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目 录
一、 工程概况
二、 施工操作工艺
三、 模板周转次数的确定
四、 梁板支撑体系的计算
五、 井字架承载力验算
六、 大梁支撑及强度验算
七、 施工注意事项
模板工程设计方案
一、 工程概况:
1.1 工程地点: 本工程位于从化市江埔街沿江南路, 是由广州从化雅居乐房地产有限公司在广州市从化投资新建的商住区, 我部承担H1型、 J1型、 D1型、 D2型别墅共21栋以及小高层住宅6栋C、 C1型、 G-1、 G-2、 G-3、 G-5型的施工任务。
1.2 建筑面积: 本工程为小高层住宅楼共6栋( C、 C1、 G-1、 G-2、 G-3、 G-5) 。其中C、 C1栋总建筑面积为8767M2, 总占地面积为800 M2, 层数为11层, 共2幢, 总高度为39.350M; G-1、 G-2、 G-3、 G-5栋总建筑面积为20546 M2, 其中G-1、 G-2为11层, 总高度为39.050米; 其中G-3、 G-5为9层, 总高度为 32.8米; 别墅21栋, 其中D1型3联排2栋, 建筑面积为2260.6平方米,总高度为10.8米,层数均为3层; H1型四栋建筑面积为2744.0平方米,层数为3层,总高度为10.8米; J1型6栋,建筑面积1365平方米,层数为2层,总高度为7.2米; D2型三联排一栋,D2型二联排一栋建筑面积为1417平方米,均为三层,总高度为10.8米。
1.3设计标高: 别墅( 设计室内±0.000) 相当于绝对标高31.800M,现场自然地坪为-1.90 ~~ -2.08M; 其中小高层( 设计室内±0.000) 相当于绝对标高35.000M。
1.4 结构概况: 本工程为框架混凝土梁板结构, 基础为预应力预制桩、 独立承台基础。
1.4.1桩基工程: C80预应力预制管桩, 桩径500,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2400KN( Ф500) , 桩长暂定25M, 其中别墅桩径多以300桩居多,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850KN( Ф300) , 部分多桩承台也采用Ф400管桩,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1400KN( Ф300) , 桩尖持力层为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层, 桩采用CO2焊接接头, 桩顶采用插筋连接。
1.4.2地基与基础工程: 建筑基础承台有单桩、 双桩、 三桩、 和五桩, 六桩承台混凝土等级为C30。基础梁截面以250×600、 250×500、 250×400见多, 首层板为普通梁板结构, 板厚100, 混凝土强度为C30。
1.4.3主体结构: G型上部结构-1层为商铺, 地下车库底板厚15cm, 二层以上为标准层, 外飘凸窗, 梁截面以200×( 600、 500、 400) 见多, 楼层板厚为120, 屋面为斜屋面, 屋面板厚为120, 商铺屋面板厚为180。首层层高为3.600M。建筑物之间设伸缩缝, 三层以下柱砼强度为C30, 梁板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30, 三层以上柱设计强度为C25, 局部为C30, 梁板为C25。
1.4.4 地基与基础工工程: 型建筑基础承台有单桩、 双桩、 三桩至七桩, 承台混凝土等级为C30S6。地下室底板梁截面以400×900、 400×800见多, 底板厚300, 墙板厚250-300, 顶板厚300, 顶板梁截面不等。地下室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S6。
1.4.5 主体结构: 上部结构首层为住宅, 二层以上为标准层, 外飘凸窗, 梁截面以200×( 600、 500、 400) 见多, 楼层板厚为120, 屋面为斜屋面, 屋面板厚为120, 商铺屋面板厚为180。首层层高为3.600M。B型建筑分为B1、 B2、 B3和B5, 建筑物之间设伸缩缝。
梁板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30, 三层以上柱设计强度为C25, 局部为C30, 梁板为C25。梁截面以200×( 600、 500、 400) 见多, 楼层板厚为100, 屋面为斜屋面, 屋面板厚为120。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梁板为C25。
二、 施工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 安装模板 加固检查 清理 扎筋 浇砼。
1、 梁侧模、 板模均采用木胶合板, 梁底模采用80×80方木条支撑, 顶撑采用Φ4.8钢管组合支撑, 柱侧模采用60×40槽钢条加固。
2、 梁跨度大于4m时, 按跨度1/1000~3/1000起拱, 边梁高度为200×1000用Φ14对拉螺杆进行加固, 间距1000一档。
