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沼气工程初步设计方案模板.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9898157 上传时间:2025-04-12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50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沼气工程初步设计方案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沼气工程初步设计方案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沼气工程初步设计方案 46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公司粪类·蓝藻大型沼气工程 初步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 项目概况 1 1.1 项目名称 1 1.2项目承担单位 1 1.3项目主管单位 1 1.4项目监管单位 1 1.5项目建设地点 1 1.6工程投资范围 1 1.7项目背景 2 1.8建设内容及规模 6 1.9项目概算 6 1.10资金来源 6 第二章 设计依据与原则 7 2.1设计依据 7 2.2设计指导思想及设计原则 7 第三章 项目建设地概述 9 3.1自然条件 9 3.2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0 第四章 总体布局 13 4.1总体设计指导思想 13 4.2布局划分 13 4.3沼气站布置 13 第五章 工艺设计 14 5.1 工艺参数设计 14 5.2工艺流程 14 5.3工艺设施( 构筑物) 设计说明 14 第六章 设备选型 25 6.1设备选型原则 25 6.2所选设备型号 25 第七章 建设设计说明 27 7.1设计依据 27 7.2设计范围 27 7.3建筑设计 27 7.4设计说明书 28 第八章 结构设计说明 31 8.1设计依据 31 8.2自然条件 31 8.3设计说明 32 第九章 电气说明 33 9.1设计依据 33 9.2设计原则 33 9.3设计说明 33 第十章 给排水设计说明 35 10.1设计依据 35 10.2设计内容 35 10.3设计方案 35 第十一章 供暖设计说明 36 11.1设计依据 36 11.2设计内容 36 11.3设计方案 36 第十二章 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 37 第十三章 工程运行管理模式和应急预案 38 13.1运行模式 38 13.2运行管理 38 13.3人员培训 39 13.4维护保养与检修 39 13.5使用及维修年限 40 13.6应急预案 40 13.6.1原料应急预案 40 13.6.2检修应急预案 40 13.6.3运行管理应急预案 40 13.7项目实施计划 41 第十四章 环境保护及安全生产 42 第十五章 效益分析 43 15.1经济效益 43 15.2 社会效益 45 附件1 **公司粪类·蓝藻大型沼气工程概算表 46 第一章 项目概况 1.1 项目名称 **公司粪类·蓝藻大型沼气工程 1.2项目承担单位 **公司 1.3项目主管单位 1.4项目监管单位 1.5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所在地 1.6工程投资范围 本工程投资范围包括: l 综合预处理池 l 厌氧发酵贮气一体罐 l 沼气工程相关配套设备 l 沼液池 l 沼气发电机组以及余热利用系统 l 配套房屋建筑等 1.7项目背景 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部署, 国家决定进一步加大农村沼气建设力度。本项目根据按照《全国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规划》的总体部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五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二条、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纲要》、 《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意见》、 文件进行编制。本项目围绕市委、 市政府把农村环境建设同城市生态体系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的要求, 优化、 整合农业资源, 达到发展现代高科技设施生态农业, 绿色环保高效有机农业, 休闲观光农业, 循环利用生物能源、 综合治理生态环境的目的。 **市委、 市政府针对 5月**蓝藻的爆发、 确定了治理**、 保护水源的”**行动”, 包括六大应急对策、 六大工作机制、 九大清源工程、 九大治污措施。当前这一行动正在进行中。市委、 市政府把综合治理**水环境工程提到了议事日程。这标志着市委、 市政府关注民生、 关心民生, 也是建设和谐、 幸福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综合治理**蓝藻是综合治理**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打捞清除湖面蓝藻是缓解蓝藻”水花”爆发、 降低**水富营养程度最为直接、 有效的方法, 而打捞集中的**蓝藻后续处理、 利用更是综合治理**水环境的重要环节。**蓝藻的集中综合处理、 利用可避免**蓝藻的再次污染。当前国内外蓝藻治理已由简单的处理发展到蓝藻的综合利用。蓝藻利用的途径很多, 当前最为经济、 有效、 实用的方法就是把蓝藻作为一般沼气发酵的原辅料来资源化利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 但由于**蓝藻的爆发对**水造成极大危害, 使我市面临着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本项目采用厌氧发酵技术、 把养鸡场和养牛场的畜禽粪便及紧靠示范园区的**市立人中学(定员3600人)等的生活有机废弃物, 每年从**中打捞出来的蓝藻实现资源化利用、 生产清洁的再生能源是**环境治理最好的选择之一。即利用厌氧消化技术处理**蓝藻等水生植物和人畜粪类等生活有机废弃物, 制取清洁能源——沼气, 并用沼气发电, 在治理污染物质的同时变废为宝,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同时为农业示范园区提供沼液和沼渣有机肥。实现生活有机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 水环境治理、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规划面积5000余亩, 当前已建成1000余亩生态观光果园。本项目拟经过沼气工程的建设, 预计日处理人畜粪类和**藻泥+人畜粪(干物质含量15~20%)50吨、 达到年处理2万余吨的规模。经过项目的建设把**蓝藻和人畜粪厌氧发酵转化为沼气并发电, 同时产生有机肥料, 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 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 达到减少水污染源、 治理水环境的目的。 本项应用沼气技术对**蓝藻和人畜粪类资源化开发和多层次利用, 既制取了优质气体燃料, 又可开发再生优质有机肥料, 同时治理了污染, 净化了环境, 经过沼气这个纽带, 多层次循环利用有机物资源, 把种植业和加工业各项生产中的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有机地结合进来, 提高了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使蓝藻、 人畜粪类与能源—沼气、 蓝藻与肥料—沼液、 作物与肥料在微生物作用下, 形成协调、 转化、 再生、 增殖的良性循环, 从而建立起以沼气为纽带的良性生态循环。 经过建设大型蓝藻沼气发电工程, 对**蓝藻进行减量化、 资源化、 无害化处理利用, 达到开发资源、 再生能源、 治理污染、 净化环境之目的, 有助于实现**水环境治理工程的持续顺利进行。 同时本项目瞄准**打捞上岸蓝藻的及时、 高效、 低成本处理, 开展无害化、 能源化并农肥化利用的核心技术应用及工程设备示范, 将蓝藻变为沼气、 肥料, 不但实现蓝藻毒素迅速降解和消纳, 而且实现了蓝藻细胞所含氮磷、 有机物等养分资源的高效利用, 产生一定经济效益, 为蓝藻利用提供一条低成本有效的技术途径。   沼气发酵是蓝藻无害化处理技术上的一个突破, 项目实施中建设罩式高温预处理池, 快速高效厌氧反应器是蓝藻处理的一个创新, 使打捞出来的蓝藻迅速进入密闭状态, 不会造成空气和景观污染。厌氧发酵处理蓝藻的最大优点是能够迅速降解藻毒素, 臭味熏天的蓝藻经发酵后, 沼气几乎没有气味, 沼液、 沼渣气味远低于畜禽粪便等有机肥; 处理量大, 适合工程化大规模处理; 就近处理, 管道输送, 大幅度降低了运输成本, 同时还能够生产能源与肥料。   **市主管**治理的现市委常委原分管领导原黄副市长在会上曾说过”我们不担心 **蓝藻打捞问题, 即使没有先进打捞设备, 采用 措施也能够及时将蓝藻打捞出来, 最让**市担心的是打捞后蓝藻无害化处理问题”。具体负责蓝藻打捞和后期处理的职能部门**市水利局领导也表示了同样的担忧。显然, 及时、 有效地对蓝藻进行无害化处理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近几年, **蓝藻的暴发出现了新特点, 即规模越来越大, 暴发期越来越长, 造成危害及损失程度越来越高。