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您,帝国新政,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图,第1页,三国演义,开篇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夏商周,春秋战国,秦 两汉,三国 两晋,南北朝,隋 唐,第2页,隋朝末年:沉重兵役和徭役,隋朝为何短暂,?,(581,年,-618,年,),隋朝,杨坚建立隋朝 定都长安,618,年李渊建立唐朝,第3页,同学们对唐朝了解?,唐朝是,封建社会繁荣时期,皇帝有,:,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比一比看谁知道的多,第4页,二唐初繁荣,-,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济世安民,唐太宗是怎样做呢?,师:我认为,唐太宗会照镜子!,第5页,安治之本,惟在得人,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第6页,善于用人,重视纳谏,人,处理好了,君与臣,关系,师:“互动关系”,第7页,以,铜,为镜,-,能够正衣冠,以,古,为镜,-,能够知兴替,以,人,为镜,-,能够明得失,第8页,不误农时,减免租赋,降低力役,“,抚民以静”,处理好了,君与民,关系,师:辨证关系,重视农业生产,第9页,唐太宗对各少数民族一视同仁,被称为“天可汗”,第10页,民族和睦,第11页,吏,户,礼,兵,刑,工,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1,、吐蕃来使求和亲,2,、兴修洛阳乾元殿,3,、东突厥兵犯北疆,4,、去泰山封禅,5,、黄河中下游水患,学生演出,三组,及,6,位同学,三省六部制,第12页,君民关系,民族关系,经验,完善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教训,古,注意返回,第13页,重视整体素质,强调知识才能,长官推荐,自由报考,“,人,门皆美”,“,取士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察举,科举,第14页,请同学看书,P91,下面材料,回答书中提三个问题,2.,对读书人来看,科举能够,_,3.,对统治者来看,科举能够,_,1.,唐太宗和宰相看法有何不一样,?,尽得贤才,加官晋爵,第15页,君,臣,民,科举制,三省六部制,铜,-,正衣冠,古,-,知兴替,明得失,-,人,请学生回想并总结贞观之治,及对以后盛事,.,第16页,辛末,帝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之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仍敕天下死囚,皆纵遣,使至期来诣京师。“”去岁所纵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理想效果。,(,唐太宗纵遣天下死囚,约定第二年秋天来京受死,被纵谴三百九十名死囚,无人督帅,皆准期自诣朝堂,无一人亡匿者。),社会安定,第17页,经济发展,“,贞观初年斗米一匹绢,后跌至斗米五钱。十五年,米再跌至三钱、两钱。”,-,新唐书,食志,唐贞观初年,200,多万户,开始直线上升,至贞观二十三年已达,600,多万户。,-,中国历史时期人口分布和迁徙,第18页,第19页,唐初繁荣贞观之治,因为唐太宗能用三面镜子做比喻,吸收古人经验和教训理清了君,/,臣,/,民三者关系,打下了坚实政治基础,并知人善用不停告诫自己,.,使唐初贞观年间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民族融洽,/,社会安定,/,国,力增强,/,升平景象,-,贞观之治,第20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