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专题: (细胞工程)单元测试题
一、 选择题
1.在植物细胞工程中, 当原生质体融合成一个细胞后, 需要诱导产生出细胞壁, 参与这一过程的细胞器是:
A.叶绿体、 高尔基体 B.线粒体、 高尔基体
C.叶绿体、 线粒体 D.线粒体、 内质网
2.以下4种细胞工程技术培育出的新个体中, 体内遗传物质均来自一个亲本的是
A.细胞和组织培养 B.细胞融合
C.动物胚胎移植 D.细胞核移植
3.下面哪一项生物技术与细胞全能性是无关的
A.克隆羊的培育 B.干细胞培育出器官
C.无籽西瓜的培育 D.胚胎分割移植
4.下列哪一项属于克隆
A.将鸡的某个DNA片断整合到小鼠的DNA分子中
B.将某肿瘤细胞在体外培养繁殖成一个细胞系
C.将抗药菌的某基因引入草履虫的细胞内
D.将鼠的骨髓细胞与经过免疫的脾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
5. 植物体细胞杂交是利用不同物种的两个体细胞融合成一个杂种细胞的过程。该过程是指
A.不同植物的精子与卵细胞的融合 B.不同植物的原生质体的融合
C.完整的两个体细胞的融合 D.植物花粉细胞的两两融合
6. 从细胞全能性的角度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化程度高, 具有较高的全能性 B.分化程度低, 具有较低的全能性
C.分化程度低, 具有较高的全能性 D.分化程度高低与全能性无关
7.关于单克隆抗体,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够制成诊断盒, 用于疾病的珍断 B.能够与药物结合, 用于病变细胞的定向治疗
C.能够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 D.能够在生物体内生产, 不能体外生产
8.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的癌变发生于原代培养向传代培养的过渡过程中
B.动物细胞培养液中一般含有葡萄糖、 氨基酸、 无机盐、 生长素和动物血清等
C.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获得大量的细胞分泌蛋白
D.动物细胞培养前和培养过程中都要用胰蛋白酶处理
9. 下列关于生物工程中酶的作用的叙述, 错误的是
A.纤维素酶可用于植物体细胞杂交 B.胰蛋白酶可用于动物细胞培养
C.限制酶只用于提取目的基因 D.DNA连接酶只用于DNA拼接重组
10. 经过细胞工程生产单克隆抗体时, 要涉及到以下三个筛选过程: ① 在特定培养基中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② 选出能产生抗体的效应B细胞 ③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并能大量增殖的细胞群。这三个过程的先后次序是
A.②③①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①③②
11.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融合, 对得到的杂交细胞不正确的叙述是
A.有双亲细胞的遗传物质 B.无增殖的本事
C.可分泌特异性抗体 D.有大量增殖的本事
12.关于细胞全能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大量的科学事实证明, 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B. 细胞内含有个体发育所需全部基因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内在条件
C. 经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试管苗或人工种子, 是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全能性的结果
D. 经过动物细胞培养获得细胞株或细胞系, 表明了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13.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 下列不正确的是
A.老年动物体内也有细胞的分化
B.分化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示的结果
C.愈伤组织的形成是离体的植物细胞分化的结果
D.分化后的不同细胞中mRNA的种类和数量不相同
14.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与原理不相符的是
A.纤维素酶、 果胶酶处理和胰蛋白酶处理——酶的专一性
B.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
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生物膜的流动性
D.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增殖
15.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都选用
A.受精卵 B.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
C.传代10~50代以内的细胞 D.处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次级卵母细胞
16.科学家将雌黑鼠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入白鼠去核的卵细胞内, 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移植入褐鼠的子宫, 该褐鼠产下小鼠的体色和性别是
A.黑、 雌 B.褐、 雌 C.白、 雄 D.黑、 雄
17.生物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 已灭绝生物的”复生”将不再是神话。如果世界上最后一只野驴刚死亡, 以下较易成为”复生”野驴的方法是
A.将野驴的体细胞取出,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 经脱分化、 再分化, 培育成新个体
B.将野驴的体细胞两两融合, 再经组织培养培育成新个体
C.取出野驴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母家驴去核卵细胞中, 再经胚胎移植孕育培养成新个体
D.将野驴的基因导入家驴的受精卵中, 培育成新个体
18.下列不属于单克隆抗体在实践上应用的实例是
A.将抗药菌的某基因引入小鼠细胞内
