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二(下)月考真题卷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石中学八年级(下)月考语文试题语文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东江外语实验学校八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 数学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黄广中学八年级(下)月考数学试卷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省实验学校八年级(下)月考数学试卷 英语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培英中学八年级(下)月考英语试卷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南沙实验外语学校八年级(下)月考英语试卷 目录2023-2024 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东江外语实验学校八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22021-2022 学
2、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石中学八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42023-2024 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省实验学校八年级(下)月考数学试卷152023-2024 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黄广中学八年级(下)月考数学试卷382022-2023 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实验外语学校八年级(下)月考英语试卷572023-2024 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培英中学八年级(下)月考英语试卷782023-2024 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第十六中学八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792022-2023 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广大附中实验中学八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85172023-2024 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东江外语实验学校
3、八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解析一、积累与运用(共 24 分)1ABC.正确。D.有误,“幽悄”的“悄”应读作“qio”。故选:D。 2A.有误,“枯躁”的“躁”应为“燥”。B.正确。C.有误,“蹿掇”的“蹿”应为“撺”。D.有误,“暄嚷”的“暄”应为“喧”。3A.有误,戛然而止:形容乐曲突然停止。对象错误;BCD.正确。故选:A。4A有误,表意重复,将“悬殊”或“相差”删去; B有误,否定不当,将“不再蔓延”的“不”删去;C有误,语序不当,将“不仅是更是”后面的内容互换;D正确。5(8 分)(1)学校要按要求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家长要注意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家庭要积极配合;学生
4、从小参与劳动,养成劳动习惯。(3 分)(2) 示例:文博,现代的学生素质发展要全面,其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十分重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不仅不会影响学习,还可以从日常劳动中得到启发、获得智慧,培养我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培养家庭责任感,何乐而不为呢?(3 分)(3) 示例:这幅漫画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勤于实践,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获得知识本领。(2 分)6(4 分)青青子佩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注意“邑”的书写)寤寐求之(注意“寤寐”的书写) 道阻且跻气蒸云梦泽蒙络摇缀(注意“缀”的书写)(2)(4 分)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注意“歧”的书写)微君之躬 胡为乎泥中7.(8 分)(1)B(2
5、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3)B8(4 分)(1)全,都。的样子。(2)描写人物活动,写人们生活的和谐安宁、自得其乐,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9(5 分)(1) 那生长在河边的茂密芦苇,颜色苍青,那晶莹透亮的露珠已凝结成白色的霜。(2) 写出了“伊人”的若隐若现,可望而不可即,表现了主人公惆怅失望的感情。二、阅读与鉴赏(共 46 分)10.C11.C12.D13.示例:环境平凡,一样可创造。处处可创造(处处是创造之地):陈勋的工作环境是厨房,再平凡不过的环境,但他一直致力于粤式点心的创造式发展,故而能够在餐饮日新月异的发展潮流中,不断推新, 创造经典。人人
