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彭阳县王洼镇李寨村幸福村庄建设方案.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9901083 上传时间:2025-04-12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彭阳县王洼镇李寨村幸福村庄建设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彭阳县王洼镇李寨村幸福村庄建设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彭阳县王洼镇李寨村幸福村庄建设方案 目 录 1 总 论 3 1.1 项目名称 3 1.2 项目主管单位 3 1.3 建设地点 3 1.4 建设年限 3 1.5 建设内容 3 1.6 投资估算 3 1.7 资金筹措 3 1.8 编制依据 4 2 项目建设背景 5 2.1 项目建设背景 5 2.1.1 基本情况 5 2.1.2 目标任务 5 3 项目实施方案 6 3.1 指导思想 6 3.2 建设原则 6 3.3 主要技术规范 6 3.4 项目内容 7 3.4.1道路硬化工程: 7 3.4.2给排水工程: 7 3.5 设计方案 9 3.5.1 道路工程 9 3.5.2 给水工程 13 3.5.3 排水工程 15 3.5.4照明工程 17 3.5.5 环卫设施工程 18 4 实施步骤 24 4.1 实施步骤 24 4.2 进度安排 25 5 工作措施 26 5.1 加强组织领导 26 5.2 明确部门职责 26 5.3 严把质量标准 27 6 环境保护措施 29 6.1 环境保护目标 29 6.2 环境保护组织机构 29 6.3 环境管理因素 30 7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31 7.1 投资概算依据 31 7.2 投资概算 31 7.3 资金筹措 31 7.4 政策扶持 32 8 效益分析及运行成本 33 8.1 环境效益 33 8.2 社会效益 34 附 表:王洼镇李寨村投资概算表 1 总 论 1.1 项目名称 彭阳县王洼镇李寨村幸福村庄建设方案 1.2 项目主管单位 彭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1.3 建设地点 彭阳县王洼镇李寨村 1.4 建设年限 2013.10-2014.11 1.5 建设内容 项目内容主要包括“五化(硬化、亮化、美化、绿化、净化)”,给排水设施建设、环卫设施建设等。 1.6 投资估算 该工程项目概算总投资565.72万元(详见各村投资概算表)。 1.7 资金筹措 项目建设概算共需565.72万元,请求县发改局、建环局、财政局批准项目立项,并给予财政全额拨款。 1.8 编制依据 1、项目建议书及批复文件; 2、国家及自治区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3、彭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计划; 4、《彭阳县王洼镇总体规划(2013-2030年)》; 5、《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6、其他有关资料。 2 项目建设背景 2.1 项目建设背景 2.1.1 基本情况 李寨村位于王洼镇东北部,全村共有5个自然村,375户、1294人,其中少数民族25户、115人,有劳动力706人。全村现有耕地5000亩,退耕还林6400亩。近年来,随着王洼煤业的发展壮大,有力地带动了该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851.8元。由于王洼煤矿采空塌陷,该村于2006年对部分群众进行搬迁,在镇区西侧约1500米处建设2号、3号两个居民点进行集中安置。这两个居民点共占地70亩,现有居民129户、526人。由于当时经济条件限制,且搬迁时间仓促,居民点道路未硬化,上、下水管网不通,排洪渠未砌护,垃圾收集、处理设施不完备,基础设施整体落后。 2.1.2 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幸福村庄项目,把李寨村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村庄,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3 项目实施方案 3.1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村建设为抓手,以村庄环境整治为突破口,认真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切实改善农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和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依据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布局规划》等专项规划,建设有特色、上档次、高质量的新型农民新居,积极推广轻型、抗震、节能建筑材料。旧村整治应考虑到城市的扩展和重大项目搬迁等因素,逐步向农村腹地延伸,防止出现整治后再搬迁等现象发生。确实做到整治一个村庄、保留一个村庄,分期分批,逐步解决农民最急需的村庄道路、房屋维修加固、环境卫生等方面的问题。 