如1998年7月**蓝藻大规模爆发, 致使**梅园水厂停产。 以来, **夏季出现严重蓝藻水华的面积大幅南扩和东扩; **首次出现超厚蓝藻水华, 沿岸带几百米水面上的蓝藻厚度达10厘米左右, 湖面上如同盖了个厚厚的绿色泡沫棉被。 5月, **出现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蓝藻暴发, 不但比往年提前了近3个月, 而且因蓝藻暴发使整个**城大多数水厂无法供应清洁水, 500万居民中近一半人的自来水供应被迫中断数日, 引发了饮用水危机, 给**市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预计 **还将大规模暴发蓝藻, 而打捞并及时将蓝藻无害化处理仍是治理**的一个重要措施。   本项目技术放大规模, 可解彻底决蓝藻打捞出水的后顾之忧, 实现蓝藻及时、 有效地处理, 避免蓝藻搁置所产生的二次污染, 特别是经过无害化处理, 使藻体氮和磷转化当地农业生产的新型优质有机肥料, 不但减少**流域化肥用量, 从而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比例为, 而且还可推动当地无公害农业生产的发展,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1.8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拟建1座一体化厌氧发酵罐1500m3+800m3贮气柜、 沼液池1000 m3, 以及配套的300kW发电机组1套, 日处理( 藻泥+人畜粪、 干物质15~20%) 50吨的沼气工程。项目建成后日产最大沼气1500m3, 沼气用来发电, 日最大发电量2400kWh, 沼液、 沼渣还田。 1.9项目概算 本项目初步设计总投资为: 440.77万元, 其中土建费用120.25万元。其中土建费、 设备费详见初步设计概算书。 1.10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440.77万元, 其中农业部国债项目资金80万元, 地方配套40万元, 企业自筹资金共320.77万元。 第二章 设计依据与原则 2.1设计依据 ( 1) **省发改委、 **省农林厅《关于**市**粪类·蓝藻大型沼气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批复。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保护防治法》 ( 3)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GB7959-87) ( 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 ) ( 5) 《生物有机肥标准》农业部 1月 ( 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596- ) ( 7)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第二版) (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2月 (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7月 ( 10) 《农业部沼气工程行业标准》( 暂) ( 11) 《沼气工程技术规范》NY/T1220- 2.2设计指导思想及设计原则 ( 1) 建设内容、 建筑面积及投资控制以农业部批复要求为指导思想; ( 2) 遵守国家及地方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和技术政策; ( 3) 贯彻执行经济、 适用、 安全、 美观的建设方针, 以生产设施为主, 辅助和服务设施尽量配套为原则, 节约投资, 加快建设速度; ( 4) 工艺方案上采用国内先进成熟的生产工艺及设备, 选用性能优良, 经济实用的设备, 充分发挥其优势, 满足设计要求, 确保稳定运行; ( 5) 在设计中贯彻节能的原则, 最大限度降低污水和污泥的处理成本和运转费用, 实现资源化利用, 争取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 6) 充分考虑工程操作、 管理、 维护的方便, 降低劳动强度; ( 7) 采取必要措施, 尽量减少环境影响, 避免二次污染, 设计中注重外观设计和绿化美化, 使站区与厂区总体环境协调统一; ( 8) 合理降低工资造价和运行费用, 提高工程效益, 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 9) 在厂区总体规划指导下, 结合实际情况, 尽量减少投资和占地。 第三章 项目建设地概述 3.1自然条件 项目所在地为项目所在地为。   **市全市总面积为4787.61平方公里(市区1659平方公里, 其中建成区面积188.14平方公里), 其中山区和丘陵面积为782平方公里, 占总面积的16.8%, 水面面积为1502平方公里, 占总面积的31.4%。 耕地面积为2180535亩。 3.2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第四章 总体布局 4.1总体设计指导思想 沼气站平面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功能分区明确, 构筑物布置紧凑, 节约用地, 减少占地面积。 2、 流程力求简短、 顺畅, 避免迂回重复。 3、 建筑物应尽可能布置在南北朝向。 4、 站内绿化面积不小于35%, 总平面布置满足消防的要求。 5、 交通顺畅, 使运行、 管理方便。 4.2布局划分 沼气站根据其功能分为五个区: 1、 预处理区。主要包括水解匀浆池、 预处理间等。 2、 厌氧发酵区。主要包括一体化厌氧发酵罐, 该部分是沼气站的核心。 3、 沼液、 沼渣后处理区。主要包括沼液暂存池和沼液池等。 4、 沼气净化贮存及利用区。该部分包括沼气净化、 沼气发电机房。 5、 管理办公区。 4.3沼气站布置 沼气站布置见总平面布置图。 第五章 工艺设计 5.1 工艺参数设计 扩建新增日处理能力粪类藻泥50吨(含量15~20%), 生产沼气、 电、 沼渣( 液) 有机肥。 本工程设计规模日处理藻泥50吨, 进料藻泥浓度为TS12%, 即总进料量为62.5吨。混合藻泥COD=40000mg/L左右。 每日最大产气量=62.5m3/d×40×85%×0.5=1000m3/d 厌氧发酵罐1500 m3+800m3气柜, 厌氧总停留时间HRT= 24天。 5.2工艺流程 本沼气工程工艺路线如图5-1所示。 发电机 发电上网 沼气净化 余热利用 沼液贮存池 厌氧贮气反应器 TS=12%藻泥 匀浆集水池 农作物、 果园、 饲料地优质有机肥 图5-1 ****生态农业集团公司粪类·蓝藻大型沼气工程工艺流程 5.3工艺设施( 构筑物) 设计说明 打捞清除湖面蓝藻是缓解蓝藻”水花”爆发、 降低**水富营养程度最为直接、 有效的方法, 而打捞集中的**蓝藻后续处理、 利用更是综合治理**水环境的重要环节。**蓝藻在浓度高时便于打捞, 打捞后的蓝藻由于含水量较大难以燃烧, 因此用蓝藻发酵产沼气是解决蓝藻难以处理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打捞的蓝藻在经过絮凝剂浓缩后, TS=12%经过提升进入厌氧发酵罐。藻泥经预处理和厌氧发酵后, 产生的沼气经净化后经过热电联产的沼气发电机组用来发电; 沼气发电机组所产生的余热用于厌氧进料的增温和保温; 厌氧发酵所产生的沼液和沼渣用于农作物、 果园、 饲料地和无公害蔬菜基地的有机肥料。 ( 1) 预处理阶段的藻毒素一级降解和人畜粪类酸化: 打捞上岸的蓝藻进入预处理池, 预处理池内表层蓝藻温度能够达到40度以上, 高温下藻细胞壁被破坏, 毒素释放并得到一定程度降解, 进入酸化阶段( pH值4.5以下) 部分藻毒素被降解, 在好氧微生物作用下藻毒素进一步降解( 藻毒素含量20μg/L左右) 。   ( 2) 厌氧发酵阶段的藻毒素二级降解: 酸化阶段蓝藻的蛋白质等有机物转化为有机酸, 有机酸在厌氧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沼气、 二氧化碳等。藻毒素在好氧微生物、 酶等作用下进行了二级降解, 此时藻毒素含量接近自来水标准( 1μg/L) , 符合肥料标准。   ( 3) 为了加速蓝藻处理速度, 在已有处理技术基础上, 采用缩短前处理周期的快速酸化、 细胞壁快速破壁技术; 厌氧阶段果胶酶、 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等高效复合酶解技术; 秸秆浮床等载体富集甲烷细菌的微生物与底物接触最大化的干发酵耦合技术。   ( 4) 处理产物的利用: 沼气作为燃料和发电; 沼液沼渣经安全性试验以后, 制定其技术标准, 作为肥料利用。   ( 5) 将上述技术进行集成, 形成无害化及资源化利用技术体系。 1、 预处理工艺 打捞的蓝藻经过絮凝后TS=12%, 进入处理系统。在集水匀浆池进行调节水质和水量。用提升泵将上述经过预处理的藻泥污水泵入厌氧罐内。 集水匀浆池 设计总容积: 100m3 设 计 尺 寸: φ6m×4m HRT: 38h 结 构 形 式: 钢砼 设置提升泵一台, 用于向厌氧罐进料, Q=15m3/h, H=10m, N=4kW。 设置搅拌机一台, N=4kW。 2、 厌氧消化工艺 厌氧消化工艺包括进料单元、 厌氧消化单元、 保温增温单元等构成。 ( 1) 进料方式 藻泥污水由提升泵向厌氧消化单元分批进料。进料方式可有多种选择, 能够采取连续进料, 也可采取间歇进料方式。本工程采取分批间歇进料。 ( 2) 厌氧反应器工艺 本工程采用完全混合厌氧反应器。完全混合厌氧反应器( CSTR) 适用于**蓝藻的发酵工艺。它在沼气发酵罐内采用搅拌和加温技术, 这是沼气发酵工艺中的一项重要技术突破。搅拌和加热, 使沼气发酵速率大大提高, 完全混合式厌氧反应器也被称为高速沼气发酵罐。