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安徽水电学院,1月,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1页,汇报内容,专业基本情况介绍,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专业支撑条件建设,专业特色与亮点,专业建设过程,1,2,3,4,5,专业发展与思索,5,6,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2页,一、专业基本情况,1.专业发展历史沿革,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创建于,年确定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20确定为国家示范重点建设专业,2.203月已全方面完成专业改革与建设任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3页,二、专业建设过程,示范院校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书记、院长为组长),院长为总项目责任人(其它领导为工作组责任人),示范院校建设工作委员会,示范建设办公室,示范院校项目建设监督组,1,、组织机构建设,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4页,二、专业建设过程,集中学习,提高认识,活动主题:深化改革、强调内涵、提高质量,活动目:熟悉方案、分解任务、落实建设,活动方式:院长动员、专家讲座、汇报交流与互动,2,、项目准备,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5页,二、专业建设过程,3,、签署责任状(责任书),示范院校建设项目总责任人李兴旺院长与,12,个一级项目责任人签署责任状;,12,个一级项目责任人与各子项目责任人签署责任书,以示各项目责任人对上级工作组承诺,按任务书分解落实任务,以专业建设为关键设置子项目,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6页,三、人才培养方案改革,1,、专业调研,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3,、确定专业标准与人才培养方案框架,4,、明确专业定位,5,、构建课程体系,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7页,专业调研,人才观:技能就业,素质立业,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8页,调研结果分析,1.,企业对高职物流管理人才需求分析,综合要求,知识能力素质要求,2.,专业定位,3.,问题及思绪,基本素质全方面,专业能力强,职业道德良好,身心素质过硬,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9页,进行教学改革,基于素质能力要求教学改革,教学内容岗位化,教学过程体验化,教学环境职业化,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10页,企业课堂,社会课堂,企业角色化实训,企业角色化实训,供速达物流,企业角色化实训,宝供物流,专业教育,课程项目,职业生涯规划,项目化实训,单项技能,职业体验,顶岗实训,顶岗实习,图 基于物流工作过程人才培养模式,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三、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11页,从办学理念、,专业定位、,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过程实施、,培养效果评价等,各个步骤都表达,出工学结合,工学结合,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12页,3,、确定专业标准与人才培养方案框架,专业标准框架结构,1,专业类型与教育层次,2,招生对象与修业年限,3,培养目标与从业面向,4,人才规格与关键能力,5,课程体系与关键课程,6,专业教学团体,7,专业实训条件,8,教学组织实施,9,专业成绩考评,三、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专业建设方案,专业论证会,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13页,3,、确定专业标准与人才培养方案框架,人才培养方案框架结构,1,方案指导思想与基本标准,2,教学计划,2.1,层次类型,2.2,修业年限,2.3,招生对象,2.4,就业岗位(群),2.5,培养目标,2.6,人才规格,2.7,课程设置,2.8,进度安排,2.9,必要说明,3,专业教学实施,3.1,专业建设模式,3.2,人才培养模式,3.3,专业教学模式,3.4,师资配置,3.5,条件配置,3.6,主要专业教学实施,4,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培养方案照片,三、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14页,4,、明确专业定位,服务面向,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服务领域,就业部门,合肥地域物流企业、长三角物流企业为主,职业岗位,商品分类、包装作业组织及管理;仓储作业及管理;运输作业及管理;配送作业及管理;生产企业物流作业及管理;国际货代作业及管理;物流成本核实及控制;物流培训及物流规划等,职业证书,物流员、助理物流师、报关员等,三、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15页,三、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人才规格基本要求,多元化能力要求,较强语言表示能力,较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强公共关系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较强职业能力,较强学习能力(获取新知识新技术能力),一定应变、决议和创新能力,良好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尤其职业道德、人本意识、服务意识和诚信意识,多层次知识结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相关知识,三、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16页,人才培养规格,(知识、能力与素质),知识:,掌握职业岗位必备系统专业知识,含有分析处理职业岗位技术问题能力和连续发展能力,能力:,中小型物流企业规划设计能力、商品堆码、养护能力、盘点控制能力、分拣组配能力、仓库设施操作能力、仓库作业组织能力;商品配装能力;运输规划、作业组织能力、运输过程跟踪及质量监控及管理能力;物流作业运行管理能力。