3.2 建设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 2、遵循因地制宜、经济合理、安全适用、方便施工原则。 3、统筹兼顾,根据需要与可能,确定建设规模。 4、项目建设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保护环境,留有发展余地。 3.3 主要技术规范 1、《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 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5、《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给水排水标准图集合订本》(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 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镇建设部分)。 7、《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件汇编》(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厅) 3.4 项目内容 3.4.1道路硬化工程: 村庄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和巷路亟待硬化。本次项目硬化村庄主要道路长342米,道路宽度为10米,共3420平方米;村庄次要道路长983米,道路宽度为5米,共4915平方米;村庄巷路长2184米,道路宽度为4米的道路长度为1048米,道路面积为4192平方米;道路宽度为2.5米的道路长度为1136米,道路面积为2840平方米,共7032平方米;设计村庄道路为厚20厘米C25混凝土硬化路面。 3.4.2给排水工程: (1)给水工程:给水管线接泾源给水管网。管线由村庄2号居民点东边接入,通过主管网覆盖村庄主要道路,再由支管网覆盖村庄次要道路和巷路,然后入户连接。敷设给水主管网长755米,支管网长2421米,主管网管材设计为¢110PE管材,支管网管材为¢50PE管材。 (2)排水工程:铺设排水主管网长650米,支管网长2190米,主管网管材设计为¢300PVC管材、支管网管材为¢200PVC管材。根据村庄地形东高西低的特点,排水由支管网从东南排向西北的主管网,再由暗渠向西排入后沟。村庄的主要道路敷设暗渠,其他道路均敷设管道。 3、路灯照明亮化工程:坚持保护环境的建设原则,安装太阳能路灯44盏。 4、新建大门及墙体粉刷美化工程:新建大门129个,砖墙粉刷采取统一抹灰(1:3水泥砂浆)并做镜面处理,涂丙烯酸防水涂料,房屋墙体色调为白色并勾勒灰色线条。 5、道路绿化工程:以整治点为核心区,对道路两侧的绿化带进行植树,树种采用国槐和垂柳,胸径6厘米以上,绿化道路长2030米,需树苗1020株。 6、环卫设施净化工程:新建建筑面积为30平方米的旱厕二座,配置每户一个可移动式铁质垃圾箱129个,2个6立方米地埋式垃圾坑和摆臂式垃圾车一辆。 7、文化广场建设工程:规划建设占地12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并配套体育健身器材。文化广场主要以休闲、集会为主,提供居民娱乐和交流的舞台。从选材上,铺地应该防滑、耐磨、防水、排水性能良好。可选用花岗岩、水泥方砖、广场砖、鹅卵石等材料。 3.5 设计方案 3.5.1 道路工程 (1)设计依据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2)技术标准 道路等级:市政道路(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和巷路) 路面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 设计使用年限:15年 (3)道路横断面形式 结合地形地势,综合考虑排水、填挖高度等因素,对原路坡度较大路段进行重新拉坡,尽可能避免高填深挖,以减少建设中的开发费用,按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要求,合理选择纵坡。 主要道路规划红线宽度14米,道路横断面形式为一块板:2米绿化带1.5米人行道+7米车行道+1.5人行道+2米绿化带,车行道采用双向1.5%的横坡。 次要道路规划红线宽度5米,道路横断面形式为一块板:1米人行道+3米车行道+1人行道,车行道采用双向1.5%的横坡。 巷路规划红线宽度3米,道路横断面形式为一块板:硬化道路2.5米,车行道采用双向1.5%的横坡。 (4)路基与路面做法 ① 路基设计方案 a.沿线地质概况 根据当地地质及气象资料,本项目地表主要为粉土,地下水位埋藏较深,气候较为干燥,道路受地下水位影响不大,土的平均稠度ωc≥1.1,全线路基均确定为干燥状态,即土基回弹模量取40MPa。 b.路基地基填筑前处理 当路基地基土质松散时应在填筑前进行压实,压实度(重型)不应小于85%。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80cm)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路床的压实度标准;基底松散土层厚度大于30cm时,应翻挖再回填分层压实。 c.路基边坡、路基填料及压实度要求: 填方边坡坡度为1:1.5,挖方边坡坡度为1:1。土基压实的分层厚度,压实机具类型,以及碾压(夯击)遍数,均应依土类、湿度、设备及场地条件等情况而异,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标准。