其特点是: 固体浓度高, TS 8~12%, 可使藻泥和粪污水全部进行沼气发酵处理。优点是处理量大, 产沼气量多, 便于管理, 易启动, 运行费用低。一般适宜于以产沼气为主, 有使用液态有机肥( 水肥) 习惯的地区。由于这种工艺适宜处理含悬浮物高的藻泥粪污和有机废弃物, 具有其它高效沼气发酵工艺无可比拟的优点, 现在欧洲等沼气工程发达地区广泛采用。 本工程采用产气、 贮气一体化结构厌氧罐, 是当前欧洲推广应用最多的一种新型、 高效、 实用的工艺。由于其可靠性、 安全性、 低成本和适应寒冷地区冬季正常运行的优势, 推广程度已经大大超过其它结构形式的沼气工程。 结构特点: 一体化沼气发酵装置下部为发酵部分, 罐内安装侧搅拌器或斜搅拌器, 罐壁上安装增温管, 利用发电机余热增温。 罐体上部为双膜式柔性贮气柜, 用于收集、 贮存和输送沼气。其中外膜保护并维持贮气柜的结构, 内膜收集并贮存沼气。经过支撑鼓风机的充气, 调整并维持内外膜之间夹层中的空气压力, 并将内膜内的沼气送入输气管道, 供发电机使用。 图5-2 一体化沼气发酵外形装置 主要优势: 适合有机物原料: TS=8%-12%; 安全可靠: 低压产气, 低压贮气, 有效防止沼气泄漏; 成本低: 无需分体式气柜, 可降低工程造价; 占地面积小: 减小装置规模, 可节省占地面积; 工期短: 采用模块化组装施工, 可缩短建设周期; 冬季也能运行。 图5-3 一体化沼气发酵装置构造 ( 3) 厌氧罐配置 厌氧反应器内设置斜搅拌器及破壳搅拌器各一台, 使进料均匀分布并破除浮渣, 使原料充分与厌氧微生物接触。并使厌氧罐内料液温度均匀, 有利于提高产气率。 罐底设排渣系统, 定期将罐底污泥排出。 反应器上部设出料系统, 自流进入下一个处理单元。 ( 4) 保温与增温 厌氧消化反应过程受温度影响很大, 如图5-4所示。本项目厌氧处理单元设计为中温, 其最佳温度范围为35~38℃。为了保证厌氧反应在冬季仍可正常运行, 必须对系统实施增温和整体保温措施。 a. 保温 系统整体保温包括管道、 阀门保温; 厌氧消化罐体的保温。 对厌氧消化罐采用挤塑板进行强化保温。 b. 增温 增温包括厌氧消化罐增温。 增温的热源来自热电联供发电机组产生的余热; 在厌氧罐罐体与保温层之间设置余热交换管, 发电机余热经交换管交换热量, 实现对罐体的增温。发电机余热给厌氧消化罐进行增温后, 热交换后的水再回到发电机系统。 图5-4 温度对厌氧中温发酵产气率的影响 本工程采用一级厌氧工艺: ( 1) 厌氧罐: 设计体积: 1500m3 设计尺寸: φ15m×8m 停留时间HRT=24d 结 构 形 式: 钢结构 设置搅拌机一台, 可使池内粪污温和浓度均匀, 防止分层和形成浮渣, 缓冲池内碱度, 减少生物的抑制现象, 从而提高有机物的分解速度和速率, 功率N=11kW。 收集沼气采用在厌氧罐顶加装贮气膜( 一体化厌氧装置) , 1层内膜, 由特殊加工聚酯材质制造, 两面皆涂覆聚氯乙烯, 具有抵抗紫外线及各种微生物的能力, 非常耐磨, 切口为熔接缝合; 1层内膜, 由特殊加工聚酯材质制造, 两面内衬聚氯乙烯, 两面涂覆特殊塑化亮漆, 容积800m3。 增压风机一台, N=1kW。 回流泵一台, 用于厌氧罐的回流, 进行进一步处理。Q=15m3/h, H=10m, N=3kW ( 2) 保温: 中温沼气发酵, 反应器必须加热。为了减少加热费用, 反应器必须保温。 按此设计, 综合散热系数约0.25w/㎡·K, 在冬季, 环境日平均温度为-8℃, 反应器散热量合计约为: 14×104kJ/d (3.3×104kcal/d) 厌氧反应器外壁用挤塑板保温, 保温层厚100mm, 外饰彩钢板; 室外地面管道用聚氨酯外敷白铁皮保温层, 保温层厚30mm。 ( 3) 加热量 发电机的余热量: 在标准状态下( 0℃, 101.325kpa) , 每立方米沼气含热量为5500kcal, 其中用于发电热量为1.5kW.h×860kcal/kW.h =1290kcal, 占总能量的23.45%; 总能量40%左右能够以余热的形式回收, 则可回收的余热量为5500×0.4=2200kcal; 其余的能量以各种形式被损失掉。 本工程可产生余热量为: 1500×2200=3300000kcal=3300000 ×4.2KJ=1.4×107kJ, 每小时可提供热量=1.4×107kJ/24=5.8×105用于发酵罐增温。 热量计算如下: 根据当地蓝藻只在气温较高时爆发, 混合液温度取25℃。假设粪水比热容和清水相当, 上述物料需增温至35℃, 效率按70%计, 则需要热量为: 62.5×( 35-25) ×1000÷0.7×4.2=3.75×106 kJ 若24小时连续增温, 则需要热量为3.75×106 kcal÷24=1.56×105 kcal/h<5.8×105kJ( 发电机可提供的余热) 发电机余热足够该沼气工程厌氧发酵增温加热需要。 3、 沼液处理工艺 本工程设计半地下式1座沼液贮存池。 设计体积: 1000m3 设计尺寸: φ14m×7m 结构形式: 钢砼 沼液用途: 农庄所在地范围内有5000亩无公害种植基地, 能够消化本沼气工程产生的沼渣沼液优质有机肥。 另外, 沼液输送管道将是封顶的而且与排水渠是分开的, 以确保在雨季时沼液不满溢, 以免对周边环境构成二次污染。 