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录一、试验依据1二、试验目的1三、试验段概况1四、试验计划安排3五、工艺试验施工准备3六、试验工艺及方法4七、检验数据分析、整理8八、质量标准9九、安全、质量、环保措施10结构物过渡段填筑压实工艺试验方案本管段内CJDK9+000CJDK16+413为路基填筑段,长度7.413km。路基内有中小桥及涵洞20多座,有路桥过渡段、涵路过渡段等形式。结构物两侧的过渡段填筑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整个路基填筑的质量。因此,为确保路基施工质量,结合工程实际先做结构物过渡段填筑压实工艺试验,取得工艺参数后,以指导其余过渡段施工。一、试验依据1、铁道部颁布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
2、建设2005160号)2、铁道部经规院颁布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3、铁道部颁布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10202-2002);4、铁道部颁布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5、 路基设计施工图、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设计图(京津城际延伸施路通-05)及类似过渡段的施工经验。二、试验目的通过试验段的施工,确定路基过渡段处理措施;掌握填料的物理、力学指标、施工工艺及工艺参数,从而指导、规范本区段的过渡段施工。三、试验段概况本段路基范围内的桥台、框构桥及涵洞过渡段的回填材料、施工工艺及压实标准相同,因此过渡段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结构物,其余结构物过渡
3、段均按照本次试验结果执行。本次试验只填基床表层以下,按照基床底层标准要求施做。试验段与过渡段两侧、相邻路基同步填筑。依据结构物施工进展及现场实际,确定将CJDK14+806.39涵洞回填作为过渡段回填压实工艺试验段。目前涵洞已施工完毕,达到回填条件。本涵为一孔4.0m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位于直线段,与线路正交,涵顶最大填土1m。按照设计,过渡段为一倒梯形状,根据图纸计算倒梯形上宽6.5m,下宽2m,高度1.9m,填方量195m3(两侧)。填料为掺入5%(重量比)水泥的级配碎石。见图一。四、试验计划安排本管段结构物较多,过渡段填筑试验的进展直接影响总体施工工期。因此,试验段按照尽早进行的原则,计
4、划于2010年5月20日开始,5月30日结束,共计10天。五、工艺试验施工准备1、劳动组织为了保证过渡段试验优质、安全、快速的实施,工区成立以副经理梅占生,总工刘亚斌为组长的路基工艺试验领导小组,其余各部室全力配合施工。主要参与人员见下表1:表1 主要作业人员配备表序号姓 名职 务数量(人)1梅占生副经理12刘亚斌总工程师13刘 强技术主管14李会彬试验工程师15王 旭测量工程师16王月利质检工程师1参加试验段施工的技术员、测量员、试验员、安全员计12名,机械、汽车司机、普通工人25名。2、机械设备及检测机具配置为了确保试验段施工质量,配备了充足的机械设备和检测机具。主要机械及检测机具见下表2
5、。表2 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挖掘机台12装载机台13大型压路机台124t4小型压路机台11.5t5推土机台17自卸车辆38洒水车辆19K30平板载荷仪套110EVD检测仪套111EV2检测仪套1六、试验工艺及方法1、试验工艺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压实工艺试验施工见下工艺流程图二。2、试验施工方法掺入5%水泥级配碎石混合料采用挖掘机在相邻料场拌制,车运送至现场,人工配合推土机填筑(由于范围小,大型机械无法摊铺),人工拉线整平,小型压路机碾压,局部人工用小型机具夯实。图二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施工工艺流程图本次试验松铺厚度按20cm控制,填筑3层。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6、拟定碾压组合方式为:按静压1遍,弱振1遍、强振23遍、静压(收光)1遍控制。自强振第1遍后开始进行试验检测孔隙率n,每压一遍检测一次,直至达到设计要求,再收光静压1遍。第一层只检测孔隙率,第二层孔隙率达到设计后,检测动态变形模量Evd,第三层孔隙率达到设计后,检测地基系数K30、Ev2。测量人员每层进行碾压前、后各测1次高程,计算松铺系数。3、过渡段填料要求(1)、级配碎石过渡段级配碎石填料粒径、级配及材料性能应符合铁道部现行客运专线基层表层级配碎石暂行技术条件的规定。级配碎石和级配砂砾石选用品质优良的原材料,必须严格控制0.5mm以下细集料的含量及其液限和塑性指数,确保筛选并按比例混合组成的
7、级配碎石混合料的粒径、级配及品质指标符合规定的要求。每2000m3抽样检验1次颗粒级配、颗粒密度、针状、片状颗粒含量、粘土团及有机含量。(2)、水泥级配碎石中掺入P.0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品种、规格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同一产地、品种、规格、批号的水泥每200t为一批,不足200t时,也按一批计。施工前应对所选择的填料进行核对确认并经试验鉴定,使其能够确保填料的质量检测、压实标准等指标达到设计要求。4、试验步骤及要点(1)试验准备涵洞施工完毕,基坑用C15混凝土回填密实,涵洞两侧路基桩板施工完成且强度达到70%以上,开始过渡段施工。级配碎石提前进场,并检测合格。试验室按照混合料的设计配比