B.利用同位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 定位诊断肿瘤、 心血管畸形等疾病
C.利用免疫毒素清除异体骨髓移植中的供体骨髓T细胞
D.制成”生物导弹”, 将药物定向地带到癌细胞所在部位
19. 在下列选项中, 不能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A.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得到多倍体植株
B.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C.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
D.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
20.不能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的技术是
A.动物细胞融合 B.植物体细胞杂交 C.动物胚胎移植 D基因工程
21. 培育克隆牛的过程中, 如果供体细胞来自同一头牛, 培育出的这些个体在性状上也不完全相同, 分析其原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性状变异可由环境条件引起 B.基因可能会发生突变
C.受体细胞的细胞质基因不同 D.细胞核基因发生了重组
22. 最近, 科学家利用猪的动脉血管以及能够模拟胚胎环境的新型生物反应器, 成功的在实验室内培育出新的动脉血管。这种培养新血管的技术可能不需要
A.”克隆”技术 B.去核卵细胞
C.激发血管细胞的”全能性” D.激发血管细胞发育成血管的潜能
23.下列有关生物工程方面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A.叶肉细胞离体培养时, 经再分化过程可形成愈伤组织
B.培养流感病毒时应选用无菌的牛肉汤
C.在青霉菌体内获取青霉素属于基因工程的实例
D.基因工程、 细胞工程都能克服远缘物种杂交障碍
24.与植物体细胞杂交密切相关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利用离心、 振动、 电刺激等诱导 B.利用聚乙二醇( PEG) 等试剂诱导
C.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D.快速繁殖、 培育无病毒植物
25.在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 激活受体细胞, 使其完成减数分裂和发育进程的措施有( )
①电脉冲 ②梯度离心 ③钙离子载体 ④紫外光短时间照射 ⑤乙醇
⑥蛋白酶合成抑制剂 ⑦激光短时间照射
A.①②③⑤⑦ B.①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全部
请将选择题答案写在下列空格内: ( 班级 姓名 学号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二、 简答题
26.现有甲、 乙两个烟草品种(2n=48), 其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 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且在光照强度大于800勒克斯时, 都不能生长, 这是由于它们中的一对隐性纯合基因(aa或bb)作用的结果。取甲乙两品种的花粉分别培养成植株, 将它们的叶肉细胞制成原生质体, 并将两者相混, 使之融合, 诱导产生细胞团。然后, 放到大于800勒克斯光照下培养, 结果有的细胞团不能分化, 有的能分化发育成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 乙两烟草品种花粉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将叶肉细胞制成原生质体时, 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除细胞壁。
(3)在细胞融合技术中, 常见的促融剂是___________。
(4)细胞融合后诱导产生的细胞团叫_______________。
(5)在大于800勒克斯光照下培养, 有________种细胞团不能分化; 能分化的细胞团是由___________的原生质体融合来的(这里只考虑2个原生质体的相互融合)。由核细胞团分化发育成的植株, 其染色体数是___________, 基因型是___________。该植株自交后代中, 在大于800勒克斯光照下, 出现不能生长的植株的概率是_________
27.下图表示人体内各类血细胞生成的途径。a—f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⑥表示有关过程。
(1)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 需要经历细胞的
和 过程。成熟红细胞失去全能性的原因 。
(2)各类血细胞均采自于造血干细胞, 但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
。
红细胞 血小板 吞噬细胞等 e 效应B细胞 f 效应T细胞
(3)图中f代表的细胞名称是 , 需要抗原刺激才能发生的过程有 (填数字)。
(4)效应B细胞不能无限增殖, 若要大量生产某种抗体, 可经过细胞工程中的
技术形成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合成抗体的翻译过程需要 作为模板。单克隆抗体具有高度的 , 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8.为了验证促进有丝分裂的物质对细胞分裂的促进作用。将小鼠的肝细胞悬浮液分成等细胞数目的甲、 乙两组, 在甲组的培养液中加入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 3H—TdR) ; 乙组中加入等剂量的3H—TdR并加入促进有丝分裂的物质。培养一段时间后, 分别测定甲、 乙两组细胞的总放射性强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⑴细胞内3H—TdR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是 , 该种分子所在细胞结构名称是 、 。
⑵乙组细胞的总放射性强度比甲组的 , 原因是 。
⑶细胞利用3H—TdR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期。
⑷在上述实验中选用3H—TdR的原因是 。
29.攻克癌症是当前医学上重要的研究课题, 请阅读下列短文, 并回答问题
医学上, 对于癌症病人一般采用手术切除肿瘤, 然后再进行”化疗”。”化疗”的基本原理是经过化学药物作用于细胞周期的间期, 抑制癌细胞增殖, 从而达到控制病人病情恶化的目的。