,素质:,吃苦耐劳,安心本职员作,含有较强组织与交往能力和团体协作精神。,三、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17页,(,1,),思,路,5,、构建课程体系,6,3,2,7,1,5,4,1,、服务岗位(群),2,、业务范围,3,、技术领域或任职要求,4,、行业职业资格标准,5,、专业培养目标,6,、职业关键能力,7,、专业关键课程,专业能力,知识与技能、利用与创新、工作使用能力、法规利用能力,方法能力,再学习、自我控制与管理、计划、评价、时间管理能力,社会能力,团体协作、人际交流、社会责任、法律意识、职业道德,8,8,、支撑课程,以能力为根本,三、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18页,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关键课程,内容体系,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关键能力,技能标准,工作岗位,业务范围,任职要求,职业能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调研,专业定位,职业描述,经典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三、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19页,物流作业流程,工作任务,所需知识技能,教学方法,进库、出库作业、在库管理,车辆调度、配装、送达交接,包装作业、装卸搬运作业,信息传递、反馈,仓库作业规范、商品堆码、养护方法、仓库设施使用,运输方式选择、运输跟踪,包装材料、技法,装卸搬运设施、技法,物流信息技术、信息系统,采购,仓储,运输,信息管理,包装、装卸,标书编制、采购协议,招投标基础知识、采购成本控制,将课堂与现场融为一体,采取“七个,结合”组织教学,使教学做三位一体,物流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20页,课 程 体 系,“基于物流工作过程课程体系”,职业通用课程,公共基础课,专业关键课程,职业方向课程,两课,采购管理,。,英语,应用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当代物流技术,统计学基础,会计学基础,商品学基础,物流设施设备,市场营销,公共关系,保险学,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经济法,物流信息管理,国际商务,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三、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21页,(,2,)专业关键课程开发,依据工学结合要求,抽调专业水平、技能水平高专业骨干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组成课程建设小组,对本专业关键课程,仓储管理,、,配送管理,、,采购管理,、,物流信息系统,、,运输实务,等课程进行重点建设,,5,门课程均已建成校级精品课程,课程名称,责任人,合作开发企业,合作企业业务,校内,参加人,企业,参加人,配送管理,鲁雅琴,宝供物流,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徐 娜,杨绍泳,采购管理,张凤琴,宝供物流,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徐 娜,盛 晨,运输管理,史 健,华宇物流,迅捷物流,运输管理,陈时禄,黄 强,物流信息系统,丁传奉,供速达物流,迅捷物流,运输管理,管理信息系统,马 俊,伦 静,仓储管理,徐 娜,奇瑞企业,汽车制造,鲁雅琴,王 林,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22页,关键课程,教学内容,选择,内容,组,织,结构,形式,资源,课程设置,定位,目标,设计,思想,教学伎俩,模式,理念、设计,方法,形式、利用,伎俩,信息、虚拟,环境,网络、硬件,实践条件,校内,功效、共建,校外,布局、真实,(,2,)专业关键课程建设,特色与创新,教学团体,主讲,师德能力,团体,双师结构,资源建设,教材,立体动态,网站,交互共享,优质与共享,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23页,比如:,仓储管理,课程,仓储作业流程引导课程建设,教、学、做三位一体,商品储存养护知识,分拣理货、组配技能,商品盘点、存量控制,进库,储存,出库,常规控制,商品知识、仓库知识,教学目标与作业任务,教学过程与作业程序,教学场所与作业现场,教学要求与质量标准,成绩考评与工作成效,学校教师与技术人员,学校学生与企业员工,仓储作业流程,所需知识技能,教学方法,七结合,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24页,(,3,)实践教学系统化设计,一符合:,符合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两递进:,简单,复杂,专题,综合,三衔接:,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衔接,生产实训与专题技能认证衔接,顶岗实习与就业衔接,四层次:,点,基本技能;线,专题技能;面,职业能力;体,职业综合素质,五确保:,师资条件、实践条件、实践项目、管理制度、监控评价,三、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25页,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课程实训,模拟实训,项目实习,顶岗实习,产学,活动,企业轮训,物流规划,处理方案,社会,服务,技能培训,技能判定,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能竞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综合能力实训,模拟实训,专题技能,实训,实训条件建设,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26页,技能模拟,案例引导,顶岗实习,综合实训,以采购管理课程为例,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27页,主要课程内容,任务驱动,以采购管理课程为例,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28页,组织设计,以采购管理课程为例,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29页,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统一,教育性,真实性,实践性,教学标准,以采购管理课程为例,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30页,教学模式,招标采购,电子采购,政府采购,采购管理基础,采购发展趋势,案例引导,情境模拟,以采购管理课程为例,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31页,(,4,)综合素质课程设计,三年不停线。