6、可创造(人人是创造之人):点心师是平凡不过的岗位,何世晃、陈勋等不断学习,总结经验、发挥创意,终成一代大师。时时可创造(天天是创造之时):陈勋看粤剧时得到启发,创造了“月影燕侣”这道广府历史文化名菜。14.D15. 休假照顾妻女;和妻女一起值班;和妻子一起陪女儿治疗;第一次陪女儿过暑假。16. 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妻子认为营区条件越来越好,表达了她想趁暑假带女儿来部队驻地看丈夫的心理。17.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表达了作者对艾国的赞扬和敬佩之情,揭示了文章主旨;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三、写作。(50 分)四、附加题(1 小题,8 分)(1)D(2)保尔到公社社员疗养院疗养,后来又出了车祸,
7、保尔的身体彻底垮了。他觉得再也无法给革命事业作贡献,所以产生了自杀的念头。后来,保尔重新振作,鼓励达雅反抗家庭并与他结合,开始找寻新的斗争方式。(3)(3 分)答案:示例:保尔虽然经受了接连不断的打击,但仍向往劳动,向往投身到国家建设中去,他这种为革命奋斗到底、刚毅坚强、无私奉献、乐观自信、信念坚定的精神品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为千千万万的青年人如何走好人生之路做出了榜样。2021-2022 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石中学八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解析一、积累与运用(共 32 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皎洁(jio) 行辈(hng) 旺相(xing)B. 斡旋
8、w)糜子(m)晦暗(hu)C. 羁绊(j)束缚(s)戛然(ji)D. 邮差(ch)恣意(z)橘子(j)【答案】A【解析】B.糜子 mmi: C.束缚 ssh;D.邮差chchi; 故选A。2. 下列各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怠慢蕴藻甜静马前卒B. 暮然蓬勃逻辑叹为观止C. 偏僻宽慰渺远顾名思意D. 蜜蜂争讼衣襟大彻大悟【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D 项正确, 其他各项书写错误的词语应更正为:A 项“甜”应为“恬”。B 项“
9、暮”应为“蓦”。C 项“意”应 为“义”。3.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虽知追求成功是人生的一大乐趣,但平常中不起波澜对人宽容平和,遇事随方就圆才是大彻大悟。B. 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疲,却也习以为常。C. 说书先生又开始滔滔不绝地聊三国了,精彩绝伦处让人叹为观止!D. 不为灯红酒绿诱感,不以觥筹交错为欢,不被人情世故左右。我以我心践诺言,慎行,永葆共产党员本色。【答案】C【解析】A.大彻大悟,意思是形容彻底醒悟。这里把“不起波澜对人宽容平和,遇事随方就圆”心态和行为看作“彻底醒悟”,表意恰当;B. 习以为常,意思是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
10、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很平常了。这里指对“别人的恭维习惯了”,表意恰当;C. 叹为观止,意思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说书先生精彩绝伦处”是“听到的”,不能“叹为观止”;D. 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这里表示共产党员处理事情公道,不被人情左右。恰当。故选C。4. 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 武汉过江隧道的开通,有助于解决长江大桥的交通拥堵问题。B. 世界月球大会上,有关人士介绍了我国深空探测的远景规划。C. 在“五个一工程”的推动下,湖北文艺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局面。D. 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答案】D【解析】D否定不当。“防
11、止”后边不能带否定词,去掉“不”。故选D。5.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哲学,一门深奥晦涩的学科;儿童,一个直接简单的群体。这两者似乎风牛不相及。也因此,不少思想家认为:儿童天生就是哲学家。不少大人都对哲学退避三舍,小孩子就更没办法学。而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爱提问的儿童无时无刻不表现出一种“爱智慧”的天性。因此,不少人初听到“儿童哲学”这个名词时,都觉得不可思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和大多教对世界司空见惯、冷漠麻木的成人相比,儿童离哲学要近得多。实际上,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就是对智慧的热爱与追求。A. B. C. D. 【答案】A【解析】根据空格前提示现象“哲学”与“