8、做最佳含水量试验,取得最佳含水量。(2)测量放样测量班根据过渡段设计图,计算出过渡段的范围,并按填筑层数画出断面,放样出范围线。高程按照20cm一层,用油漆标记在涵身墙上,填筑时按线分层回填。(3)混合料拌制试验段填筑前,在料场根据级配碎石重量计算掺入水泥量,边加边拌,拌匀后再根据试验室确定的最佳含水量加水拌匀。试验室检测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1%范围内才能运至试验段进行填筑。(4)摊铺用石灰粉打上方格,格的大小由每车料的方量能松铺多少面积计算得出。上料时,自卸汽车按规定的方格上料,用插杆挂线的方式控制填料的松铺厚度。先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人工按照插钎的挂线进行终平,检测层面厚度不超过20cm
9、,表面平整,均匀,并记录实测标高。摊铺时层面作成向两侧倾斜的横向排水坡,以利路基面排水。(5)碾压本试验段采用振动压路机1台,小型压路机1台,压路机以1/3副路基宽度进行碾压,碾压从两侧向中心静压1遍,弱振碾压1遍,强振碾压23遍,最后再静压1遍,碾压后无明显轮迹。即:静压 弱振 强振 静压。碾压行驶速度先慢后快(宜为23km/h),最大速度不超过4km/h,分别记录各自的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局部不平整的地方,采用人工补料进行二次平整。涵背两侧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得部位采用大型压路机碾压,压不到得部位采用小型压路机平行涵背方向碾压,局部采用人工辅以小型压实设备压实。(6)检测自强振第1遍后开始进
10、行试验检测孔隙率n,每压一遍检测一次,直至达到设计要求,再收光静压1遍。第一层只检测孔隙率,第二层孔隙率达到设计后,检测动态变形模量Evd,第三层孔隙率达到设计后,检测地基系数K30。测量每层碾压前、后高程,计算松铺系数。5、注意事项1、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不得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2、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应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分层进行碾压。 3、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应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4、施工前,做好横向结构物两侧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对填料的浸泡或冲刷。5、加入水泥的级配碎石混合料宜在2小时内使用完毕。6、每层混合料施工完毕后按要求进行养护。七
11、、检验数据分析、整理试验完成后,对含水率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确定合理的施工含水率,指导其余过渡段的填料含水量控制;对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确定出合理的松铺厚度和碾压遍数;确定最优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将各种施工记录、检测数据加以归纳总结,写出试验报告,上报监理审查批准。原始数据记录按要求填写。填写格式见下表:施工及检测记录表机械型号含水率(%)碾压方式组合碾压遍数松铺厚度(cm)试验检测指标序号里 程孔隙率nK30(Mpa/m)Ev2(Mpa)Evd(Mpa)123试验段填筑标高测量表序号里 程摊铺前(m)摊铺后(m)压实后(m)1左2中3右八、质量标准1、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压实
12、标准应满足表3的规定。表3 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层压实标准检验数量: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孔隙率n 各3点,其中距路基两侧填筑级配碎石边线1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1点;每填高约30cm检验动态变形模量Evd 3点,其中1点必须靠近桥台或横向结构物边缘处;每填高约60cm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 2点,其中距路基两侧填筑级配碎石边线2m处1点,路基中部1点。2、基床表层以下级配碎石填层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 基床表层以下级配碎石填层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纵向填筑长度不小于设计值每层抽样检验3点,左、中、右各1点尺 量2
