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标准菌株使用标准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9904582 上传时间:2025-04-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菌株使用标准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标准菌株使用标准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标准菌株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7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标准菌株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1 检验目的 对实验室的标准菌株进行合理的保存,并规范合理的使用流程,保证菌株的性能稳定可靠。 2 范围 微生物实验室保存的标准菌株。 3 职责 微生物组工作人员正确执行本操作规程。 4 术语和定义 4.1标准菌株 其特征进行了分类和描述,有明确的来源。ATCC(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美国标准菌株收藏中心。 4.2标准储备菌株 标准菌株经过一代转接后获得的同种菌株。 4.3 工作菌株 标准储备菌株传代后得到的同种菌株。 4.4 标准培养物 标准菌株、标准储备菌株、工作菌株的统称。 4.5质控菌株 ATCC最佳,但当无法获得时能够使用ATCC演化的菌株或中国国家菌种库储存的标准菌株。特殊情况,例如定性试验可用已知的菌种作为质控菌株。室间质评的菌株即可。 5 保存程序 5.1标准菌株 5.1.1商业购买的ATCC标准菌株干粉,-80℃低温保存,能够2年以上。安瓿真空包装的,-80℃可长期稳定保存。将标准菌株进行编号和登记。 5.1.2复苏 用1ml无菌的小牛血清或营养肉汤溶解。根据菌种的生长特点,接种到新鲜培养基上选择适宜的培养条件培养18-24h。酵母菌要求3天,形成孢子的微生物宜保存孢子。 5.2标准储备菌株 5.2.1由复苏后的ATCC标准菌株制备。复苏后的标准菌株要检查其纯度,必要时进行生化试验检查。刮取培养物上的菌体,用足量的菌悬浮于防冻培养基中。防冻液能够是无菌脱纤维羊血、10%甘油肉汤。储存足够量的标准储备菌株,可用1-2年。一年52周需要52支以上。 5.2.2甘油肉汤保存法 成分有蛋白胨、牛肉浸出粉、氯化钠、甘油、纯化木。相当于20%的甘油。挑取5环菌落加入到1ml甘油肉汤中混匀。苛养菌能够适当增加菌量。-80℃保存。除链球菌和嗜血杆菌以外细菌均可使用。保存期限1-5年。 5.2.3全血保存法 成分为脱纤维羊血。挑取5环菌落加入到1ml甘油肉汤中混匀。苛养菌能够适当增加菌量。-80℃保存。主要用于保存链球菌、嗜血杆菌及厌氧菌。保存期限1-5年。 5.2.4标准储备菌株进行编号和登记。 5.3工作标准菌株 由标准储备菌株传代得到的菌株。标准储备菌株对多向下传三代。过多的传种会增加变异的机会。标准储备菌株根据菌种特点选择适宜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培养18-24h即工作标准菌株。储存在2-8℃,可放四周。个别营养要求高的为2周,例如肺炎链球菌和嗜血杆菌。使用时应编号并登记。 5.4编号方法 每个菌的保存管都要有唯一的编号,签字笔标注,便于查找和管理。 来源 数字 意义 购买的标准菌株 1501ATCC25922 第1株ATCC25922 储备标准菌株 1501ATCC25922-3 由1501ATCC25922传代而来的3号标准储备菌株 5.5记录管理 5.5.1菌种应有严格的登记。每个编号都要有详细的记录包括来源、传代、保存方法、使用记录、使用原因、高压灭菌记录等。附表《标准菌株记录表》《标准储备菌株记录表》 5.5.2菌种保管应有专人负责,保存于专用冰箱中,双人双锁,确保菌种安全。保管人员变动时,必须严格交接手续。 5.5.3各种菌种应按规定时间接种,注意菌种有无污染及变异,如发现变异时,应及时更换 5.5.4一个使用周期结束后,标准菌株、储备菌株、工作菌株都要进行高压灭菌处理,并做好记录。 6 使用流程 购买的标准菌株,编号,-80℃保存 用完第二天高压灭菌 标准菌株 性能验证 复苏接种合适的培养基,孵育出菌落 挑取典型的菌落到合适的稳定剂中,编号,-80℃保存,准备n支 标准储备菌株 月质控 周质控 日质控 每月取出一支标准储备菌株传种合适的培养基,适宜条件孵育出菌落 每周取出一支标准储备菌株传种合适的培养基,适宜条件孵育出菌落 传代培养物 每周取出一支标准储备菌株传种合适的培养基,适宜条件孵育出菌落 储备菌株管用完第二天高压灭菌 直接作为工作菌株使用,第二天高压灭菌 传代培养物能够作为第一天的工作菌株使用。4℃保存。以后6天用。 也能够用最后一天的的工作菌株作为传代培养物继续使用一周。 以后的6天每天都用传代培养物传一个新的菌株,作为工作菌株使用。工作菌株使用后第二天高压灭菌 7天后传代培养物作废,进行高压灭菌 重新取一直标准储备菌株传种,进入下一轮周期,程序如上面几个步骤 购买的标准菌株(可追溯来源,卫生部室间质评菌株可作为质控菌株使用,按照标准菌株管理) 0代 接种传代培养一次,并进行纯度和生化鉴定 1代 作为“储存标准菌株”进行多个分装保存,按照特定条件储存和推荐的储存时间 每天传代平板作为第二天的工作标准菌株,进行室内质控,用完马上高压处理 2代 进行纯度检查和生化鉴定。作为传代物或者第一支“工作菌株”特定的储存条件和推荐储存时间 能够再重复一周,规则同上。但一般来说工作菌株不能超过3代 室内质控 7 质量控制 7.1 观察菌落的典型形态是否符合菌种。有没有杂菌生长。 7.2用氧化酶、触酶、上机等生化试验,鉴定菌种有没有变化。 7.3如果有污染或怀疑有问题时,应准备新的首次传代物或者获取新的标准菌株。 8 参考文献 序号 唯一性编号 文献名称 9.1 ISBN978-7-117-19862-2/R·19863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 9.2 ISBN978-7-5478-1226-6/R·395 《临床微生物学诊断与图解》第三版 9.3 GBT 27405- 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食品微生物检测 9.4 SNT 2632- 微生物菌种常规保藏技术规程 9.5 WST232- 商业微生物培养基质量检测规程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行业标准/行业规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