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三历史考前模拟卷2.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9948433 上传时间:2025-04-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考前模拟卷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三历史考前模拟卷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考前模拟卷2 A.国家大分裂容易出现“百家争鸣” B.稷下学宫造就“百家争鸣”的局面 C.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规模大 D.诸子百家的活动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25.从唐代陆龟蒙《耒耜经》中的记载看来,农具种类已经不少,凡是前代所有的农具,唐代都有.甚至后来宋代所用的各种农具,唐也已大体具备.该现象可以说明 〔 A 〕 A.唐代的农耕经济水平较高 B.传统农业在唐代发展至顶峰 C.重农政策在唐代全面贯彻 D.唐代农业生产技术日臻完备 26.建炎三年〔1129年〕四月,高宗改门下侍郎、中书侍郎为参知政事,同时废除尚书左、右丞.南宋初年,还曾设“权同知三省枢密院事”,属执政官之列.这反映出宋代〔 C 〕 A.官僚政治发生显著变化 B.中央行政机构走向完善 C.君主专制制度得以强化 D.丞相职权范围略有缩小 27.明清时期通俗小说的读者有两类:直接读者和间接读者.下图描述了这两类读者与通 俗小说传播方式的关系.从该图中可以得出〔 D 〕 A. 间接阅读是小说传播的主要方式 B.社会上层阅读小说侧重于版籍传播 C.通俗小说为明清时期的主流文学 D.明清通俗小说传播途径呈现多样化 28.罗尔纲在《太平天国史纲》中指出:“太平天国革命解除了种种封建束缚,特别是在克复苏、浙地区后,执行奖励工商业,大力扶植生产的政策,城乡资本主义因素十分活跃,农产丝业大量增产,贸易繁荣,商业兴盛.”据此,罗尔纲认为太平天国运动 〔 B 〕 A.刺激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顺应了中国近代化发展要求 C.部分突破了农民阶级局限性 D.使中国的经济结构开始变动 29. 1906年2月,梁启超发表《开明专制论》一文,认为孙中山主张的“土地国有”方案是“欲夺富人所有,以均诸贫民”“利用此以博一般下等社会之同情,冀赌徒、光棍、大盗、小偷、乞丐、流氓、狱囚之悉为我用”.这说明 〔 C 〕 A.梁启超反对孙中山的均富思想 B.民生主义思想不符合中国国情 C.民生主义思想服务于辛亥革命 D.孙中山的土地政策政治倾向强 30.《近代中国工业史料》〔第一辑〕中对近代中、日、美三国工业作了比较如下表.该 表足以印证20世纪初 〔 C 〕 中国 日本(本部) 美国 人 口 439,425,000 57,070,936 105,253,300 面 积 4,278,352方哩 148,756 2,970,133 工厂或制造户 2,3 84,333 20,966 275,791 工 人 数 11,095,971 1,280,964 10,658,881 出 品总值 1,237,810,613元 1,867,000,000日元 24,246,475,000金元 调 查 年 1916 1917 1916 A. 美、日两国加紧对华经济侵略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得以加深 C.中国工业化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D.日本的近代化总量仍不及中国 31. 1971年7月,毛主席就日本觊觎台湾问题时曾指示周恩来说:“要给基辛格吹天下大乱,形势大好,不要老谈具体问题.我们准备美国、苏联、日本一起来瓜分中国.我们就是在这个基础上邀请他们来的.”该指示意在 〔 D 〕 A.强调新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 B.表明新中国始终遵循着和平外交政策 C.指明基辛格秘密访华的目的 D.迫使美方承诺压制日本对台湾的野心 32.《查土丁尼法学总论》和<查士丁尼学说汇纂》中部记载了罗马法学家弗罗丁斯的理论:“奴隶制是违反自然法的,因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这是“万民法的一项制度,根据万民法,一个人成为另一个人的财产”.据此,弗罗丁斯的理论 〔 B 〕 A.在人权方面有合理性一面 B.是为奴隶制的存在而辩护 C.认为万民法应高于自然法 D.强调了罗马法的阶级属性 33.阅读非洲奴隶贸易统计数据柱形图〔1501—1875年〕.决定柱形图变化的主要因素是〔C〕 A.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程度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C.世界工业化发展水平提高 D.近代自然科学理论的突破 34.张世英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书中指出:“康德所面临的任务就是要在人权和神权继续斗争的同时,使人权进一步从单纯因果必然性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使人的主体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表明康德强调 〔 A 〕 A.