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押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800题)
1、对工业或生活废(污)水污染源中的排放口,应测定其位置,了解和调查其()、排放方式(如连续或瞬时排放)、主要污染物及其浓度、废水的处理和综合利用状况等。
A.排放量,排放途径和去向
B.排放量及渗漏量,排放途径和去向
C.排放量及渗漏量,排放去向
D.排放量,排放途径
【答案】 B
2、下列建设项目不适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的是( )。
A.核建设项目
B.铁矿矿山新建项目
C.电子芯片新建项目
D.钢铁厂高炉扩建项目
【答案】 A
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某新建的中型建设项目,所在的声环境功能区为3类区,建设前后对评价范围内的商场噪声级增高量为7~9dB(A),对评价范围内的居住区噪声级增高量为3~4dB(A),此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应按()进行工作。
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三级评价
D.二级或三级评价
【答案】 B
4、(2017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筛选可不考虑()。
A.评价工作等级
B.环境保护目标
C.环境制约因素
D.评价标准
【答案】 A
5、进行污染场地修复时,提出的修复目标不包括( )。
A.确认目标污染物
B.确认场地状况
C.提出修复目标值
D.确认修复范围
【答案】 B
6、某污水中含有4类污染物,且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为6个,这类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属于()。
A.复杂
B.中等
C.简单
D.一般
【答案】 A
7、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内容中,不属于规划不确定性分析的内容是( )。
A.规划基础条件的不确定性分析
B.规划区域环境政策分析
C.规划具体方案的不确定行分析
D.规划不确定性的应对分析
【答案】 B
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以下关于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点位设置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将常规监测点作为预测重点
B.将补充监测点作为预测重点
C.将水环境保护目标作为预测重点
D.预测排放口所在水域形成的混合区范围时,可不加密预测点位
【答案】 D
9、以下污水适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是()。
A.造纸厂污水
B.染整厂污水
C.磷肥厂污水
D.炼油厂污水
【答案】 D
10、根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某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测量值为60.1dB,背景噪声值为55.1dB,则噪声测量值修正后为()。
A.58.1d
B.60.1dB
C.55.1dB
D.59.1dB
【答案】 A
1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对于环境质量和区域污染源现状调查,对选定的评价因子及各环境要素的质量现状评价采用()进行。
A.单因子污染指数法或相关标准规定的评价方法
B.单因子污染指数法
C.单因子标准指数法或相关标准规定的评价方法
D.等标污染指数法
【答案】 A
1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点污染源调查内容不包括( )。
A.排放量
B.排污许可证编号
C.排放形式
D.受纳水体水质状况
【答案】 D
13、水质调查时,选择水质参数包括两类:一类是常规水质参数,它能反映()的一般状况;另一类是特征水质参数,它能代表()。
A.建设项目将来正常生产状况下排放水质建设项目将来非正常生产中排放的水质
B.建设项目将来正常生产状况下排放水质水域水质
C.水域水质建设项目将来非正常生产中排放
D.水域水质建设项目将来排放的水质
【答案】 D
14、某企业外排含镍、含铜的废水。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关于污染水排入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7年)
A.含铜、含镍废水均在车间排放口采样监控
B.含铜、含镍废水均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监控
C.含铜废水均在车间排放口采样监控,含镍废水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监控
D.含镍废水均在车间排放口采样监控,含铜废水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监控
【答案】 D
15、(2019年真题)根据《海水水质标准》,下列关于按照海域的不同使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对海水水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第一类适用于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
B.第二类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水产养殖区、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
C.第三类适用于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海上运动或娱乐区、滨海风景旅游区
D.第四类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一般工业用水区、海洋开发作业区
【答案】 A
16、进行地下水一级评价的Ⅰ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范围是()。
A.≥50km
B.>50km
C.≤20km
D.<20km
【答案】 A
1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某高速公路项目位于平原地区,涉及A、B、C三个场地,A场地土壤含盐量为3.5g/kg,pH=7.2,B场地土壤干燥度>2.5,C场地土壤常年地下水位平均埋深为<1.5m,则该项目土壤环境敏感程度属于()
A.敏感
B.较敏感
C.不敏感
D.无法判断
【答案】 D
1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某省新建电子企业排放一种无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特征污染物,该污染物排放限值应优先采用( )。
A.地方标准
B.国际通用标准
C.欧盟标准
