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劳动安全和职业卫生的违法行为及对应处罚标准.docx

上传人:小****库 文档编号:9953329 上传时间:2025-04-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安全和职业卫生的违法行为及对应处罚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本文档共6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劳动安全和职业卫生的违法行为及对应处罚标准 劳动安全和职业卫生是保障劳动者身心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用人单位和个体可能因各种原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对劳动者的安全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为此,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劳动安全和职业卫生方面的违法行为进行明确界定,并设定了相应的处罚标准,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职业危害。 一、劳动安全和职业卫生的违法行为:劳动安全和职业卫生的违法行为是指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未履行法定义务或者利用职务便利,侵害劳动者权益,破坏劳动环境安全和职业卫生的行为。常见的违法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不提供或不执行必要的劳动安全保障措施‌; 2、不配备劳动保护用品; 3、不提供安全培训; 4、企业负责人及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不接受职业卫生培训; 5、不给劳动者提供岗前、岗中、离岗的职业卫生培训; 6、不提供健康监护; 7、‌不提供职业卫生保护条件‌; 8、没有食品卫生保障; 9、不提供安全的工作场所; 10、‌未按照规定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11、不制定或执行职业病防治计划; 12、不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 13、‌未按照规定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14、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健全; 15、不按照规定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16、‌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未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 17、不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 18、‌隐瞒、谎报事故和职业病情况,不及时报告或不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19、隐瞒、谎报职业病危害事故; 20、‌不按要求配备急救设备和紧急救援措施‌; 21、不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紧急救援措施; 22、‌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报告职业病、疑似职业病‌; 23、未及时、如实报告职业病、疑似职业病; 24、‌未按照规定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现状评价‌: 25、不进行职业危害检测、现状评价; 26、‌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或者未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 27、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28、‌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未按照规定提供中文说明书或者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29、不提供中文说明书或设置警示标识; 二、劳动安全和职业卫生的处罚标准:针对上述违法行为,我国法律法规设定了严格的处罚标准,以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和劳动者的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1、 责令限期改正和警告:对于许多违法行为,法律法规首先规定责令限期改正,并给予警告。例如: (1)卫健委《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未接受职业卫生培训的;未按照规定实行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九条‌: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未改正的,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十三条‌: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未按照规定提供中文说明书或者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二条‌:用人单位未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 2、 罚款:罚款是常见的处罚手段之一,用于对违法行为进行经济制裁。罚款金额根据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和后果进行设定。例如: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十二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已经对劳动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十四条‌: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报告职业病、疑似职业病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弄虚作假的,并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十三条‌: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未按照规定提供中文说明书或者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九条‌: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未改正的,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九条‌:未取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认可擅自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3、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关闭:对于严重违法行为,法律法规可能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甚至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例如: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十二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已经对劳动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十一条‌: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或者放射工作场所不符合法律有关规定的,依法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4、 刑事责任:对于造成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例如: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十二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造成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七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造成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劳动安全和职业卫生是保障劳动者身心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通过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法律法规,对劳动安全和职业卫生方面的违法行为进行明确界定和处罚,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然而,法律法规的实施和执行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包括政府、用人单位、劳动者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和参与。只有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和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劳动安全和职业卫生的合理保障,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