施工时可根据碾压(夯击)试验而定。施工中采用重型击实标准的压实度。路基压实按《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及《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相应要求进行,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填料要求及压实度不低于下表所列支路数值。 路基填料最小强度、最大粒径及压实度 项 目 路床顶面以下深度(cm) 填 料 压实度(重型)(%) 填料最大粒径(cm) 填料最小强度(CBR)(%) 主要道路 次要道路 巷路 主要道路 次要道路/支路 填方 0-30cm 10 8 6 ≥95% ≥93% ≥90% 30-80cm 10 5 4 ≥95% ≥93% ≥90% >80-150cm 15 4 3 ≥93% ≥90% ≥90% >150cm 15 3 2 ≥90% ≥90% ≥87% 挖方 0-30cm 10 8 6 ≥95% ≥93% ≥90% 30-80cm 10 5 4 ≥95% ≥93% ≥90% 注:填方高度小于80cm及不填不挖地段,原地面以下0-30cm范围内土的压实度不应低于表列挖方要求 d.新旧路面搭接时,应严格按照《新旧路面搭接设计图》中的做法实施。 ② 路面设计方案 彭阳县地处宁夏南部山区,属于典型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处于干旱区过渡地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自然区划图》划分为Ⅲ2区,按照全国气候区划属温带干旱气候区。 根据乡镇道路规划和日平均交通量预测,新建道路拟定采用的路面结构层分为两种:①上面层采用4厘米细粒式沥青混凝土,级配类型采用细型密级配(AC-13F),下面层采用5厘米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基层结构本着就地取材、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设计,拟定为20厘米厚水泥稳定级配砂砾;垫层采用20厘米厚天然级配砂砾。②面层采用4厘米细粒式沥青混凝土,级配类型采用细型密级配(AC-13F);基层结构本着就地取材、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设计,拟定为18厘米厚水泥稳定级配砂砾;垫层采用20厘米厚天然级配砂砾。 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应按照《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JTJ034-200) 作配合比设计,按有关实验及检验标准严格生产施工。基层稳定砂砾层及砂砾垫层按《公路路面基础施工技术规范》严格施工。路面雨水通过设置于路面两侧的雨水口汇集后进入乡镇雨水系统排出。主、次干道雨水口两侧对称设置,支路两侧错位设置。 硬化道路情况一览表 道路情况 村庄 王洼镇李寨村 主要道路基宽度(米) 1.5+7.0+1.5 长度(米) 342 面积(平方米) 3420 次要道路基宽度(米) 1.0+3.0+1.0 长度(米) 983 面积(平方米) 4915 巷道路基宽度(米) 2.5/4.0 长度(米) 1136/1048 面积(平方米) 7032 ③ 道路附属工程 本次项目附属工程包括道路绿化。道路绿化以适应道路环境条件、生长稳定、观赏价值高和环境效益好的国槐种植为主,行道树株距按5米估算。道路绿化应尽量保留、移植现状道路行道树木,以节约投资。 3.5.2 给水工程 (1)设计依据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 《建筑消防设计规范》GBJI4-87 《埋地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设计规范》CJJ101-2004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设计规范》GB50268-97 《国家给排水标准图集》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 (2)用水量预测 用水量预测采用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根据建筑气候区划,本项目人均用水量指标均取100(L/人·d),项目涉及村庄的用水总量如下表所示: 用水量预测表 内 内容 村庄 户数(户) 人口(人) 人均用水指标(L/人·d) 总用水量(L/d) 备注 王洼镇王洼村 129 526 100 52600 (3)给水管网设计 ① 给水管网管径 近远期均采用枝状管网供水方式。给水主管均敷设在主要道路上,主管管径为de110。 ② 给水管网敷设 给水支管均敷设在支道路上,支管管径为de50。按照道路等级及走向,给水管道一般敷设于道路北侧、东侧的人行道或绿化带下。给水管网为远景发展用地预留接口。给水管道采用PE管材(额定压力1.0MP),橡胶圈接口,管道配件采用塑料管专用配件,管道基础为素土基础,如沟槽底为岩石和砾石时,必须用细土或沙垫层铺平夯实,厚度大于0.2米。 ③ 阀门井,消防设施 本次项目建设道路给水管道管网设阀门井30座,消防栓井及洒水栓井各36座。消防栓沿主要道路两侧设置,间距不大于120米,以满足城镇消防的需要。其它按有关规范设置。