12、儿童”的关系“风马牛不相及”,接着说出结果:因此,不少人初听到“儿童哲学”这个名词时,都觉得不可思议。然后论述:不少大人都对哲学退避三舍,小孩子就更没办法学。解释说明:实际上,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就是对智慧的热爱与追求。而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爱提问的儿童无时无刻不表现出一种“爱智慧”的天性。句紧承句,最后得出:儿童天生就是哲学家。故顺序为: A. 。6. 口语交际有技巧,与人交流尤需随机应变,巧妙应对。下文张生回话所采取的技巧是( )隋人张生敏慧,杨素每闲闷,即召与他闲谈。有一年寒冬腊月,杨素对他笑问:“听说你足智多谋, 无惑不解。今日家中有人蛇咬足,你如何医治?”张生回答:“取五月五日南墙
13、下雪涂即治。”紫问:“五月何处得有雪?”答云:“五月无雪,腊月何处有蛇咬?”素笑而道之。A. 虚应故事且答非所问B. 委婉含蓄并旁敲侧击C. 巧言令色以投其所好D.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答案】D【解析】D,根据张生的语言“五月无雪,腊月何处有蛇咬?”可知,张生回话所采用的技巧是以其人之道治其人。故选 D。7. 默写。(1) 微君之故,?(2) ,悠悠我心。(3)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4) ,儿女共沾巾。(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作者送别友人时旷达胸怀和真挚友情的诗句是, 。【答案】. 胡为乎中露. 青青子衿.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无为在歧路.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解析】【详
14、解】诗文默写要求:一是正确理解诗文句子含义;二是准确把握题干要求,选择合适的诗文句子填入;三是不错字,不漏字,不添字。注意:衿、兮、歧、己、涯。二、阅读与鉴赏(共 38 分)(一)(共 5 分)阅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完成下面小题。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8. 全诗最后借用的典故在现代汉语中成了一成语,它是,现在的意思是?9. 请赏析颈联。【答案】8. 临渊羡鱼,比喻以有愿望不做实际的工作,就达不到目的。9. 想渡过洞庭湖却没舟楫,犹想出化而无人引荐,运用比喻的手法,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想得到对方的援引。【
15、解析】【8 题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结合“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可得成语“临渊羡鱼”。临渊羡鱼,渊:深水潭。羡:希望得到。面对着深潭,希望得到鱼。比喻只有愿望和空想而无实际行动,仍不能达到目的。【9 题详解】考查赏析诗句。颈联“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意思是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欲济无舟楫”,运用比喻的手法,从眼前景物出发,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这两句是
16、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言外之意希望对方予以引荐。(二)(共 12 分)阅读小石潭记,完成下面小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
17、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0.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有错误的一项是()A. 水尤清冽(格外)B. 往来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C. 犬牙差互(狗的牙齿)D. 悄怆幽邃(凄凉)11. 翻译“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12.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文章写小石潭,重点写石之奇异,“为坻,为屿,为嵁,为岩”,石多、石怪,成为小石潭的特色,潭因此而得名。B. 本文写游鱼,重点写水之清,且通过鱼、日光、鱼影的描绘,运用直接描写突出了水的清澈。C. 作者以严谨、自然、简洁 笔墨,描绘了小石潭石之奇、水之清、鱼之乐、人之情。D. 作者不仅
18、善于捕捉山水的自然美,且在山水中寄托了自己的情怀,这就是景与神会情景交融。【答案】10. C11.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荡。12. B【解析】【10 题详解】本题考查解释文言字词及辨析。C.句意:像狗的牙齿一样交错参差。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故选C。【11 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时一定要回到语境当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 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重点词语“青树(青翠的树木)、翠蔓(翠绿的藤蔓)、蒙(覆盖)、络(缠绕)、缀(低垂)、参差(长长短短不整齐的样子)、披拂(随风飘动)”要准确理解。12 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B.“运用直