D.某跨国企业标准
【答案】 B
19、发生在由于近期活跃的自然地理过程,如冰川退缩或侵蚀发生的那些地区的演替称为( )。
A.次生演替
B.原生演替
C.人工演替
D.自然演替
【答案】 B
2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 964—2018),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应采用( )。
A.标准指数法
B.综合评分法
C.加附注的评分法
D.类比分析法
【答案】 A
21、生态影响型敏感程度中,不敏感区域pH的范围是( )。
A.4.5<pH≤5.5
B.pH≤4.5
C.8.5≤pH<9.0
D.5.5<pH<8.5
【答案】 D
22、(2017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关于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内容的说法,错误的是()。
A.预测评价项目对区域现存主要生态问题的影响趋势
B.依据区域生态保护的需要和受影响生态系统的主导生态功能,选择评价预测指标
C.通过分析影响作用的方式、范围、强度和持续时间判别生态系统受影响的范围、强度和持续时间
D.预测生态系统组成和服务功能的变化趋势时,重点关注不利影响,并简要分析不可逆影响和累积生态影响
【答案】 D
2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评价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现状需要实测,是()评价的基本要求。
A.一级
B.二级
C.一级和二级
D.三级
【答案】 A
24、《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的污染物项目不包括( )。
A.烟(粉)尘
B.SO2
C.NOx
D.汞
【答案】 C
2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某类污水污染物类型为1,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为6,这类污水水质程度属于()。
A.复杂
B.中等
C.简单
D.一般
【答案】 C
26、 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关于危险废物贮存设施选址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
A.场界应位于居民区500m以外,选址位于居民中心区夏季最大风频的下风向
B.场界应位于居民区500m以外,选址位于居民中心区常年最大风频的下风向
C.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m以外,选址位于居民中心区夏季最大风频的下风向
D.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m以外,选址位于居民中心区常年最大风频的下风向
【答案】 D
27、(2018年)《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适用于()。
A.工业企业施工噪声排放的管理.评价与控制
B.机关.事业单位噪声排放的管理.评价与控制
C.商业经营活动中向环境排放噪声的设备.设施的管理.评价与控制
D.营业性文化娱乐向环境排放噪声的设备.设施的管理.评价与控制
【答案】 B
28、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不属于规划方案的综合论证结论内容的是( )。
A.规划的协调性分析结论
B.规划的可持续发展论证结论
C.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达性结论
D.规划要素的优化调整建议
【答案】 C
29、通过基本6项年评价指标进行判定所在区域达标情况,其中PM10的评价指标正确的是()。
A.PM 10年评价、PM 10 24h平均第95百分位数
B.PM 10年评价、PM 10 24h平均第98百分位数
C.PM 10年评价、PM 10 24h平均第90百分位数
D.PM 10年评价、PM 10 24h平均第96百分位数
【答案】 A
3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关于地下水质量现状监测取样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建设项目为新建有色金属冶炼项目,且特征因子为六价铬时,应至少在含水层底部取一个样品
B.建设项目为改、扩建有色金属冶炼项目,且特征因子为六价铬时,应至少在含水层底部取一个样品
C.建设项目为新建项目,且特征因子为DNAPLs(重质非水相液体)时,应至少在含水层底部取一个样品
D.建设项目为改、扩建项目,且特征因子为DNAPLs(重质非水相液体)时,应至少在含水层底部取一个样品
【答案】 D
31、地下水保护措施与对策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相关规定,按照()、突出饮用水安全的原则确定。
A.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
B.水土平衡
C.一水多用
D.补采平衡
【答案】 A
32、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进入Ⅰ类场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应同时满足的要求不包括( )。
A.有机质含量小于2%(煤矸石除外)
B.水溶性盐总量小于2%
C.第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D.含水率低于60%
【答案】 D
33、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筛选可不考虑( )。
A.评价工作等级
B.环境保护目标
C.环境制约因素
D.评价标准
【答案】 A
3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某北方大型河流上的水力发电项目,库区涉及珍稀鱼类产卵场,繁殖期在3~4月份,地面水评价等级为一级,评价时期至少包括()
A.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
B.平水期和枯水期
C.丰水期和枯水期
D.枯水期
【答案】 A
35、下列施工作业不适用《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是( )。(2013年)
A.桥梁建造工程
B.桥梁垮塌事故抢修
C.建筑物室外装修工程
D.建筑物拆除工程
【答案】 B
36、某建设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应采用的方法是( )。
A.数值法
B.解析法
C.水量均衡法
D.类比分析法
【答案】 A
37、(2013年)某铁路扩建项目通过2类和3类声环境功能区,扩建前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处噪声超标5dB(A)以上,扩建后噪声级增量在3dB(A)以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答案】 B
3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内容中,属于声环境现状调查内容的是( )。