给水管网工程量具体见下表: 编 号 名 称 规 格 数 量 单 位 备 注 1 PE给水管 DN110 米 2 PE给水管 DN50 米 合 计 米 3 消防栓 36 座 4 阀门井 30 座 给水管网工程材料表 ④ 水源 彭阳县王洼镇李寨村给水管线接泾源中南部饮水工程给水管网。管线由村庄2号居民点东边接入,通过主管网覆盖村庄主要道路,再由支管网覆盖村庄次要道路和巷路,然后入户连接。 3.5.3 排水工程 (1)设计依据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 《建筑消防设计规范》GBJI4-87 《埋地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设计规范》CJJ101-2004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设计规范》GB50268-97 《国家给排水标准图集》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 13-86) (2)排水量预测 根据规划要求和项目区实际情况,排水体制采取雨、污合流制。根据宁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范》(DB64/T699-2011)中污水量参考取值和现场用水量调查,选取当地人均生活污水日排放量数值为70L/(人·d),污水排放系数按0.6计算,现期及规划期的最高日污水排放量计算如下。 Q=qNK式中: Q——生活污水量(L/s); q——污水排放定额(L/人·d),取70; N——人口数(人),取现状人口数; Kz——潜水排放系数,取0.6。 生活污水量为22.09t/d。 (2)雨水量计算 降雨重现期标准为10年,参考规范《防洪标准》GB50201-94,Ⅳ等小城市设防标准20—10年,取下限。降雨径流量采用彭阳地区降雨径流计算经验公式: RO=ΨqF,q=8.802(1+1.328lgp)/(t+18.5)0.737式中: Ψ——径流系数,考虑道路硬化因素,取0.5; F——汇水面积(m2); p——设计降雨重现期,取1; t——降雨历时10min; (3)排水管网设计 ① 排水管径及管材确定 选管道经济流速为1.2m/s,暗排主管径为DN300,支管径为DN200。 ② 管网敷设 管道沿居民区主、次干道左侧埋地敷设,埋深大于1.1m。管道两侧回填土实度不得小于90%,管顶以上25cm范围内回填土压实不得小于87%,其他位置不得小于90%-95%。 ③ 管材及附件配置 排水管网材料统计表 村庄 材料 ¢300PVC管材 ¢200PVC管材 王洼镇王洼村 650米 2190米 根据管线布置、设计流量、性价比考虑,综合管道的管径、工程投资、工程施工、工程管理及使用年限等条件因素,本工程入户管采用UPVC管,管道基础采用砂石基础,检查井采用圆形砖砌污水检查井。村庄所有生活污水经过村庄暗渠排至村庄西侧后沟里。 3.5.4照明工程 (1)设计依据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 (2)设计方案 ① 为了确保道路交通的安全,提升村庄的景观和文化品味,按照城市道路照明规范,新建和改建道路均设置路灯,主路均采用双排太阳能单叉路灯,支路采用单排单叉路灯。 ② 按照道路规划和道路断面设计,支路采用单排单叉路灯,设立在离道牙1m的人行道上。 ③ 太阳能路灯太阳能路灯是采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供电,免维护阀控式密封蓄电池(胶体电池)储存电能,超高亮LED灯具作为光源,并由智能化充放电控制器控制,用于代替传统公用电力照明的路灯。无需铺设线缆、无需交流供电、不产生电费;采用直流供电、光敏控制;具有稳定性好、寿命长、发光效率高,安装维护简便、安全性能高、节能环保、经济实用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城市主、次干道、小区、工厂、旅游景点、停车场等场所。 ④ 产品部件灯杆结构:钢质灯杆及支架,表面喷塑处理,电池板连接采用专利防盗螺丝。 ⑤ 按照路灯高10米,每35米安置一个计算,王洼镇王洼村道路照明共需要34盏。 3.5.5 环卫设施工程 (1)设计依据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规范》(DB64/T701-2011) 《城乡垃圾农用控制标准》(GB8182-88) 《城乡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8-2005) 《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28-2006)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8-2003) (2)垃圾量计算 根据《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规范》(DB64/T701-2011)中规定,项目区生活垃圾产量取0.8kg/人.d,为确保垃圾收集转运长效机制,结合总体规划,以预测的垃圾产量确定示范区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工程的设计规模,近期生活垃圾产量标准采用0.8kg/人.d,垃圾清运预测量如下表所示: 生活垃圾清运量预测表 内容 现状人口(人) 日垃圾产量(吨) 年垃圾产量(吨) 垃圾箱(个) 6立方米地埋式垃圾坑 王洼镇王洼村 526 0.42 153.59 129 2 注:垃圾产量中在农户有部分垃圾已被分拣回收,近期垃圾收集转运量按垃圾总量的90%的考虑。 (3)生活垃圾收集模式 农村生活垃圾主要分为废品类垃圾、可生物降解的有机垃圾以及无机垃圾。废品类垃圾主要包括:金属、废纸、动物皮毛等;可生物降解的有机垃圾主要包括:菜叶、腐果、瓜果皮壳、剩饭菜、蛋壳、面包屑、种植废弃物、骨头、废弃木制品、废纸、毛发、养殖废弃物等;无机垃圾主要包括煤灰渣、渣土、碎砖瓦及草木灰等。 根据环卫部门提供的资料,生活垃圾组份中有机物含量约50%,随着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电炊、液化气率日益普及,垃圾中有机物含量呈逐渐升高趋势。 (4)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模式设计 根据宁夏《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规范》要求,生活垃圾的收集处理应以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简称“3R”)为基本原则,结合生态移民安置区实际,彭阳县王洼镇李寨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模式技术流程分别如图所示。 (5)垃圾收集工艺 农村产生的垃圾,根据《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等技术规范,建立比较完善的生活垃圾减量、分类、收集、运输、利用和处理体系,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生活垃圾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本次生态移民产生的垃圾按以下工艺进行处理。 垃圾清扫入移动式铁质垃圾箱——由住户自己推到地埋式垃圾箱(定点收集)——垃圾摆臂车——垃圾卫生填理场。 (6)垃圾箱及垃圾车设计 根据王洼镇李寨村人口居住集中的特点,采用每家每户配备移动式铁质垃圾箱一个,同时50户--100户配备6立方米地埋式垃圾箱一个的收集方法。移动式铁质垃圾箱(450 mm×450 mm×550 mm)具备防火、防盗、抗腐蚀、坚固耐用、价格低等优点,适合农村使用。地埋式垃圾箱箱体材质为碳钢,壁厚3mm,底厚4mm。优点就是干净、环保——箱盖能够自动闭合,可以有效杜绝生活垃圾随风飘扬,减少臭味扰民现象。同时,流动拾荒人员,也会因为“地埋式垃圾箱体”上锁而无从下手,避免了人为原因造成垃圾外溢,减少垃圾二次污染和细菌传播。图1为移动式垃圾箱实拍照片,图2为6立方米地埋式垃圾箱。 图1 移动式铁质垃圾箱实拍照片 图2 6立方米地埋式垃圾箱实拍图片 垃圾清运车辆采用与6立方米地埋式垃圾箱配套的垃圾摆臂车,按照每一个集中式小区配备一辆垃圾摆臂车的原则,则简泉农场生态移民安置区建设规划一村、二村及生态移民南梁-暖泉农场居民安置点各配备一辆垃圾摆臂车,共配备2辆垃圾摆臂车。垃圾摆臂车装载垃圾箱后就进直接运往垃圾填埋场填埋。图3为垃圾摆臂车实拍照片。 图3 垃圾摆臂车实拍照片 4 实施步骤 4.1 实施步骤 幸福村庄建设工作从2013年9月29日开始,到2014年11月30日结束,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1、规划设计阶段(2013年9月30日—10月20日)。结合实际,深入调研,制定科学合理的幸福村庄建设方案,并召开宣传动员大会,明确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 2、组织实施阶段(2013年10月20日—2014年10月30日)。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高、统一模式、统一验收和分户建设相结合”的要求,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保质保量地完成建设整治任务。 3、检查验收阶段(2014年11月1日—2014年11月30日)。由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各项工作进行全面检查验收、总结上报。对没有完成任务的乡镇、部门、单位,在全县范围内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完成。 4.2 进度安排 彭阳县王洼镇幸福村庄项目进度安排表 进度安排 项目内容 实施单位 配合单位 完成时限 道路硬化 王洼镇 住建局 2014.3-6 路灯照明 王洼镇 住建局 2014.6-7 给排水工程 王洼镇 水务局、住建局 2014.3-6 大门围墙 王洼镇 住建局 2014.4-6 道路绿化 林业局 王洼镇、住建局 2014.9-10 环卫设施 王洼镇 国环局、住建局 2014.7-8 文化广场 文广局、教体局 王洼镇 2014.8-9 房屋墙体粉刷 王洼镇 住建局 2014.4-6 5 工作措施 5.1 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幸福村庄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县人民政府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组织、宣传、国环、住建、交通、水务、农牧、林业、扶贫、供电等部门、单位及项目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幸福村庄建设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住建局,办公室主任袁继安(兼),全面负责协调、指导建设项目工作。