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性 B.人权和神权的斗争将会永恒 C.只有理性才能解放人性 D.理性思想高于天赋人权理论 35.俄国二月革命后,列宁在《远方来信》中写道:无产阶级“利用目前过渡时期的特点,就能够而且一定能够争得民主共和国,争得农民对地主的彻底胜利,以取代古契柯夫一米留可夫的半君主制,然后再争取唯一能够给备受战争折磨的各族人民以和平、面包和自由的社会主义.”该材料反映的主旨是 〔 B 〕 A.俄国的二月革命基本实现了民主政治 B.社会主义革命将满足俄国人民意愿 C.列宁放弃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幻想 D.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必然产物 40.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实际上,董仲舒所完成的工作比起他的先辈来说要容易得多,因为他处于一个了不起的历史关头.这时,宗法一体化结构与独尊儒术在皇权干预下终于成为现实.董仲舒的学说内容庞杂,但总的来说是集前人学说中有利于宗法一体化结构的内容于一体.他提炼、强化了《韩非子》、《吕氏春秋》、《公羊传》中君权至上的大一统的政治论,并把它和邹衍等阴阳家们的天人感应、五德终始的学说相结合.他继承了孔、孟的有为的行为、伦理学说,并以荀子的性恶说和“一天下”就要“务息十二子之说”为理论根据,强行推行儒家说教,使得思想文化专制主义也成为事实. ——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一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 材料二 《新青年》的作者们说,个人主义是他们的新道德、新思想、新信仰的核心.这虽然表现了他们还只能从资产阶级的思想库藏中寻找武器,但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这个思想武器是发挥了战斗作用的.从个人有独立自主权利的观点出发,他们提倡独立思考,反对依附古人,反对盲从封建权威,反对作习惯势力的奴隶,要求从封建传统束缚下解放人的个性与才能,使其能够得到自由的发展.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儒学思想的基本特点,并分析该思想产生的负面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中国思想界呈现出的新现象.〔8分〕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决定儒学地位发生转折的主要因素.〔7分〕 答案: 〔1〕特点:在继承先秦儒学的基础上杂糅其他学说;强调神权色彩;与宗法一体化结构相融合.影响:主张独尊儒术,易导致思想禁锢,不利于其他思想发展;它迎合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使民间读经功利性增强;对儒家之外的学科尤其是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10分〕 〔2〕新现象:倡导个人主义;抨击封建专制和儒学束缚;借鉴西方资产阶级理性思想;对东西方思想存在着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倾向.〔8分〕 〔3〕因素:统治阶级、董仲舒、陈独秀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对儒学的态度;〔3分〕儒学发展是否迎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国思想界的解放程度等.〔言之有理即可〕〔4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70—1987年间的生产力水平比较表 〔美国的人均每小时国内生产总值为100美元〕 年份 国家 1870 1913 1950 1973 1987 德国 5 50 30 64 80 日本 19 18 15 46 3I 英国 104 78 57 67 81 美国 100 100 100 100 100 ——托马斯〔美〕《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的成功者》 请运用世界近现代经济史的相关史实,提炼表格中的某一信息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主题鲜明、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信息: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发展水平相对下降,但仍具有一优势.〔2分〕 阐释:1870年,英国是世界工厂,其生产力水平高于欧美其他国家,但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由于英国依赖于其日不落帝国的地位,不重视新科技的发明与运用,被落后的美德赶超,尽管如此,其经济总量仍然很高.