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学校防震应急安全疏散演练方案.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9928387 上传时间:2025-04-1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防震应急安全疏散演练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学校防震应急安全疏散演练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防震应急安全疏散演练方案 (1) 第一篇:学校防震应急安全疏散演练方案(1)学校防震应急安全疏散演练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组织开展防震应急安全疏散演练活动,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学校安全工作方针,筑校园安全长城,保护学校师生安全,使师生了解防震避险逃生知识,掌握从容应对应急避震逃生措施和方法,增强师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提高学校快速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自然灾害的战斗力,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 二、演练目的 1.学校防震应急处置能力2.师生逃生、自救、互救3.各工作组协调救援能力 三、演练时间: 月 日演练地点:学校 四、演练对象:全体师生 五、演练要求:迅速、有序、尽责、安全 六、演练科目及预期目标1.应急避险 上课的班级预定避险方式(一楼学生直接离开教室到安全区域避险,二楼及以上楼层学生蹲在桌与桌之间或三角地带避险)和场所,检验师生应急避险方式科学性和避险场所的安全性。 2.安全疏散 设计疏散路线,确定临时避难场所,明确指导人员定点位置。检验疏散路线设计的合理性,避难场所的安全性和师生紧急疏散时的组织纪律性。 4.医疗救护创伤类型设计: (1)创伤出血。检验应急救护的准备和紧急救护能力。 受伤被困受损楼房,检验自救互救准备情况、救援方式的科学性和学校自救能力。 七、演练职责 1.各班主任为本班活动期间第一安全责任人,级部主任为本年级安全责任人。活动期间班主任不得离开本班学生,随时掌握本班级学生情况,遇到特殊情况及时做好本班级学生的疏散和控制,并向有关领导报告。 2.活动负责人要及时做好整个活动的调度和控制,稳定好全体师生的秩序,不得擅自脱离岗位。发生事故,及时到位,负责安全出口的疏散工作,避免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3.脱离现场后,各班主任、级部主任迅速组织好本班级学生,整理好队伍、清点好人数,不允许学生擅自离开队伍。对没有到场的,要做好登记,并及时上报现场负责领导。 八、演练指挥机构和组织系统1.防震应急安全疏散演练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主任。 2.防震应急安全疏散指挥部工作小组(1)预警指挥组组长:副组长:成员: 任务及职责:演练开始前到广播室发布演练开始等各种指令,做到清晰无误。负责协调现场与指挥部,及时掌握情况,并向指挥部汇报,贯彻传达指挥部命令,组织有关人员按预案对现场进行果断处理,并调配人力、物力资源,进行抢险救灾。(2)应急疏散组组长:副组长:组员: 任务及职责:在现场坚守岗位,在教室、走廊、楼梯口依据预案及疏散路线、顺序有秩序地进行疏散全体师生到安全地带,疏散过程中应避免拥挤踩踏事件等安全事故发生,以保证全体师生安全、快速、有序撤离。妥善安置受伤师生,做到灾情调查、统计,上报指挥部。(2)医疗救护组组长: 成员:任务及职责:最大限度准备药品、器械和设备,立即到抢救现场组织和进行学生的自 1救互救,轻伤员救治,重伤员的搜寻和抢救,做好水源管理,防止和控制疫情发生。(3)安全保障组组长:副组长:成员: 任务及职责。迅速排查学校电力、饮水、通讯和其他公共设施受灾情况,组织抢修,并将情况上报指挥部,协助其他工作组输送救援人员和受灾伤病员。巡视校园治安情况,维持校园秩序,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九、演练准备 1.演练前学校组织召开教师动员大会,明确抗震应急演练的目的任务、时间内容、程序要求、工作岗位及注意事项。 2.演练前各班统一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开展抗震减灾、应急避震、紧急疏散、自救互救方法、技能等知识和防震减灾演练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的宣传教育培训,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紧急疏散逃生的正确方法,明确班级紧急疏散逃生线路、到达安全集中地带、区域位置和相关纪律要求。同时强调演练时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师疏散,以免发生误解引发地震谣传。 演练前对紧急疏散楼道、路线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十 一、疏散方案1.疏散线路 (1)教室内疏散路线(2)楼道疏散路线 办公楼师生疏散线路及先后顺序:(安全区域:办公楼前开阔地带) 疏散责任人十 二、演练要求与纪律 1.