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专项水平练习北师大版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拼音基础
1. 看拼音,写词语。
yōu rán mí yǔ chén lún jì mò yōng jǐ
chóng gāo tí gāo kù ài bǎi shè zhēng fā
2. 看拼音,写词语。
páo xiào tūn shì ē nuó wū nǚ
kū long juàn yì yǎn yì liáo yá
3. 看拼音写词语。
pán shān wǔ mèi piē jiàn sì nüè
chén xī jiǎo xiá jǐng tì miǎo shì
4. 看拼音,写词语。
chóu chàng kòng zhì qī xī róu cuō
yǐ xué nóng chóu nuó yí xì nì
5. 读拼音,写词语,你一定能写得既正确又美观。
yōu yǎ shāo wēi dǐ yù xiōng yǒng
kāng kǎi líng lì páo xiào pí juàn
形近字词
6. 形近字组词。
诲(_________) 讯(_________) 噪(_________) 挽(_________)
悔(_________) 汛(_________) 澡(_________) 勉(_________)
7. 辨字组词。
渡(______) 栏(______) 冀(______) 副(______) 抡(______)
踱(______) 拦(______) 翼(______) 福(______) 抢(______)
8. 比一比,再组词。
篮(______) 谜(______) 陡(______) 陶(______) 崖(______)
蓝(______) 迷(______) 徒(______) 淘(______) 涯(______)
9. 辨字组词。
尚(_________) 糟(_________) 棚(_________)
党(_________) 槽(_________) 鹏(_________)
炖(_________) 梯(_________) 滥(_________)
吨(_________) 啼(_________) 监(_________)
10. 比一比,再组词。
毯(______) 勒(______) 跤(______) 蹄(______) 裳(______)
毡(______) 鞋(______) 胶(______) 啼(______) 赏(______)
选词填空
11. 选词填空。
僻静 偏僻
1.自从修了公路,一向(_______)的小山村也热闹起来了。
2.县里的医生经常去(_______)的农村,为农民送医送药。
汇集 汇合
3.大江大河是由许多小溪(_______)而成的。
4.广场上(_______)了从四面八方来参加开国大典的群众。
12. 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只有……才…… 不但……而且…… 即使……也……
如果……就…… 不是……而是…… 因为……所以……
1.张亮(______)学习优秀,(______)乐于助人。
2.(______)人民富足了,社会(______)会稳定。
3.一次失败(______)永远的结局,(______)成功的铺垫。
4.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应该勇往直前,(______)遇到再大的困难,(______)要努力克服。
13. 选词填空。
幽雅 优雅 优美
1.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________)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2.在轻松(________)的乐曲声里,他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
3.他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________)。
惊羡 惊呆 惊险
4.少年做出各种各样令人(________)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
5.少年表演杂技的场面十分(________),观众不断喝彩鼓掌。
6.这意想不到的失误,让所有观众都(________)了。
14. 选词填空。
严厉 严格 严峻 严肃
1.望着他那十分(______)的脸,我一句话也说不上来,竟扑倒在他怀里哭了。
2.共产党员要(____)遵守党的纪律,服从党的分配。
3.他板起了脸,一声不吭,显得特别(_____)。
4.老班长忽然(_____)地说:“你的任务是坚持走路,安定两个小同志的情绪。”
15.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恬静 安静 幽静
1.贝多芬在(_______)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
2.顽皮的小弟弟终于(_______)下来。
3月光正照在她那(_______)的脸上。
陶醉 沉醉
4.我(_______)在这美好的夜色中。
5.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_______)了。
句子强化
16. 句子练习。
1.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乡村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这个句子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修辞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改为陈述句)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悦耳的歌声被我的思路打断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做个好猎手要枪法好,做个好猎手要机智。(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句子训练。
1.它的秒针会自己走动。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到炎帝神农故里参加寻根节,是无数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的心愿。(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必须加强安全教育。(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按要求写句子。
1.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改成反问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战士们冒着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快步前进。(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星星在夜空中闪烁。(改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句子练习。