4、 沼气净化与贮存工艺 ( 1) 沼气净化工艺 厌氧发酵罐刚产出的沼气是含饱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 除含有气体燃料CH4和CO2外, 还含有H2S和悬浮的颗粒状杂质。H2S不但有毒, 而且有很强的腐蚀性。过量的H2S和杂质会危及发电机组的寿命, 因此需进行脱硫、 气水分离等净化处理, 其中沼气的脱硫是其主要问题。 对于蓝藻废水产生的沼气, 其中H2S气体含量约为1500 ppm, 而沼气发电机组要求沼气中含H2S气体含量不大于300 ppm, 沼气的脱硫净化处理是必须的。 ( 2) 沼气贮存工艺 本工程选择产气、 贮气一体化厌氧罐, 沼气在厌氧罐上部双膜结构的贮气柜中贮存。 5、 热电联供沼气发电机配置 沼气利用有三种选择: 第一种是沼气全部用于燃气使用; 第二种是沼气全部用于发电; 第三种是沼气部分用于发电部分用于燃气。本工程依据前述分析, 选择沼气全部发电。 图5-2 沼气利用效率 由蓝藻厌氧消化处理后所产生的沼气是一种优质的生物气体能源。在标准状态下( 0℃, 101.325KPa) , 每立方米沼气可产生热量约为5500 Kcal( 23.1 MJ) , 理论上相当于电量6.4 kW·h( 1 kW·h=3.6 MJ) 。 当前, 国产沼气发电机对沼气的利用效率为80%( 如图5-2所示) 。而进口的效率较高的沼气发电机可把沼气中总含能量的35~40%左右的能量转化成电能, 40~48%左右能够以余热的形式回收, 总效率最高可达80%以上。 沼气发电机组所发出的电力能够上网销售。余热回收换热器回收的余热能够用于厌氧发酵罐的增温、 保温。 当前, 国内生产沼气热点联产供机组的企业有济柴、 宝驹和胜动等。国外有Caterpillar、 DEUTZ、 Jenbacher等知名专业厂家, 还有Tedom、 Schnell、 Electro Hagl等厂家。考虑到成本及售后服务的便捷, 本工程选用300kW国产发电机组。 第六章 设备选型 6.1设备选型原则 1、 设备性能先进 2、 设备生产率与生产规模相匹配 3、 节能高效 4、 操作安全、 稳定可靠、 维修方便 5、 环保、 噪音小 6.2所选设备型号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2 匀浆池搅拌机 N=4kW 台 1 5 一体化厌氧反应器 罐体φ15×8, 气柜800 m3 座 1 7 厌氧进料泵 Q=15m3/h, H=10m, N=4KW 台 1 8 厌氧罐斜搅拌机 非标N=11kW 台 2 厌氧回流泵 Q=15m3/h, H=10m, N=3kW 10 脱硫系统 套 1 11 增压风机 N=1KW 台 2 12 干式阻火器 ZHQ-B 套 1 13 热水循环泵 50HG25-32 台 2 14 脱水装置 非标 台 1 15 凝水器 NS-600 套 4 16 操作平台 套 1 17 工艺管道及阀门 套 1 18 防腐及保温工程 套 1 19 电气与控制 套 1 20 沼气发电机组 300kW 台 1 21 余热回收利用热交换器 套 1 第七章 建设设计说明 7.1设计依据 1、 《建筑内部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 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 3、 《建筑物防震设计规范》GB50057-1994 4、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 5、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 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7、 《98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8、 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1-1989 9、 城镇粪便处理厂设计规范CJJ64-1995 10、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6-1993 11、 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 7.2设计范围 1、 集水匀浆池 2、 厌氧发酵罐 3、 沼液池 4、 综合管理房 7.3建筑设计 1、 平面布置 沼气站的平面布置是整个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 其布置将影响到整个项目的合理性。本着节省投资、 布置紧凑、 工艺流畅、 便于建设实施的原则, 根据地形、 地貌、 道路、 环境等自然条件, 考虑原料的运输、 沼渣的外运、 工艺流程的走向、 外界环境的风向、 朝向和外观等因素, 沼气站按功能区分区布置, 一次规划用地, 充分考虑到建设地的远期发展的需要。 