保持镇静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应急避震,行动敏捷、规范,快速有序,就近蹲或躺在课桌、实验台、床铺的旁边或承重墙的墙根、墙角;用书本、书包、双手或其它柔软物品等保护好头部,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缩小面积,不要靠近窗口,避开灯扇,避免被砸,视情况就近关闭电源、火源。 3.向避险场所疏散要沉着冷静,服从指挥;所有学生应做到快速、猫腰、护头;不拥挤,不推搡,不起哄,不喧哗,不争先恐后,不拉手搭肩,不嬉戏打闹,不弯腰拾物,不逆流而行;在拥挤的人群中,注意双肘撑开平放胸前,形成一定的空间保证呼吸;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当自己摔倒时,应尽快爬起;当被踩踏时,要双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两肘向前,护住双侧太阳穴,双膝尽量前屈,护住胸腔和腹腔的重要器官。 4.参加演练的全体师生应本着珍惜生命的态度,严肃认真的投入演练中来,不得无故缺席,因事请假应联系级部主任找人代替。因个人态度不认真或玩忽职守造成的一切意外事故由该同志本人承担,学校将按照相关文件追究其责任。 5.演练中暂无任务的教师以办公室为单位随同学生演练。 6.凡有特异体质(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等)的师生,演练前发烧、腿受伤等不宜进行紧张和奔跑活动的师生,班主任要给予特殊考虑和安排。 第二篇: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灵璧飞翔双语学校20XX年秋防震减灾应急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通过防震减灾及反恐应急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险的正确方法,熟悉险后我校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或遭受恐怖袭击等灾难来临时,我校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险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安排 1、内容: (1)应急避险演练(2)紧急疏散演练 2、对象。全体师生。 3、时间:年月日 三、演练准备 1、演练前一天召开动员大会,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集中宣传讲座。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险的正确方法,分析我校应急避险的环境条件,阐述地震等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2、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四、演练要求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五、演练指挥机构 指挥长:张绍宇 副指挥长:胡主任 下设四个小组 (一)行政秘书组组 长:成 员: 职 责。负责学校灾情险情汇总及学校安全工作,检查学校教职员工到岗情况,与上级指挥部通讯联络,及时向县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和当地教育系统指挥部办公室报告灾情,并视情请求援助。 (二)避险撤离组组 长: 成 员:当堂科任教师、各班班主任 职 责。主要负责指导紧急避险和紧急撤离,熟悉紧急撤离路线和临时避险场所,维持秩序,保护学生,并做好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帮扶工作。 当班科任教师承担所在班级学生紧急避险的指导任务。 当班科任教师随当班学生一起撤离,并注意保护学生;撤离到安全地带后,班主任和当班科任教师要清点所在班级学生人数,统计人员伤害情况,并报告组长。 其他人员迅速到撤离路线上的预定位置,检查并报告所负责指导撤离的路段是否存在险情。没有险情,仍要坚守岗位,指导撤离,并断后随学生撤到操场、田径场等临时避难场所或者校外避难场所。如果发现险情应该立即报告,并视情况改变撤离路线。 无法撤离时,被困教职员工应当配合紧急救援组,展开自救互救。 (三)紧急救援组组 长:成 员: 职责。负责险情、灾情检查和本校救援。在外援部队到达之前,主要负责救援被困的师生,临时处理师生创伤;外援部队到达后,协助开展救援和医疗。 (四)后勤保障组组 长:成 员: 职责。主要负责后勤服务,协助紧急救援组检查校舍灾情险情,向紧急救援组提供救援工具和设备。 六、演练程序 (一)启动程序:演练指挥部指挥人员全部到位宣布演练开始。信号: 计时:拍照: (二)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发出“灾情警报”信号(口哨声。一声长约为10秒)。 2、上课教师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学生“紧急情况出现(地震来了),大家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最后一排同学面向墙,蹲在墙角处(地震避险演练)。演练时间为1分钟。 3、1分钟后,信号员发出解除“灾情警报”信号(长声警报,每声时长约为36秒)。计时员开始计时,记录学生疏散到操场的时间。