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106∕T 65-2022 小麦滴灌生产技术规程(鹤壁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99278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1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106∕T 65-2022 小麦滴灌生产技术规程(鹤壁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B4106∕T 65-2022 小麦滴灌生产技术规程(鹤壁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DB4106∕T 65-2022 小麦滴灌生产技术规程(鹤壁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DB4106∕T 65-2022 小麦滴灌生产技术规程(鹤壁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DB4106∕T 65-2022 小麦滴灌生产技术规程(鹤壁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65.020.20CCS B 054106鹤壁市地方标准DB 4106/T 652022小麦滴灌生产技术规程BDB 4106/T 652022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鹤壁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冠丰种业有限公司、鹤壁市农业科学院、浚县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鹤壁市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鹤壁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新民、王怀苹、张守峰、张宝亮、王丽娟、李雪涵、张山保、牛青侠、张守霞、秦军锁、庞俊奔。DB 4106/T 652022小麦滴灌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滴

2、灌系统的设计安装、滴灌系统维护、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施肥、灌溉、病虫草害防治和收获。本文件适用于小麦滴灌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1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8321.1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GB/T 15671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3.13.23.33.43.53.6DB 4106/T 652022滴灌带直接向灌水器配水并将灌溉水直接输送至

3、作物根区附近的管带。4地表滴灌系统设计安装设计原则根据灌溉区面积、地形合理布置。使整个系统长度最短,控制面积最大,水头损失最小,投资最低。安装4.2.1滴灌系统地表滴灌系统采用固定式和移动式相结合,其中干管采用固定式,支管和滴灌带采用移动式。4.2.2管道布设PVC管道安装方式有粘合剂粘结承插法和密封胶圈承插法,PE管道采用管口加热承插固定法。干管宜铺设在40 cm冻土层下,末端设排水口。平坦地区,干、支、滴灌带3级管道最好相互垂直,滴灌带应与作物种植方向一致。山区丘陵地区,干管与等高线平行布置,滴灌带与支管垂直。管道安装时避免泥土砂石进入管内,管道各接口处在回填土前应垫平,安装结束后,对管道

4、进行一次彻底冲洗。4.2.3压力水源3.74.14.25.15.2DB 4106/T 652022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应仔细检查,发现管道漏水时,查找原因,及时更换修补破损的干管、支管及滴灌带。及时清洗每次灌水前拆洗过滤器,清洗过滤叠片或滤网,滤网、密封圈损坏的应及时修补或更换。每次施肥后,用清水灌溉30 min,清除施肥罐内残留肥液,每个灌溉周期需冲洗管道1次2次。滴头堵塞清理对于管内碳酸盐沉淀引起的局部堵塞, 用酸液冲洗法, 在水中加入0.5%2.0%的盐酸(浓度为36),用0.1 MPa压力压入滴灌系统中停留10 min,即可清除;对于有机物引起的堵塞,可用压力疏通法,用707 kPa的高

5、压空气或水冲洗滴灌系统。对于可拆卸式滴头堵塞,应予拆卸清理。系统拆卸和滴灌带回收最后一次灌溉结束或收获前,用清水将系统冲洗完毕后,进行管路拆卸和滴灌带回收。6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品种选择因地制宜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抗病性强、丰产性好、稳产性好的冬小麦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2008的规定。5.35.45.56.16.27.27.37.4DB 4106/T 65202248施肥施肥原则按照作物的产量目标和需肥规律,力求肥料利用率和效益的最大化。施肥量施肥量按每生产100 kg籽粒施用氮(N)2.5 kg、磷(P2O5)1.5 kg、钾(K2O)2.0 kg进行计算,先根据目标产

6、量计算养分含量,减去土壤现有养分含量,再折算为具体的肥料量。施肥量按式(1)计算: 100 (1)式中:Q需要肥料量,单位为千克每公顷(kg/hm2);M作物目标产量,单位为千克每公顷(kg/hm2);X每生产100 kg籽粒所使用纯N或磷(P2O5)或钾(K2O)的量,单位为千克(kg);100100 kg籽粒,单位为千克(kg);Y土壤现有养分含量, 单位为千克每公顷(kg/hm2) ;R所使用肥料的养分含量。施肥方式施肥次数和要求:种肥同播一次(将总施氮量的20%30%,和全部的磷肥及钾肥混合均匀后作为底肥施入),拔节至抽穗扬花期分次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将追施氮肥结合灌溉一起施入土壤,追肥

7、完成后再滴清水,滴水肥时间应控制在2 h以内。9灌溉灌溉原则冬小麦各个生育时期应依据适宜的土壤水分指标进行灌溉,灌溉用水应符合GB 5084的要求。生育期适宜的土壤相对含水量范围:出苗期70%80%,赿冬期55%80%,返青至拔节期60%80%,孕穗至扬花期70%80%,灌浆期65%80%。当土壤水分降低到水分下限值时进行灌溉。灌溉量灌溉量按式(2)计算: 100(1)式中:I每公顷灌水量,单位为立方米(m3);A生育期适宜的土壤含水量;W灌水前的土壤含水量;D土壤容重,单位为克每平方厘米(g/cm3);H计划灌水土层深度,单位为厘米(cm);S单位土壤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cm3);DB 4

8、106/T 652022水的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10病虫草害防治防治病虫害10.1.1冬小麦返青期之后,纹枯病、全蚀病、红蜘蛛、蚜虫等几种病虫害发生较为普遍,为害也较严重。防治时间为 3 月中旬(15 日前后),病虫发生严重的年份可以隔 5 d7 d 连续喷药 2 次。每种药物的用量要按照药物说明准确混配。要注意把药液喷到植株基部。10.1.2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小麦抽穗扬花期,每 667 m2用 20%粉锈宁 75 g和 50%多菌灵粉剂 75 g100 g(或 12.5%烯唑醇 30 g,或 25%氰烯菌酯粉剂 30 g50 g)和 2.5%氯氟氰菊

9、酯水乳剂加 10%吡虫啉 10g 和磷酸二氢钾 100 g,兑水 50 kg。配制药剂应采取二次稀释的方法,以免药液不匀导致药害,田间喷药应选在无露水情况下进行,喷药后 6 h 内遇雨应补喷。10.1.3为有效防治小麦赤霉病,在小麦齐穗期每 667 m2麦田用 50%多菌灵 50 g,或 43%戊唑醇悬浮剂30 ml,或 40%戊唑醇咪鲜胺 30 g,或 25%氰烯菌酯 100 mL,加水均匀喷雾进行预防;如遇连续阴雨天气,需再防治一次,效果明显。10.1.4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 8321.10 的要求。化学除草在11月中下旬12月上旬日平均气温6 以上时进行化学除草。 以猪殃殃、 播娘蒿等双子叶杂草为主的麦田,用二甲四氯、双氟磺草氨、氯氟吡氧乙酸、唑草酮、苯磺隆、噻吩磺隆等按药剂说明书喷施;10.11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林业/苗木/果业/深加工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