19、接描写突出了水的清澈”理解有误,本文写游鱼,重点写水之清,且通过鱼、日光、鱼影的描绘,运用间接描写突出了水的清澈。故选B。【点睛】译文: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像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澈。整个潭底是一块石头,靠近岸边,石底有的部分翻卷出水面,形成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潭中游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
20、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与游人一起娱乐。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溪岸的形势像狗牙般交错参差,无法看到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同我一起游远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作为随从跟着我们来的,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 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三)(共 5 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题目。陶公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其意。后正会
21、中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中,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注】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期鄱阳人,曾任特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正会,元旦集会。 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13.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咸不解其意(2)悉以作钉14. 文中写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答案】13. (1)全、都;(2)用来14. 积存废弃锯木屑,雪后覆地;积存竹头,造船时做竹钉。陶公是一个节俭、勤勉的人。【解析】【13 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把握句子翻译,进而准
22、确理解文言词语含义和用法,注意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等现象。(1) 咸不解其意:大家都不明白他的用意。咸:都,全。(2) 悉以作钉:都用这些竹头作钉。以:用。【14 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概括和人物形象分析。(1) 概括内容时抓住人物和具体事件、行为。结合“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其意。后正会中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 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可知,人物是陶侃,事件是命令属下收集锯木屑,后来用来在雪天铺在地上,方便走路。故可概括:陶侃积存废弃锯木屑,雪后覆地。结合“官用竹,皆令录厚头中,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可知,人物是陶侃,事件是陶
23、侃让属下把截下的毛竹根部收集起来,后来造船时做竹钉。故可概括:陶侃积存竹头,造船时做竹钉。(2) 分析人物形象时,要抓住文章已给的评价人物的词句,通过人物的行为去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结合“陶公性检厉,勤于事”可知,陶侃为人节俭、勤勉。从他让属下收集锯木屑、毛竹的根部,后来都有所用途看出,他为人节俭,并且在工作上很勤勉。【点睛】参考译文:陶侃性情俭省而严厉,对政事十分勤勉。他任荆州刺史时,命令监造船只的官员把锯木屑全部收集起来,不论多少。大家都不明白他的用意。后来正月初一大会僚属,恰好遇到久雪初 晴,大堂前的台阶雪后还很湿。这时陶公就让人用木屑覆盖在上面,人们出入一点都不受到妨碍。官府用的毛竹,陶
24、侃总是命令把截下的根部收集起来,(以至于)堆积得像山一样。后来桓温伐蜀,把战船组装起来的时候,都用这些竹头作钉。(四)(每题 4 分,工 16 分)拓展阅读年 意冯骥才年意不像节气那样宇宙的规律、大自然的变化,都是外加给人的。它很奇妙!比如伏天挥汗时,你去看那张著名的传统木版年画大过新年,画面上生动地描绘着大年夜合家欢聚的种种情景。你呢?最多只为这民俗的意蕴和稚拙的构图所吸引,并不曾被打动。但在腊月里,你再去瞅这花花绿绿的画儿,感觉竟然全变了。它变得亲切、鲜活、热烈,一下子撩起你过年的兴致。它分明给了你年意的感染。但它的年意又是从哪儿来的呢?倘若还在画中,为何夏日里你却丝毫感受不到?年年只要一
25、喝那杂米杂豆熬成的又黏又甜、味道独特的腊八粥,便朦胧看到了年,好似彼岸那样在前面一边诱惑一边等待了。时光通过腊月这条河,一点点驶向年底。年意仿佛寒冬的雪意,一天天簇密和深浓。你想一想,这年意究竟是怎样不声不响却日日加深的?谁知?是从交谈中愈来愈多说到“年”这个字,是开始盘算如何购置新衣、装点房舍、筹办年货,还是你在年货市场挤来挤去时,受到了人们要把年过好的那股子高涨的生活热情的感染?年货,无论是吃的、玩的、看的、使的,全部火红碧绿、艳紫鲜黄,亮亮堂堂。那些年年此时都要出现的图案,一准全冒出来松、菊、蝙蝠、鹤、鹿、老钱、宝马、肥猪、喜鹊、刘海、八仙、聚宝盆,谁都知道它们暗示着富贵、长寿、平安、吉