2、 道路及绿化 为节省占地面积, 减少投资, 沼气站内的车行道与场区保持一致, 站内车行道路设计为4.0 m宽, 道路系统能满足防火及运输要求, 车行道采用混凝土路面。道路能满足防火及运输要求。沼气站路面坡度控制在0.5%左右, 使雨水能及时排出沼气站, 保证站内不积水。主要道路两侧设绿篱, 距绿篱1米处种植乔木, 场区周围建3m的绿化带, 其它空地铺草坪。道路各控制点之间纵向、 横向坡度均大于1.0%, 场区双车道路边转弯半径为6m。 3、 建筑装修标准 根据沼气站所处的位置以及站内各构筑物的功能, 装修标准充分考虑厂房使用情况, 沼气站内各单体建筑设计遵循以满足工艺要求为主, 整个场区建筑风格统一, 色调一致, 简洁美观, 沼气发酵罐为全站的建筑核心, 采用地上建筑, 建筑物与构筑物的地上部分的外墙均采用外墙涂料装饰, 涂料颜色体现出清洁, 明快、 大方、 环保, 其它配套设施和附属建筑的外饰颜色与整个沼气站内各建筑协调一致。 沼气站内各个建筑的详细做法应满足国家相关的建筑规范要求, 并符合建筑节能的要求。 7.4设计说明书 本沼气发电工程项目的主要构筑物厌氧发酵罐的体积较大, 对不均匀沉降极为敏感, 在地基处理当中要选择合适的持力层( >100 kPa) 。同时避免不均匀沉降及其它不利因素。最终以钻探地质报告为准。 当场地空间开阔时, 基坑能够按一定坡度进行放坡开挖。当构筑物距离很近且埋深不同时, 可采用一些措施进行临时支护。对于深基坑, 施工中还应考虑降水及护坡处理。 主要构( 建) 筑物结构设计 ( 1) 构筑物 a. 集水匀浆池 功 能: 稀释藻泥匀浆; 容 积: 100 m3 尺 寸: φ8.5m×4m 池 数: 1座 构造形式: 地下钢砼结构 b. 厌氧罐 体 积: 1500 m3 尺 寸: φ15m×8m 数 量: 1座 构造形式: 地上钢结构 c.沼液池( 1000 m3) 数 量: 1座 构造形式: 钢砼结构 所有构筑物的抗渗问题, 均以混凝土本身的密实性来满足抗渗要求。根据构筑物的重要性及水力梯度来确定其抗渗标号, 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般不小于C25, 抗渗等级不小于S6, 水灰比不大于0.55。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骨料应选择良好级配, 严格控制水泥用量。为提高混凝土的抗渗能力, 满足工艺使用要求, 尽量减少伸缩缝。建议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添加剂, 用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及抗渗能力。 ( 2) 建筑物 主要建筑物包括: 设备间、 发电机房及管理房等。 a. 沼气发电机房 功 能: 放置沼气发电机等设备 面 积: 100m2 结 构: 砖混结构 数 量: 1座 构造形式: 地上 b.控制室 功 能: 办公室 面 积: 42 m2 结 构: 砖混结构 数 量: 1间 构造形式: 地上 c. 设备间 功 能: 放置设备 面 积: 18m2 结 构: 砖混结构 构造形式: 地上 第八章 结构设计说明 8.1设计依据 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4、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 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6、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 7、 《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 138: 8、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 9、 《多层砖房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抗震节点详图》03G363 10、 其它相关国家现行规范及图集 8.2自然条件 1、 本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 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0,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 本工程处于7度抗震设防区域, 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3、 载荷条件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及《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取值, 其中( 单位: KN/M2) : 管理房: 2.0 匀浆池池顶: 2.0, 发电机房: 7.0, 不上人屋面: 0.5 8.3设计说明 本工程由匀浆池、 一体化厌氧罐、 沼液池、 发电机房、 净化室、 管理房等单体组成; 其中匀浆池为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 发电机房、 净化室、 管理房为砖混结构( 轻钢屋面) , 一体化厌氧反应器为钢结构( 膜顶) 。 