同时学生复位,老师告知学生,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三)紧急疏散演练 1、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从楼梯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整队。 教学楼梯间秩序维护:(按照一至五层分别安排) 注意不要挡住学生疏散的道路。班主任老师迅速到班与科任教师组织学生快速疏散。学生全部离开后老师方可断后撤离。 2、演练各班撤离路线如下:(详细安排) 3、约5分钟后,危险解除,信号为持续警报声。四组人员迅速到各组负责人处集合。 七、演练注意事项: 1、对不能参加演练的学生,班主任提前向总指挥报告。 2、分班演练时,班主任要教育学生首先要冷静,稳定学生情绪,有序地组织学生从教室前门、后门迅速撤离。(各班后门打开并留有应急通道) 3、全校演练时间可能是上课、下课或其它休息时间。 4、全校演练前5分钟,演练指挥小组所有成员、各教职工必须各就各位,确保演练过程中不发生伤害事故、踩踏事故。 5、全校演练时,学生下楼梯时可以不排队。但一定要避免拥挤造成事故。 6、疏散引导小组、当节任课教师、班主任、科任教师在就近楼梯口旁边指挥学生撤离,杜绝拥挤踩踏事故,直至最后一名学生离开后才能离开,离开前由各楼层负责人检查所负责楼层及教室是否有人。 7、演练期间,任何教职工不得离岗离校。 8、如发生演练意外事故,立即报告总指挥,第一时间救护伤员。 八、演练总结 1、指挥长总结讲话。 2、宣布演练结束,各班依次退场,返回教室。 附:防震口诀 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 第三篇:小学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京溪小学怡新校区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20XX年6月9日下午16:15 一、演练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强化意识—掌握知识—演练实践—形成能力”的科学模式,全链条创新方式方法,全面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广泛普及应急知识和避险技能,增强演练实效性和针对性,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二、演练组织机构 (一)抢险救灾指挥机构(负责整个安全事故的指挥、协调、报告、处理工作) 总指挥:陈丹琳(指挥部设总校校长室) 副总指挥:林丽丽 成员:陈育春、郭伟才、彭志东 (二)抢险救灾实施队伍。 1、抢险救灾组。负责具体的抢险救灾工作,主要是保证师生安全,引导师生紧急疏散(按演练路线)。 组长。郭伟才(统筹);。 成员。各年级组长、各班主任。 2、安全保卫组。负责灾难事故进行时的阻断工作,防止危害的继续发生,力保学校人员及财产安全(当发生非人为的恶性伤害事件时加入到抢险救灾组)。 组长:彭志东(负责组织及协助培训组员) 成员。后勤工友、学校保安员。 3、后勤保障组:负责为抢险救灾提供物品及人力,并负责及时切断灾害源头。组长:陈育春(负责切断灾害源头); 成员。后勤工友、学校保安员。 4、善后处理组:负责学生的安置,接待学生家长,负责学生心理辅导。组长:郭伟才 成员。各班班主任。 5、信息处理组。负责向京溪小学总部、片指导中心、教育主管部门报告情况、传递上级指示,接待新闻媒体。 组长:林丽丽 成员:伍翠萍 三、具体疏散路线及要求 20XX年6月9日(周一)下午第三节,听到疏散警声响,各班老师马上关闭电源总开关,并组织全体学生迅速离开课室,不需正式排队,由正班主任带头,副班主任押后,原则上按升旗仪式的顺序、路线进行撤离(二 6、二 7、一 6、二8走1号梯;二 3、二 4、二 5、一 3、一 4、一5走2号梯;二 1、二 2、一 1、一2走3号梯;一 7、一8直接从架空层进入大操场),保证所有学生迅速、安静、有序地疏散至大操场空旷位置,到达指定位置后,所有学生抱头蹲下。疏散过程中要求学生用双手做抱头动作,靠边行走。 四、注意事项: ㈠、演练人员分工: 1、副总指挥。林丽丽校长助理,负责紧急疏散的全面工作,指挥协调演练全过程,演练总结。 2、陈育春主席。负责演练行动计时,疏散集结地点秩序监控。 3、郭伟才主任。负责广播动员,攒写演练简讯。 4、彭志东主任。负责方案的拟写,演练过程的拍照,兼现场卫生老师,备好药箱在现场应急。 5、各班正、副班主任负责组织本班学生按演练方案预设的疏散撤离路线安全行动。 6、大门和各楼层楼梯口人员职责: ①、当值保安。负责把守大门,演习期间,禁止任何人进出大门。 ②、3楼1号梯口疏散指挥员:蒋冬梅 3楼2号梯口疏散指挥员:李滢 3楼3号梯口疏散指挥员:姚铁梅 2楼1号梯口疏散指挥员:沈家兰 2楼2号梯口疏散指挥员:沈学妃 2楼3号梯口疏散指挥员:曾爱珍 1楼1号梯口疏散指挥员:何爱琴 1楼2号梯口疏散指挥员:余发珍 1楼3号梯疏散指挥员:郑兆枢 负责维持疏散通道的秩序,保护学生疏散过程的安全通行。 ㈡、各正、副班主任一定要提前熟悉本班学生疏散路线,听到警报声时,听从老师指挥按规定路线分成两路纵队(不一定要求非常整齐,可以用手做捂鼻动作,靠边行走),按以上顺序快速疏散到安全地点(大操场),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以最快速度到达指定岗位。 ㈢、各班老师带领学生到达安全地点后立即清点人数并报到级长处,由级长汇总后统一报到林丽丽校长助理处。 ㈣、由林丽丽校长助理小结演练情况,演练结束。 ㈤、演练结束后,请各班班主任带队回班继续进行强化教育。 ㈥、电子屏“京溪小学怡新校区20XX年避震疏散演练”。(由彭主任负责)注:要求各班在周五前按演练路线预演一次。 附:集结方位图示: █学校大门 █篮球场█门卫室 排水沟 一(5)一(4)一(3)二(5)二(4)二(3)一(2)一(1)二(2)二(1)一(8)一(7)二(6)二(7)一(6)二(8) 第四篇:防震疏散安全演练方案梁堤头镇第五小学防震疏散安全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为了落实上级安全教育精神,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整治,安全第一”的原则,以“建设平安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开展校园师生安全逃生演练,以防患于未然,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逃生能力。 二、演练安排 1、内容:防震紧急疏散演练 2、对象:全体师生 3、时间:20XX年5月12日下午课外活动 三、演练准备 1、使全体教职工明确此次应急演练的任务和注意事项。 2、演练前班主任动员,熟悉疏散线路。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并非真正的应急疏散。 3、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四、演练要求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4、各班主任要严密组织,认真对待,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 五、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总指挥:祝永亮副指挥:杨文春 成员:张兰云 郑明启 张帆 2、教室室内指导组成员:各班班主任职责: (1)演练前向学生讲述防震的有关知识。 (2)演练信息发出后,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3)班主任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六、演练程序 1、启动程序 总指挥在学校广播系统中宣布。老师们、同学们梁堤头镇第五小学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 2、紧急疏散演练(哨声为令) 3、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从楼梯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整队。到达集中地点后,师生全部蹲下。各班确保前后教室门打开,教师迅速将全班学生分成两路纵队,并指挥其有秩序出门。 疏散地点:大操场 4、演练结束后总指挥进行活动小结。 七、演练各岗位具体负责人名单 1、班级领队:各班主任 2、学生疏散时楼道执勤人员 南一楼东楼梯: 薄 倩南一楼东楼梯转台:张 帆 南二楼西楼梯: 郑明启 南一楼西楼梯转台:王原峰北一楼: 冯家友 3、操场列队(三人一排,东西站队,从南往北1--5年级依次列队)负责人: 赵梅 姜秀云 柴振华 负责楼梯安全的老师要确保学生有序撤离,学生万一出现跌倒现象时应及时扶起避免踩踏。 、 第五篇:安全防震疏散演练方案安全防震疏散演练方案 为真正提高全校师生在密集场所的应急避震能力,进一步深化全校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保证全校师生在地震临震预报发布或地震发生后,快速、有序、高效地实施地震应急疏散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泉教德〔20XX〕40号文《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预案建设的意见》精神,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地震应急疏散演练人员及职责安排: 1、总指挥:郭招聪(校长)副总指挥:郭西亮,林晓强(副校长)。职责:负责指挥全校各楼层师生疏散。通过传递地震演练信息,稳定全校师生情绪。 2、楼层导护教师(各年级的老师)职责。协助组织本楼层人员疏散,同时按照总指挥指示,协调楼层间的疏散顺序,稳定本楼层人员的情绪,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行为。 3、班主任及任课老师职责。负责本班人员疏散,配合楼层导护教师,协调班级间的疏散顺序,稳定本班人员情绪,同时向班内人员传授必要的自身防护措施。 4、班干部(学生)职责。协助班主任做好本班人员的疏散,同时监督和督促本班同学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5、其他行政人员职责。协助总指挥做好人员的疏散工作。发现地震后,按照各自负责的年段,指挥协调人员疏散自护工作。 6、保卫处职责。听到地震信号后,打开大门,同时协助组织疏散。 7、信息人员:郭成文 职责。负责记录逃生情况、拍照。 8、应急救护队及后勤保障。郭晓燕(准备医疗急救用品、位于操场待命,组织卫生组成员模拟进行轻伤人员上肢、腿部、膝部受伤处理。) (二)演练过程: 1、教导处主任郭成文老师通过本校红领巾广播做演习的宣传动员,并介绍地震的简单知识暨逃生技巧,提出演练要求。 2、由各班班主任强调演练的注意事项。 3、演练开始。地震发生,吹响一短一长哨声为信号。