A.评价范围内地形地貌特征
B.评价范围内经济发展程度
C.评价范围内人口流动情况
D.评价范围内产业结构特征
【答案】 A
39、根据《规划环境影响技术评价导则总纲》,产业园区等规划方案综合论证的重点不包括( )。
A.环境质量底线对规划实施的约束
B.规划及包括的交通运输实施可能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
C.规划布局与评价区域生态功能规划之间的协调性
D.综合论述规划规模、布局、结构、建设时序以及规划环境基础设施、重大建设项目的环境合理性
【答案】 C
40、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对存在较大潜在人群健康风险的建设项目,环境监测计划应提出()。
A.剂量一效应评价要求
B.毒理监测方案
C.环境跟踪监测计划
D.健康监测方案
【答案】 C
41、对于大气一级评价项目,按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定,其现状监测不得少于二期,其监测季节分别为( )。
A.夏季、冬季
B.夏季、秋季
C.春季、夏季
D.春季、秋季
【答案】 A
42、下列关于二级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本内容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A.声环境质量现状以实测为主,可适当利用当地已有的声环境质量监测资料
B.噪声现状调查可着重调查清楚现有噪声源种类和数量,其声级数据可参照已有资料
C.对噪声级变化可能出现的几个阶段,选择噪声级最高的阶段进行详细的预测,并适当分析其他阶段的噪声级
D.针对建设项目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给出最终降噪效果即可
【答案】 A
43、对于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点不应少于()。
A.6个
B.8个
C.10个
D.12个
【答案】 A
4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 )采样。
A.综合污水处理厂出口
B.接纳该污水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出口
C.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
D.综合污水处理厂入口
【答案】 C
45、某类建设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不属于该项目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的是( )。
A.地下水水位
B.地下水水质
C.地下水污染对照值
D.地下水污染源分布
【答案】 D
46、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关于标准分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排入GB3097一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一级标准
B.排入GB3097二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
C.排入GB3838Ⅱ类水域的污水执行一级标准
D.排入GB3838Ⅴ类水域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
【答案】 D
4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重点不包括( )。
A.山岭区挖填情况
B.公路建设等级
C.穿越风景名胜区情况
D.取弃土场分布情况
【答案】 B
48、(2019年)某歌舞厅边界背景噪声值为63dB,正常营业时噪声测量值为67dB。根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确定该歌舞厅所在边界处排放的噪声级时,测量结果的修正要求是()。
A.无需修正
B.修正值为-2dB
C.修正值为-3dB
D.应采取措施降低背景噪声后重新测量,再按要求进行修正
【答案】 B
49、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风电厂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调查的内容不包括( )。
A.工程占地情况
B.工程影响区域内的水利设施状况
C.工程影响区域内的农作物耕作制度
D.工程影响区域内的水土流失现状
【答案】 C
50、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按( )划分为复杂、中等和简单三类。
A.污水中拟预测的污染物类型
B.某类污染物中水质参数的大小
C.污水中拟预测的污染物多少及污染物种类的多少
D.污水中拟预测的污染物类型以及某类污染物中水质参数的多少
【答案】 D
51、(2011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获取一级评价项目敏感目标处声环境质量现状数据必须采用的方法是()
A.引用己有数据
B.类比测量
C.现场实际測量
D.专家咨询
【答案】 C
52、(2014年)下列排放源中,适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是()。
A.炼焦炉
B.生活垃圾焚烧炉
C.苯乙烯储罐
D.火电厂灰场
【答案】 D
53、某企业位于3类声环境功能区,对东、南、西、北四侧厂界昼间环境噪声进行测量,噪声值分别为67dB(A)、65dB(A)、63dB(A)和61dB(A)。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厂界噪声评价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昼间四侧厂界噪声均超标
B.昼间四侧厂界噪声均达标
C.昼间只有东侧厂界噪声超标
D.昼间四侧厂界噪声平均值达标
【答案】 C
54、( )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A.生活垃圾
B.工业固体废物
C.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D.危险废物
【答案】 A
5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地下水污染源调查因子应根据()选定。
A.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
B.拟建项目的污染特征
C.环境功能区
D.相关法律法规、标准
【答案】 B
56、某建设项目拟新建2条生产线,淘汰现有1条已停产生产线,其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进行了现状监测,评价范围内有同类在建项目,并制定有评价区域污染削减方案,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该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可表达为( )。
A.新建生产线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