13、纵向填筑坡度不大于设计值每层抽样检验3点,左、中、右各1点尺量计算3、过渡段填筑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规定。表5 过渡段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表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检 验 数 量检验方法1中线至边缘距离0,+50mm每过渡段抽样检验3点尺 量2宽 度不小于设计值每过渡段每检测层抽样检验2点尺 量3横 坡0.5%每过渡段抽样检验2个断面坡度尺量4平整度不大于15mm每过渡段抽样检验5点2.5m长直尺量测5边坡坡率3%设计值每过渡段每侧抽样检验6点坡度尺量九、安全、质量及环保措施1、安全措施(1) 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一原则,提高安全意识,健全施工现场意外伤害应急
14、预案,认真学习岗位全职责和安全操作规程,提高业务水平和劳动技能,树立安全生产、规模操作的思想,以防患于未然。(2)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3) 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建设,抓好现场管理,搞好文明施工。(4) 临近既有线施工设置警戒线,绝对保证临近既有线的施工安全。(5) 开工前进行系统安全教育,开工后抓好“三工”教育和定期培训,增强职工、民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的自觉性。(6) 工程安全负责人应向参加施工的各类人员认真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使大家明白工程施工特点及各时期安全施工的要求;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应按施工安全措施要求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工序、工种安全技术
15、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了解各自的岗位职责和安全操作方法,以提高接受交底人员的自信心。(7) 确保机械设备安全使用,路基填筑的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遵循设备的操作规程,机械操作人员机动车驾驶人员必须有相应的特殊工种上岗证书,严禁无证上岗,严禁机械、设备带病和违章作业。(8) 安装、维修和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电工完成。 停用设备必须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做到一机一闸一箱一漏保。2、质量保证措施(1) 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思想,贯彻执行ISO9000 系列标准,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控制和记录。(2)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健全岗位责任制,由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职工从事技术复杂、难度大、精度
16、高的工序或操作。(3) 根据不同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选用满足施工要求的机械设备,健全各项机械管理制度,确保机械设备处于最佳使用状态。(4) 管理者经常深入现场,对施工现场操作质量进行巡视检查,现场技术人员以施工全过程跟踪检查。(5) 建立每道工序的质量保证措施,严格按照各工序验收标准,进行质量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把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3、环保技术措施(1) 加强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的监测,配合当地部门搞好舆论宣传和监督工作,加强对沿线施工废水的控制,发现污染问题及时进行处理,防止水质恶化。(2) 施工营房和施工现场的生活垃圾应运送到环保部门指定地点集中堆放。(3) 晴天对施工现场及施工道路进行清扫和洒水湿润,减少扬尘。(4) 加强噪音控制管理,对因机械不良引起的噪音超标工程机械和运输车辆加强维修保养,降低噪音。(5) 保护生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实行“三同时”制度,加强对施工人员水土保持的教育管理;有针对的采取措施,确保水源、植被不被污染和破坏。(6) 施工中严格按照设计施工方案施工,尽量减少植被破坏。废弃的砂、石、土等必须运至指定的弃渣土场堆放,做好挡护和绿化,完工后对弃土、生活用地及施工便道等,按照当地水土保持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复耕绿化,同时修建好排水系统,防止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