1.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我能按要求改写句子。
1.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竹节人》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范锡林写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说:“小姐,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21. 课外阅读。
等鱼断气
大概是369年前后,母亲因肝病导致脸部浮肿。医生说喝细鱼汤可以消肿。这可难住了父亲——那时候,物质极度匮乏,菜市场里绝对没有活鱼供应。他便去“黑市”,也就是地下自由市场购买。说是市场,其实就是鱼贩的流动摊位,“黑市”买卖是不合法的。但是为了母亲,他义无反顾地去黑市买卿鱼。十天后,母亲脸部的黄痘全消。医生却说:“浮肿未退,继续。”父亲一听,傻了。医生这可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当时父亲的月收入才三十六块。时值冬令,卿鱼原本就少而责,鲜活的、三两以上的更贵,每天一条,总得八毛钱左右,甚至一元,一个月下来,岂不是要把家里掏空了。
“一定要活鱼吗?”父亲只问了一句。“当然!”医生顿了顿,又说,“刚咽气的也行。”
父亲一回家就去了黑市,而且很久没回来。母亲让我去找。我远远地看见父亲正蹲在地上,两眼一眨不眨地盯着搪瓷盆子。而鱼贩则尴尬地注视着父亲,二人之间似乎是一种对峙。此时的西北风像野兽一样咆哮着,父亲蜷缩着冻得簌获发抖的身子,但仍然坚定地蹲着。见我在他身边蹲下,父亲转脸尴尬地对我笑笑。然后附着我耳朵悄悄地说:“我在等鱼断气。死鱼只要四五毛一条。”
天越来越冷,也越来越暗,塘瓷金里的卿鱼盖着水草,那腮帮子还在一口气、一口气地翁动着,越来越缓,越来越缓,忽然它不动了。父亲胜利似的叫起来:“看!它不动了!”鱼贩恢顿地叹了口气:“好吧,拿去吧,算我输给你!蹲了两个钟头了!”然而父亲还没完。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他飞快地抽出一把剪刀,钱还没付,就一刀刺入鱼腹,出鱼肠,那鱼心还在一有一张呢。“马上放血,和活鱼有什么两样呢?”他得意地对我眨眨眼,那鱼贩见状,眼珠瞪得老大,使了。这以后,父亲就成了“老蹲”,只要有耐心,就不怕等不到刚断气的鱼。或许被父亲的举动所感动,鱼贩到后来都会主动招呼他:“过来吧,老胡,这条鱼,快断气了呀!”
十来天后,父亲病了。他派我去蹲守。我那时还小,天天蹲在寒风里发抖,鱼贩看了于心不忍,常常主动喊我去拿将死未死之鱼,有的甚至将刚死之鱼直接剖了,扔过来,也不收钱。长大后读书,每每读到“仗义每多屠狗辈”,我便会想到他们。大概一个月后,母亲的浮肿全然退去。那是369年上海的冬天。高天固然滚滚寒流急,______________。
1.结合语境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下列词句的意思。
黑市:_______
仗义每多屠狗辈: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自然段中“一定要活鱼吗?”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
A.父亲没弄清楚到底要什么鱼。 B.父亲感觉没必要买活鱼。
C.父亲感觉买活鱼手头很困难 D.父亲对医生的要求不满。
3.品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揣摩作者内心的情绪,请在文中把结尾补充上去。
4.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作者以“等鱼断气”为题的理由,至少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时间即生命
①最令人怵目惊心的一件事,是看着钟表上的秒针一下一下地移动,每移动一下就表示我们的寿命已经缩短了一部分。再看看墙上挂着的可以一张张撕下的日历,每撕下一张就表示我们的寿命缩短了一天。因为时间即生命。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但很少有人珍视他的时间。如果想在有生之年做一点什么事,学一点什么学问,充实自已,帮助别人,使生命有意义不虚此生,那么就不可浪费光阴,这道理人人都懂。可是很少有人真能积极不懈地善于利用他的时间。
②我自已就是浪费了很多时间的一个人。我不打麻将,我不经常听戏、看电影,几年中难得一次,我不长时间看电视,通常只看半个小时,我也不串门子闲聊天。有人问我:“那你大部分时间都做了些什么呢?”我痛自反省,我发现,除了职务上的必须及人情上所不能免的活动之外,我的时间大部分都浪费了。我应该中精力,读我所未读过的书,我应该利用所有时间,写我所要写的东西。但是我没有这样做。我好多的时间都稀里糊涂地混过去了,“少壮努力,老大徒伤悲。”
③例如我翻译莎士比亚,本来计划于课余之xiá( )每年翻译两部,二十年即可完成,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国是懒。翻译之所以完成,主要是因为活得相长久,十分惊险。翻译完成之后,虽然仍有工作计划,但体力渐衰,有力不从心之感。假使年轻的时候鞭cè( )自己,如今当有较好较多的表现。然而悔之晚矣。
④再例如,作为一个中国人,经书不可不读。我年过三十才知道读书自修的重要。我批阅,我圈点,但是恒心不足,时作时辍。“五十以学易,可以无打过矣”,我如今过八十,还没在接触过《易经》,说来惭愧。史书也很重要。我出国留学的时候,我父亲买了一套同文石印的前四史,塞满了我的行李箱的一半空间,我在外国混了几年之后又把前四史原封带回来了。直到四十年后才起勇气读了《通鉴》一遍。现在我要读的书太多,深感时间有限。
⑤无论做什么事情,健康的身体是基本条件。我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有所谓“强迫运动”,我踢破过几双球鞋,打断过几只球拍。因此jiăo( )幸维持下来最低限度的体力。老来打过几年太极,目前则以散步活动筋骨而己。寄语年轻朋友:千万要持之以恒地从事运动,这不是xī( )戏,不是浪费时间。健康的身体是做人做事的本钱.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怵目惊心(______) 强迫(_______)
2.在选文中拼音后填写汉字。
3.“我自己就是浪费了很多时间的一个人。”这句话在结构上起了_______的作用。
4.作者认为自己的时间应该用在哪些事情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想告诉我们时间的重要性,结尾却写到健康的重要,这段可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群志愿者有一个创意,他们要收集410张笑脸,作为4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一部分。芸芸众生,要寻找出410张笑脸,按情理来说,并不难。大街上,随时随地都能发现一张张笑脸。可是,让这些志愿者困惑的是,要找出一种真正清澈、明媚的笑脸却很难。
他们发现,有两种笑脸最好找。一种是婴儿的。婴儿的笑脸最干净、最透明、最明媚;还有一种是耄耋(mao die 七八十岁的年纪)老人的笑脸。这种笑脸有一种去尽凡尘,(甲)的清澈和明媚。再往下找去,就十分困难了。志愿者感到很无奈。一张笑脸,为什么这么难找?
