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管理制度 一、防范患者跌倒、坠床制度
1、做好入院患者的宣教工作,让患者熟悉病区环境,遵守病房 管理秩序。 指导患者及家属能正确使用呼叫系统, 保持走道畅通无障 碍.
2、 强化医护人员安全意识, 及时发现和评估可能导致患者跌倒、 坠床的高危因素,重点关注以下人群:
⑴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精神异常、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的 患者.
⑵体质虚弱、 需搀扶行走或坐轮椅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且无 专人看护患者;年老和婴幼儿无约束带或无效的约束患者。
⑶服用特殊药物 (镇静剂、 降压药等)、近期有跌倒史 (一周内)、 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
⑷病室、卫生间或洗漱间地面潮湿或有积水等易发生跌到危险;
3、对具有跌倒、坠床等危险因素的患者,护士应对病人或家属 进行安全教育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4、对具有跌倒、坠床等的危险因素的患者,要认真填写病情评 估表。
5、对于有意识不清、麻醉后未清醒及年老者等,应拉起两侧床 档且固定好.躁动不安的患者 ,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但要注意动作 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造成副损伤。
6、提供光线良好的活动环境.不要让病房太暗,夜间打开床头灯
或卫生间的灯。
7、将常用物品置放于病人视野内且易于拿取的范围内;便器应 倒空并置于适当位置。
8、针对不同病人做好健康宣教,应用特殊药物的病人注意防范 并发症的发生。 如突然改变体位导致体位性低血压、 一过性脑供血不 足,引起晕厥等。
9、一旦患者不慎坠床或跌倒时,护士应立即报告医生,迅速查看 病人,初步判断病情并给予相应的处置 . 同时做好记录上报护士长及 科主任。
10、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 , 认真做好交接班。
11、护士长组织对意外事件发生的过程及时调查研究, 分析原因 并提出改进措施,并将结果报护理部.
二、患者跌倒、坠床意外事件报告制度
1、患者发生跌倒或坠床事件后,护士应立即赴现场,及时了解 跌倒或坠床发生的经过,并在第一时间通知医生。
2、医生到场后应立即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神志、意 识等生命体征,并根据体格检查,及时对伤情做出初步的判断,必要 时作进一步检查。
3、医师应当依据患者症状、体征,结合辅助检查结果,明确诊断 并采取紧急处置措施。 必要时请相关的科室医生会诊, 以便于进一步 的治疗。
4、值班或责任护士立即通知患者家属,告知患者发生跌倒或坠床 的经过、目前的伤情、治疗措施、预后等 ,并向家属做好解释沟通工 作。
5、报告程序
5。 1 意外事件发生后,立即报告护士长和值班医生,值班医生通 知主管医生并上报科主任 .科护士长接报后立即将该事件报告护理部 及相关职能部门汇报.
5.2 值班医生和护士会将患者坠床或跌倒的经过,意外事件发生 的原因、 整改意见和措施写成书面报告, 交由护士长和科主任签字后 上报护理部和医务科。值班医生和护士应将意外事件发生经过和处置 过程如实书写在病程记录和护理记录中。
5.3 护理部应将材料及时汇报给主管院长。由主管院长组织医院 安全委员会作出处理意见。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告知患方。
5.4 对于发生重大医疗伤害的事件,要上报院长及上级卫生行政部 门。
三、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处置预案
1、值班医务人员发现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时,应立即通 知科室负责人,立即组织紧急处置,同时第一时间联系家属。
2 、值班医生立即查看患者,观察呼吸、血压、脉搏生命体征, 有无意识障碍,皮肤有无破损及是否骨折、脏器损伤等。
2。 1 轻微外伤者,协助患者卧床休息,做好心理安抚。并测量血 压、脉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2 皮肤出现瘀斑进行局部冷敷;皮肤
擦伤渗血者用碘伏清洗伤口后, 以无菌敷料包扎;伤口出血者应紧急 采取止血措施 ,清创缝合伤口。创面较大,伤口较深者遵医嘱注射破 伤风针。
2.3 对疑有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的患者,根据受伤的部位和伤 情采取相应的搬运方法,必要时行 X 光片检查及其它治疗。
2。 4 对于头部受伤,意识障碍等重症患者,应立即将患者轻抬 至病床,严密观察瞳孔、神志、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情 况,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3、加强巡视,及时观察治疗效果,直到病情稳定。准确、及时 书写护理记录,认真完成交接班。
4、了解患者坠床、跌倒的情景,分析坠床、跌倒原因,做好安 全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再次发生坠床、跌倒等意外 事件。
5、科室负责人应调查询问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况,并责令当事人 写出书面报告。同时组织科内开展讨论,总结教训 ,做出可是初步处 理意见,并将报告及处理意见上报主管部门。
七、认真填写《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