等等,。,22,22,3,、,直方图,直方图法适用于对大量计量值数据进行整理加工,找出其中的统计规律,即分析数据的分布状态,以便于对其总体的分布特征进行推断,对工序或批量产品的质量水平及其均匀程度进行分析。,非正常型:,图形有偏左、偏右的情形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一些形位公差要求的特性值是偏向分布,生产者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导致加工中心偏位,第,四,章,质量管理,七大工具,第二节 质量控制(老)七大工具简介,正常型:,图形中央有一顶峰,,左右大致对称,这时工序处,于稳定状态。,23,23,24,4,、,散布图,在实际生产中,往往有些变量,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但是又无法由一个变量的数值精确的求出另一个变量的数值。,散布图(也称散点图,或,相关图)是通过分析研究代表两种因素的数据,之,间的关系,来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相关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如果我们通过分析得出两个变量,x,和,y,之,间存在某种相关关系,其中 y 的值随着 x 的值变化而变化,那么我们称,x,为自变量,称,y,为因变量。然后,可以通过绘制关亍,x,和,y,的散布图来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简单的说,散布图的形式就是一个直角坐标系,它是以自变量,x,的的值作为,横,坐标,以因变量,y,的值为纵坐标,通过描点作图的方法在坐标系内形成一系列的点状图形。,正相关:,x,增大,y基本,上随之增大。,x,y,x,y,负相关:,x,增大,y基本,上随之减小。,第,四,章,质量管理,七大工具,第二节 质量控制(老)七大工具简介,24,焊缝缺陷统计分析表,序,号,缺陷项目,缺陷数量fi,频率,Pi/%,累积频率Fi/%,类,别,1,焊缝气孔,148,60.4,60.4,A,2,夹渣,51,20.8,81.2,A,3,焊缝成型差,20,8.2,89.4,B,4,焊道凹陷,15,6.1,95.5,B,5,其他,11,4.5,100,C,合计,245,100,频数/件,频率/,5,、,排列图,140,120,100,80,60,40,20,0,240,220,200,180,160,焊缝气孔,夹渣,焊缝成型差,项目,焊道凹陷,其他,25,60,50,40,30,20,10,0,100,90,80,70,60.4,81.2,89.4,95.5,C,区,B,区,A,区,第,四,章,质量管理,七大工具,第二节 质量控制(老)七大工具简介,排列图是通过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问题,以便确定质量改进关键项目的图表。,排列图最早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巴雷特用于统计社会财富分布状况,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朱兰把这个原理运用到质量管理中来,使其成为解决产品质量的主要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25,26,6,、,因果图,因果图是表示质量特性与原因的关系的图,主要用于寻找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分析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因果图就是通过层层深入的分析研究来找出影响质量的原因,从交错复杂的大量影响因素中理出头绪,逐渐的把影响质量的主要的、关键的、具体原因找出来,从而明确所要采取的措施。,因果图的形状像一根树枝,或一条带刺的鱼骨。在图上,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所有产生问题的原因都被列举出来,他们之间通过箭头,按照他们的相互逻辑关系连接起来,体现出各个元素之间的依附、隶属关系。,第,四,章,质量管理,七大工具,第二节 质量控制(老)七大工具简介,26,27,7,、,控制图,控制图是对过程质量加以测定、记录从而进行控制管理的一种用科学方法设计的图。图上有中心线(CL)、上控制界限(UCL)和下控制界限(LCL),并有按时间顺序抽取的样本统计量数值的描点序列。,2.00%,1.00%,0.00%,3.00%,5.00%,4.00%,6.00%,1,3,4,5,6,7,“,A,区,“,B,”,区,+3,+2,“,C,”,区,+1,“,C,”,区,“,B,”,区,“,A,”,区,2,-1,-2,-3,8,9,中心线,UCL,LCL,A,B,C,C,B,A,UCL,LCL,A,B,C,C,B,A,UCL,LCL,第,四,章,质量管理,七大工具,第二节 质量控制(老)七大工具简介,27,28,谢谢!,论发展,质量才是硬道理,抓质量,,品质,意识是关键,求品质,把握细节是重点,质量方针:,设计一流 制造精确,关注顾客 追求卓越,2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