项目乡镇、有关部门、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由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制定具体方案,抽调专人负责资金筹措、组织施工、质量监督等工作,确保幸福村庄建设项目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实施。 5.2 明确部门职责 确定的项目乡镇是实施建设项目的主体,要切实发挥好主体作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建设项目示范点的道路硬化、上下水管线铺设、村庄绿化、环卫设施、农户大门围墙等建设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全力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提供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下水工程及施工图纸,并派技术人员定期指导; 交通运输局负责村庄道路硬化、技术指导,并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 国环局负责村庄水源地保护,垃圾池(箱)及其它环卫设施的配套建设工作,并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 水务局负责村庄内水利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技术指导,并给予一定资金补助; 林业负责建设项目示范点绿化苗木的提供及技术指导; 农牧局负责沼气池及养殖棚圈建设、技术指导,并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 组织部负责村部阵地及活动场所的建设、监督、验收工作; 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负责建设乡镇文化活动中心,进一步完善基层文化服务网络; 宣传部、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负责宣传县委、政府制定的各项扶持政策,及时报道工作中的典型事迹; 供电局负责及时架设供电线路,确保用电畅通; 电信局负责村庄电信线路的架设、迁移工作,确保线路畅通。 5.3 严把质量标准 各项目乡镇、有关部门、单位要严格按照“规划先行、科学指导、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充分考虑农民意愿、经济状况、承受能力和各村庄实际、特色,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注重总体布局、建筑模式和内部结构,做到样式新颖、美观大方,突出地方特色和乡村特点,方便群众生产生活。要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明确专人,落实责任,加强材料选购、施工建设、工程验收等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严把质量关口,切实做到设计标准不降低、工程质量不走样,确保把幸福村庄建设项目这项事关民生的好事落到实处。 6 环境保护措施 6.1 环境保护目标 1、噪声排放达标 结构施工:白天<70dB。 2、现场扬尘排放达标 现场施工扬尘排放达到当地环保机构的粉尘排放标准要求。 3、运输遗撒达标 确保运输过程无遗撒。 4、生活及污水达标排放 生活污水中的COD达标。 5、消防目标 防止并杜绝施工现场火灾、爆炸的发生。 6、固体排放 固体废弃物实现分类管理,提高回收利用量。 7、节约能源 项目经理部最大限度节约水电能源消耗,节约纸张消耗,保护森林资源。 6.2 环境保护组织机构 1、施工现场环境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项目总经理 组 员:生产管理人员、作业队人员 2、作业队班组成立相应的环境保护小组,逐级落实责任,将组织、落实、检查、验收一体化。 3、实施方法:分片、分点包干制,制定专人负责管理。 6.3 环境管理因素 根据施工企业的特点,本项目有可能出现的主要环境管理因素有:噪声排放、粉尘排放、运输遗撒、污水排放、固体废弃物排放、火灾隐患。 7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7.1 投资概算依据 (1)本工程概算土建工程依据2008年宁夏土建、装饰工程预算定额编制,安装工程依据2008年宁夏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编制,并参考类似工程造价指标。 (2)执行宁夏工程造价2013年第1期固原地区材料价格。 (3)建设工程监理费按宁价费发(2007)90号文件计取。 (4)设计费按国计价格(2002)10号文计取。 (5)预算费按宁价费发(2003)204号文计取。 (6)可研报告编制及评估费按国计价格(2002)10号文计取。 (7)招标代理服务费按发改办价格(2002)1980号文计取。 (8)本概算仅为现行市场价,未考虑建设期政策性调整、材料涨价等动态因素。 