26、利、好运与兴旺。它们把你围起来,掀动你的热望,鼓舞你的欲求,叫你不知不觉地把心中的祈望也寄托其中了。不管今年的希望明年是否落空,不管老天爷的许诺是否兑现,祖祖辈辈们照样活得这样认真、虔诚、执着。唯有希望才能使生活充满魅力。当窗玻璃外凛冽的风撩动红纸吊钱敲打着窗户,或是性急的小孩子提前零落地点响爆竹,或是邻人炖肉煮鸡的香味蹿入你的鼻孔时,大年将至,让人甚至有种幸福的逼迫感。如果此时你还有几样年货未备齐,少四头水仙或两斤大红苹果,不免会心急不安,跑到街上转来绕去,无论如何也要把年货买齐。圆满过年,来年圆满。年意竟如此深厚、如此强劲!如果此时你身在异地,急切盼望着回家,看到那一列列火车被返乡过年的人
27、满满实实挤得变了形,你生怕误车而错过大年夜的团圆,也许会不顾挨 骂、撅着屁股硬爬进车窗。不管一年里你有多少失落与遗憾,但在大年三十晚上,坐在摆满年夜饭的桌旁,必须笑容满面。脸上无忧,来年无愁。你极力说着吉祥话,极力让家人笑,家人也极力让你笑;你还不自觉地让心中美好的愿望膨胀起来,热乎乎地填满你的心怀。这时你是否感觉到,年意其实不在其他地方,它原本就在你的心里,也在所有人的心里。年意不过是一种生活的情感、期望和生机。而年呢?就像一盏红红的灯笼,一年一度把它火热地点亮。15. 联系全文,说说“年意”有哪些内涵。16. 开篇为什么写伏天和腊月里看大过新年木版年画的事?17. 赏析第段中画线句子 表达
28、效果。18.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末“年意不过是一种生活的情感、期望和生机。而年呢?就像一盏红红的灯笼, 一年一度把它火热地点亮”的理解。【答案】15. 年意是一种热烈的情绪,年意是人们心中美好的祈愿,年意是一种圆满过年的生活传统。16. 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年意的奇妙,说明年意就在人的心里。17. 【示例】使用短句,节奏感强;“火红碧绿、艳紫鲜黄”明写年货的颜色,暗写年货种类之多,形象地写出了年意的到来是不声不响的。18. 【示例】人们感觉到了年意,是因为人们对生活充满了期望,对来年有了盼头。而“年”也照应人的心意,红红火火地来,热热闹闹地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年的美好以及随之而来的年意浓浓的热
29、闹美好的氛围,表达了对热烈年意及人们热爱生活的赞美之情。【解析】【15 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标题含意的把握。可从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进行分析。如“它变得亲切、鲜活、热烈,一下子撩起你过年的兴致。它分明给了你年意的感染”“受到了人们要把年过好的那股子高涨的生活热情的感染”“年意不过是一种生活的情感、期望和生机。而年呢?就像一盏红红的灯笼,一年一度把它火热地点亮” 等句。【16 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开篇情节的作用。写伏天和腊月里看大过新年木版年画的事,这里是运用的对比手法, 突出年意的奇妙,说明年意就在人的心里。注意开篇情节的作用,一般都是引出要叙述的中心事件,此情节也不例外。点睛:分析文中的
30、某情节的作用题目,首先要简单的概括该情节,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作 用,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此题主要从人物塑造、主旨的表达和情节的照应的角度进行分 析。【17 题详解】试题分析:赏析句子。“年货,无论是吃的、玩的、看的、使的,全部火红碧绿、艳紫鲜黄,亮亮堂堂。” 从句子的语言特点看,使用了短句,节奏感强。“火红碧绿、艳紫鲜黄”运用表颜色从的词语,写出了货种类之多,增加了节日气氛,形象地写出了年意的热闹。【18 题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中重要语句含意的理解。“而年呢?就像一盏红红的灯笼,
31、一年一度把它火热地点亮。”这句话就是在谈过年的意义。只不过是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罢了。这句话写出了年的美好,年意热闹美好的氛围,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一定要答出人们的情感,一定要联系中心作答。三、表达与交流(50 分)19. 在我们的生活中,“攀爬”是最美的姿态,有时候为别人,那是付出;有时候为自己,那是成长。或许是身体的苦旅,或许是心灵的跋涉。请你以攀爬的姿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记叙文。要求:将题目写在作文格 第一行;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答案】范文:攀爬的姿态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最美的姿态,它活在你心中,向你
32、展现出它的美态,你视之为你的目标,激励着你前进。最美的姿态犹如阳光一般沐浴着你,如雨水一般滋润着你,如一条道路引领你走向成功。而在我心中,最美的姿态就是那样自强地不断攀爬的姿态。在舞台上一个弹奏着钢琴的九岁小男孩叫做刘浩,他从小对音乐颇有天赋,视音乐为生命。刘浩自出生以来就双目失明,上帝虽然给了他不完美的身体,但也赋予了他另一双明亮的眼睛。刘浩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了常人难以承受的困难,他常常一整天一整天的练琴,不休息,最终凭借自己的一双手克服了数不清的失败和挫折,获得了众多国际奖项,站到了舞台的最中心央,弹奏出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地,这是他攀爬艺术高峰后的收获。顾伊颉一位身材矮小的大学生,但是她
