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鱼** 文档编号:9924019 上传时间:2025-04-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8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时量: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 1.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下列生活中使用的物质的主要成分不是高分子材料的是 选项 A B C D 生活中使用的物质             名称 防紫外线树脂眼镜 大理石玉石蓝纹背景墙 有机玻璃板 飞机上使用的芳砜纶纤维 2.下列选项属于官能团种类异构的是 A.CH3CH2CH2CH3和CH3CH(CH3)2 B.CH2=C(CH3)2和CH3CH=CHCH3 C.CH3CH2OH和CH3OCH2CH3 D.CH3CH2CH2COOH和CH3COOCH2CH3 3.0.5mol某气态烃能与1mol HCl加成,加成后产物中的氢原子又可被3mol氯原子取代,则此气态烃可能是 A.CH≡CH B.CH2=CH2 C.CH≡C−CH3 D.CH2=CCH32 4.某烃与氢气发生反应后能生成,则该烃不可能是 A.2-甲基-2-丁烯 B.3-甲基-1-丁烯 C.2,3-二甲基-1-丙烯 D.3-甲基-1-丁炔 5.某烃的结构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至少有7个碳原子共平面 B.分子中至少有8个碳原子共平面 C.分子中至少有9个碳原子共平面 D.分子中至少有14个碳原子共平面 6.莲藕含多酚类物质,其典型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类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能与溴水反应 B.可用作抗氧化剂 C.有特征红外吸收峰 D.能与Fe3+发生显色反应 7.下列卤代烃在KOH醇溶液中加热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①  ②③(CH3)2C=CHCl ④CHCl2CHBr2⑤⑥CH3Cl A.①③⑥ B.②③⑤ C.全部 D.②④ 8.分子中有4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醇,氧化后能生成醛的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9.某物质可溶于水、乙醇,熔点为209.5℃,其分子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分子易溶于水、乙醇,可能是因为他们结构相似 B.该分子中含有大π键 C.该分子中只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D.该分子中所有C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 10.下列事实不涉及烯醇式与酮式互变异构原理的是      A.HC≡CH能与水反应生成CH3CHO B.可与H2反应生成   C.水解生成   D.中存在具有分子内氢键的异构体   11.藿香蓟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其有效成分结构如下。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B.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C.含有2种含氧官能团 D.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12.荧光黄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分子式为C20H12O5,分子中存在3种官能团 B.1mol荧光黄最多可消耗1molNa2CO3 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共平面,且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 D.1mol荧光黄与足量溴水反应,最多可消耗2molBr2 13.下列关于高分子材料制备和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酚醛树脂是制作电木插座的主要成分,可由甲醛和苯酚经缩聚反应制得 B.聚乙烯是生产食品包装袋的主要成分,无法使溴水褪色 C.聚乳酸是免拆型手术缝线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可降解的医用高分子材料 D.聚乙二醇是化妆品起补水作用的主要成分,其结构简式为   14.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目的的是    A.装置甲实验室制乙酸乙酯 B.装置乙实验室制硝基苯 C.装置丙实验室制乙炔 D.装置丁实验室制乙烯 15.工业上以有机物a、一氧化碳和乙醇为原料催化合成有机物d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c、d均存在顺反异构 B.该反应的催化剂为NuH C.反应(Ⅳ)是生成酮的取代反应 D.总反应式为 HC≡CR+CO+NuH→催化剂RCH=CHCO||Nu 二、填空题 16.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分子式①含有18个氢原子的链状烷烃 ; ②含有6个碳原子的单环烷烃 ; (2)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有机化合物 ; (3)分子式为C3H7Cl的卤代烃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4)画出下列烷烃的键线式 2,5-二甲基-3-乙基庚烷 ;1,1,4-三甲基环己烷 。 17.元素分析是有机化合物的表征手段之一,按下图实验装置(部分装置略)对有机化合物进行C、H元素分析。 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样品的Pt坩埚和CuO放入石英管中,先通入一定的O2,而后将已称重的U型管c、d与石英管连接,检查装置气密性。依次点燃煤气灯 (排a、b顺序),进行实验。 (2)O2的作用有为实验提供氧化剂、提供气流保证反应产物完全进入到U型管中。CuO的作用是 (举1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c和d中的试剂分别是 、 (填标号)。c和d中的试剂不可调换,理由是 。 A.CaCl2    B.NaCl     C.碱石灰(CaO+NaOH)      D.Na2SO3 (4)Pt坩埚中样品CxHyOz反应完全后,应进行操作: 。取下c和d管称重。 (5)若样品CxHyOz为0.0236g,实验结束后,c管增重0.0108g,d管增重0.0352g。质谱测得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量为118,其分子式为 。 三、解答题 18.某科学研究小组制备硝基苯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相关数据见下表。 已知该实验中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是:在温度稍高的情况下会生成间二硝基苯。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溶解性 苯 5.5 80 0.88 不溶于水 硝基苯 5.7 210.9 1.205 难溶于水 间二硝基苯 89 301 1.57 微溶于水 浓硝酸 42 83 1.4 易溶于水 浓硫酸 10.4 338 1.84 易溶于水 实验步骤如下: 取20mL浓硫酸与足量浓硝酸配制成混合酸,将混合酸小心加入B中。取17.7mL(约15.60g)苯加入A中。在室温下,向苯中逐滴加入混合酸,边滴加边搅拌,混合均匀加热,使其在50-60℃下发生反应,直至反应结束。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依次用少量水、5%NaOH溶液和水洗涤。在分出的产物中加入无水CaCl2颗粒,静置片刻,过滤,对滤液进行蒸馏纯化,收集205~210℃的馏分,得到纯硝基苯18g。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装置C的作用是 。 (2)制备硝基苯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配制混合酸时,能否将浓硝酸加入浓硫酸中? (填“能”或“不能”)。 (4)为了使反应在50~60℃下进行,常采用的加热方法是 。反应结束并冷却至室温后A中液体为粗硝基苯,粗硝基苯呈黄色的原因是 。 (5)在洗涤操作中,第二次水洗的目的是 。 (6)本实验所得到的硝基苯(硝基苯的摩尔质量为123g/mol)的产率是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9.莫西赛利(化合物K)是一种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可改善脑梗塞或脑出血后遗症等症状。以下为其合成路线之一。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 。 (2)C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有 种。 (3)D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 。 (4)E与F反应生成G的反应类型为 。 (5)F的结构简式为 。 (6)I转变为J的化学方程式为 。 (7)在B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含有手性碳;②含有三个甲基;③含有苯环。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6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3:3:2:2:1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 试卷第7页,共7页 参考答案: 1—5 BDCCC 6—10 AAACB 11—15 BCDBD 16.(1)C8H18 C6H12 (2)3-甲基-3-乙基戊烷 (3)CH3CH2CH2Cl和CH3CHClCH3 (4) 17.(1)b、a (2)CO+CuO≜ Cu+CO2 (3)A C 碱石灰可以同时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4)先熄灭煤气灯a,继续吹入一定量的O2,然后再熄灭煤气灯b,待装置冷却后停止通入O2 (5)C4H6O4 18.(1)冷凝回流 (2)+HNO3(浓)→50~60°C水浴浓硫酸 +H2O (3)不能 (4)水浴加热 粗硝基苯中溶有浓硝酸分解产生的NO2 (5)洗去残留的NaOH及生成的钠盐 (6)73% 19.(1)3-甲基苯酚(间甲基苯酚) (2)2 (3)氨基 羟基 (4)取代反应 (5)Cl-CH2CH2N(CH3)2 (6)+H2O→Δ+HCl+N2↑ (7)9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