对于历练时事的人来说,可以说是看到过(乙)的笑脸。有纯洁的、天真的、明亮的、妩媚的、含嗔的、俏皮的、挑逗的,也有狡黠的、阴险的、睥睨的、蒙尘的、空洞的、揶揄的、复杂的等等。
笑脸,是一种自我内心情感的绽放,它是一种最美的语言。
可是,现在人们似乎很少会笑了,大家都变得矜持、含蓄、内敛起来了。笑,其实是一种极其简单的脸部表情运作,无需什么(丙)的操作程序来调控。一张笑脸,好似一缕徐徐吹来的春风,给人带来一种温暖和甜蜜。笑脸,是一张自然、和谐的感情流露。
生活离不开笑脸,如果没有了一张可爱的笑脸,那是多么可怕的是。笑的缺失,就会使生活缺上了一种色彩和感动的元素,给人一种阴郁和沉闷的氛围。
当您早上遇到一张笑脸时,一都会有个好心情。给人一个笑脸,自己不仅也得到了一个笑脸,而且也得到了一个好心情。
常常拥有一张(丁)的笑脸,是一种历达、一种豁达、一种成熟,这是一种最美的人类语言。
1.请给本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
2.选词填空,在选择其中一个词语造句。
①文中括号里应依次填入的词语是________
①深奥莫测 ②发自肺腑 ③千姿百态 ④洗尽铅华
A.甲①乙②丙③丁④ B.甲③乙②丙①丁④
C.甲④乙③丙①丁② D.甲②乙① 丙③丁④
②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从文中找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近义词:险恶________ 开朗________
反义词:简单________ 复杂________
4.填空与仿写。
①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是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②我也能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志愿者们认为哪两种笑脸最好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下面的句子,根据你的体会写一段与这句话意思有关的话。(不少于1字)
给人一个笑脸,自己不仅也得到了一个笑脸,而且也得到了一个好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阅读理解。
美丽的歧视
①高考落榜,对于一个正值青春花季的年轻人,无疑是一个打击。8年前,我的同学大伟就正处于这种境地。而我刚考上了京城的一所大学。
②当我进入大学三年级时,有一日大伟忽然在校园里寻到了我,原来,他也是北京某名牌大学的一员了。
③“祝贺你——”我说。“是该祝贺。你知道吗?两年前我一直认为自己完了,没什么出息了,可父母对我抱有很大的希望,我被强迫去复读——你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滋味吗?在复读班,我的成绩是倒数第五……”“可你现在……”我迷惑了。“你接着听我说。有一次那个教英语的张老师让我在课堂上背单词。那会儿我正读一本武侠小说。张老师很生气,说:“大伟,你真是没出息,你( )糟蹋爹娘的钱,( )耗费自己的青春。( )你能考上大学,全世界( )没有文盲了。”我当时仿佛要炸开了,我噌地跳离座位,跨到讲台上指着老师说:“你不要瞧不起人,我此生必定要上大学。”说着我把那本武侠小说撕得粉碎。你知道,第一次高考我分数差了100多分,可第二年我差1分,今年高考,我竟超了80多分……,我真想找到张老师,告诉他我不是孬种……”
④3年后,我回到我高中的母校,班主任告诉我:教英语的张老师得了骨癌。
⑤我去看他,他兴致很高,其间,我忍不住提起了大伟的事……张老师突然老泪纵横。过了一会儿,他让老伴取来了一张旧照片,照片上,一位书生正在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下微笑。
⑥张老师说:“2年前,他是我教的那个班里最聪明也最不用功的学生。有一次,我在课堂上讲:‘像你这样的学生,如果考上大学,我头朝地向下转三圈……’”
⑦“后来呢?”我问。“后来同大伟一样,”张老师言语哽咽着说, “对有的学生,一般的鼓励是没有用的,关键是要用锋利的刀子去做他们心灵的手术——你相信吗?很多时候,别人的歧视能使我们激发出心底最坚强的力量。”
⑧两个月后,张老师离开了人世。
⑨又过了4年,我出差至京,意外地在大街上遇到大伟,读博士的他正携了女友悠闲地购物。我给大伟讲了张老师地那席话……
⑩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大伟突然泪流满面。