3、 在浇筑砼时框架梁底另加设钢管立杆进行加固支撑, 钢管立在地梁或实土上。
4、 模板拆除方案
(1) 模板的拆除以同条件养护砼试压结果为准。
(2) 悬挑梁, 板和框架承重大梁必须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且不支撑上部构件后, 方可支撑拆除。
(3) 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遵循先支后拆、 后支先拆, 非承重部份先拆, 承重部位后拆, 不要在柱上中撬模板, 或用大锤砸模板。
(4) 拆模时, 框架承重梁的外侧模应保持24小时固模时间。
(5) 承重结构支撑的拆除, 必须经项目质检部门或监理方同意认可才允许进行拆除。
5、 模板的质量要求:
(1) 模板及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 刚度、 稳定性。其支架的支承部位应有足够支撑面积, 保证施工过程中不变形、 不移位、 不漏浆、 板面清刷干净。
(2) 模板标高、 尺寸必须准确, 两块模板之间的拼接缝隙应≤2.0mm, 相邻模板面的高底差≤2.0mm, 组装模板面平整度≤2.0mm, 两对角线长度差值应≤7.0mm( 对角线长度的1/1000) , 预留洞中心位移不得大于10mm。
6、 斜屋面梁板支撑:
(1) 屋面边梁因梁底模板支撑高度在3.0m左右, 因此采用门字架进行支撑。
(2) 屋脊梁板支撑在4m以上, 采用钢管组合模板支撑。
三、 模板周转次数的确定:
(1) 地梁、 承台采用旧模板也可;
(2) 柱采用模板、 周转次数不多于4次;
( 3) 梁侧模采用新模板, 周转次数不多于4次。
四、 梁板支撑体系的计算:
4.1设计荷载:
4.1.1模板及钢管支撑自重: 1.1KN/m2
4.1.2混凝土自重:楼板(厚S=10cm)2.4 KN/m2
井字梁: 2.7N/m
4.1.3钢筋自重: 板: 0.11 KN/m2
梁: 0.17 KN/m2
4.1.4施工人员、 设备和混凝土堆集自重: 1.0 KN/m2
活荷载分项系数1.4, 静荷载分项系数1.2以上荷载拆合成均布荷载值为
q=7.56 KN/m2
4.2支撑验算:
梁板支撑立柱间距为1m, 每隔1.8m高设一道纵横水平拉杆
钢管为Φ48×3.5mm, 截面面积为A=489mm2
抗压强度设计值fc=205N/mm2
回转半径i=1.58cm。
4.2.1钢管扣件承载力验算:
作用在立柱扣件上的荷载N=7.56×1.0×1.0=7.56KN;
单个扣件承载力为8.5KN>7.56KN
4.2.2钢管支撑的稳定性验算:
纵横水平拉杆竖向间距1.8m, 支撑的计算长度L0=1.8m
长细比λ===114
根据长细比查《钢结构设计规范》得θ=0.489
==31.6N/mm2<fc=205 N/mm2
稳定性满足要求.
钢管无削弱截面,故强度亦满足要求.
楼板承载力验算
板厚S=10cm, 配筋Φ10@200双向, 负筋Φ12@200;
拆模时混凝土强度C15 fcm=6.7 N/mm2
fc=6N/ mm2 E=2.0×104 N/mm2
3.1楼板荷载值
下层楼板拆模时, 楼板承受上部支撑传递的荷载及自重, 换算成均布载
q=1.2×1.1+1.4×1.0+2×1.2×(2.4+0.11+)-12.4KN·M
3.2板内最大弯距
Mz=(1+)×0.0176×qL2=1.82KN·M
Mb=-0.0511×qL2
3.3楼板承载能力
板配筋Φ10@200,As=393mm2
负筋Φ12@200, As´=565mm2
h0=h-(C+)=100-(15+)=80mm
X===12.3mm
Ma=fmc·b·X(h0-)
=6.7×1000×12.3×(80-)
=6.09KN·m>m2=1.82KN·m
h0´=h-(c+)=100-(15+)=79mm
X´===17.7mm
Mu´=fmc·b·Xˊ·(h0-)
=6.7×1000×17.7×(79-)
=8.32KN·M>Mb=4.52KN·M
满足要求。
五、 井字梁承载能力验算
5.1井字梁内力
Mmax=0.5ab2q=0.5×2.673×12.4
=118.01KN·M
Vmax=0.75abq=0.75×2.673×12.4
=66.3KN
井字梁截面为T形梁,宽bf′取12S=1200mm
截面惯性矩
I=×[250×3673+1200×1833-950×(183-100)3]=6.4×100
Wmax=q=6.4mm
5.2井字梁承截能力验算
X===33.5mm
Mu=Mu1+Mu2
=219.37 KN·M>Mmax
=118.01 KN·M
V=0.07fc·b·h0+1.5·fy·h0
=135.58KN>Vmax=66.3KN
Wmax=6.4mm<=26mm
强度和刚度均满足要求。
六、 大梁支撑及强度验算
由于楼板支撑间距为1m, 因此大梁轴线1m范围内施工荷载由大梁支撑承受。
6.1荷载值
6.1.1模板及支撑自重1.5KN/m
6.1.2混凝土自重9.42KN/m
6.1.3钢筋自重0.55KN/m
6.1.4施工人员、 设备和混凝土堆重1.0KN/m