B.新建生产线污染源预测值-淘汰生产线计算值+现状监测值
C.新建生产线污染源预测值+同类在建项目污染源计算值-区域污染削减方案计算值+现状监测值
D.新建生产线污染源预测值-淘汰生产线计算值+同类在建项目污染源计算值-区域污染削减方案计算值+现状监测值
【答案】 D
57、拟建生活垃圾填埋场有可靠防洪设施的山谷型填埋场,并经过环境影响评价证明( )对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环境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
A.地震
B.泥石流
C.火灾
D.洪水
【答案】 D
58、评价级别为一级的Ⅰ类和Ⅲ类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监测井(孔)点应进行()取样。
A.水质
B.定深水质
C.潜水层水质
D.地表水
【答案】 B
59、(2019年)位于北方地区的某建设项目,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补充监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监测时段应根据监测因子的污染特征,选择()进行现状监测。
A.取暖期
B.停暖期
C.冬季
D.夏季
【答案】 C
60、下列炉窑中,适用《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是( )。
A.铅熔炼炉
B.石灰窑
C.水泥回转窑
D.生活垃圾焚烧炉
【答案】 B
61、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工程调查”的内容不包括( )。
A.工程总投资
B.工程环境保护投资
C.水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D.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时间
【答案】 C
62、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工程影响区域内的下列调查工作中,属于生态影响调查的是( )。
A.不良地质地段分布状况及工程采取的防护措施调查
B.移民安置环境保护措施调查
C.野生动物保护措施调查
D.文物保护措施调查
【答案】 A
63、 某建设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评价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该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应采用的方法是( )。
A.数值法
B.解析法
C.均衡法
D.类比分析法
【答案】 A
6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根据评价范围(),确定各评价因子所采用的环境质量标准及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A.各环境要素的历史特点
B.各环境要素的现状特点
C.各环境要素的环境功能区划
D.各环境要素所影响程度
【答案】 C
6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现状调查评价范围的确定依据不包括()
A.影响类型
B.气象条件
C.工作等级
D.防渗水平
【答案】 D
6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一般情况,关于湖泊、水库水质取样垂线说法正确的是()
A.一级评价不少于20条
B.二级评价不少于15条
C.二级评价不少于10条
D.三级评价不少于6条
【答案】 A
67、垂向及平面分布差异明显,适用于河流数学模型中的()。
A.三维模型
B.纵向一维模型
C.河网模型
D.立面二维
【答案】 A
68、对于经判定需预测二次污染物的项目,预测范围应覆盖PM2.5年平均质量浓度贡献值占标率大于()的区域。
A.5%
B.10%
C.3%
D.1%
【答案】 D
69、根据《环境影响技术评价导则一生态影响》,工程分析的重点不包括()。
A.可能产生重大生态影响的工程行为。
B.与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有关的工程行为。
C.可能产生间接、累积生态影响的工程行为。
D.可能造成大量资金投入的工程行为。
【答案】 D
70、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属于自燃性煤矸石的贮存、处置场,大气以颗粒物和()为控制项目。
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答案】 B
71、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类环境空气功能区不包括( )。
A.居住区
B.文化区
C.农村地区
D.风景名胜区
【答案】 D
72、关于《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适用范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适用于生活垃圾焚烧厂设计
B.适用于生活垃圾焚烧厂环境影响评价
C.适用于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经处理后填埋的污染控制
D.适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生产污泥专用焚烧炉的污染控制
【答案】 C
73、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一般情况,下列不是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排放控制项目的是()。
A.DO
B.SS
C.CO
D.BOD
【答案】 A
74、大气环境二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的条件是()。
A.P max≥10%
B.1%≤P max≤10%
C.1%≤P max<10%
D.1%
【答案】 C
7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确定生态影响评价工作范围可不考虑( )。
A.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
B.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间接影响区域
C.评价项目影响区域涉及的行政单元界限
D.评价项目影响区城涉及的气候单元界限
【答案】 C
7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大气环境预测时,计算污染源对评价范围的影响时,一般取(),项目位于预测范围的中心区域。
A.主导风向为X坐标轴,主导风向的垂直方向为Y坐标轴
B.东西向为X坐标轴、南北向为Y坐标轴
C.南北向为X坐标轴、东西向为Y坐标轴
D.可以任意设置X、Y坐标轴
【答案】 B
7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土壤环境现状调查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A.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现场调查为主;