1、 工程中所用钢筋型号为: HPB235,HRB335 2、 混凝土: 强度等级及要求见各单体; 未注明单体结构混凝土等级C25, 垫层C10; 所有水池及液体储罐均采用防水混凝土, 抗渗等级S6( 或以单体说明为准) ; 防水砼所用砂石规定如下: 配制混凝土骨料应选择良好的级配, 粗骨料粒径不宜大于40mm, 砂子的含泥量按重量计不宜超过3%。混凝土最大水灰比为0.55, 最小水泥用量275kg/m3, 最大氯离子含量为0.2%, 最大碱含量为3.0Kg/m3 第九章 电气说明 9.1设计依据 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J/T16-92 2、 《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133-90 3、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 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1995 6、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 7、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96 8、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 9、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10、 国家现行的有关设计标准和规范 11、 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工程有关资料, 其它专业提供的设计要求 9.2设计原则 1、 电气设计符合前述国家规范 2、 设计应做到安全可靠, 经济合理, 维护管理方便, 满足供电质量要求。 3、 积极采取各种节能措施, 减少电能消耗 4、 设计尽可能选用技术先进, 经济适用的定型产品 9.3设计说明 1、 供电系统 ( 1) 电气系统 低压电源接自场内总配电箱, 单路供电。0.38 kV低压供电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运行。 ( 2) 控制方式 所有工艺设备均在管理房内控制箱控制、 现场控制, 控制箱上设”手动----停----自动”控制转换开关。 ( 3) 设备选择 户内电缆采用电缆沟敷设, 电缆采用聚氯乙烯护套电缆。 户外电缆采用直埋敷设、 桥架明敷或电缆沟, 电缆采用铠装电缆。 2、 保护方式 ( 1) 继电保护 低压进线总开关设过负荷长延时、 短路速断保护、 低压用电设备及馈线设短路及过载保护。 ( 2) 接地保护 接地系统均利用建筑物基础采用共用接地系统, 其接地电阻应小于4欧姆, 低压馈线距离超过50 m时, 设重复接地装置, 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同时各单体金属管道均应作为等电位联结。 ( 3) 防雷保护 厌氧消化罐需按三类防雷建筑设防, 采用共用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 3、 启动方式 全部用电设备均采用直接启动。 4、 计量方式 在配电间场内总配电箱上设有电度表。 第十章 给排水设计说明 10.1设计依据 1、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新版) 2、 《建筑设计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 97新版) 3、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97新版) 4、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1984 5、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1992 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7、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1991 8、 个专业提供的设计要求 10.2设计内容 1、 匀浆给水系统 2、 沼液排污系统 3、 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 包括消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