合计:q=1.2×(1.5+9.42+0.55)+1.4×1.0=15.16KN/m
6.2支撑系统验算
大梁支撑采用双钢管排架,立柱纵向间距,水平拉杆每隔1.5m设一道。
6.2.1扣件承载力8.5×2/1.0=17KN>qL=15.16KN
满足要求。
N/θA =15.16×103/0.489×2×489
=31.7N/mm2<fc=205N/mm2
满足要求。
6.3下一层大梁承载力验算
6.3.1荷载值
作用在大梁的荷载为大梁自重, 上部施工层传来荷载及梁板传来荷载值
Q=2×15.16=12.14×[×(8.0-1.0)]2/7=73.72KN/m
上值减去大梁晚拆支撑传递的荷载值即为大梁自身承受的荷载值
qˊ=q-2×8.5/1.0=56.72KN/m
6.3.2最不利情况下大梁内力
Mmax=0.077q·L2=0.077×56.72×7.32
=232.74 KN·M
Vmax=0.607q·L=0.607×56.72×7.3
=251.33KN
支座弯矩Mmax=-0.107qL2=-0.107×56.72×7.32
=-323.42KN·M
6.3.3当混凝土强度为C12时,大梁的承载能力
Mu=(750-2×35) ×310×4×490.6
=413.7KN·M>249KN·M
支座负筋为7Φ25Mu>323.42 KN·M
Vu=0.07fcbh0+1.5×fyh0
=587.7KN>251.33KN
强度满足要求。
七、 施工注意事项:
7.1 支模前必须搭好相关脚手架( 见本工程脚手架方案及相关方案、 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等) 。
7.2 支撑严格按照施工设计确定的间距搭设,纵横水平拉杆间距不得超过设计确定的高度,大梁支撑和梁板支撑必须分开搭设,不得连接在一起,扣件的紧固应使用扭力扳手,紧固力矩40Nm。支撑系统两端设置剪刀撑, 立柱下铺5cm×20cm木垫板。
7.3 混凝土试块增加1组, 正常情况下3天后试压一组, 以并知晓混凝土强度是否达到C15, 同时密切注意天气和气温情况, 以相应延迟拆模时间。
7.4 模板拆除前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拆除楼板模板时不得松动和碰撞大梁支撑和扣件,拆模过程中有专人进行监督。
7.5 模板在装拆的过程中, 除操作人员外, 下面不得站人; 高处作业时, 操作人员必须系挂安全带。
7.6 高空作业时, 连接件必须放在箱盒或者工具袋中, 严禁放在模板或脚手板上: 扳手等各类小工具必须系挂在身上或置放于工具袋内, 不得掉落。
7.7 模板上口必须安设牢固的施工平台, 便于工人操作、 绑筋和浇筑混凝土。
7.8 墙、 柱模支撑必须搭设牢固。
7.9 所有模板配件拆除完毕后, 方可将模板吊走。
7.10 模板在施工中应随时进行清理和检修, 特别是柱模的吊点处。
7.11 不允许一次吊运二块模板。
7.12 墙、 柱模拆除后, 及时用气焊割掉预埋的钢筋( 需保留的除外) , 消除安全隐患。
7.13 支模前必须搭好相关脚手架( 见本工程脚手架方案及相关方案、 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等) 。
7.14 在拆柱、 墙模前不准将脚手架拆除, 用塔吊拆时应有起重工配合; 拆除顶板模板前必须划定安全区域和安全通道, 将非安全通道应用钢管、 安全网封闭, 并挂”禁止通行”安全标志, 操作人员不得此区域, 必须在铺好跳板的操作架上操作。已拆模板起吊前认真检查螺栓是否拆完、 是否有拌勾挂地方, 并清理模板上杂物, 仔细检查吊钩是否有开焊, 脱扣现象。
7.15 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检查支撑是否可靠、 扣件是否松动。浇筑混凝土时必须由模板支设班组设专人看模, 随时检查支撑是否变形、 松动, 并组织及时恢复。经常检查支设模板吊勾、 斜支撑及平台连接处螺栓是否松动, 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理。
7.16 木工机械必须严格使用倒顺开关和专用开关箱, 一次线不得超过3米, 外壳接保护零线, 且绝缘良好。电锯和电刨必须接用漏电保护器, 锯片不得有裂纹( 使用前检查, 使用中随时检查) : 且电锯必须具备皮带防护罩、 锯片防护罩、 分料器, 并接用漏电保护器, 电刨传动轴、 皮带必须具备防护罩和护手装置。使用木工多用机械时严禁电锯和电刨同时使用; 使用木工机械严禁戴手套; 长度小于50cm或厚度大于锯片半径木料严禁使用电锯; 两人操作时相互配合, 不得硬拉硬拽; 机械停用时断电加锁。
7.17 环保与文明施工:
夜间22: 00~6: 00之间现场停止模板加工和其它模板作业。
现场模板加工垃圾及时清理, 并存放进指定垃圾站。做到模板工程施工、 加工工完场清。
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化项目部
7月28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