B.资料分析与现状监测相结合;
C.根据评价等级适当调整、优化调查内容;
D.三级评价只收集资料,不开展现场调查和现状监测。
【答案】 B
78、规划方案就是符合规划目标的,供比较和选择的()。
A.备选方案
B.推荐方案
C.方案集合
D.零方案
【答案】 C
79、(2015年)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不属于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的是()
A.NO 2
B.NO X
C.PM 10
D.CO
【答案】 B
80、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Ⅰ、Ⅱ类水中COD的最低标准限值是()。
A.15mg/L
B.20mg/L
C.10mg/L
D.30mg/L
【答案】 A
81、 下列污染物中,排放管理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是( )。
A.水泥窑排放的氮氧化物
B.火电厂输煤系统排放的颗粒物
C.铅冶炼装置排放的铅及其化合物
D.石化企业工艺加热炉排放的颗粒物
【答案】 B
8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样品采集前,应采用潜水泵或离心泵对采样井(孔)进行全井孔清洗,抽汲的水量至少应为( )。
A.1倍的井简水(量)体积
B.2倍的井筒水(量)体积
C.3倍的井筒水(量)体积
D.4倍的井筒水(量)体积
【答案】 C
83、某园区的主导产业为冶金化工,辅助产业为新材料,配套仓储物流,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评价范围内涉及的下列区域中,需要开展生态风险评价的是( )。
A.重点开发区域
B.重点生态功能区
C.基本农田保护区
D.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答案】 B
84、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潜势是()。
A.建设项目环境危害程度的概化分析表达,是基于建设项目涉及的物质和工艺系统危险性及其所在地环境质量的综合表征
B.建设项目潜在环境危害程度的概化分析表达,是基于建设项目涉及的物质和工艺系统危险性及其所在地环境敏感程度的综合表征
C.建设项目潜在环境危害程度的概化分析表达,是基于建设项目涉及的物质和设备危险性及其所在地环境敏感程度的综合表征
D.建设项目环境危害程度的概化分析表达,是基于建设项目涉及的物质和设备危险性及其所在地环境质量的综合表征
【答案】 B
85、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的滩地和洪泛区。
A.最高水位线以上
B.最低水位线以下
C.最高水位线以下
D.最低水位线以上
【答案】 C
86、在下列场所中,其噪声排放不适用《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是( )。
A.学校
B.医院
C.商场
D.养老院
【答案】 C
8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电梯噪声的评价量为()。
A.昼间等效声级
B.最大A声级
C.等效感觉噪声级
D.等效连续A声级
【答案】 B
88、下列危险废物中,不适用《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的是( )。
A.医院临床废物
B.多氯联苯废物
C.含硝化纤维素的危险废物
D.工业废渣
【答案】 C
89、按我国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构成的分类,环境标准可分为( )。
A.地方与行业
B.海洋与陆域
C.国家级与地方级
D.国家、省(市)、区县级
【答案】 C
9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一般情况,对于地下水I类建设项目一级评价,现状调查与评价范围为()。
A.≥20km
B.≤20km
C.>30km
D.≥50km
【答案】 D
91、我国颁布的第一个适用于区域性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导则是()。
A.《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B.《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C.《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相关大气环境标准》
D.《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答案】 A
92、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建设(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间以( )为准划分。
A.立项日期
B.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批准日期
C.开工日期
D.施工日期
【答案】 B
93、下列固体废物中不适用于《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进行鉴别的是( )。
A.丧失原有使用价值的物质
B.放射性废物
C.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
D.环境治理和污染控制过程中产生的物质
【答案】 B
94、大气环境一级评价中的检测布点中,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 )个监测点。
A.1~2
B.2 ~3
C.3 ~4
D.1 ~3
【答案】 D
95、根据《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地区中,可考虑作为集中式危险废物焚烧设施备选场址的是( )。
A.商业区
B.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地区
C.GB3095中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
D.GB3838中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功能区
【答案】 B
96、(2012年)4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属于机场飞机噪声影响预测内容的是()
A.敏感目标处毎次飞行中件的有效感觉噪声级
B.敏感目标处昼夜等效声级
C.敏感目标处起飞事件的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
D.敏感目标处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
【答案】 D
9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重点不包括( )。
A.山岭区挖填情况
B.公路建设等级
C.穿越风景名胜区情况
D.取弃土场分布情况
【答案】 B