1975年英国科学家科勒和米尔斯坦, 将B淋巴细胞中产生抗体的基因, 经过特殊的技术转移到肿瘤细胞内, 成功获得了世界上第一株能稳定分泌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 致使医治癌症又有了新突破。请问:
⑴”化疗”能控制病情恶化是因为化学药物能经过抑制 , 达到终止 的目的。
⑵B淋巴细胞中产生抗体的基因, 转移到肿瘤细胞内的 分子中, 使抗体基因在肿瘤细胞内的 分子中, 使抗体基因在肿瘤细胞中指挥抗体合成。
⑶经培养的肿瘤细胞, 在大量增殖过程中经过 方式, 产生大量 供医学应用。
30.下图是某淋巴细胞, 膜外颗粒状物质为抗体。据图回答:
⑴这是 细胞, 它是由 分化而来的。
⑵抗体从开始合成到分泌出细胞, 经过的细胞结构顺序是( 填标号) 。抗体的分泌说明细胞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 并以[ ] 的形式转变
⑶在分泌抗体时要消耗由[ ] 提供的能量。
⑷抗体的化学本质是 , 它能与 发生特异性结合, 发挥免疫效应, 该过程属于 免疫
⑸若该抗体是单克隆抗体, 则该细胞名称为 。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 应用的动物细胞工程的技术手段是 。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 BACBB 6~10: CDDCC 11~15: BDCBB 16~18: ACAACC 19~25: DCDDC
二、 简答题:
26.⑴aB Ab ⑵聚乙二醇 ( PEG) ⑶愈伤组织 ⑷ 2 甲、 乙两品种的花粉 48 AaBb 7/16
[解析]: 本题考查了我们综合分析应用能力。该题创设了一个新情境, 让我们根据学过的细胞融合( 细胞杂交) 技术、 减数分裂与生殖细胞的成熟、 遗传规律等有关知识综合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⑴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 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生殖细胞( 花粉) 的基因型分别aB和Ab。
⑵在植物细胞融合技术中, 常见的促融剂是聚乙二醇
⑶经细胞融合诱导产生的细胞团叫愈伤组织。
⑷在大于800勒克斯光照条件下培养, 凡基因中含有aa或bb的细胞团都不能分化, 能分化的细胞团一定同时含有A、 B基因, 若基因型( AaBb) 的植株自交, 根据自由组合定律, 两对等位基因的个体自交后代中出现同时含有A、 B基因的植株, 占总数的9/16, 其余占7/16。
27.(1)增殖(分裂) 分化 没有细胞核 (2)基因的选择性表示(3)记忆细胞 ⑤和⑥ (4)(动物)细胞融合 mRNA(信使RNA) 特异性
30.⑴无机物 生长素 ⑵细胞的全能性 有丝分裂 分化 ⑶培养基 芽发育成叶, 叶肉细胞中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条件 ⑷选择性表示
[解析]: 此题综合考查了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 所需条件等方面的知识。植物组织培养是用离体的植物组织、 器官或细胞接种到经消毒灭菌的培养基中, 培养基含有供组织细胞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无机物和小分子有机物, 还有供调节细胞分化和再分化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由外植体发育到试管苗, 脱分化阶段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再分化阶段愈伤组织经细胞有丝分裂和分化形成试管苗, 此阶段需要光照, 原因是叶肉细胞中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条件。
31.⑴DNA; 细胞核( 染色体) ; 线粒体 ⑵高; 乙组中有促进细胞分裂的物质, 促进了细胞的分裂; 摄取的3H—TdR比甲组多 ⑶间 ⑷细胞的增殖有DNA的合成, 而3H—TdR是合成DNA的原料, 其放射性强度可被测定
[解析]: 解答本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分析:
⑴3H—TdR是组成DNA的基本成分之一, DNA主要存在于动物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和细胞质中的线粒体上。⑵因为乙组中加入促进细胞分裂的物质, 促进了乙组细胞的分裂, 使乙组细胞摄取的3H—TdR比甲组多, 因此乙组的放射性总强度比甲组高。⑶3H—TdR是在细胞周期的间期被利用来合成DNA分子的。⑷在细胞增殖过程中, 有DNA复制, 而3H—TdR是组成DNA的基本成分之一, 其放射性可测定, 因此在实验中选用3H—TdR作为证明促进细胞分裂的物质对细胞分裂有促进作用
转录
[或: DNA( 基因) RNA
翻译
蛋白质( 性状) ]
32.⑴DNA复制 肿瘤细胞分裂 ⑵DNA ⑶基因表示
杂交瘤细胞株( 或: 单—抗体)
[解析]: 该题以医治癌症这一具体事例为背景, 考查了细胞分裂、 基因表示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等知识点, 是一道应用分析题。解答时, 联系这些知识点, 利用题目提供的一些线索, 如”化学药物作用于细胞周期的间期”、 ”抑制细胞的增殖”、 ”将产生抗体的基因转移到肿瘤细胞指挥抗体的合成”等, 就不难找出正确答案。
33.⑴效应B 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 ⑵④⑤③②① 一定的连续性
② 小泡 ⑶⑥ 线粒体 ⑷球蛋白 抗原 体液
⑸杂种细胞( 或杂交瘤细胞) 动物细胞融合
[解析]: ⑴由图可知, 这是一 种能分泌抗体的淋巴细胞, 为效应B细胞, 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分化出来。
⑵抗体的合成与分泌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等结构, 在它们之间以小泡的形式传递, 它的分泌说明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⑶分泌过程由细胞内的”动力工厂”——线粒体提供能量。
⑷抗体的化学本质为球蛋白, 在体液免疫反应中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⑸制备单克隆抗体需经动物细胞融合, 因此产生单克隆抗体的细胞为融合后的杂种细胞( 或杂交瘤细胞)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