33、的小身躯里却拥有着大梦想。因为自己矮小,多次被人嘲笑过,但她却总能笑对生活。她把自己的生活安排井井有条,她不因为自己的身体有缺陷而放弃自己的生活,她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从不放弃。面对别人的嘲讽,她笑颜相对;面对不公正的待遇,她热情似火。在不懈的努力和千百次的跌倒、爬起来,再跌到、再爬起来的过程中,她终于取得了自己梦想的职位。顾伊颉为自己的梦想奋斗的那股不服输的力量,走向成功的努力,成为“生活中的巨人”,这是她攀爬生命的台阶后最好的褒奖。电脑前面一位坐着轮椅的女作家尹书君,因一辆高速逆行的轿车让她高位截瘫,失去了双腿, 但她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尽管每天都只能躺在床上,但她却用笔和纸记录自己每天
34、的感受。凭着对生活的不放弃,她完成了“折翅天使”与生命对话一书的写作。同时她不屈服命运、战胜命运不公的事迹更被人们称赞。尹书君自强不息、与命运搏斗、获得成功,是对她攀爬不幸大门,走出一条崭新大道的最好的称颂。只要你不放弃生活,不放弃梦想,不放弃机会,不停地向上攀登,你的每一步向上的攀爬终将成为人们心目中最美的姿态。【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审题:该题为给材料的全命题作文。“攀爬的姿态”中题目由二个关键词组成:“攀爬”“姿态”。“攀爬” 限定了文章要叙述或描写的主要动作行为,可以是如背影中父亲爬上月台的具体动作,也可以是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我克服困难走向成功的动作,还可以是为别人
35、的付出或自己成长的经历。“姿态” 是行动中展现出的一段人生的苦旅,心灵的跋涉,或是展现出的品格或精神。所以,题目既表明了选材的范围,也确立了要写作的主题:通过人物行为举动,描写出行动中隐藏的高尚品格或精神品质。二、构思:面对该题目,我们就要想一想他为什么要去“攀爬”?他是怎样“攀爬”的?在“攀爬”的过程中遇到过怎样的困难挫折?是怎样的一段人生的苦旅,或是心灵的跋涉?克服困难挫折的过程中体现出他怎样的品格或精神?确定了这些,也就基本确定了本文的写作思路。三、选材和写作思路:可以选取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走向成功的过程及收获;也可以写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如何感受亲情,收获爱的旅程;当然
36、也可以写自己在寻找友情的过程中,感受到的不一般的友谊四、写法: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首先要从自己熟识的生活中选取材料,并进行筛选,选择具有符合“攀爬”这一意蕴的材料,描写“攀爬”具体过程及遇到困难挫折。其次构思立意时候要能细致描写出“攀爬”的过程和蕴藏的深意。第三,描述事件、展现人物性格特点时,应从小处着手,竭力刻画人物形象、性格特点、精神品质,使之鲜明而生动。还要注意文中要有一定的“情”。如果描写中不能感动自己,就不会使文章有血有肉,言之有物。附加题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保尔又问那女子:“您呢,女公民,您也拒绝干活吗?”但是,霎时间他愣住了,因为站在他面前的竟是她。她好不
37、容易才认出这个衣衫褴褛的人就是保尔。保尔身上穿着又破又旧的短褂,脚上穿着两只稀奇古怪的鞋子,脖子上围着一条脏毛巾,脸好久没洗了。只有他那双眼睛,还跟从前一样炯炯有神。这正是他的眼睛。就是这个像叫花子一样的衣衫褴褛的人,不久以前还是她所爱的!世事变化得多么快啊!20. 站在保尔面前的女子是谁?保尔认为她现在有什么缺点?21. 什么工作使保尔如此“衣衫褴褛”?【答案】20. 站在保尔面前的女子是冬尼娅 保尔认为她现在缺点有:个人主义,爱出风头,爱慕虚荣, 贪图安逸生活。21. 筑路使保尔“衣衫褴褛”【解析】【分析】【20 题详解】此题考查名著阅读。根据原文“您呢,女公民,也拒绝干活吗?保尔转过身来
38、问那个女人。一刹那间他呆住了:站在他面前的竟是冬妮娅图曼诺娃。”可知,“那女子”是:冬妮娅。她是保尔少年时代的初恋。是富人的女儿,由于她与保尔出生的阶层不同,思想上也不同,一次,冬妮娅去参加共青团的会议,她打扮得花枝招展,其他人都是穿着旧衣服的,这让保尔很是不满。最终也使她与保尔从相爱到决裂了。后来,冬妮娅嫁给了一个傲慢的家伙,保尔在铁路铲雪时遇到了冬妮娅,他是这样说的。“两年前,你还好些,那时候你还敢和一个工人握手。现在你浑身已经发出卫生球的味道了。说老实话,现在我和你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在保尔眼中,冬妮娅已经变成了一个媚俗的女人。彻底跟她无话可说。【21 题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
39、材料主要描写了 1921 年深秋到年底,保尔从博亚尔卡车站到伐木场修筑轻便铁路的艰苦劳动。筑路时遭遇暴雨、泥泞、大雪、冻土等恶劣的工作环境,使保尔“衣衫褴褛”。2023-2024 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省实验学校八年级(下)月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解析题号12345678答案BDCADBBA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1(3 分)以下列各数为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1,1,2B1,3,2C4,5,6D2,3,5【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逐项判断即可得【解答】解:A、1+12,不能构成三角形,则此项不符合题意;B、12 + (3)2 = 22,能构