98、当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监测中涉及大气沉降影响时,应在占地范围外主导风向的上、下风向各设置( )个表层样监测点。
A.4
B.3
C.2
D.1
【答案】 D
99、(2018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制定噪声防治措施一般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建设项目噪声防治措施应针对项目投产后噪声影响的最大预测值制定
B.工业建设项目噪声防治措施应针对项目投产后噪声影响的最大实测值制定
C.公路建设项目噪声防治措施应针对近.中期噪声影响预测值分期制定,远期根据实测值制定
D.公路建设项目噪声防治措施近期根据实测值制定,中.远期根据噪声影响预测值分期制定
【答案】 A
100、当农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超过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时,应该采取( )。
A.严格管控措施
B.可以忽略
C.安全利用措施
D.严禁使用该土壤
【答案】 A
10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污染类别需预测所有因子的是()。
A.新增污染源的正常排放
B.新增污染源的非正常排放
C.削减污染源
D.被取代污染源
【答案】 B
102、危险废物焚烧处置技术的最大弊端是( )。
A.产生有毒气体
B.造成二次污染
C.产生废气污染
D.使废物增量
【答案】 C
103、PM
A.≤100mm
B.<100μm
C.≤10mm
D.<10μm
【答案】 C
10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环境空气功能区分为( )。
A.一类
B.二类
C.三类
D.四类
【答案】 B
10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评价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现状需要实测,是()评价的基本要求。
A.一级
B.二级
C.一级和二级
D.三级
【答案】 A
106、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对拟接纳开发区污水的水体,下列()情况原则上不要求确定水环境容量。
A.近海水域
B.海湾
C.常年径流的湖泊
D.季节性河流
【答案】 D
107、《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适用于国务院有关部门、()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A.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C.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D.设区的市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部门
【答案】 C
10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不同类别噪声执行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场场界噪声测量执行《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
B.农贸市场场界噪声测量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C.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噪声测量执行《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D.铁路项目施工场地边界噪声测量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答案】 D
109、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当I类建设项目位于基岩地区时 ,一级评价以同一地下水文地质单元为调查评价范围,二级评价原则上以同一地下水水文地质单元或( )为调查评价范围。
A.地下水水位
B.地下水块段
C.地下水质条件
D.地下水水文条件
【答案】 B
110、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某预测河段及代表性断面的宽深比为25,河段弯曲系数为0.8,该河段可概化为( )。(2007年改)
A.矩形弯曲河流
B.矩形平直河流
C.非矩形平直河流
D.非矩形弯曲河流
【答案】 B
111、下列废物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的是()。
A.不经处理的餐饮废物
B.不经处理的粪便
C.服装加工、食品加工以及其他城市生活服务行业产生的性质与生活垃圾相近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D.禽畜养殖废物
【答案】 C
112、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可选在()。
A.农业保护区
B.山谷型填埋场
C.供水远景规划区
D.矿产资源储备区
【答案】 B
113、现状监测布点数量:评价工作为一级、占地面积为7000hm的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土壤现状监测点数应不少于()。
A.10个
B.11个
C.12个
D.13个
【答案】 D
11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必须纳入()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
A.国家级
B.省级
C.市级
D.所在地区
【答案】 D
115、(2016年)某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昼间、夜间等效声级分别为65dB(A)、55dB(),昼间、夜间最大声级分别为85dB(A)、70dB(A)。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该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昼间达标,夜间达标
B.昼间达标,夜间超标
C.昼间超标,夜间达标
D.昼间超标,夜间超标
【答案】 A
11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污染防渗分区技术要求不需考虑的因素是( )。
A.污染物类型
B.污染控制难易程度
C.地下水埋深
D.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
【答案】 C
11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地面水控制单元的划定因素不包括()
A.水体
B.汇水范围
C.生态流量
D.控制断面
【答案】 C
118、某规划包含三个规划项目,经计算A规划项目D10%为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