,入学教育、军训、公共基础课程、职业道德、法律基础、拓展选修课程、二课堂及活动,。,三、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必修课程,公共课,基础课,。,计划,选修课程,人文素养,文化礼仪,文娱活动体育活动,社会实践,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32页,拓展选修课程,文化基础拓展类选修课(如:英语、数学、语文等);,人文素质类选修课(公共关系、美学概论、心理学、环境与人类、舞蹈、音乐等);,业务工具类选修课(网络、规范、标准、手册等);,专业拓展类选修课(专业纵横向拓展及跨专业选修课);,创业创新类选修课(经济、法律、职业生涯设计等)。,在教学计划中,,加大选修课百分比,并要求学生必选模块;,在教学组织上,,实施讲课制、辅导制和自修制,进行空间延展;,在教学管理上,,推行学分制。对任选课及格以上成绩与其它课程一样记入学生成绩档案;任选课学生选课听课自主自由。,三、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33页,(,5,)课程设置,课 类,课 程 名 称,学分,课时,总计,理论,实践,教学,公共基础,(职业综合素养),思想道德涵养与法律基础、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操作、体育与健康、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27,540,510,40,专业基,本技能,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基础、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基础、商品学基础、企业经营管理、当代物流管理、物流设施设备,32.5,630,540,90,职业岗,位能力,采购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物流财会、电子商务、物流营销、供给链管理、集装箱运输、商品养护、顶岗实习,81,1670,480,1190,职业拓,展课程,保险学、物流经济地理、经济法规、国际贸易、公共关系管理,16.5,180,140,40,合 计,157,3020,1670,1350,55%,45%,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34页,6,、,教学组织设计,第,1,4,学期,理实一体课程,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习与训练,标准结束“理论课”学习。,第,5,学期,工学结合生产(仿真)性实训,依据专题能力或职业资格标准,采取项目导向教学法、工作流程导向教学法、案例解析教学法等进行职业关键能力(专业专题技能)学习训练;安排考证、专题及选修课。,第,6,学期,顶岗实习,进行职业综合能力训练(依据行业职业能力标准)。,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35页,四、专业支撑条件建设,1,、专业关键课程建设,2,、专业教学团体建设,3,、试验实训条件建设,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36页,1,、专业关键课程建设,开发,5,门课程标准,修订,24,门课程纲领,开发,5,门优质关键课程,开发,60,个实训项目,编制出版,7,部教材讲义,建设,12,个课程网站,四、专业支撑条件建设,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37页,2,、专业教学团体建设,顶岗、挂职、职业培训、产学合作项目、科研与技术服务,实践能力,专业课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参观考查、研讨交流,专业知识,基础课教师,业务培训、参加教研活动与项目,改革、制度、文化、规律,教学能力,外聘兼职教师,主要形式与内容,重点,教师分类,四、专业支撑条件建设,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38页,专业教学团体,专业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7,人,兼职教师,20,人,培养与引进,企业聘请,按照“培养与培训结合,引人与引技结合”思绪,依靠行业企业,采取“联合招聘”、“共建人才库”、“挂职交流”、“互派工作”、“共建考评机制”等方式,构建“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体,师资建设路径,四、专业支撑条件建设,各种路径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39页,四、专业支撑条件建设,3,、试验实训条件建设,建设思绪,:按照“,3,个五”建设思绪,创建一个环境。,表达五大标准,职业性、实用性、先进性、共享性、开放性,实现五位一体,实践教学、职业培训、技能判定、技术服务、生产研发,突出五新思想,发展新概念、建设新路径、配置新特点、管理新模式、文化新内涵,创建一个环境,与职业岗位一致真实或仿真教学环境;,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40页,研发,生产,技术,服务,五位,一体,服务,教学,职业,培训,职业,判定,按照“五位一体”建设实训基地,四、专业支撑条件建设,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41页,实训基地改革建设突出“五新”,实训基地建设发展,新概念,:产学研结合,教学做一体,实训基地建设,新路径,:校企合作共建(融入式),实训基地组建配置,新特点,:工学结合,工作过程导向,实训基地管理,新模式,:校企共建共管共用,实训中心管理通用,分系,(,部,),管理专用,实训基地建设,新内涵,:引入企业文化(制度等),四、专业支撑条件建设,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42页,由学科体系向行动体系发展,由刚性设施向动态设施发展,由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发展,由单一功效向多元功效发展,由验证试验向构建实训发展,试验实训基地整合,建设含有真实或仿真气氛实训基地,单功效,多功效,一体化,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43页,校内建有产学结合型、虚拟型二类实习实训中心,4,个。,校外建有校企合作共享型“融入式”实训基地,10,余家。