听到“地震发生”的信号后,各班迅速打开教室门,师生要立即双手抱头,以课桌、墙角为掩体躲避起来。 4、集体疏散。三短一长钟声为信号。听到疏散信号(三短一长钟声)后,学生们在教师的指挥下迅速从教学楼的不同出口有条不紊地向操场(宽阔地)疏散。 5、集合地点。各班按升旗仪式安排的地点集合。 三、演练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 1、演习目的。通过演习,使学校师生在实践中运用所掌握的防震知识,合理有序的疏散逃生,减少人员伤亡;同时,提高学生在面临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做到沉着冷静。 2、听到第一次警报响,要迅速打开教室门,并躲在课桌下抱头或顶书包躲避。 3、听到第二次警报后,各班要迅速集合成单路纵队向安全地点疏散。下楼梯从低楼到高楼的顺序,不可强行冲、挤别班队伍。 4、在下楼梯时要迅速有序,不要慌乱奔跑、争先恐后;不要喧哗、惊叫。严禁在楼梯处和走廊相互推搡,拉扯,冲撞,避免跌倒;有东西掉落时不准弯腰去捡,防止踩踏。 5、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以防被落物砸伤。 6、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点后,以班为单位集合,清点人数,并向总指挥报告人数。 7.整个演练过程要严肃、紧张、有序,达到预期的目的,起到很好的宣传和教育效果,为今后区域内一旦发生地震,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安全疏散学生积累宝贵的经验。安全防震疏散演练方案 为真正提高全校师生在密集场所的应急避震能力,进一步深化全校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保证全校师生在地震临震预报发布或地震发生后,快速、有序、高效地实施地震应急疏散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泉教德〔20XX〕40号文《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预案建设的意见》精神,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地震应急疏散演练人员及职责安排: 1、总指挥:郭招聪(校长)副总指挥:郭西亮,林晓强(副校长)。职责:负责指挥全校各楼层师生疏散。通过传递地震演练信息,稳定全校师生情绪。 2、楼层导护教师(各年级的老师)职责。协助组织本楼层人员疏散,同时按照总指挥指示,协调楼层间的疏散顺序,稳定本楼层人员的情绪,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行为。 3、班主任及任课老师职责。负责本班人员疏散,配合楼层导护教师,协调班级间的疏散顺序,稳定本班人员情绪,同时向班内人员传授必要的自身防护措施。 4、班干部(学生)职责。协助班主任做好本班人员的疏散,同时监督和督促本班同学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5、其他行政人员职责。协助总指挥做好人员的疏散工作。发现地震后,按照各自负责的年段,指挥协调人员疏散自护工作。 6、保卫处职责。听到地震信号后,打开大门,同时协助组织疏散。 7、信息人员:郭成文 职责。负责记录逃生情况、拍照。 8、应急救护队及后勤保障。郭晓燕(准备医疗急救用品、位于操场待命,组织卫生组成员模拟进行轻伤人员上肢、腿部、膝部受伤处理。) (二)演练过程: 1、教导处主任郭成文老师通过本校红领巾广播做演习的宣传动员,并介绍地震的简单知识暨逃生技巧,提出演练要求。 2、由各班班主任强调演练的注意事项。 3、演练开始。地震发生,吹响一短一长哨声为信号。听到“地震发生”的信号后,各班迅速打开教室门,师生要立即双手抱头,以课桌、墙角为掩体躲避起来。 4、集体疏散。三短一长钟声为信号。听到疏散信号(三短一长钟声)后,学生们在教师的指挥下迅速从教学楼的不同出口有条不紊地向操场(宽阔地)疏散。 5、集合地点。各班按升旗仪式安排的地点集合。 三、演练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 1、演习目的。通过演习,使学校师生在实践中运用所掌握的防震知识,合理有序的疏散逃生,减少人员伤亡;同时,提高学生在面临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做到沉着冷静。 2、听到第一次警报响,要迅速打开教室门,并躲在课桌下抱头或顶书包躲避。 3、听到第二次警报后,各班要迅速集合成单路纵队向安全地点疏散。下楼梯从低楼到高楼的顺序,不可强行冲、挤别班队伍。 4、在下楼梯时要迅速有序,不要慌乱奔跑、争先恐后;不要喧哗、惊叫。严禁在楼梯处和走廊相互推搡,拉扯,冲撞,避免跌倒;有东西掉落时不准弯腰去捡,防止踩踏。 5、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以防被落物砸伤。 6、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点后,以班为单位集合,清点人数,并向总指挥报告人数。 7.整个演练过程要严肃、紧张、有序,达到预期的目的,起到很好的宣传和教育效果,为今后区域内一旦发生地震,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安全疏散学生积累宝贵的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