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福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段考试
高二化学试题
试卷总分:100分 完卷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C:12 O:16 Mg:24 Ag:108
一、选择题(每一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3分,共48分)
1.化学与生产生活关系紧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镁是一种重要的国防金属,可以通过电解氯化镁溶液得到
B.大力开发氢能、风能,有利于我国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C.自行车钢架生锈主要是电化学腐蚀所致
D.地沟油可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生物柴油燃烧过程中化学能主要转化成热能和光能
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属于放热反应
B.中和反应是吸热反应
C.断裂化学键放出能量
D.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3.已知反应:①101 kPa时,2C(s)+O2(g)=2CO(g) ΔH=-221 kJ·mol-1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
③2SO2(g)+O2(g)⇌2SO3(g) ΔH=-Q kJ·mol-1(Q>0)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等于110.5 kJ·mol-1
B.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时放出57.3 kJ的热量
C.相同条件下,2 mol SO2(g)和1 mol O2(g)所具有的能量小于2 mol SO3(g)所具有的能量
D.将一定量SO2(g)和O2(g)置于某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热Q kJ,则此过程中有2 mol SO2(g)被氧化
4.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g)+B(g)C(g)+D(s) △H<0已达平衡,能使平衡正向移动的措施是
A.加入催化剂 B.减小D的量 C.降低温度 D.减小压强
5.某反应A+B=C+D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对该反应过程△H、△S的判断正确的是( )
A.△H<0,△S>0
B.△H>0,△S>0
C.△H<0,△S<0
D.△H>0,△S<0
6.在高温或放电条件下,反应N2(g)+O2(g)=2NO(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措施不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压强增大(通过缩小体积) B.恒压,充入 Ne C.恒容,充入Ar D.恒容,充入N2
7.反应4NH3(气)+5O2(气)⇌4NO(气)+6H2O(气)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9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A.=0.10mol·L-1·s-1 B.=0.010mol·L-1·s-1
C.=0.010mol·L-1·s-1 D.=0.45mol·L-1·s-1
8.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B.的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
C.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D.催化剂能降低分子活化时所需能量,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大大增加
9.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H2OCO2+H2
B.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C.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不变
D.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正向移动
10.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
A.氯水中有平衡:Cl2+H2OHCl+HCl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B.对CO(g)+NO2(g)CO2(g)+NO(g),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可使颜色变深
C.对2NO2(g)N2O4(g), 升高温度平衡体系颜色变深
D.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往往加入过量的空气
11.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yB(g)⇌z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降低为0.30mol/L。下列有关判断错误是
A.x+y>z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B的转化率降低 D.C的体积分数下降
12.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不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是
A.探究温度对平衡的影响
B.探究催化剂对速率的影响
C.牺牲阳极保护法
D.探究金属的吸氧腐蚀
13.下列有关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装置①给铜镀银,则b极为单质银,电解质溶液为AgNO3溶液
B.装置②的总反应式:Cu + 2Fe3+ = Cu2+ + 2Fe2+
C.装置③中钢闸门应与电源的负极相连被保护,该方法叫做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D.装置④中插入海水中的铁棒,越靠近底端腐蚀越严重
14.以Fe[Fe(CN)6]为代表的新型可充电钠离子电池,其放电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外电路通过0.2mol电子时,负极质量变化为1.2g
B.充电时,Mo箔接电源的正极
C.充电时,通过离子交换膜从左室移向右室
D.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
15.将2 mol N2(g)和1 mol H2(g)置于2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N2(g)+3H2(g)2NH3(g) DH<0,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得出下列关系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Ⅰ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B.图Ⅱ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乙的压强较高
C.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高
D.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16.2021年10月6日揭晓的2021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表彰在有机催化合成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两位科学家。甲醇在(III)表面发生解离与水蒸气催化重整制氢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其中吸附在(III)表面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历程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路径①
B.该历程中能垒(反应活化能)最大的是路径②
C.由此历程可知:
D.催化剂(III)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焓变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完成下列问题
(1)向某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3molA、0.1molC和一定量(未知)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在反应过程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没有变化。请回答:
①若,则内反应速率 。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已知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如表:
化学键
N≡N
H―H
N―H
键能/()
946
436
a
①已知生成1mol放出46kJ热量,则 。
②已知工业合成氨反应,在恒温(200℃)、恒容条件下,下列描述能作为判断t时刻合成氨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有 (填序号)。
A.t时刻N2、H2、NH3的浓度不再改变
B.t时刻及其前后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t时刻及其前后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D.t时刻断裂的H―H键数目和生成的N―H键数目相等
③不同催化剂下合成氨反应的历程如下图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质用“*”表示。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更好的是 (填“A”或“B”);常温常压下,合成氨反应速率慢的根本原因 。
1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根据已有实验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Ⅰ.下图是某实验小组改进的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实验装置,组装仪器后,先在塑料瓶中加入盐酸,然后通过注射器注入溶液,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反应热,回答下列问题:
(1)塑料瓶外泡沫板的作用是 ,缺少的仪器是 。
(2)该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小于,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一次性把NaOH溶液注入盛有盐酸的塑料瓶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盐酸的温度
Ⅱ.实验室经常用量气法测量化学反应的速率,测量装置如图:
(3)图2与图1相比的优点是 。
(4)也可以将图1中的注射器改为连通器如图3,为了准确地测量的体积,在读取反应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时,应注意 (填写序号)。
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b.等待片刻,待乙管液面不再上升时读数
c.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d.反应结束立即读数
19.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也可以用作燃料。
已知:
(1)试写出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和的热化学方程式: 。
(2)某公司开发了一种以甲醇为原料,以KOH为电解质的用于手机的可充电的高效燃料电池,充一次电可连续使用一个月。其中B电极的电极材料为碳,如图是一个电化学过程的示意图。请填空:
①放电时,甲醇在 (填“正”或“负”)极发生反应,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②工作时,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当电路中通过0.1mol电子时,A极的质量 (填增加或减小) g。
(3)某同学设计了一种用电解法制取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通电后,溶液中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且较长时间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a为电源正极,b为电源负极 B.可以用NaCl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
C.A、B两端都必须用铁作电极 D.阴极发生的反应为
20.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工业上可以通过、合成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制得。
Ⅰ.分子间脱水制二甲醚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建立上述平衡,体系中各组分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1)时刻反应达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 (填“向右”、“向左”或“不发生”)移动,将 (填“增大”或“减小”)
(2)相同条件下,若改变起始浓度,某时刻各组分浓度依次为、、,此时 (填“>”、“<”或“=”)。
Ⅱ.合成气制取二甲醚的原理如下:
反应1:
反应2:
(3)500K时,在2L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CO和8mol,4min达到平衡,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80%,且,则反应2中的转化率 ,反应1的平衡常数 (结果需化成最简比)。
(4)由天然气获得合成气过程中可能发生以下反应:
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测得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10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_____(填代号)
A.压缩体积 B.增大体积 C.升高温度 D.加入催化剂
试卷第9页,共9页
【参考答案】
1~5 AADCC 6~10 CCDBB 11~16 BBCADC
17.(1) 0.006mol/(L•s ) 3A(g)B(g)+2C(g)
(2)391 AC B N2的键能太大,合成氨正反应活化能高
18.(1)保温隔热,防止热量的损失 环形玻璃搅拌棒
(2)ad
(3)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4)abc
19.(1)
(2)负 增加 10.8
(3)C
20.(1)向左 增大
(2)>
(3)80% 1.25
(4)C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