,四、专业支撑条件建设,物流软件实训室,物流实训室,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44页,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校外实训,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45页,试验实训条件建设,类型,原有实训室(基地),现有实训室,增量,校内,2,个,4,个,2,个,校外,6,个,10,个,4,个,四、专业支撑条件建设,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46页,五、专业特色和亮点,1,、改革专业建设模式,:,联合行业、企业,进行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条件建设,企 业,参 与,开发课程,编写教材,共同培养,互派工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参加,市场需求,安徽迅捷物流,安徽江汽物流,安泰物流企业,宝供物流企业,共速达物流企业,安徽图腾物流企业,华宇物流企业,芜湖港口集团企业,海尔物流,苏宁电器,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模式,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47页,教学过程三阶段,基本职业素养能力培养,专业职业素养能力培养,综合职业素养能力培养,学校教育为主:课堂教育与实习实训一体化教育,校企合作教育为主:校内学习与企业工作一体化教育,企业教育为主:企业实战与实习工作一体化教育,实现伎俩三个阶段,职业体验,顶岗实训,顶岗实习,基于物流工作过程,3-3-3,人才培养模式,职业化培养三个阶段,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48页,2,、教学组织实施,工学结合,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一体,项目书、任务单,顶岗实习,技能考评认证,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学生校外实训图片,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49页,3,、教学方法伎俩改革,主动利用适合当代职业教育特点:情境体验教学法、案例解析教学法、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法、项目导向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和多媒体组合教学法。,推进“三个结合”:,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建设教学资源平台,利用当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50页,4,、考评方法改革,考核内容:以“知识考核”为主、“能力考核”为辅以“能力考核”为主、“知识考核”为辅,考核时间:以“期中、期末考试”为主以“过程考核”为主,考核方法:以“试卷考试”为主“工学结合”,以“项目作业”为主;以“任课教师命题”为主,以“教研室集体研定项目作业和题库试题”为主;“任课教师和学校考试”为主以“学生(网上)自测、学校和社会共同考评”为主;以“结果鉴定”为主 以“过程监控”为主,考核目:以“学生成绩评判”为主以“引导学习、查检教学与能力成绩考评”为主,考核结果:以“确定学生成绩”为主以“学生能力成绩评定,教师教学考评和学生考证”为主;以“分数记载”为主以“学分和绩点呈现”为主,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51页,平时作业,技能训练项目,课堂讨论,期末应会考试,企业实践,企业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学生互评教师评,学生互评教师评,考评员评分,考评项目,考评方式,期末应知考试,批阅教师评分,4,、考评方法改革,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52页,专业建设成效,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98,以上;获取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人数达,90,。对连续四届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跟踪调查表明,用人单位满意度满意率为,95.5,。,“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理念深入人心,教师教学改革激情充分迸发,课程改革与建设水平领先一步。,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三个融合”:主干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真实工作内容相融合;实践教学标准与现行职业资格标准尤其是高级职业资格标准相融合;人才培养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相融合。,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53页,师资队伍建设取得很好成绩,省级教坛新秀一人,水利职教名师一人,学生参加技能比赛成绩显著,省级物流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挑战杯创业大赛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国家三等奖,2,项。,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54页,六、专业建设感悟和思索,感悟:,1,、定位准确,以社会需求,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2,、目标清楚,以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 标,3,、人才培养模式准确,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突出实践性教学以全方面提升教学质量,4,、理念创新,践行“走出去、请进来”办学理念,创新、开发各种办学资源,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55页,六、专业建设感悟和思索,思索:,师资队伍建设:专兼结合,双师结构,专业课程建设:培养技能,锻炼能力,社会服务项目开发:提升水平,共享资源,毕业生推介:正确引导,保护权益,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56页,人才荒?,前景光明,教改,?,任重道远,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57页,好教育应该给学生一个技能,使他能够贡献社会。换言之,好教育是养成学生技能教育,使学生能够独立生活。,陶行知,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58页,谢谢各位领导、教授,敬请指导!,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教材,第59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