〔10分,其他信息言之有理即可〕 〔要求:请考生在第44、45、46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4.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920年颁布了第一种契丹文字〔“大字”,借用了与契丹语言有很大不同但又对其影响很大的汉字〕,这种文字到阿保机统治末年已广泛使用.925年,当回鹘使臣访问宫廷时,皇帝的弟弟选刺〔阿保机称他勾家族中最聪慧的人〕受命接待他们,在学会他们的文字〔拼音文字〕后,发明了第二种更字“小字”. 这样,到阿保机统治禾期,双重政治体制的运行成为可能.在这种体制下,北方各都所在地区用契丹文处理政务.汜录文件.而南方f汉人〕地区既用汉文叉用契丹文.这有助于契丹人保持自身的民族-t.m与文化静矬,但也在契丹贵族精英中间播下了长期冲突的种子,他们中的一些人固守部落传统社会的准则与习俗,而另一些人则或多或少地接受了与之差异很大的中国观念与做法.由阿保机所创建的国家“双重”性质也许是有成效的,在契丹人越来越融入汉人世界的同时,他们却又保留了其固有特色. ——费正清:《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 〔1〕根据材料,概括阿保机改革的基本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保机改革的影响.〔9分〕 〔1〕特点:保留民族文化基础上实行汉化;政体上实行分而治之管理方式;改革措施很全面.〔6分〕 〔2〕影响:加强了对本民族和其他各民族的有效管理; 加快了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推动了北方民族的融合.〔9分〕 45〔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945年6月l 8日,在总统办公室里举行了一次决策会议,参加者有杜鲁门的主要僚属.会改决定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在决定作出后,陪同史汀生出席会议的麦克洛伊提出,是否有可能在掷原子弹前预先给日本一个警告.杜鲁门鼓励他具体谈谈.海军部副部长巴尔德在一份备忘录中建议,应在扔原子弹前三天向日本发出警告,以便给它一个机会投降.但在谈论过程中参谋长们和陆海军部长们都不同意先发警告,理由是说不准原子弹究竟会不会炸.这种看法并非毫无道理的.科学家们当时讲实验弹的当量是2万吨黄色炸药,但在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的人对原子弹有无如此威力并没有把握. 一一华庆昭:《从雅尔塔到板门店》 〔1〕根据材料,指出二战后期美国对日本实施核打击的主要顾虑.〔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围对日本投掷原子弹产生的影响.〔9分〕 〔1〕顾虑:要不要给日本一个警告,给它一个投降机会;原子弹能不能起爆;对原子弹爆炸产生的威力有待检验.〔6分〕 〔2〕影响:加速了日本的投降;减少了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伤亡;提高了美国在尖端科技上的威望;也为战后的核讹诈和实施霸权主义提供条件.〔9分〕 46.〔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同治初年,江西南昌的士大夫群起毁教堂,杀传教士.巡抚沈葆桢称赞士大夫的正气,郭嵩焘则斥责沈氏顽固.郭氏做广东巡抚的时候,汕头的人像以前广州人,不许外国人进域.光绪元年〔1875〕云贵总督曾毓英因为反对英国人进云南,秘密在云南缅甸边境上把英国使馆的翻译官杀了.郭嵩焘当即上奏弹劾曾毓英.第二年,政府派他出使英、法,中国有公使驻外从他起.他在西欧的时候,努力研究西洋的政治经济社会.他觉得不但西洋的轮船枪炮值得我们学习,就是西洋的政治制度和一般文化都值得学习.他发表了他的日记,送给朋友们看.他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他劝李鸿章扩大留学范围. 一一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归纳郭嵩焘的救国理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郭嵩焘的救国理念是否得以实现并说明理由.〔7分〕 〔1〕理念:要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全面学习西方.〔2分〕成因:以清政府驻外公使的身份对西方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受洋务运动的影响 ;对西洋考察的结果.〔6分〕 〔2〕结果:没有实现.理由:以李鸿章为代表洋务派只学习西方技术不学习西方制度;清政府反对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后来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其抨击和提出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的事实也从侧面证明其未实施.〔7分〕 4 / 4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