⑪在那以后的时光里,我一直回味着大伟所遭遇的满含爱意却又非常残酷的歧视。我感到,那“歧视”蕴含着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对大伟和那位埃菲尔铁塔下留影的学生来说,在他们的人生征途中,张老师的歧视肯定是最美丽最宝贵的。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第①段中的“这种境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中,张老师“老泪纵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第⑩段中,大伟“泪流满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读文中画“——”的句子,写出“锋利的刀子”和“心灵的手术”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题目中的“歧视”,从文章内容上看是什么意思?又为什么说是“美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的张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课外阅读。
为善有方
周末,我和朋友到城郊登山,走了近1个小时,终于抵达山顶。不远处有个跛腿男人手挂拐杖,拖着蛇皮袋,正向这边挪着步子。他四下张望,一看就是位拾荒者。
不一会儿,男人坐到我们对面,盯着我和朋友手上的空瓶。朋友主动与男人搭讪:“大哥,你腿脚不便,怎么还上山捡瓶子呀?”男人喘着气,笑道:“山上游客多,能捡不少瓶子呢。”望着他的腿,我不由得从皮夹中掏出4元钱,幻想着男人溢于言表的高兴与感激。男人突然板起脸,推开我的手,说:“我不需要你可怜!”他语气坚定,似乎还夹杂着怒气。
我伸出的手僵住了,朋友马上解释:“对不起,我朋友太鲁莽了,请您原谅。”男人愤愤地走出亭子,丢下一句,“我有残疾不假,但还能干活。”我尴尬无比,低声埋怨男人不知好歹,朋友一脸深沉地看着我:“你刚刚伤害了他的自尊心,帮助别人的前提是,让他们乐意接受我们的善意。”我惭愧不已,一路上都为此闷闷不乐。
下山途中,我们又遇到了那个男人。他正背着满满一袋子空瓶一瘸一拐地下坡。我正准备低头溜走,朋友却突然轻声对我说:“你不是想做好事吗——去帮前面的大哥背蛇皮袋,我保证,( )你态度诚恳,他( )会感激你。”我犹豫片刻,鼓起勇气上前:“大哥,刚才是我不对,请你原谅。”男人望了我一眼,憨厚地笑了。“下山的路不好走,我帮你背袋子吧。”我微笑地说道。男人( )没有生气,( )热情地跟我道谢。我扛起蛇皮袋,与男人并肩下山。一路上,我们聊着家常,有说有笑。
有时,一颗向善的心远远不够,善意的表达才是关键。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第一段中加点的“挪”不可以换成“走”,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主要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件事。
4.读完短文,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拾荒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最后一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只要心里的想法是好的,就足够了,可以不拘泥方式。
B.善心有时会因为表达方式不当,而被误解,造成相反的结果。
C.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的善意,才是真正的善意。
6.读了短文,你从中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
26. 习作。
生活中是否有一些瞬间让你心动?可能是你亲身经历的,也可能是你看到、听到的事;可能是自然变化带来的震撼,也可能是动物、植物给予的启发;或者是一本书、一部影视作品带给你的感动。请你以“我被感动了”为题,写一篇习作,要写出这个瞬间带给你的心灵触动。不少于4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写作。
古希腊神庙门楣上有句话——人啊,认识你自己。是啊,一直以来,人很容易把自己固化在一个特定的印象中。可是有一天,经历了某件事后,也许你发现了自己也可以独当一面,也可以出色优秀,或是你发现了另一个不完美的自已……总之,你在发现自我中体悟成长。
请以“发现另一个自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捕捉细节,写出真实的体验和独特的感受;②书写工整,标点符号使用规范,不少于5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习作。
童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一次探寻知识奥秘的实践活动,一个充满仪式感的典礼,一场铆足劲儿的比赛,一次心仪已久的出游,等等,凡是记忆深刻的动人场景,都值得我们用手中的笔描述,请写一写吧。要求:详略得当,表达真情实感,题目自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