40、成直角三角形,则此项符合题意;C、42+52416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则此项不符合题意;D、22 + (3)2 (5)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则此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解题关键2(3 分)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13B12C0.5D5【分析】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被开方数不含分母,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据此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A、1 = 3,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33B、12 = 23,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0.5 = 2,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2D、5是最简二次根式,故本
41、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最简二次根式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的关键3(3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菱形的四个内角都是直角B. 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C. 正方形的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D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菱形、矩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即可求解【解答】解:A菱形的四个内角不一定都是直角,故 A 选项不符合题意;B矩形的对角线不一定互相垂直,故 B 选项不符合题意; C正方形的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故 C 选项符合题意; D平行四边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故 D 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正方
42、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逐个判断四个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4(3 分)如图,RtABC 中,ABC90,点 O 是斜边 AC 的中点,AC10,则 OB( )A5B6C8D10【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RtABC 中,ABC90,点 O 是斜边 AC 的中点,AC10,则 OB= 1AC5, 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5(3 分)下列计算不正确的是( )A2 3 = 6B 1 = 222C22 + 32 = 52D22 + 32 =2+3【分析】利用二次根式的
43、乘法,加法以及分母有理化分别判断即可【解答】解:A、2 3 = 6,故选项 A 不符合题意;B、利用分母有理化, 1 = 2,故选项 B 不符合题意;22C、根据二次根式的加法,22 + 32 = 52,故选项 C 不符合题意;D、22 + 32 = 4 + 9 = 13,故选项 D 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运算,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乘法,加法以及分母有理化法则是解题的关键6(3 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P(3,2)到原点的距离是( )A1B13C5D2【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解答】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P(3,2)到原点的距离= 22 + 32 = 13,
44、 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熟记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7(3 分)如图,在ABC 中,ABAC8,BC10,点 D,E,F 分别是 AB,AC,BC 的中点,则四边形 BDEF 的周长为( )A16B18C20D22【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分别求出 DE、DF、EF,计算即可【解答】解:点 D、E、F 分别是边 AB、AC、BC 的中点,DE、EF 是三角形 ABC 的中位线,DE= 1BC= 1 105,BD= 1AB= 1 84,EF= 1AB= 1 84,BF= 1BC5,2222222四边形 BDEF 的周长BD+DE+BF+EF5+4+4+518, 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8(3 分)我们都知道,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老师制作了一个正方形教具用于课堂教学,数学课代表小亮在取道具时不小心使教具发生了形变(如图),若正方形道具边长为 10cm,D30,则四边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