7.2 投资概算 该工程项目概算总投资565.72万元,(详见彭阳县王洼镇李寨村幸福村庄项目投资概算表) 7.3 资金筹措 申请国家和自治区幸福村庄项目资金500万元,彭阳县财政筹资金65.72万元,由受益村民筹资筹劳和相关部门项目帮扶予以支持。 7.4 政策扶持 (1)对在确定的幸福村庄示范村内新建、翻建房屋的农户,建成后将严格按照国家农村危房改造政策予以补助。 (2)幸福村庄示范村建设太阳能安装结合农牧项目予以补助。 (3)幸福村庄示范村改水、改厕、建沼气池、绿化、环卫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由各相关部门按照政策给予补助。 (4)幸福村庄示范村道路建设、给排水管网铺设、路灯安装等整治工程,根据项目资金和相关部门帮扶资金的安排情况核实工程量之后改造建设,并予以项目资金支持。 附 表 : 王洼镇李寨村投资概算表 8 效益分析及运行成本 8.1 环境效益 通过实施幸福村庄项目,把李寨村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村庄,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按照“规划建新、治旧图新、拆旧翻新、特色创新”的要求和“先易后难、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的原则,以村容整洁、道路硬化、排水畅通、美化亮化绿化为目标,以危房改造和旧村整治为抓手,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采取政府引导、群众自主、部门帮扶、社会参与等形式,多渠道筹措资金,集中改造危房、整治旧村,树立亮点,配套完善水、电、路、排水、环卫、绿化等基础设施,全面加快危房改造和旧村综合整治步伐,进一步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和生态环境,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定点存放、及时清运,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的实施,从建设之初就去除了环境污染的隐患,使幸福村庄环保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在良好的基础上建设发展,人居环境质量得到有效保障,真正缩小城乡差距,为广大移民创造和提供了亲近绿色、享受干净整洁环境、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条件。 同时,工程项目将会同村庄绿化林带建设、村庄环境美化亮化有机结合起来,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和村庄巷道环境整治工程相互结合,形成村庄发展整合效益,建构村庄空间新体系,改变村庄环境脏乱差形象,产生积极影响。为促进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建设奠定了有利的环境基础,大大地提高了本地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也为地方区域人口-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8.2 社会效益 本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提升幸福村庄干部和群众的环境管理意识与能力,提高农民素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区域面源污染防治的科学体系,对推进区域环境管理与政策应用水平具有现实作用。提升项目区农产品安全生产水平和农业节能减排水平,明显改善农村水环境整体质量,为当地的农民增产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保障。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宣传培养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与理念,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村民大会等,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幸福村庄建设会议和农村环保科普知识宣传,通过对村民的教育、宣传、表彰、树立模范人物等工作,使村民树立起环境保护的意识,调动起村民开展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引导村民发展适合农村建设的乡风习俗,增强农村防治污染的能力,自觉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通过示范项目实施,可以使项目实施区李寨村村庄居住点129户526名回汉群众受益,在改善农村环保状况的同时,为农民增加收入和降低生产生活成本创造条件,提高农村环保综合整治对区域环保质量改善的贡献能力,创建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的美好生产生活,使广大移民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自治区重大工程做应有贡献。 33 宁夏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