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14-1 压 强,说课人:09级物理学七班 吴姣姣,1,2,1,3,4,说 教 材,说 学 情,说 教 法 学 法,说 教 学 过 程,说课内容,2,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1,压强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是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但学生比较陌生。本节教材主要建立在前面刚学习过的力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是学习了重力、摩擦力后对另一类力的学习迁移,是学习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和力的关系后对力的另一类作用效果的具体分析。这一课着重学习的压强是整个单元的基础,也是学好液体压强、大气压强和
2、浮力的重要保证。,3,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压强的意义、定义、公式和单位,(2)能用压强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知道增大和减少压强的方法,(4)能用压强解释日常现象。,过程与方法,:,(1)学习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2)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有关因素,(3)学习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研究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乐于用压强的知识解决自然现象和日 常生活中的问题。,4,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贯穿全章,起统领全章的作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所以探究
3、压力作用效果影响因素的实验为本课的重点。,教,学难点,:因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不够,因此,如何通过概括实验结论而引导出压强的概念为本课的难点。,5,2,说 学 情,1、学生已具备的前置认知基础:学生在前一章书中学习了力学的初步知识,有初步的受力分析能力。,2、学生已具备的前置技能基础:学生通过半年多的物理学习过程,已经历了简单探究实验的过程,对如何用控制变量法探究自然规律有一定的认识。对探究的七个要素:提出问题,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操作验证,分析结论,总结评价都不陌生。具备了基本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但通过实验现象寻找规律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3、学生的思维障碍
4、由于学生前置知识的干扰,学生以为压力一定就是重力产生的,会对压力的正确理解造成困扰。而且学生的形象思维不够,对受力面积的理解不到位。为了不分散本课重点内容的教学,我把这部分内容放在第二课时讲解。,6,3,说教法学法,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类比法,讲授法,教法,学法,3讨论归纳法,2实验探究法,1对比提问,4应用实际,7,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新课教学,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说教学过程,4,8,1,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导入问题,:,平时我们踩在厚厚的雪地里脚很容易就陷下去了,而有了宽宽的滑雪板,运动员滑雪脚不会陷入雪地。为什么?同学们观察过自己的书包带子没,是宽点好还是窄点好呢?为
5、什么?,(本问题,在新课结束前让学生讨论,以达到学以致用,前后呼应。),2,新课教学,压力的学习,: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激趣引入主题。,9,压力的学习,:,总结出共性。一、压力作用在两物体接触面;二、压力的方向与受力面垂直。,F,F,F,10,压强的教学,:,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比较了解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对压强形成概念。,(1)建立问题:提出猜想,探究活动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有质疑并提出猜想,而学生猜想应建立在已有经验上,应有所依据。为了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的猜想,设计了两个小实验。,1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11,让学生体验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
6、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一,:,实验二:,12,(2,)设计实验,控制变量法、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器材,:,海棉、压力小桌、钩码、肥皂、钉子、图钉。,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器材进行探究,学生实验填写的表格。一、目的: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的关系。,二、实验方案:应控制_,不变,改变,_,看压力作用效果是否发生变化。,三、选择实验器材_ 四、填写实验表格。,13,这样的教学设计对于一些基础较一般,不知从何下手的学生,他们会打开课本,学会用海棉、压力小桌、钩码作探究实验。而对于那些程度好的同学,他们的思维很活跃,探究方法也很多。,如选择的器材第一种用海棉、肥皂;第二种用肥皂、图钉
7、钉子。第三种用手压钉子两端。,这样分层次的教学,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在这个实验探究过程中,通过操作、设计、自觉主动地去挖掘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14,2得出结论,:通过学生的小组实验展示,由学生们讨论总结探究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相同压力时,受力面积越小,效果越明显,相同受力面积时,压力越大效果越明显。),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3,15,压强:,(1)物理意义 (2)定义,(3)公式 (4)单位,(讲析)1Pa的物理意义?每平方米面积上的压力是1N。,(说明帕是很小的单位,举例一张纸放在桌
8、面上大约对桌子的压强是一帕),例1:估算人站在地面上的压强。,例2:一本重2.5N的教科书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20,,试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16,4,、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 这个活动安排在压强公式形成以后,先引导学生根据压强公式进行分析归纳。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当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有,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当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在减小压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17,3课堂,小结:,根据板书小结,并强调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实验应注重探究过程,而不能注重结果,并明确探究的五个步骤。同时对课堂中学生想法与实验设计加以肯定和表扬。,4,布置作业,:请学生回去设计与课本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不同的方案,并与同学交流。这样的作业设计可让学生在课后能将所学知识加以消化,同时又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18,5,板书设计,14.1 压 强,一、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二、压强:,1、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2、压强:意义,概念,公式,单位,三、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19,感谢您的关注,请大家多多指教!,谢谢大家!,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